浅谈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2-07-05陈敏
陈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开始全面推行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此来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为企业稳定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然而,在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些许发展问题。如,财务信息化风险意识薄弱、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落后以及财务信息化预算管理相对不足等问题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创新,从而大大削弱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同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无法在应用过程中有效落实,削弱了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内部工作开展的监督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模式转型的相关问题进行切实分析,从财务预算管理、风险防控意识以及管理软件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有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经营预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国有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也无法充分满足国有企业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尽快调整内部管理模式,转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转型进程,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程度,以此为企业稳定高效的管理模式奠定发展基础,从而有效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推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一)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从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角度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主要采用单机版财务软件来开展财务核算工作。这种模式无法使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管理形成有效及时的信息联通和共享,从而导致企业内部信息出现滞后、失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财务及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会给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甚至会降低国有企业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国有企业转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形势积极推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建设,持续构建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企业信息的共享化发展,以此来及时有效、快速准确地整合企业数据,并有效提升企业数据的信息提报率和准确率,在保障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的同时提升数据提交效率[1]。
(二)能够有效控制企业财务决策风险
随着经济市场的格局不断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决策风险也在逐渐增加。为了有效提升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强化自身风险防控的能力,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运用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来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实力,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财务数据管理,以此来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从战略决策方面来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提前预估国有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市场变局,从而提前制定风险应急方案,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确保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的可执行性和准确性。
(三)推动强化企业财务预算管控功能
在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强化对财务资金方面的掌控力度,有效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就需要企業建设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化系统,推动企业财务发挥预算管控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2]。
如某投资型国有企业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银行账户交易量也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方面的资金投资分析表、银行对账、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也相对复杂,时常需要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查询并录入银行交易明细,才能编制相关资金报表。针对这一类财务问题,需要国有企业提升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视度,通过建立资金监控平台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强化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控制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从而使财务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出预算管控的积极作用。
二、国有企业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化风险意识相对薄弱
由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渗透影响,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并没有充足的财务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往往只是按照过往业务经验去执行核算统计等财务工作,在财务决策及财务分析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而这类薄弱点将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整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如果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缺少有效且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决策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那么最终企业得到的综合数据就会出现误差,甚至会使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出现风险无法把控的情况。
另外,企业方面对自身财务信息安全防护认知并不充足,缺少足够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在企业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并没有形成充分的财务信息安全管理认识,信息安全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同时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整体结合度并不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实际工作不相匹配,财务管理的应用效能并不充分,从而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不具备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控功能,缺少符合企业财务安全的防火墙和财务信息管控系统。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企业信息出现泄露的风险。以某国有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故而大力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希望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巩固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现有地位,确保企业的良好发展。但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发现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程度并没有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建设过程中轻视了财务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使得财务信息化系统并不具备安全防控功能,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致使国有企业面临着财务信息泄露、重要财务信息遗失和被盗取、财务工作中信息沟通出现偏差等风险,造成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建设现状。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相对落后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同时缺少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一方面是国有企业缺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意识,对于财务管理软件并不十分重视,从而导致企业没有定期对财务应用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较慢,甚至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提报效率,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的发展
需求。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目前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无法支撑起企业的整体财务信息数据,并不具备充足、全面的财务管理能力,只能支持简单的记账和会计核算工作,降低了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整合效率,同时还造成不同业务流程系统不兼容、数据信息过于冗杂等问题,最终降低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和质量,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制约着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发展。因此,需要国有企业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脚步,持续升级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以此来不断改进软件系统,使其更加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三)财务信息化预算管理相对不足
随着市场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有企业需要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突破发展,持续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转型。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还应针对财务预算管理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严格按照审核后的预算开展管理工作。但由于国有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上有着一定的意识局限和技术约束,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性的变革和创新,使得预算信息化管理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无法深入的问题,管理流程相对固化,仅停留在表面管理上,实际的预算信息化管理层次性并不深,同时财务预算工作流程仍然使用原有的传统方式去开展,无法全面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也无法高效推进预算信息化发展,从而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及时有效、系统准确的预算信息,而这一情况将影响企业无法发挥出积极的预算管理作用,甚至会阻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正常发展。
(四)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
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以人才资源以及资金资源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发展,企业想要高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不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加强对资金资源的管理和调控。针对这一需求,企业需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运用多种方式来提升企业人才资源质量,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信息化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在目前发展状态下,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复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在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的倾向于单一化和专业化的精细型培养模式,不符合当前国有企业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在信息化项目维护及开发运转等方面都存在着人员不匹配、專业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进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重构财务信息化风险体系
在这个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创新改革,快速适应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念,优化财务管理方式。重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加强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而为国有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提升国有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保障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所以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针对国有企业传统财务风险意识的信息化重构工作,需要不断更新财务风险防控理念,全面掌握财务数据信息,建设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系统,不断推动自身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数据分析功能,提升企业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
有效性。
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深化建设资金管控系统,制订完善有效的投融资管控、资金管理等防控计划,以便企业可以及时掌握未来的资金流向、流量和盈缺情况。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立财务资金监控平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资金风险预警功能,帮助企业防范支付危机。例如,投资型企业可以与用友公司等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进行协商合作,通过专业型管理平台来提升国有企业的信息化风险能力和意识,帮助企业建立符合企业管理特性的集团化管理系统,并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内部资源信息的共享化发展。
因此国有企业想要高效提升自身的发展实力,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自身不足的认识,灵活运用信息化数据分析系统,重构财务信息化风险体系,推动企业内部的业财一体化发展,并结合市场资源来有效推动企业自身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优势。
(二)提升财务信息化软件系统
针对企业财务信息化软件系统无法跟进企业需求的问题,需要国有企业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脚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推动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起高效化、系统化、统一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并针对市场变化合理调整、及时更新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以此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数据实力和运营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国有企业提高对系统软件信息安全性的重视度,通过定期维护财务软件系统和信息沟通平台,加强软件系统安全防护功能,从而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企业信息泄露的风险性。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明确的财务系统管理机制和防控机制,确保在企业财务信息泄露时能够及时进行业务处理,从而保障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安全性[3]。
(三)强化财务信息化预算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变化,国有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上仍然有着一定的意识局限和技术约束,导致预算信息化管理无法在运用过程中发挥出有效的预测、指导作用,也使得企业信息化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全面性的展现角度。
对此,国有企业需要将财务重点转向数据预算管控方面。一方面,不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预算管理能力,通过强化人员培训等活动方式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预算意识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不断推动企业内部业财融合一体化构建,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经验相结合,针对业务管理进行事后核算及事前预算管理工作,从而将财务管理深入渗透到业务工作中,通过事前整合业务数据来强化财务预测分析能力,随后通过事中决策安排和事后归纳总结等来加强对整体业务环节的预算把控,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费用成本,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切实提高经营策略的可执行性及准确性,最终达成国有企业价值增长的发展目标。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在大数据监控方面还可以通过构建NC系统等数据监控分析平台,更加深入、准确地挖掘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全方位、多层面地强化企业预算管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运转。
最后企业还可以基于信息化发展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目标,以此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国有企业可以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考核指标。如,在业务方面,通过对资本及经营的预算控制来加强总体业务管控,进一步引导企业业务良好发展,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来进一步实现业务流程与企业管理的有效结合。其次,企业还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考核依据,整合责任成本管控与考核细则,强化落实财务信息化预算管理,以此来有效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从而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人员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而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在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平衡全面预算编制与监控反馈,避免出现编控偏重以及管理重点偏差等现象。
(四)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国有企业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到企业的内部管理意识及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缺失问题,还需要关注到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首先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由于缺少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导致企业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財务管理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企业财务转型的进度和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通过定期培训以及举办专题会议及讲座等方式来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以此来提升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意识及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复合型数据分析人才,有效提升企业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强化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开始全面推行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此来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企业稳定发展、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然而,在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些许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尽快调整内部管理模式,转变原有的管理理念,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从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以及风险意识把控、预算管理信息化发展等角度提出优化措施,以此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程度,为企业稳定高效的管理模式奠定发展基础,从而有效确保企业可持
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亮.浅谈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0 (15):2-3.
[2]陶付琴.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2021 (14):148-150.
[3]何玉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2021 (0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