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蝗虫发生趋势预报
2022-07-05
发生趋势
根据去秋残蝗基数和今春蝗卵调查结果,结合气象、生态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2年东亚飞蝗(夏蝗)在山西省运城市沿黄滩涂及内涝湖区偏轻发生,局部有出现高密度蝗点的可能,发生面积19万亩,需化学防治面积2.4万亩,发生面积高于常年,发生程度接近于常年;蝗蝻出土盛期在5月中下旬,防治适期在6月上中旬。土蝗在山西省北部常发区总体偏轻发生,大同局部荒坡草滩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万亩,需化学防治面积11万亩,总体发生程度轻于上年;主要发生区域在大同市火山群周边,朔州市洪涛山、金沙滩沿线以及忻州市滹沱河沿岸的丘陵农牧交错区和退耕还林还草区;蝗蝻出土盛期在5月中下旬,防治适期在6月上中旬。
预报依据
(1)虫源基数 东亚飞蝗秋残蝗面积3.69万亩,低于上年和近5年均值。东亚飞蝗春季挖卵调查样点940个,有卵样点8个,有卵样点率0.9%;平均蝗卵密度为0.35粒/平方米,最高61粒/平方米,均低于上年和近5年均值;蝗卵越冬死亡率为2.27%,高于上年和近5年均值。土蝗秋残蝗面积59万亩,低于上年,接近5年均值。3月下旬挖卵调查样点138个,有卵样点21个,有卵样点率15.2%,多集中在大同、朔州;平均蝗卵密度为18粒/平方米,高于上年和近5年均值;最高36粒/平方米,明显低于上年和近5年均值;蝗卵越冬死亡率为2.6%,低于上年和近5年均值。
(2)气候条件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5、6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0~1℃。东亚飞蝗发生区5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6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3成。土蝗发生区5月忻州市大部、吕梁市大部、太原市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5成;6月除大同市、忻州市大部偏多1~2成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少1~3成。5、6月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蝗卵孵化和蝗蝻生长发育。6月大同、忻州大部的偏多降水,有利于荒坡地杂草生长,将一定程度减轻土蝗入侵农田危害的风险。
(3)生态条件 近年来黄河滩涂生态改造力度加大,沿黄6县滩涂蔬菜果林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不利于东亚飞蝗滋生繁殖。山西省中北部农牧交错带夹荒地面积大,部分退耕还林区存在高密度蝗卵点片,为局部土蝗重发提供了条件。
防控建议和措施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蝗虫防控的组织领导,加大蝗情监测力度,及时发布预报,研究制定防控计划,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各蝗区要按时建立值班与蝗情报告制度,及早准备防蝗物资,组建防蝗专业队伍,培训防蝗人员,争取防蝗工作的主动权。
(1)生物防治技术 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0.5头/平方米以下,土蝗密度5头/平方米以下),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生态敏感区可降低防治指标,在2龄盛期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在周边建立隔离带进行药剂封锁。
(2)生态控制技术 针对东亚飞蝗,内涝蝗区结合水位调节,采取造塘养鱼或上粮下鱼、上果下鱼模式,改造生态环境,抑制蝗虫发生;河泛蝗区实行沟渠路林网化,改善滩区生产条件,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或利用滩区牧草资源,開发饲草种植和畜牧养殖,减少蝗虫孳生环境,降低其暴发频率。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3)化学药剂防治技术 在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10头/平方米以上,土蝗密度30头/平方米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阿维·三唑磷等对路药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对于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化学防治时,应考虑条带间隔施药,留出合理的生物天敌避难区域。
注意:治蝗期间正值高温季节,加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防止农药中毒事故发生。(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