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养殖技术要点
2022-07-04赵万利江明松
赵万利 江明松
摘要:为确保鸡蛋、鸡肉质量,最大限度提升鸡养殖的经济效益,需要对鸡养殖技术给予高度重视。该文以陕西省汉阴县为研究区域,从鸡舍选址、建舍、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论述了科学的鸡养殖技术,以期提高當地鸡养殖效益,促进鸡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鸡;养殖技术;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10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eggs and chicken meat,to maximiz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hicken breeding,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hicken breeding technology.Taking Hanyin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chicken breeding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chicken house site selection,house building,feeding management of chicken flock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etc.,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ocal chicken breeding efficiency,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cken breeding industry.
Keywords:chicken,breeding technology,feeding management
0 引言
汉阴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地处秦巴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1 ℃。随着畜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汉阴县鸡养殖业也逐渐朝着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规模化养殖环节较多且较复杂,需要养殖人员具备专业的养殖技术,但当地大部分养殖户在鸡养殖过程中,多凭借饲养经验与饲养习惯,对科学养鸡技术缺乏深入了解,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饲养误区与不足之处。该文就此展开研究,对鸡养殖技术相关要点进行探讨分析,以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内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鸡养殖技术分析
1.1 场地选择
鸡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但为提高养殖效益,防止禽类疫病的传播与大面积扩散,则需要科学选址。对于散养模式的养殖场,尽量以林地为主,前期采用圈养方式,后期进行放养,白天将鸡放入林中令其自由觅食,夜晚收群,以增加鸡群整体活动量,提升鸡肌肉质量及机体素质,另外也能适当减少饲料成本。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学校、化工厂及交通要道,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背风向阳、光照效果及通风效果良好的开阔地建场,要保障水电能正常供应,水源清洁且充足、具备良好的排水及排污条件,交通便利,为后续养殖管理及销售运输奠定基础。
1.2 围栏建舍
合理规划养殖场内鸡群的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消毒区等。在背风向阳、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搭建鸡舍,尽量坐北朝南,鸡舍建设材料可就地取材选择砖块、木条、竹条等,鸡舍高度尽量大于2 m,窗户距离地面30 cm左右,便于通风换气。若是旧房改造,可在原来墙体上增设地窗,确保房间内采光效果良好,窗口处要做好密封工作,避免黄鼠狼、蛇、老鼠、鸟等侵入惊扰鸡群。鸡舍内搭建数个距离地面50 cm的鸡群休憩架,材料可采用竹木材或铁丝网等,地面铺一层木屑或粗糠,四周放置多个料槽、饮水器,一般每50只鸡配置1个料槽和一个饮水器[1],母鸡饲舍还要放置多个产蛋箱。1个鸡舍旁要建设1个育雏室,尽量选择砖块、土坯等保温控湿效果较好的材料建舍,也可在育雏室内安装控温、控湿功能的电器设备,以根据需求随时调控温度与湿度。养鸡场周边要建造围栏,材料可选择竹条、木条、尼龙网或铁丝网等,围栏高度控制在2 m左右,防止鸡飞出场外。建造围栏时,每隔3.5 m用1~2个木桩或水泥桩进行加固。
1.3 品种选择
鸡的品种较多,为确保鸡养殖效益,建议养殖户结合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汉阴县气候条件、生产性能好、抗病能力强、耐粗粮且肉质好的本地土鸡品种,以提升养殖效益。汉阴县较常养殖的鸡品种主要有溧阳三黄鸡、卢氏鸡、狼山鸡等。购买鸡种时要确保无病鸡,要挑选双眼有神、活泼好动、叫声洪亮、绒毛顺滑有光泽、双腿强劲有力、腹部平坦、肛门周边无粪便的优质鸡苗。
1.4 控制养殖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鸡群健康生长发育的保障,也是有效防控禽类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单位面积内饲养鸡的数量过多,鸡的活动范围就会缩小,运动量减少,容易出现饮食位不足现象。长此以往,弱鸡会因争食不过造成机体营养不良,继而引发啄羽、啄肛等疾病,影响整体养殖效益。鸡虽然体型小,但相同体重的鸡群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要比猪群高2倍,若鸡舍内养殖数量过多则很容易导致鸡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超标,过多的鸡粪也会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大时容易刺激鸡呼吸黏膜、可视粘膜等,诱发多种炎症,严重威胁鸡群健康,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要经过科学测算,合理控制鸡舍内养殖密度,鸡舍面积一般可设计为120 m2左右,饲养密度15 只/m2为宜。育雏室面积可设计为30 m2,饲养密度70 只/m2为宜[2]。放养密度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7 000 m2林地放养2 000只左右的鸡即可,避免鸡群排泄物过多难以被放养土地自然降解,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也不利于鸡群的健康生长。
2 雏鸡饲养管理
2.1 温湿度、光照及营养管理
2.1.1 温湿度
育雏期间要做好育雏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及营养等多方面的管控,切实满足雏鸡发育需求。雏鸡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保温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较高温度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雏鸡1~3日龄时育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33~35 ℃,1~6周龄时,每周要均匀降温1~2 ℃,待鸡群可以脱温到常温饲养时,温度降为19~22 ℃为止。调温期间要注意观察雏鸡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控。雏鸡1周龄内,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75%,3周龄后逐渐降低,降至56%~62%最为适宜。另外,利用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方式,保证鸡舍内通风环境,避免舍内氧气浓度过低,影响雏鸡新陈代谢及机体对饲料的利用率,增加发病几率。
2.1.2 光照
雏鸡视觉发育不健全,需要较强的光照才能令其顺利觅食、饮水。因此,1~3日龄雏鸡需接受24 h光照,4~7日龄后缩减至18 h/d光照,1~2周龄雏鸡可用2.5~3.2 W/m2的日光灯照射12h/d,3周龄雏鸡可应用0.8~1.2W/m2的白炽灯照射12 h/d[3]。雏鸡在4周龄后可在白天进行放养,接受自然光照,晚上归舍封闭养殖,无需光照。
2.1.3 营养
雏鸡初生2 h内,可给予添加适量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的18 ℃左右温开水,切忌饮用凉水。喂水后2~3 h可喂料,饲料应选择易消化、质量好的饲料粮,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9%~20%,钙物质含量0.9%左右,磷含量0.6%~0.65%。7 d內的雏鸡要遵循少量多次的饲喂原则,每天投喂6次左右,随着日龄的增加适当减少喂养次数,并增加单次喂养饲料量。21 d后,可适当调整饲喂计划,喂食量要以料槽内不剩饲料最佳。
2.2 放养期间管理
雏鸡刚步入放养模式时,为避免鸡舍内外温差较大导致鸡群生病,需要在雏鸡完全脱温后尝试性地进行短时间多频次放养,鸡群适应外界温度后再进行完全放养。放养前要对放养环境进行全面清理,并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时放养,放养时长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鸡生性胆小易受惊,因此,禁止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进行放养,放养期间尽量避免人为的大动静驱赶,以减少对鸡群的刺激,防止鸡发生应激反应诱发多种疾病或直接被吓死。
鸡群放养期间,为防止鸡群自由觅食不足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可于每日早晚给予补饲,给鸡群饲喂青草、玉米、糠麸、蔬菜、豆粕、蚯蚓等饲料,并添加适量维生素、矿物质等,满足鸡的营养需求。饲料原料要确保卫生安全,禁止使用发霉、变质原料。饲料投喂要注意定时定量,投喂饲料量100 g/只为宜。也可于养殖场或放养林中种植不同种类的中草药,供鸡群自由啄食,改善鸡肉风味,提升鸡群整体抗病能力,减少多种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3 育成阶段饲养管理
育成阶段鸡体重增加较快,需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并适时分群饲养,以提高鸡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几率,促进其更好地生长发育。育成前期饲养密度可合理控制在12~14只/m2,育成后期控制为8~10只/m2。一般来讲,鸡群生长至4月龄、体重为2 kg时即可出栏进入市场,母鸡可适当延长饲养时间。处于育成前期的鸡群对营养要求较高,养殖户应注重该阶段的营养供应,以确保鸡群稳定增重,提升出栏效益。育成前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为15.5%~16%,钙、磷含量与育雏期相同。光照时间10 h为宜,光线照射不宜过强。鸡于育成后期时其外形及生理特征均会发生变化,机体发育速度加快,此时也是母鸡提高产蛋潜能的关键时期,应将光照时长控制在10 h以内,避免光照时间过长导致母鸡早熟,影响其产蛋性能。育成期要适当调整母鸡饲料,粗蛋白含量要低于14%,或对总投喂量加以限制,避免母鸡超重影响产蛋[4]。若体重过轻,也要适当延长饲养时长,要在上笼前将其体重增加至正常值范围内。17周龄内的母鸡在上笼前需要进行1次驱虫处理,按照1∶6的比例将吩噻嗪与饲料掺拌均匀后让鸡群自由啄食,可有效驱除鸡蛔虫、线虫,给予丙硫苯咪唑5~15 mg/kg体重一次性内服,以驱除鸡肠道线虫、绦虫和吸虫。产前过渡期要将母鸡转移至蛋舍,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调至0.9%左右,钙含量增加为2%~2.5%,以满足此阶段母鸡的营养需求。进入产前过渡期后,可每天适当延长15 min光照时间。
4 产蛋阶段饲养管理
母鸡在产蛋前期较为敏感,机体抵抗力也较差,需要饲养人员精心照顾。该时期应确保鸡舍内温度不超过25 ℃,相对湿度控制为60%为宜,光照时间适当延长至16 h左右。该阶段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维持为18%~19%,钙含量维持为3.3%~3.5%,磷含量要高于0.4%,同时要确保饲料中含有均衡的氨基酸、充足的维生素,以确保母鸡产蛋率能上升至高峰期[5]。产蛋中期母鸡的产蛋率逐步降低,此时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添加适量维生素,促进母鸡产蛋后恢复,尽量维持其产蛋率。产蛋后期产蛋率整体较低,此时应延长光照时长0.5~1 h,以刺激母鸡腺体,进而增加产蛋强度,同时要将休产母鸡挪至另外鸡舍,以实现蛋舍内最佳的料蛋比。
5 疾病预防
5.1 建立健全防疫体系
养殖场内要建立健全防疫体系,采用封闭化养殖模式,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清洁及消毒管理。鸡舍进出口可设置消毒池,禁止无关人员出入,运输车辆也要做到彻底消毒。雏鸡进入圈舍之前,应使用双链季铵盐类、皂酚类及戊二醛等消毒剂彻底消毒1次,若圈舍内发现有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可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消杀1次。每周对鸡舍环境、饲料槽、饮水器等消毒处理1~2次,饲料槽、饮水器消毒后再使用清水冲洗2~3次,晾干后再使用。疫情高发期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轮换使用消毒剂,提高实际消毒效果。鸡群出栏后要对鸡舍进行全面清理与消毒,空置3周后再放进下批鸡。
5.2 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是目前防治各类疫病传播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养殖场应按照科学免疫程序,结合当地养殖场周边疫情、本场发病率、鸡群免疫水平等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在不同阶段为鸡群接种各类疫苗。疫苗要从正规生物科技公司购买,严格把控疫苗质量,并做好疫苗的运输、贮藏等管理工作。使用时根据接种说明控制好接种剂量,确保免疫效果。1 d雏鸡可接种马立克氏疫苗,7 d雏鸡接种鸡新城疫Ⅳ系苗,12 d雏鸡接种法氏囊苗,20 d接种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和Ⅳ系苗,30 d接种鸡痘疫苗,60 d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70 d给予禽流感苗接种,90 d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母鸡产蛋前再次接种禽流感苗。鸡群成功免疫后,可抵抗相应病原微生物,减少疫病暴发概率。
6 结束语
科学的鸡养殖模式及饲养技术生产出的鸡蛋、鸡肉等营养价值更高,市场竞争优势更为明显,不仅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也为畜禽绿色养殖奠定了基础。为帮助养殖户获取更高的养殖效益,进一步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食用需求,就需要养殖户不断提高鸡养殖技术,在饲养管理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与调整,做到科学选址建舍,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不同发育时期的鸡群给予温湿度、光照、营养等多方面的合理调控,并建立完善的养鸡场防疫体系,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在不同阶段为鸡群接种不同的疫苗,做好鸡群防疫措施,推动产业经营,促进汉阴县家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冬梅.鸡养殖技术要点解析[J].畜禽业,2021,32(10):63-64.
[2] 覃善高.提高鸡养殖效益的技术要点探究[J].畜禽业,2021,32(7):17-18.
[3] 韩永帅.肉种鸡养殖管理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4):34-35.
[4] 姜峰.浅析蛋种鸡养殖防疫管理技术[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5):38-39.
[5] 孙勇钢.注重细节管理提高蛋种鸡养殖效益[J].现代畜牧科技,2022(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