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返凉山,传递善意是最好的回报

2022-07-04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考学山沟沟穷学生

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回家乡支教了。今年6月,他在毕业论文中用6000余字的致谢,感谢了65个帮助过自己的人。从山沟沟里的“放羊娃”,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苏正民经历艰难,也有幸遇到了一个个伸出援手帮助他的好心人。如今,大学毕业的他用自己的知识回馈家乡,成了大凉山青年支教队伍中的一员。

开学第一课上,这位曾经的“穷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学生:“我也是大凉山的孩子,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走出凉山。”事实上,早在读书时,苏正民就通过攒钱捐款和募款的形式支持了60多名貧困学子读书考学。不论是捐资募款还是回乡支教,苏正民的选择,本质上都是一种善意的“报恩”之举。

面对那些不求回报的善意,最好的“报恩”方式既不是钱财,也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馈赠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曾在希望工程宣传海报上以大眼睛形象引发无数关注的小女孩苏明娟,长大后踏上公益助人的道路,援建两所希望小学,资助了数十名贫困大学新生。曾在孔繁森身边工作的藏族青年阿旺曲尼,在孔繁森牺牲后扎根高原、坚持助人40年。他们的事迹,和苏正民的选择互相映照,生动诠释了当代语境下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摘自《中国青年报》9.2)

猜你喜欢

考学山沟沟穷学生
咸宁咸安 建立党员干部考学制度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山沟沟来客
总书记来到咱山沟沟
山沟沟里的一缕阳光
——记湖南省祁东县粮市镇九司小学教师张国中
人生的试金石
立即行动
人生的试金石
广东佛山:远教“三举措”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考学工作取得实效
人生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