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地图集的编制与特点
2022-07-04崔文宏
崔文宏,吕 琳
(1. 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陕西 西安 710054;2. 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陕西 西安 710054)
近年来,中国与“丝绸之路[1]经济带”沿线国家从政策对接到基础设施,从贸易往来到人文交流的多方位合作成果显著。由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学术界与媒体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宏观倡议构想层面的定性分析和经贸潜力、建设进展与成效的定量分析[2]。而作为地图工作者,如何发挥地图的空间定位与直观呈现特性,把大量的“用数据说话”的合作、研究成果通过地图这一特殊载体,以期“用地图说话”实现各类信息的空间化集成与共享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为全面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数据资源、信息挖掘、制图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西部五省区以及内蒙古、西藏等七省区测绘地理信息单位合作开展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地图集的编制工作。
1 系列地图集的编制思路
1.1 公益性质
以贯彻《地图管理条例》、履行法定职责、提供公益性地图服务为出发点,以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公众为目的,以为政府部门决策、行业产业规划、对外经贸合作、企业“走出去”战略等提供全面准确的专题地图为落脚点,以展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和落实的项目为重点,使图集成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前瞻性是编制系列地图集的基本思路。
2016-01-01 起施行的《地图管理条例》中要求:国家鼓励编制和出版符合标准和规定的各类地图产品,支持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3]。在国家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指引下,沿线省区积极响应、落实和推动各项相关工作,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地图集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构建起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创新展示平台,致力于地理信息深层次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人民生活提供具有公益性的地图成果,发挥信息的桥梁、共享作用。
实用性是对地图使用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系列地图集内容的完整性和阅读地图的适应性上。系列地图集需进行系统设计,形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协调关联的内容结构,有目的地表达主题,使得读图者感觉内容充实、准确,能够接受、理解,达到信息传输的效果。
1.2 紧扣主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路径和目标,也是检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4]。近年来,“五通”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成效,以“五通”为核心内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传承了“亲、诚、惠、容”的古丝路传统,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共识。因此,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的框架思路与合作重点(即“五通”)为主题,成为编制系列地图集的主要思路。
“五通”5个方面相得益彰,如何通过“五通”把“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宏伟蓝图可视化表达出来,需要吸纳系统工程方法来提高系列地图集设计的创新水平和编制工艺。系列地图集设计系统化是以框架方案制定-总体设计-专业技术设计-板块设计-专题设计-图形表达设计的层次化来表现,以达到系列地图集构思科学化、设计系统化、实施作业标准化,适应信息时代对地图集的新需求。
另外,系列地图集的系统化设计思路是由其涉及多个编制单位的组织实施方式、跨越多领域的专题资料来源,以及多流程运行的编制、出版路线所决定的,因此,需运用系统化设计思路对系列地图集的目标定位、编制原则、框架结构、内容指标、图形表达、新技术应用、工艺流程、装帧风格等进行整体、统一的分析研究,提出系统的设计思路,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5]。根据确定的主题和要求,以“五通”为版块,将一定数量、有机联系的地图图幅,经统一设计编制而成一部地图集作品,达到系列地图集编制的目的。
1.3 统一组织
地图集的设计和编制历来都是一项涉及学科广泛、技术含量高的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若干地图的机械组合和简单拼凑,而是具有统一的总体设计、完整的思想体系、系统的逻辑顺序、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严密的技术规格的一组地图的汇集[6]。为保证系列地图集编制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采取了项目统一设计、分工协作的组织实施模式。成立系列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各省区图集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统一开展系列地图集的编纂工作。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为系列地图集项目实施牵头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为系列地图集项目技术支撑单位,负责制定系列地图集框架实施方案和项目设计。各省区测绘地信单位负责相应部分的图集编制,在系列地图集项目设计书的基础上编写专业技术设计书,由项目首要单位审核,以保证系列地图集在内容、表达、装帧设计等方面的统一协调性。同时各编制单位通过业务合作、数据互通、科技论坛等途径,在资料挖掘、编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共享,共同推进系列地图集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2 系列地图集的内容与编排
主题确定后,内容结构设计直接决定了系列地图集的内在特性和系统程度,反映了编制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认知。系列地图集不仅要全面、准确地反映“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部门规划、重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还要综合显示西部七省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发展定位、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内容丰富、科学实用的系列地图集实际上是一部信息可视化的高度概括、互有联系、层次分明的“丝路建设信息库”。根据制图区域和内容重点,系列地图集分两大部分编制,即《丝路交流与合作地图集》和《省区丝路开放态势地图集》。
2.1 制图区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7],“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是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国家范围并不设限。但囿于图集规模和资料的获取,《丝路交流与合作地图集》选取了分布于亚、欧两洲包括中国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古丝绸之路途经国家、与中国签定“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或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共43个国家作为本图集的制图区域。
《省区丝路开放态势地图集》以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七省区行政区域为编制单元,各省区分别编制、独立成册。
2.2 结构体系
1)《丝路交流与合作地图集》是一个具有完整架构、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统一系统[8]。根据地图集的层次性和有序性,本图集设计为序图组、合作与愿景图组、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图组3 个图组,通过图组之间的顺序和联系,以及各图组之下的若干个主题,依次由总体到局部、宏观到微观的顺序编排来全面阐述所要表达的主题,形成一部全面展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阶段性成果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由中国西部全面融入了“一带一路“大格局中,为此,序图组设计“一带一路”背景、“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中国各地开放态势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4 个专题,主要展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基本地理分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发展脉络,具有高度的一览性、整体性和概括性。合作与愿景图组是本图集的核心部分,按照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版块顺序组织了22个专题图幅,反映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五通”条件下主要经贸、人文合作领域、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成就与发展规划信息,形成系统性的图组内部编排结构,如图1所示。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图组以42个沿线国家分别为制图单元,以各国地理图、文字描述(穿插配置统计图形、照片)的形式表示各国的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投资环境与我国的双边关系等内容,展示沿线国家的自然地理概况、物产资源和各具特色的经济状况与人文风貌。本图组空间容量大、内容详尽,采用多尺度、多形式的表达方式,多方面、深层次反映制图单元的基础地理信息和特性[9]。
图1 合作与愿景图组内容结构
2)《省区丝路开放态势地图集》中,西部七省区国土总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57%,地处欧亚大陆内部,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巴经济走廊等三条经济走廊穿越西部地区,西部七省区逐渐由以前的开放大后方,转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放前沿[10],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本图集设计序图组、资源环境图组、丝路互联互通建设图组、丝路经贸金融合作图组和丝路人文交流合作图组共五部分,根据各省区实际情况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经贸人文等角度设置专题,展示七省区的开放环境,以及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制定的发展规划、开展的工作、采取的行动、发挥的作用,同时也较为全面地展示七省区在基础资源开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可为全面研究七省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提供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
3 系列地图集的编制特点
3.1 紧跟当代社会热点的创新选题思路
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下,地图集已演化成为一个学科纵横交叉、融合应用的成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编制技术问题,更是思维和创新问题。目前的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相关科学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观,都不可避免地决定了地图集反映的主题要超越自然、经济、社会的单部门、单学科内容,而提倡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挑战,并改变了传统地图分类的固有模式,以此做好选题研究,取得前赡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选题成果。
地图集选题离不开信息的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开放合作互赢的核心理念不断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变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西部地区和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共同发展,也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从扩大社交圈到战略对接,从项目推进到外贸加速,从多元融资到文旅交往,为系列地图集的选题策划和内容构思奠定了丰富的信息基础。通过对海量的文字、统计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重构,应用创造性思维,从地图数据运用和建设成果可视化转化为切入点,以地理信息为基本载体,用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打造融汇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信息的地图集成果,是一项重要的创造性工作,也是本系列地图集的选题创新之处。
3.2 结构完整性与专题精练性
系列地图集内容结构涵盖“五通”,以五通为主线进行系统结构设计,但具体的编制一定基于大量的专业信息。国家各部委围绕“一带一路”相继制定了相关规划,明确了工作重点,这些涉及“五通”的规划和工作重点包含机制、经贸、人文的各个细分领域,建设成果更是成百上千项,且处于持续动态的变化之中,信息量是无限的。作为空间有限的地图载体,必须在所搜集到的信息基础上,通过分类、分析、筛选进行专题和指标的取舍,筛选出那些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空间内展示行业特征的导向性指标作为主要内容选题,追求“五通”完整,但不求面面俱到,使系列地图集结构完整性与专题精炼性相结合。
由于各省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的不同,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确定的开放格局、行动计划和工作重点也必然各有差异,这就要求各省区编制单位不仅要有整体意识,而且也要考虑区域的具体情况,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在总体设计框架下体现区域特点,增减专题,突出本省区区位优势和建设特色,使系列地图集的整体统一性和各省区的区域性完美结合。
3.3 采用了专题地图与信息图形组合的表示方法
专题信息是系列地图集内容的主体,其表示方法与表达形式在地图集编纂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部地理信息作品,系列地图集在内容表达上综合使用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范围法、质底法、等值线法、运动线法、分区分级法、分区统计图法等各种专题地图表示方法,通过各类型专题地图、统计图表,以及简要文字描述、主题照片等多种方式合理有效编排组合成图,使地图、图表、图片的直观易读性与文字表述的明确性相得益彰。
在视觉效果上,为了能够引起读图者的视觉感知和心灵共鸣,内容表达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力,既要保持简洁、有规则的信息表达形式,又要汲取众家之长,积极创新。为此,融入信息图形表达设计理念,以信息传播与图形融合的传达方式,通过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名单等视觉工具,将文本形象化、时空层次化、信息秩序化[11],通过对文字、符号、色彩的综合创意运用,表达空间、时间、定量内容,提高信息传达的感染力。通过专题地图与信息图形组合的表示方法,提升图集的艺术效果,使系列地图集成果形式介于传统地图集与精美画册之间,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
4 结 语
国家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规划与实施的丰硕成果,都积累了可靠的专题信息,极大的丰富了该领域地图集的开发与生产,“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落实为系列地图集的选题构思和设计、编制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文中结合项目实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地图集的编制思路、主题内容和创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探索如何根据当前国内外地图集编制发展趋势,抓住区域发展热点,开阔主题视野,充分利用综合制图的优势,与时俱进,使地图集作品更符合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