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缝缝补补又一年”到“家家碾米好过年”
2022-07-04刘洋洋陈钦荣徐炎坤
●刘洋洋 陈钦荣 徐炎坤
“以前过年,160 千伏安、80 千伏安的变压器经常烧坏,每年春节最少烧坏十来台……一家开了碾米机,其他人家的电器就启动不了……”谈起往年春节用电,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集团藤县供电公司总工程师谢宝威就想起往事。在他看来,2019年8 月广西新电力集团成立以来,藤县的供电事业改革发展步伐之大前所未有,一年一个新面貌,两年多来,已换了一番新天地。
资金足了,15 亿元投资使农网“脱胎换骨”
1 月20 日下午,藤县和平镇,这里是“中国粉葛之乡”,对和平镇人民来说,这是日常生活里再平凡不过的一天。路旁的一个铁皮厂房里,一辆蓝色的四轮拖拉机农用车正在卸货。一车新鲜饱满的葛根随着突突的马达声倾泻到地上,它们是整个生产流程里的原材料。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葛根茶生产车间,节前仍在不懈运转,清洗—切片—成丁—烘干,一应俱全。电能的支持让每个环节的接续成为可能,如同血液与神经一般不可或缺。卸好了葛根,和平镇居民李茂柱下车介绍:“三四年前,电根本不够用,我这里一年要烧坏四五台电机。一年也总得停个十次八次电,什么时候停电也不知道。有一年我养了几塘罗氏虾,停电烧坏了马达,不能及时供氧,几十万元就没了。”
党员突击队在藤县疫情防控隔离点完成216 间隔离房安装临时用电任务 谢林思/摄
李茂柱所描述的是多年前主电网和地方电网各占广西“半壁江山”的年代所发生的场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电网覆盖地区,群众用电“老大难”问题日益凸显。
改革东风吹活一池春水。让李茂柱担心的用电难题在2019年广西新电力集团成立后迅速得到了解决。
短短一年时间,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广西新电力集团投入120 亿元资金、3 万余人,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原广西水利电业集团业务范畴内的40个县(市、区)掀起农网改造建设新高潮,建成投产2 万余个电网项目,处处都是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2019 年8 月,我们进入农网改造高峰期,十几号人负责收资、分析、规划、确定项目,连续两天一夜,三十多个小时不睡觉。这种日子一个月要有两三次。”藤县供电公司输变电管理所副经理黄仁珍说。
这期间,藤县供电公司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就拿到了电网建设投资15.33 亿元,相当于过去18 年投资总和的1.4 倍,这些资金让藤县的农村电网架构“脱胎换骨”,户均配变容量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达到2.035 千伏安/户,中压户均年停电时间从三年前超过150 小时大幅下降到如今的31.59 小时,其中多数停电时间来自于设备更新换代的有计划停电。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95598 投诉同比下降33.22%,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用电足了,今年过个“亮堂年”
李茂柱的“生产车间”所在范围,原来只有一台125 千伏安的变压器支撑,改造后新增200千伏安、80 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极大地消除了原本的变压器过载问题,“这两年来没再烧坏过电机,已经不再担心了。”
新电力集团藤县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开展零点作业,解决变电站主变重过载问题 黄瑜/摄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太平镇的藤县萃香食品厂,这是一家以生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藤县太平米饼”闻名的小企业,获得过“梧州工匠”荣誉称号的老板黄自杰说:“我们这个企业年产值2000 万元左右,80 千瓦的灭菌机天天转,现在电压稳定,一点事都没有。以前经常停电,我还买了两台发电机备用,现在发电机都放在那里,几年没有用过了,现在的供电质量比以前好几倍,我很放心。”
“以前村里用电饭煲煮饭都不熟,主要是电压不够,空调也启动不了,烧一壶水,半小时才开,晚上点的电灯像萤火虫一样。现在好了,今年继续过个明亮的新年。”佛子村村民唐达飞笑说。
一幕幕、一帧帧……一个个平常的场景、一点点微小的努力、一个个踏实尽责的身影,叠加在一起,涓滴细流形成了强大合力,汇聚成了磅礴的电能长河,让一台台碾米机、灭菌机、烘干机等大功率设备运转起来,一个个家庭明亮起来,让藤县人民过上一个亮堂年。这一张从当下的历史进程中随意截取的小城“世相图”,折射出广西新电力集团禀使命而生以来的崭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