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湖南省十所高校的调查

2022-07-04陶景霞贾媛媛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陶景霞,贾媛媛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1]中共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 年远景发展纲要也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高校具有思想导向和实践引领的重要作用,应义不容辞地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高校既是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精神高地。因此,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生态人才、进行理论研究与科技开发的时代责任,而且还应成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航标和示范要地。从此意义上说,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最近几年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情况看,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开展校园生态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厘清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以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课题组本着以师生为对象、以问题为导向的调查原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铁道科技职业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湖南省境内十所具有样本意义的高校,就其生态文明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开展,共发放问卷3000 份(其中教师问卷300 份),设计了八大类调查内容,近100 个调查题目;共回收2650 份,有效问卷率为88.33%。从所调查情况看,当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生态意识不强、课程体系不全、专业师资不足等突出问题,须从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认识、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机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入手,加强和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充分发挥高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作用。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近3000 份问卷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归纳出当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

(一)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表1 调查数据显示:所调查高校都没有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也没有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规划,少部分高校只在精神文明建设方案中作了简单工作安排。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经费的只有一所学校,90%的高校这方面是空白,只通过临时性拨款来开展校级层面的生态活动,日常费用没有保障。同时,所调查高校没有建立校级生态文明建设科研平台,只有部分学校将研究内容归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相关的重大研究成果也不多见。虽有70%的高校设置了生态文明相关宣传教育类标识,但大部分集中在厕所、宿舍、餐厅等的墙壁上,且内容陈旧。主要的公共场所,如教室、会场、办公室、运动场及校内道路旁,未见到主题宣传标语口号,生态文明宣传氛围不浓厚。

表1 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

其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从表2 可知,仅有两所高校制定了师生生态行为规范,三所高校制定了生态文明行为的奖惩措施,一所高校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评价标准。显然,这些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工作与措施不到位,因而也缺乏执行力。虽然我国的教育和环保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文件,如1981 年环境科学学会委员会会议提出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在高校开设相关的专业,编写生态文明的教材等等;1996 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师范院校开设有关生态的必修课程;2015 年出台的我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中,强调了生态建设内容。但所调查高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相关政策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即使执行也只是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表2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管理

再次,轻视生态文明教育。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课程,但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大多数学校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生态文明知识。如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 年版)中,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中有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但其只对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布局及重要意义作了阐述,关于生态文明作为学科体系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却很少涉猎。从表3中可以看出,被调查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设置了生态专业课程;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4%的人表明学校开设了生态实践课,且主要是开展一些生态环保调研即宣传教育活动;63%的学生则表示他们是从生态相关课程中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的,这说明生态理论知识与其他学科关联度较大,但其内容甚微。

表3 学校生态文明课程开设情况

从表4 可以看出,65%的学生主要通过思政课堂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接近四分之一学生通过网络终端、公益广告获得有关生态文明知识,还有少数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学术会议、电视、报刊等载体获得。这说明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思政课,其他渠道虽然广泛,但参与度不高,平均只有不到20%的人参与。由此可见,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教育内容欠缺,这必然导致教育实效不佳。

表4 了解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途径

(二)生态意识不强

教师是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其在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本身生态文明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但从表5 可以看出,教师中具备讲授生态知识能力的仅占23%,能自觉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只有15%,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加生态实践的只有11%。可见,教师普遍缺乏学习生态知识的主动性,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知程度较低,知识储备不足,生态观念不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表5 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情况

从表6 可以看出,只有32%的学生就餐时按需适量取食,能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仅12%,43%的学生选择绿色消费方式和绿色出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电的学生不足三成,近一半的学生能主动爱护动物、不吃野生动物。可见大部分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文明行为较少,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

表6 生态文明参与情况

(三)课程体系不全

生态教育是一种把人本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师生提出更高要求的教育,它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高校德育注入新的内涵。为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基本内容的把握程度,课题组对生态文明、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生态食品、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白色污染、《21世纪议程》及《巴黎协定》等20 项生态基本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7。

表7 生态文明知识了解情况

表7显示,比较熟悉的占16.3%,只是一般性了解的占36.85%,而不清楚(不知道)的比例达46.85%,近一半大学生处于生态教育的“启蒙”状态。这说明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任务繁重而紧迫。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高校还没有构建独立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有很大关系。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通用的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教材,各高校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绝大部分高校虽然有思政课渠道作为辅助,但思政教材中未涉及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教学大纲中也未予以重点体现,且教师讲授(总教学量)不会超过2 课时。

(四)活动形式单一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还需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生态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是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所调查高校情况看,有46%的学生通过媒体宣传、环保活动形式获得生态文明知识;通过参加学术研讨、征文比赛、文艺演出活动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比例则分别是12%、17%、22%(详见表8)。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环保活动和媒体宣传方面的活动参与性较高,其他的社团活动则参与度不高,其获得生态信息与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

表8 生态实践活动参与情况

(五)专业师资匮乏,研究成果少

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生态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着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能否实现、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重大成效的重大问题。

从所调查高校情况看,没有一所学校有生态专业专职教师,51%的学校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是兼职教师;其中只有22%的教师拥有生态相关专业背景,有27%的教师只接受过专业短期培训或轮训。在生态文明学术研究方面,所调查高校的国家级成果及奖励竟然为0,省级成果也只有11 项,发表C 刊以上论文仅有6 篇(详见表9)。另外,在生态学术研究方面,没有一所学校专设科研基地或研究院所,大部分学校依托其他文科类平台进行研发,所以相关项目、成果及论文很少,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相差甚远。

表9 生态文明教育任课教师及学术研究现状

导致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致专业人才与教学科研需求失衡。我国生态学等学科建设至今也只有40 年的时间,目前只有部分知名高校开设了生态学、环境学等生态文明专业学科,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因此,专门从事生态文明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奇缺。目前,很多负责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教师是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前培训出来的,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生态文明知识,缺乏相关专业性知识和研究经验,加之其对新开设的生态文明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达到生态专业教师岗位素质要求。

(六)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全

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表10 统计可知,单从数据看,所调查高校的生态文化物质层面建设数据齐全,大多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设施。但从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自然类的生态文化设施严重不足,除了“树木”一项评价稍好外,其他项目获好评的只有20%~40%。而且,调查结果显示,不少高校的基础设施有效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设备设施年久失修,无论从功能需求还是从景观欣赏角度看,都需要加大投入对相关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更新。还有一些学校人文类景观设施严重不足,有学校建校至今,几乎建筑依旧,面貌未改,离建立生态文明和美丽校园的目标有较大差距。最近几年,大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投入、人才引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加大了投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校园文化基础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这已成为了许多高校发展的短腿,影响了高校精神文明教育。

表10 校园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说明生态建设对人类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高校作为人才、学科、科研和文化等建设高地,应义不容辞肩负起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上述调研的情况看,当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亟需采取得力措施,弥补短板,解决问题,以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一)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4]生态文明是经人类文明的萌芽阶段——原始文明、第一次文明转型——农业文明、第二次重大转型——工业文明后发展而来,又被称为“绿色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是指人们不断以积极地方式方法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并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实现“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指人对生态文明的正确态度和观点,它主要包括生态自然、生产力、科技与消费四种意识。首先,在自然方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大学生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其次,在生产力方面,大学生要明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资源的可再生性,生产可循环性以及产品的生态性;再次,在科技方面,大学生既要重视科技发展,又要防止对传统科技的迷恋,坚持科技进步必须服务于人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最后,在消费方面,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养成适度合理绿色消费良好习惯,自觉抵制“过度消费、虚假消费、污染消费”等不良行为。当前形势下高校要树立大学生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就必须重点强化其三种生态意识:一是生态核心意识。其本质与核心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永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低碳、绿色。二是生态危机意识。其本质是将生态危机与人类的发展相联系,激发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使命感。三是共存意识。其本质是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态自然的状况。

(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高校领导必须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从完善学校生态文明管理机制、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入手,建构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机制,全力推进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1.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制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6]1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展开,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助于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从上述调查结果看,所调查高校中仅一所制定了生态行为规范。对此,相关高校要引起足够重视,不断完善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相应管理机构,该机构既可以单独办公,也可以与“精神文明办”等类似机构合署办公;二是要配备一支爱岗位、懂业务、会管理且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质的管理队伍;三是制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等相关的校纪校规,并通过有效管理,不断将制度的硬性约束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2.建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制定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导向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努力建构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无疑是当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当务之急。首先,国家教育部门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改革中,建立以目标为导向、评估为手段的高校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其次,在教育部门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指导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将教师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津贴报酬等,与教师教学及组织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情况挂钩,与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工资分配制等内部制度改革措施相结合。再次,应制定大学生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将学生最终的学业成绩评定与学生文明素养程度以及参与生态文明活动情况相结合,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干、奖助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最后,制定生态文明单项奖惩机制。通过目标奖励、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等等,调动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一定的惩罚措施,制约师生不良的生态行为。

(三)加强生态文明课堂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课堂教育是基础。高校必须以师生为主体,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进行主题突出、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生态文明课程教育,系统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高校生态文明课堂教育要突出以下几点:

1.明确教育目的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普及而深入的教育让师生发挥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善待自然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尊重与爱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和平等观念;顺应生态规律,倡导生态消费和和谐消费方式。同时,树立生态道德观,培养师生生态道德情感,提高资源、环境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之能理智而友善地对待大自然,尊重自然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人类和自然界和谐永续发展。

2.规范课堂教育

首先,编写统一教材,规范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等,都不同程度涉及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理念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应将这些内容按照学科标准进行划分,逐步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3.增设生态公共选修课

从所调查高校看,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生态文明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存在明显的短板,增设生态文明公共选修课势在必行。增设生态公共选修课既可以满足部分师生对生态知识的学习欲望,还可以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新的途径。比如,可以开设有关生态文明哲学的选修课,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教育;开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选修课,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前沿思想,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感。

(四)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形式,而高校教师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者,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决定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和质量。”[8]教师是实施生态教育的主力军,但从所调查学校的情况看,生态专业专职教师稀缺,这使得生态教师队伍很不稳定,相关科研成果很少。立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各个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按照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建设生态师资队伍。首先,建立统一的从业资格标准、准入制度、职业规范和管理方法,以专业的职业规范和资格认定选拔合格人才从事生态教育工作。其次,通过系统学历教育、岗前培训、在职研修、实践锻炼和自我提高等多种形式,培养出一支专业化、专家型的生态教研师资队伍,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坚持生态教研常态化,形成务实、长效的教研运行机制,促进生态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是改善教研机制,树立“师生为本、教研为王”的理念,建立生态教研导向,通过经常性的听课、授课、评课和指导性议课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生态教研规律,形成生态教研人文化、经常化、科学化的浓厚氛围。二是激励从事生态教育的教师通过学习、借鉴、引进和交流等途径,提高教研科研能力,冲刺省部级和国家级生态科研项目,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第三,加强生态学科建设。一是明确生态学科定位,把生态学科作为新兴学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二是通过整合学校资源,夯实学术基础,配强学科队伍,加大对生态科学的投入,致力打造生态优势学科。三是加强生态学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学研究中心。

(五)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形式

活动既是教育载体,也是教育途径。鉴于当下高校生态文明活动形式单一的现状,各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活动、社团组织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丰富生态文明教育。

1.宣传活动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首先要依据学校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学校的实际,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计划。其次要拟定反映学校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专业)特色拟定活动主题。再次,发挥宣传阵地作用,营造舆论气氛。充分利用校报、广播、闭路电视及期刊等传统媒体,开设专栏、专版、专题,播放生态专题节目。同时,善加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短信、抖音等。生态理念、典型事迹、先进经验等内容的大力宣传,将引领和激发师生的自觉生态行为。

2.社团组织活动

首先,组建生态方面的社团组织。利用社团组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建设生态校园的积极性。其次,可利用现有社团组织开展生态主题的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又可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一举两得。

3.公益活动

鼓励师生参与生态公益活动,可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其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感和义务感,共同建设美丽家园。要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公益活动相结合,高校就要大力推进公益行动进校园活动,通过捐赠书籍、衣物等形式,唤醒师生生态意识,养成绿色环保的文明习惯。

4.生态社会实践

生态社会实践是指由学校或社会组织师生参与的,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思想,深入社区、农村、企业、部队和机关等单位举行的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于履行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扩大高校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师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大部分高校都安排了生态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主题不明确,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大都流于形式。要提高生态社会实践的效益,学校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同时设计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活动,采用生态宣讲、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使教学活动具有思想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五)完善生态文化教育基础设施与人文环境

针对当下高校生态教育中基础设施不全、人文环境建设不够理想的情况,高校在建设生态校园文化过程中,要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优化。

一是基建设施“绿色”化。学校应根据所处位置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打造符合自身地域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校园整体规划既要科学化、实用化,又要讲究生态效益。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操场等各种标志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要彰显生态功能,体现自然美观,创造和谐、优雅、绿色相融的审美效果。

二是生态引领人文化。中共中央提出,“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9]。我们应该从生态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关注人文建构的自然维度,使生态元素渗入物理环境,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师生的心灵,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

三是生态建设制度化。校园制度是维持师生正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秩序的保证,也是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较短,生态制度的建立更是滞后。校园生态制度建设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要求,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保证制度合理性、科学化和可操作性,使之成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器、稳定器。

总而言之,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负有精神引领和生态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面对党和国家的殷切期待,高校应义不容辞承担起服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责任,认真履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义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好高校生态文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主力军,并以自身的示范引领全社会,切实完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与人才支持的光荣使命。高校应当针对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高水平发展,真正让高校成为生态建设的时代风向标、文化传承的精神主阵地、社会进步的引领者,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