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盛开“致富花”
2022-07-04阎文水
□ 本刊记者 阎文水
“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把黄花产业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家堡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的殷殷嘱托,为大同市云州区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精准方向、提供了强劲动力。全区上下一切围绕黄花产业发展、一切为了黄花产业发展,为全面实现黄花产业增效、品牌增值、农民增收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小黄花做成大产业
云州连续两年出台多个文件,既有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实施方案的全面性顶层设计,又有扶持黄花产业发展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加强合作社建设推进黄花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黄花秋冬季田间管理、春夏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性细节把控,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激励政策,为黄花全产业链的补链、强链提供全方位支持。作为云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2021年全区黄花产业总产值达到13.42亿元,较2020年增长20%。
云州区新闻中心主任杨生贵一边带领我们走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与乡亲们交谈的地方,一边介绍,截至目前,云州黄花种植面积17万亩。新一届区委政府从巩固产业基础入手,大力推广水肥齐攻、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进行绿色标准化管理,从源头控制黄花品质。在去年完成1.5万亩黄花绿色有机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今年云州决定在忘忧大道沿线再建1万亩。
就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家堡黄花基地的次月,志海黄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旗携手安徽瑞邦集团,成立集黄花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花倾城田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花倾城拥有流转土地500亩,去年生产黄花酱28万瓶,销售近24万瓶。“现有原味、微辣、香辣、麻辣、烧烤五种口味,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消费需求。”
“公司现有黄花酱、黄花酱腌菜、黄花干菜3条深加工生产线,产品受众较广、老少皆宜。”工作人员介绍。也是在2020年6月,占地600余亩、投资上亿元的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开工;7月,三利公司携手泰瑞集团创立的黄花坊城产业有限公司注册;11月,机器设备陆续进厂;次年5月,产业园揭牌投产。公司对黄花的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进行技术研发,以黄花的精、深加工为主,以小杂粮为辅,以电子商务、田园旅游为特色,打造集采摘、垂钓、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绿色农业示范区。
以花为媒,文旅搭台,产业唱戏。黄花“观为名花”,云州探索“黄花+”融合发展新模式,衍生新业态。投资3000万元打造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建成15公里的忘忧大道,与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西坪国家沙漠公园、峰峪国家湿地公园连成一线,形成山水林田湖的美丽景观;建设火山下的忘忧村,打造忘忧七村农旅项目,举办黄花丰收月活动,打出“黄花、火山、生态”三张牌。黄花丰收月已成为云州文化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借助丰收月活动,唐家堡黄花基地成为继云冈、恒山、古城、火山之后,前往大同的游客打卡之地。
一二三产业兼备,农文旅融合发展。云州15万人民笃行实干、勇毅前行,正与其他县区一起将大同黄花打造成国家优质高端黄花产业发展样板、国家现代农业样板和农产品向大健康产品升级样板的“三个样板”。
小黄花做成全国知名品牌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云州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特别是亿万年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特别适宜黄花生长。所产黄花花蕊饱满、色泽光鲜、角长肉厚、营养丰富,是菜中极品。云州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四大黄花主产区之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云州正将黄花这一“席上珍品,素食之王”做成全国知名品牌。
“坊城花牌黄花酱、黄花酱腌菜与壹工坊头茬黄花干菜一经推向市场,好评如潮。”在琳琅满目的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展厅,记者看到大同黄花坊城产业有限公司的坊城花、萱工坊、萱匠等商标品牌。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产品品质,生产车间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每立方米的微粒控制在10万以内。
种植标准化、加工标准化、品牌标准化,使云州黄花提档升级。“我区黄花协会受托制定了大同黄花干制品质量分级标准,9个乡镇设立了黄花干制品质量检测室。”杨生贵介绍,云州现有黄花生产加工企业13家,注册黄花产品商标83个,涉及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化妆品五大系列100余种产品。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龙头带动。目前黄花产业研究院研究代餐粉和黄花提纯的多糖、多酚、皂苷三种成份,研发深加工产品;山西冰华已研发出黄花啤酒;民之源正在研发黄花酵素的加工工艺。
“2021年黄花及绿豆、小米、玉米、高粱等各种杂粮网上销售达到1800万元。”三利公司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的电商运营中心是一支由12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
黄花成熟时节,云州好似披上了一块块金黄地毯,采摘人员点缀其间,宛若美丽画卷。
之前云州已在海南、上海、北京、山西共建有5家黄花直营店。2021年,鼓励龙头企业在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开设黄花直营店,统一装修标识,经营期限不少于3年,每家店补贴15万元。13家黄花生产企业组成联合公司,又在浙江杭州、衢州、绍兴和江苏南京建设5家。这些直营店由当地从事黄花产品经营的大户代理,服从云州统一管理,由联合公司统一供货,兼具宣传、协调、联络、销售等职能,成为深耕当地黄花消费市场的桥头堡。云州还积极协调联系国内、省内大型商超、高速服务区、高铁站、机场等上架黄花产品。又与山西数播科技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大同市电商产业园为依托,推动与京东、淘宝和供销e 家等农产品供销平台合作,加大网上宣传,推动网络销售。在走出去的同时,大力打造的“云游”品牌也促进了在家门口的销售。
正在建设的中国黄花产业电子交易中心位于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内,是针对中国黄花产业而建的国内规模最大、服务齐全、配套完备的“大数据+网联网+物联网”官方电子商务平台。
小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自种5亩,流转5亩,70岁的贺店村村民谢文谈到自家黄花种植亩数分配。两年前那天,他站在黄花地里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回忆当时情景,谢文按捺不住激动,好像年轻了10岁。小7岁的下榆涧村村民杨泽林,也是当时的一个在场者,他家自种4亩,其余流转到了合作社。
作为收益不错的经济作物,过去大面积种植黄花却没能发展起来。究其原因,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告诉我们,一是缺水浇灌,二是采摘时节缺劳动力,三是缺晾晒场地。“老百姓解决不了的,需要党和政府解决。”2011年担任大同县委书记的王凤瑞矢志选择黄花产业。打井喷灌、多方联系人员参与采摘、见缝插针觅寻场地晾晒……黄花终于成为云州的最大产业,成为农民脱贫增收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为确保乡亲们在黄花种植上持续增收致富,如今云州建立专业帮扶机制,提供“保姆式服务”。组织专家深入田间讲解黄花标准化栽培、微耕机操作、植保无人机操作和绿色防控技术,组织开展杀青技术培训、干制黄花菜加工规程培训、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对黄花产业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技术服务。实施“双保险”政策,去年云州通过与银行协调,解决资金需求5000万元,协调5家保险公司为农民和合作社承保自然灾害险93903.29亩、目标价格险71634.39亩。授权龙头企业依据产品品质进行托底保护价收购,去年黄花鲜菜每斤不低于2元,干菜特级品不低于20元,一级品不低于18元,二级品不低于17元。今年收购价略有上调。
像谢文、杨泽林一样,家里留下几亩自种,其余流转到合作社,是目前云州农户黄花种植的常见模式。一亩年收入一万元左右,一户家庭种植几亩,一年下来可以收入几万元;其余流转到合作社,每亩土地年流转费500元。此外还有合作社入股分红,以及空闲时从事与黄花有关的打工收入,诸如春季田间除草、冬季在黄花加工生产车间的挑菜包装等等。拥有8757亩土地、1071户25598人的吉家庄乡黄花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去年实现农户分红38.385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刘生进信心满怀,“今后会更好,村民们将会收益更多分红。”除草、挑菜、包装,一个工人日收入百元左右,杨旗说,在花倾城长期打零工的有35人。
唐家堡现有黄花4200亩,人均近3亩。去年亩均增收1500元,仅黄花一项,全村人均收入11600元。全村在册412户,其中一半在大同市和县城(今云州区委、政府所在地)买了楼房,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买了汽车。“唐家堡人的日子现在过得比糖还甜,唐家堡变成了‘糖家堡’。”唐家堡支部书记施伟兴奋地说。
一边走,杨生贵一边补充道,云州实现了除社保兜底外29722名脱贫人口人头一亩黄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