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PCI 术后不良事件及生存差异分析

2022-07-04,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年龄层生存率冠脉

李 欢 ,钟 钟

(1)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西安 710600;2)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渭南 714000)

冠心病已成为目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呈明显增加趋势[1]。与这种低龄化的危险因素的相对应的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现代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接受PCI 术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也逐渐升高。不同年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不同,危险因素不同,年龄分层相关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2-3]。因此,对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PCI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PCI 术后生存情况差异的更全面了解是对不同年龄段早发冠心病不同年龄段预防理论依据的补充,也为针对不同年龄段早发冠心病人群的防治提供了方向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2001 年ATPIII 指南,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男<55 岁,女<65 岁),即称为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4],发病年龄(男≥55 岁,女≥65 岁)被称为晚发冠心病(lat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LCAD)。回顾性收集2015 年01 月至2017 年01 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被诊断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861 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段划分[5-6]标准:青年人(44 岁以下)、中年人(45-59 岁)、年青的老年人(60-74 岁)、老年人(75 岁以上)、长寿老人(90 岁以上),结合入选年龄(男≥55 岁,女≥65 岁)将入选的861 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分为18~40 岁组、41~50 岁组、≥51 岁三组。其中18~40 岁组51 例、41~50 岁组315 例、≥51 岁(男51~54 岁;女51~64 岁)组495 例。排除标准:伴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不能耐受PCI 治疗、无法完成随访或随访不配合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收集入选患者入院行PCI治疗时的基线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伴随疾病,实验室检查、冠脉病变特点。电话随访并记录所有入选者PCI 术后5 a 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所有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通过Judkins 法造影中的LCX、LAD、RCA、LM 的狭窄程度、病变特点、植入支架枚数进行记录。

1.2.2 不良事件评估不良事件评估采用有效性终点事件和安全性终点事件综合评估,其中有效性终点事件中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心梗、卒中及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心衰。安全性终点事件参考BARC 出血定义(表1)[7]判断,根据BARC 出血定义将安全性终点事件分为BARC 1~2 级组和BARC 3~5 级组。

表1 BARC 出血定义Tab.1 BARC bleeding definition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的格式描述,对计量资料采用W 检验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18~40 岁组心率(W=0.966,P=0.149)、低密度脂蛋白(W=0.970,P=0.212)、高密度脂蛋白(W=0.968,P=0.189)符合正态性分布,其余各组心率、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他观察指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也不具有方差齐性,故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 H 检验(H 检验)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采用行×列表的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 曲线描述术后5 a 的生存概率差异,P值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基线资料比较

早发冠心病3 个年龄层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对比发现在3 个年龄组中,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糖耐量减低、血脂异常、高HCY、收缩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BN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bA1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18~40 岁组和41~50 岁组吸烟、饮酒占比均明显高于51 岁以上组,而51 岁以上组的糖尿病、高血压占比均明显高于18~40 岁组和41~50 岁组(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早发冠心病PCI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CI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diffirent groups()

表2 不同年龄组早发冠心病PCI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CI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diffirent groups()

注: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得P值无对应卡方值,*P < 0.05。

2.2 不同年龄组临床特点差异

对比分析3 个年龄组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因冠脉支数为单向有序等级资料,故对3 个年龄层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采用R×C 表的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对其他病变采用行×列表的卡方检验,可见冠脉病变支数以及除管状病变以外的其他病变特点在早发冠心病人群中不同年龄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18~40 岁组中管状病变的占比明显高于41~50 岁组,而41~50 岁组管状病变占比明显高于51 岁以上组(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早发冠心病PCI 患者冠脉病变特征比较[n(%)]Tab.3 Comparison of coronary le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CI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coronary heart [n(%)]

2.3 不同年龄组PCI 术后5 a 不良事件对比较

对3 个年龄层PCI 术后5 a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行×列表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发现3 个年龄层早发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的有效性终点事件和安全性终点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早发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Tab.4 Comparison of adverse events after PCI in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

2.4 不同年龄组PCI 术后5 a 生存率比较

通过对比不同年龄组PCI 术后5 a 生存率,发现18~40 岁组生存率为1.961%,41~50 岁组的生存率为2.222%,51 岁以上组的生存率为4.040%,通过Kaplan-Meier 曲线可见3 个年龄组的早发冠心病患者在PCI 术后5 a 随着时间的延长,生存概率逐渐降低。但通过对3 个年龄组的生存率进行Log-rank 比较,χ2=1.56,P=0.21,Wilcoxon 检验,χ2=1.23,P=0.27,可见3 组年龄段早发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图1。

图1 不同年龄组早发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生存率比较Fig.1 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 after PCI in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3 讨论

早发冠心病人群因其年龄的特殊性,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正处于中坚力量乃至核心力量,尤其是早发冠心病中的青年人群,其健康状态及生存质量直接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兴衰。但青年人群早发冠心病与非青年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PCI 术后的生存率差异仍不清楚。研究发现,在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2%的患者在40 岁以下[7-8]。越来越多的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在临床工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35 岁以下发病的报道屡见不鲜。令人担忧的是在35~54 岁年龄组,冠心病的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在近几年逐渐减慢[9]。研究发现超低龄化的冠心病的发生大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比伴随如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遗传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非梗阻型冠脉疾病(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 obstructive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MINOCA)[10-12]等遗传疾病有关。因此不断的探索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及预后,通过加强宣传早发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对有些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社会及家庭损失有重要深远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比为18~40 岁组、41~50 岁组、≥51 岁3 个年龄层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PCI 术后5 a 不良事件及生存率差异发现,18~40 岁组和41~50 岁组吸烟、饮酒占比均高于51岁以上组,而51 岁以上组糖尿病、高血压占比均高于18~40 岁组和41~50 岁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年青人的社会压力增大,吸烟、饮酒成了大多数人解压的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由此可见青年人群应该加强戒烟戒酒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对于51 岁以的早发冠心病人群,在宣传戒烟戒酒的基础上,应加强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等位危险因素疾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强调合理控制血压、血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能够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在本研究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无论青年人还是非青年人群,一旦被诊断为冠心病,其生存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不会因为年龄的高低而存在差异,3 个年龄层早发冠心病患者在PCI 术后5 a内有效性及安全性终点事件及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早发冠心病一旦被诊断,其生存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年龄无关,不论年轻与否均应重视起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嘱用药、复查,有针对性的干预危险因素,更利于对早发冠心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病后的寿命。

目前关于早发冠心病的研究大多关注于性别差异以及早发与晚发的差异,关于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的研究数据甚少。但研究发现在不同年龄层,冠心病的风险及严重程度不同[13],因而推测早发冠心病不同年龄层冠心病的风险及严重程度也会存在不同。近些年低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报道层见迭出[14-16],青年冠心病并发的不良事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损失沉重。因此探讨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PCI 术后不良事件及生存率差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期望更大样本、多中心的、年龄更细致分化的研究继续对不同年龄层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结论,为早发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猜你喜欢

年龄层生存率冠脉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5年生存率』啥意思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探究不同年龄层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