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老化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镉机理研究
2022-07-04马凯悦张浩宋宁宁王芳丽林大松
马凯悦,张浩,宋宁宁,王芳丽,林大松*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2.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 300191;3.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岛市农村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9)
镉(Cd)作为一种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剧毒物质,在1974年就被划定为重点污染物,随着二战后全球工业的发展,以Cd 为主的各种有毒重金属释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了广泛的污染,过量摄入Cd会对人体肾功能、心肺系统造成损害,引起骨质疏松症等。在治理Cd污染的实践中,生物炭的施用最为广泛,生物炭是通过生物质热解获得的碳基固体,富含的碳、氮、氢、钾、镁等元素,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官能团及多孔结构,能有效地吸附重金属,又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稳定性强、修复效果明显等优势,从而成为高效吸附重金属的钝化材料。
生物炭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长期使用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的老化作用会改变其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其吸附重金属的效果。研究表明老化作用可能会加强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也有可能使吸附效果相对减弱。自然老化1 a 的生物炭离子间相互作用增强的同时,Cd 的吸附能力相应增强。长时间投入农业生产的生物炭可被土壤生化反应释放的HO氧化老化,因此实验室通常使用HO模拟长期老化。相同老化条件下,不同生物炭类型的响应有所不同;CHANG 等研究发现高温玉米秸秆制得的生物炭经HO老化后对Cd 的吸附能力减弱;使用不同浓度HO对生物炭进行老化,可能会逆转其对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吸附能力。老化次数的不同可以模拟生物炭在自然界老化程度的不同,本课题组先前对于老化生物炭的研究中,在利用HO重复对稻壳生物炭老化后,认为阳离子-π 为主要吸附机制,且老化后对Cd的吸附能力降低,与简单老化程度相比,老化程度的加深似乎加大了Cd 吸附过程中无机组分的贡献,研究过程中,使用单一的生物炭材料难以对老化过程做出进一步推断。玉米秸秆生物炭作为使用广泛的生物炭之一,其富硅特性会影响氧化老化后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总体来看,老化后的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因受温度、材料、农艺措施的影响并不一致,生物炭老化后对重金属吸附效果和机制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解释。采用化学氧化在实验室对生物炭进行模拟老化时,使用HO作为强氧化剂,其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与生物炭发生氧化反应。目前对于老化后生物炭表面及性能的改变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有关广泛使用的富硅玉米秸秆生物炭在深度氧化老化下,生物炭特别是其中硅元素是否影响Cd 的吸附及老化机理还有待探讨。
本试验利用HO对玉米秸秆生物炭进行老化,通过多次老化(与HO反应1、2、3 次)模拟生物炭在自然界中老化程度,探究模拟过程中生物炭对Cd 吸附能力的稳定性,研究不同老化程度生物炭对Cd 的吸附效果、生物炭及老化生物炭表面孔隙、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为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物炭的制备
本研究采用的生物炭购自南京智融联科技有限公司,原料为玉米秸秆,采用“程序升温控制”技术,即每分钟升温8.5 ℃,至最高温度500 ℃,维持此温度直至出气口再无气体溢出,关闭加热程序,炭化过程持续10 h。
老化生物炭的制备:本研究选用HO对新鲜生物炭进行氧化处理,模拟生物炭在自然条件下的老化过程。具体操作如下:称取一定量玉米秸秆生物炭,加入15% 的HO溶液,生物炭和氧化剂的比例为1∶10(∶),80 ℃水浴加热6 h,氧化后将样品过滤,用超纯水反复清洗2~3 次,直至pH 值稳定,将老化后生物炭转移至玻璃培养皿中放入烘箱在105 ℃下烘干,此为1次老化过程,制得生物炭标记为OYM1,重复上述操作制得老化2、3 次生物炭,标记为OYM2、OYM3,未氧化玉米秸秆生物炭标记为YM。
1.2 生物炭的表征
元素分析:利用元素分析仪(CHN-O-Papid,Heraeus)测定生物炭及老化生物炭的元素组成(C、H、N、O)并计算元素比例。
比表面积及孔径:采用比表面积及孔隙测定仪(ASAP2020,美国)测定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孔径。
电镜扫描:将适量生物炭用胶带粘在样品台上,再对样品进行喷金处理,使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分析,观察样品表面形貌。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分析仪进行分析。采用溴化钾(KBr)混合压片法制片,制得的薄片干燥后在1.0 cm的分辨率下,选择4 000~400 cm为扫描范围得到红外光谱分析图,分析生物炭表面官能团。
碳谱分析:使用固体核磁共振分析仪获得生物炭样品C NMR 谱图,脉冲序列cpmas,样品管3.2 mm,转速15 kHz,接触时间5 ms,弛豫延迟2 s,累加次数512 次。
1.3 Cd吸附试验
1.3.1 吸附动力学试验
配制 100 mg·L的Cd(NO)溶液,使用0.01 mol·L的NaNO作为背景电解质溶液,称取2 g 生物炭及老化生物炭于烧杯中,加入500 mL的Cd(NO)溶液,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在室温25 ℃条件下以220 r·min连续搅拌24 h。分别在搅拌的第1、3、5、10、20、30、60、120、180、240、360、540、720 min 和 1 440 min取样,用0.45 μm 滤膜过滤,随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Cd质量浓度。
1.3.2 等温吸附试验
配制浓度为 3 0、60、80、100、120 mg·L和 1 50 mg·L的Cd溶液,称取0.08 g生物炭及老化生物炭于50 mL 离心管中,加入20 mL 上述溶液加盖密封充分混匀,置于恒温(10、25 ℃和45 ℃)培养振荡箱(220 r·min)振荡 2 4 h 取出,过 0 .45 μm 滤膜至聚乙烯离心管中,加1% 浓HNO酸化,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Cd质量浓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Pseudo-first-order)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Pseudo-second order)进行非线性拟合,其公式为:
式中:为吸附时间,min;为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min;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g·mg·min;q和分别为时刻和吸附平衡时 Cd吸附量,mg·g。
Langmuir 和Freundlich 方程常用来描述重金属在碳质材料、土壤和无机矿物上的吸附,其具体方程如下:
式中: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Cd的浓度,mg·L;为最大吸附量,mg·g;是表征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亲和力的参数,L·mg;为Freundlich 吸附容量的参数,(mg·g)(L·mg);为方程的指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生物炭老化前后的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
表1 生物炭和氧化生物炭组成分析Table 1 Element contents of original and oxidized biochar
化学氧化老化后,生物炭H/C 原子比整体上比YM 高,表现为 OYM1>OYM3>OYM2>YM,O/C 和(O+N)/C 的原子比逐渐升高,整体表现为OYM3>OYM2>OYM1>YM,表示生物炭在受到HO氧化后表面芳香环被破坏,极性增强,含氧官能团被引入。极性的增强导致生物炭亲水能力增强,表面形成水膜,吸附能力降低,从而对Cd的吸附能力减弱。
2.2 EDS能谱分析
从EDS 能谱图(图1)可以看出,玉米秸秆生物炭表面主要由C、O及无机盐离子Si、Au、Cl、Mg、K组成,随着老化次数增加,碱性元素(Mg、K)含量下降,其原子百分比之和整体表现为YM(1.41%)>OYM1(0.73%)>OYM3(0.07%)>OYM2(0.06%),生物炭老化后碱性元素百分比下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老化时经常会伴随着碱性元素的释放,导致生物炭吸附能力减弱。在农业生产中碱性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和重金属的固定尤为重要。生物炭中的阳离子(Mg、K、Au)可以通过静电引力、沉淀及官能团络合作用附着在生物炭上,并在Cd 溶液中通过生物炭对 Cd的吸附而置换出来,XU 等研究发现,生物炭表面阳离子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水溶液中的Cd,本研究中,随着老化次数的增多,阳离子百分比降低,生物炭对Cd的吸附效果减弱,说明碱性元素对生物炭吸附有一定的影响。
图1 生物炭YM、OYM1、OYM2、OYM3的EDS能谱图Figure 1 EDS diagram of biochar YM,OYM1,OYM2,and OYM3
2.3 孔径分布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
根据N吸附法测试材料结构,用BET 公式获得材料比表面积(表2),大小顺序为OYM2(36.49 m·g)>OYM3(24.08 m·g)>OYM1(23.73 m·g)>YM(11.92 m·g),总孔体积大小顺序为 OYM2(0.054 cm· g)>OYM3(0.038 cm· g)>OYM1(0.146 cm·g)>YM(0.022 cm·g),根据 BJH 计算得到平均孔径,大小顺序为YM(7.52 nm)>OYM3(6.29 nm)>OYM1(6.14 nm)>OYM2(5.94 nm),与YM 相比老化生物炭OYM3 平 均 孔 径 缩 小 了 16.36%,OYM1 缩 小 了18.35%,OYM2 缩小了21.01%,可见生物炭老化后表面性能比老化前有了很大提升,生物炭平均孔径缩小,对应微孔体积与比表面积增大,可能是氧化作用打开了生物炭内部孔道,孔隙结构的增强为重金属提供了更多的吸附点,从而加强了生物炭对重金属的物理吸附。
表2 生物炭和氧化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参数Table 2 Porous structures of original and oxidized biochar
根据N吸附-脱附曲线,由图2a 所示,原始生物炭及老化生物炭曲线测试呈现出曲线属于Ⅳ型吸附模型,在后段吸附线与脱附线分离,受毛细管凝聚现象的影响,出现较明显的H3 型滞后环,H3 滞后环表示在相对压力接近饱和时未达到平衡状态,表明所测生物炭由松散片状颗粒形成的孔道结构;图2b 为生物炭的孔径分布图,可知生物炭和氧化生物炭的孔径分布在2~10 nm 范围内,属于介孔范围内,表明生物炭属于介孔材料,滞后环在相对压力变化0.6~1.0区间产生,表示生物炭由介孔结构组成。
图2 老化前后生物炭的孔径分布和N2吸附-脱附曲线Figure 2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curves of original and oxidized biochar
2.4 生物炭老化前后吸附Cd的超微结构分析
由电镜图(图3)可以看出,原始玉米秸秆生物炭作为秸秆类生物炭呈管状结构,表面较为光滑,孔径较大,孔隙分布杂乱无序;随生物炭老化次数的增加,生物炭表面光滑度上升,表面凹槽更加清晰,管状结构遭到破坏,孔洞坍塌,创造出很多中孔结构,比表面积增大的同时,表面出现团聚的固体小颗粒,可能是硅酸盐沉淀或生物质中灰分聚集现象,这与表1 结果中灰分增大相同。生物炭吸附Cd 后表面出现颗粒状结晶,可能是吸附Cd 后留下的含Cd 矿物结晶。
图3 生物炭吸附Cd2+前后的SEM图Figure 3 SEM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of Cd2+by biochar
2.5 生物炭老化前后吸附Cd的碳谱分析
固体C 核磁共振谱图结果如图4 所示,烷基碳的相对化学位移为0~45×10,取代脂肪碳(醇、胺、碳水化合物、醚、甲基和乙醛)的相对化学位移为45×10~93×10,芳香碳的相对化学位移为 9 3×10~165×10,酚碳的相对化学位移为145×10~163×10,羧基及羧基碳的相对化学位移为165×10~220×10。观察图4发现125×10左右出现明显波峰,说明生物炭主要由芳香族组成,并随着生物炭老化次数的增加,生物炭吸附Cd后,吸收峰减弱,生物炭芳香性降低对应H/C 原子比增大,WANG 等也得到相同结论,说明阳离子-π 键参与吸附Cd的机制,OYM2 与 OYM3 在 165×10左右发现明显波峰,可能是在老化过程中出现羧基碳。含氧官能团的增加与元素分析结果一致,波峰在吸附Cd后显著减弱,说明老化后羧基碳含量增加并以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如阳离子-π)参与生物炭表面吸附作用,或许为主要吸附机理,吸附后波峰的减弱证明芳香碳、羧基碳参与Cd的吸收。相关研究证实,生物炭表面芳香族结构能够与π电子结合,与Cd发生电子供体-受体作用,影响吸附重金属。
图4 生物炭和氧化生物炭吸附前后的CP/MAS-13C-NMR图谱Figure 4 CP/MAS-13C-NMR spectra of original and oxidized biochar
2.6 生物炭老化前后吸附Cd的FTIR分析
图5 生物炭和氧化生物炭吸附前后的FTIR图Figure 5 FTIR spectras of original and oxidized biochar
2.7 老化前后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特性
2.7.1 吸附动力学
如图6 所示,生物炭老化前后对Cd的吸附类型基本一致,吸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0~60 min内,4 种生物炭均处于快速吸附阶段,而后吸附减慢趋于平衡,OYM2 和OYM3 在20 min 后迅速趋于平衡,YM 和 OYM1 在 300 min 时趋于平衡,总体吸附量表现为YM>OYM1>OYM3>OYM2。
图6 生物炭和氧化生物炭对Cd2+的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Figure 6 Kinetics of Cd2+ adsorption by original and oxidized biochar
由表 3 可知,YM、OYM1 和 OYM3 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系数分别为0.944、0.968 和0.975,均大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而OYM2的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系数为0.932,大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因此,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适合描述OYM2 对Cd的吸附过程,即物理吸附为主,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YM、OYM1 和 OYM3 对 Cd的吸附过程,即化学吸附为主,表面吸附及物理吸附共同作用。故YM、OYM1和OYM3对Cd的吸附不完全依赖于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大小,而取决于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或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发生沉淀、络合、离子交换等多步骤化学反应,化学老化或许会改变生物炭的吸附机制,当到达一定氧化老化程度时(OYM2),对Cd吸附表现为物理吸附或短暂占据主导地位,与稻壳生物炭相比,由于材料本身结构的差异,玉米秸秆生物炭在老化后不完全为化学吸附,生物炭比表面积及孔径的变化使得生物炭稳定性较稻壳生物炭差,吸附过程更加多元,但由于老化后进行水洗的作用,根据SEM 图像显示,生物炭表面光滑不易吸附Cd。
表3 Cd2+吸附动力学相关参数Table 3 Kinetic parameters of adsorption on Cd2+
2.7.2 吸附等温线
本研究以吸附平衡浓度为横坐标,生物炭吸附量为纵坐标,在283、298、318 K 下达到吸附平衡的数据做等温线拟合图,如图7 所示,老化生物炭随Cd浓度增加而迅速趋于平缓,即生物炭的吸附位点逐渐等于或少于溶液中的Cd。通过Langmiur 和Freundlich 拟合方程计算得出(表4),在283 K 和318 K 下对Cd的最大吸附量()按老化次数增加依次减小,YM 的吸附量最大,OYM3吸附量最小;在298 K下对 Cd的最大吸附量()按 YM(17.46 mg·g)>OYM1(7.59 mg·g)>OYM3(5.27 mg·g)>OYM2(4.64 mg·g)依次减小,YM吸附量最大,OYM2吸附量最小。在同一温度下,老化生物炭吸附量均低于YM,表明老化后生物炭对Cd的吸收能力减弱,YM和OYM1对Cd的吸附量在318 K达到最大,OYM2和OYM3在283 K达到最大,说明老化后生物炭在温度升高后吸附效应减弱。
图7 生物炭和氧化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等温线Figure 7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Cd2+on original and oxidized biochar
表4 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相关参数Table 4 Parameters of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equation fitting for Cd2+
如图7 所示,在3个温度条件下YM 的Langmuir拟合参数均大于Freundlich 拟合参数,表明Langmuir模型更能够反映YM 吸附重金属的形式为单分子层吸附;在3个温度条件下OYM1的Freundlich拟合参数 均 大 于 Langmuir 拟 合 参 数 ,OYM2 在 283 K 下Freundlich 拟合参数大于Langmuir 拟合参数,OYM3在318 K 下Langmuir 拟合参数大于Freundlich 拟合参数,总体上看 OYM1、OYM3 的 Freundlich 拟合参数优于Langmuir,吸附过程为多分子层吸附,吸附效应受表面官能团及碱金属元素影响,表中所有反应中均小于1,表示在整个吸附过程属于有效吸附。生物炭对Cd的吸附过程是多种混合机制。Langmuir方程中参数越大,生物炭对Cd的亲和力越大,可以看出老化生物炭对Cd吸附能力减弱。
2.7.3 老化生物炭对Cd的吸附机理
图8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2+吸附及其老化作用响应机理Figure 8 Adsorption of Cd2+by corn straw biochar and its aging response mechanism
3 结论
(1)利用HO模拟生物炭在自然界的深度老化过程,会促进无机组分发挥作用,Cd的吸附能力主要依靠阳离子-π作用及矿物共沉淀作用。
(2)玉米秸秆生物炭作为介孔富硅类生物炭,结构不够稳定,氧化老化过程初期易形成碳酸硅沉淀干扰Cd吸附能力,虽然能与Cd 形成硅酸盐沉淀,但不作为主要吸附机理。
(3)由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试验可知,玉米秸秆生物炭老化后对Cd的吸附能力减弱,吸附机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氧化老化过程通过降低盐基离子饱和度抑制Cd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