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022-07-04张慧樱
张慧樱
本期赛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欧阳修在《准诏言事上书》中说:“有贤豪之士,不须限于下位;有智略之人,不必试以弓马;有山林之杰,不可薄其贫贱。”大意是说:有才能有大志向的人,不要把他们放在较低下的位置上;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不要用武艺来考核他们;在民间的英豪俊杰,不可因他们贫贱而看轻他们。
2021年是我党发展歷程中第二个一百年的起航之年,由此开启了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古人的“用人之道”,对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古人的用人之道颇值得后世学习借鉴,科学合理的用人之道,对我们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建立正确的用人观,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人才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历史上朝代的兴衰更替往往和人才的选用是否得当有关,乱世往往人才凋零,治世往往人才辈出。我们必须借鉴历史上用人之道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人才选拔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
尊重人才。人才难得,对待人才需要礼贤下士、包容关怀。从现代心理学来看,人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要想获得人才的信任,使其建功立业,就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使其获得尊重感、认同感。曹操在《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了吸纳人才,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更是礼贤下士的典范。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的价值更加凸显,很多大城市为了吸引人才,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人才优厚的条件,还给予他们各种荣誉和头衔,使他们的价值被充分认同,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唐太宗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大盛世,这与其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是分不开的。他能根据官员各自的专长,授以不同的职务,从而实现整个国家的繁荣强盛。房玄龄善于处理政务,为国家出谋划策;魏征敢于直言进谏,指出皇帝的过失;李靖通晓军事,善于带兵打仗……这些官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各显其能,各司其职,保证了整个大唐帝国正常高效的运转,使其不断走向辉煌。如此“因能授官”,对现代企业、国家的用人制度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打破常规用人才。龚自珍曾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姜子牙一生落魄,80岁才被周文王拜为丞相,建立不世之功;霍去病青春年少,成为汉武帝的大将,封狼居胥,丰功至伟;周瑜年纪轻轻,就掌管东吴三军,屡建功勋。打破年龄、资历、身份等因素的限制,唯才是举,这是古代用人之道给我们的另一重启示。近些年,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流失国外,令人遗憾,这种现象的发生和我们僵化的用人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好在一些地方已开始践行打破条框的新用人之道。如20岁的刘路因为攻克世界难题而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就是创新用人机制的成功实践。这一举措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能够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大价值。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用人机制,在借鉴古代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用人机制,制定我们的人才发展战略,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评点
文章立意准确,观点鲜明。开篇亮明观点,要言不烦。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论据充分,古今结合,论证有力。结尾部分,归结全文,重申论点。不足之处在于对作文材料的关照不够,要是在文章中多关联一下材料,在此基础上再生发议论,效果会更好。
下期赛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可是走出《赤壁赋》,会发现我们“共适”的竟然还有地震、洪水、暴风雪,甚至还有瘟疫、毒奶粉、假疫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指导教师:张玲/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