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7-03梁银娇
梁银娇
(漳州市中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高血压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集中发生于50-70 岁人群,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引起脑底小动脉发生病变。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或者纤维样变性等,且伴有局灶性出血、缺血以及坏死症状等。患者均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等临床症状,严重会引起呼吸障碍[1-2]。临床均是行开颅手术及小骨窗手术对该项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因为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临床预后差[3]。此次研究就以本院治疗的68 例ICU 高血压脑出血行急诊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以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治疗的68 例ICU 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 例。
纳入标准:(1)经CT 确诊患者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均是在24h 内开展急诊手术治疗之后转入ICU;(2)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得到本院伦理会的批准;(3)病例资料基本完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史患者;(2)合并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3)合并休克患者。(4)自愿退出本次研究患者。
1.2 方 法
对照组以常规对症治疗,予以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对症治疗,同时对其进行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控制血压等处理。
观察组以亚低温治疗,仪器是半导体亚低温治疗仪,开展控制性降温,使用冰帽冰毯对患者进行全身降温,持续7-10d 将体温控制在34-35℃。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术后60d 患者的预后良好,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幅度为70%-100%,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效:术后60d 患者的预后稳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幅度为31%-70%,颅内血肿情况消失,生活基本自理。无效:治疗后患者意识不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幅度为低于30%,生活不能够自理[4]。
(2)神经评分: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涉及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以及感觉语言等,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评分越好。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的昏迷指数,涉及睁眼、语言、运动等3 个方面,得分越低提示患者的昏迷程度越重[5]。
(3)血管活性因子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血管活性因子血管加压素(AVP)、内皮素(ET)进行测定,记录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即可。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均借助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出血量与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NIHSS 评分、GC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G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NIHSS 评分较低、GCS 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IHSS 评分、GC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NIHSS 评分、GCS 评分比较(±s,分)
?
2.4 两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VP、E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AVP、ET 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比较(±s,ng/L)
表4 两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比较(±s,ng/L)
?
3 讨 论
脑出血作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因为血压忽然性增高,患者在开展活动与情绪激动时易发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起病急,在数分钟内均会发展到高峰,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恶心以及呕吐等,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躁动、嗜睡或昏迷等,血肿对侧会发生偏瘫、瞳孔异常。因为血肿部位扩大会明显加重脑水肿,使得颅内压增高,引发血肿侧瞳孔散大,发生呼吸障碍,脉搏减慢等情况。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包含控制高血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相关保守治疗方式,针对晚期患者需要开展手术治疗。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的创伤大,术后血压、颅内压控制效果一般,并发症率高。因此,予以患者合理的治疗对促进其恢复具有积极意义[6-7]。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97.06%)与对照组(79.41%)相比的临床疗效较高(P<0.05),提示亚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明显降低脑组织损害程度与能量代谢速度,使得脑组织乳酸堆积,降低酸中毒,积极保护血脑屏障,使得颅内压降低,缓解脑水肿。亚低温治疗可对内源性有害物质的释放进行抑制,亚低温疗法可积极缓解氨基酸等物质的释放,避免兴奋性毒性造成脑损伤[8-9]。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NIHSS 评分较低、GCS 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AVP、ET 改善显著(P<0.05),提示使用亚低温治疗能可缓解疾病对神经功能的损害。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一氧化氮、儿茶酚胺及炎症介质,对患者术后康复与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及时予以亚低温治疗可对上述有害物质释放的进行抑制,改善机体炎症,促使机体转归。同时,亚低温治疗可延缓神经元发生凋亡,减少氧自由基,改善患者的颅内高压与脑水肿等症状,保护患者自身的脑细胞膜结构,抑制氨基酸等物质发生释放,减轻兴奋性毒性造成的脑损伤。潘德锐[10]等文献数据结果与本次研究数据具有显著的一致性,提示亚低温治疗ICU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总结上述研究数据结果得出:以亚低温治疗ICU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借鉴、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