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2022-07-03
泥河湾盆地发现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和复合工具的考古证据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泥河湾盆地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在盆地东南缘的下马碑遗址发现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颜料加工与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生动再现了4万年前东亚人类的生活场景。下马碑遗址揭示了东亚现代人复杂的文化演进与交流过程,且很可能与其他人群存在文化与基因交流,反映了局地马赛克式的“文化与技术革新”。下马碑遗址揭示出的这种文化面貌的特殊性既与以往认为的连续性的文化演进不同,亦有别于普遍被认知的现代人在欧亚大陆扩散的文化模式。
昆虫在中生代的生态辐射
中国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团队梳理并总结了昆虫在中生代5个重要的生态辐射事件,指出目前昆虫化石记录及相关研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提出未来结合系统发育、形态分异度、古生态参数等多指标、多种模型的联合分析可以揭示昆虫的演化规律和深时生态角色。相关成果发表于《生态与进化趋势》(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现代自然界中,昆虫物种数超过地球生物总数的60%。它们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生态角色,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碳循环等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理解昆虫的演化历史及它们在深时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
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夏商时期聚落景观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邹秋实发现,二里头文化晚期至殷墟一期前后,中原文化在江汉地区的扩张与消退,对相关区域聚落的分布格局与营建方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考古》。二里头文化晚期至二里冈文化时期,江汉地区逐渐形成了以长江干流沿线为核心,长江支流沿线为依托的多层级聚落体系。洹北花园庄期至殷墟一期前后,在中原文化势力整体消退的背景之下,长江干流沿线聚落率先被废弃。长江支流沿线聚落继续存在,但其文化面貌则与前期发生了显著改变。江汉地区夏商时期聚落景观受制于自然地貌形态,又体现出营建者对不同地理单元的规划与选择理念,折射出相应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格局。
旧石器时代鹿牙艺术品研究
中国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团队副研究员张乐等与国内外多个研机构的学者合作,针对宁夏鸽子山第10地点一件鹿牙装饰品开展系统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学前沿》(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鸽子山第10地点的发掘工作曾获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研究的艺术品系从遗址第三文化层(碳十四校正年代为距今1.3万~1.2万年)出土的细小碎骨中筛拣并识别出来的,研究者认为它是旧石器时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制作最精致、刻画最复杂的鹿牙装饰品之一。此项研究为揭示中国原始艺术品的原料选择、制作技术、装饰风格、使用方式和社会功能等人类复杂认知能力的出现与演化提供了研究基础。
下马碑遗址的位置、地层与年代(图片来源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网站)
一件似细石叶石器(表面残留部分骨柄)(图片来源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网站)
琥珀内矿化昆虫揭示琥珀埋藏学新机制
中国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团队与德国、美国、缅甸等多国学者合作,研究钙化和硅化的琥珀昆虫,详细探讨了其保存机制,并提出了新的埋藏学模型。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生物学》(Geobiology)。琥珀源于植物产生的树脂,是一种特异埋藏化石。由于能保存异常完好而丰富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化石,琥珀为我们了解中、新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研究表明,琥珀内含物的矿化比通常认为的更为普遍。树脂和琥珀不是封闭的微环境系统。不同埋藏阶段的流体(如沉积物孔隙水、成岩流体和地下水)可以进入琥珀,影响琥珀内含物的降解和矿化。这些过程控制了琥珀内含物的保存质量,并造成了埋藏学偏差。
古三趾马事件揭示晚中新世生态背景
中国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孙博阳、邓涛与甘肃临夏州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研究者合作,对临夏盆地出产的渭河/贾氏三趾马新材料,以及前人报道的渭河/贾氏三趾马经典材料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三趾马事件的确切定义一直存在争议。相关研究指出,三趾马于中中新世起源于以干旱环境为主的北美地区,于晚中新世抵达亚洲时便高度适应当地环境,很快发生辐射和扩张;当它们进入欧洲和北非时,又能快速产生适应封闭环境的类型,体现出三趾马类对环境的高度适应和自我调整能力,是未来在旧大陆达到大繁盛的重要原因。
早—中二疊世华北板块干旱化
中国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石岭等人以华北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的一套早—中二叠世河湖相地层(下石盒子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材料,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及环境指标分析,探讨了这一时期华北板块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及其机理。相关成果发表于《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早二叠世至中二叠世,地球经历了距今最近的一次由冰室期到温室期的转变,南半球的大规模冰川逐渐消融,低纬热带雨林大幅萎缩,海洋生物多次小规模灭绝。热带辐合带(ITCZ)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雨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随全球增温向更温暖的半球移动,从而导致低纬地区的降雨量显著变化。
蝙蝠适应性复杂性状回声定位“一次起源”的新证据
中国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施鹏课题组结合进化分析、功能实验及转基因小鼠的生理检测,支持了回声定位在蝙蝠类群中“一次起源”的假说,为进一步揭示回声定位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交叉学》(iScience)。长期以来,对动物适应性复杂性状起源问题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化石证据,但由于化石形成和发现的偶然性,化石形态数据的有限性等因素的限制,研究人员在大部分情况下很难对动物适应性复杂性状起源的时间和演化路径做出明确的判断。相关研究综合分子趋同分析、细胞功能实验、转基因小鼠听觉能力检测等多方面的证据,支持了回声定位起源于蝙蝠共同祖先,并在现生回声定位蝙蝠类群中经历了趋异演化。
硅化化石中的甲虫化石、白蚁化石(图片来源于中国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网站)
钙化和硅化的短脉螽化石(图片来源于中国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网站)07140753-7209-4A5C-B178-0060C2A59F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