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荒漠化的中国密码
2022-07-03卢燕
卢燕
6月17日,又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携手抗旱 共同成长”。我国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要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和国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防沙治沙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171万公顷,工程固沙5.7万公顷,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到177.2万公顷,建立了41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28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初步建成了荒漠定位观测体系和防沙治沙标准化体系,建立了26个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和13个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开展了第五次、第六次荒漠化沙化和第三次、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监测,摸清并掌握了我国荒漠化、沙化和石漠化土地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
自2004年以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减少,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沙尘天气明显减轻,较“十一五”期间减少31%。我国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建立起我国北方风沙线上的绿色生态屏障。经过多年实践,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前实现了荒漠化土地零增长,为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长目标做出了中国贡献,不仅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而且取得这份成绩的“密码”也令世界各国着迷,不断地探究,希望借鉴。
顶层设计 依法治沙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石漠化面积持续缩减,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的关键在于顶层设计不断出新和法治手段不断健全。从世界上首部专门为防沙治沙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的通过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将防沙治沙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统筹谋划。
依法治沙成绩显著
近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编制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出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颁布实施了《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和《全国沙产业发展指南》,防沙治沙的规划体系逐步建立,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科学有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出台了《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沙漠公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国家沙漠公园制度、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制度、荒漠生态补偿制度等逐步试点建立,确保防沙治沙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
正是有了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有了清晰的目标规划,有了脚踏实地的落实,“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30万公顷,四大沙地生态整体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据国家林草局统计,5年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101.9万公顷,工程固沙3.47万公顷。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黄河流域5省(区)启动实施了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新增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6个,新建国家沙漠(石漠)公园50个。同时,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目前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1007万公顷,与2011年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2万公顷,其中极重度石漠化减少15.1万公顷,减少47.1%;长江流域泥沙量减少40%以上;石漠化地区植被综合盖度达到61.4%。
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主任、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防沙治沙专门立法的国家,这在世界防沙治沙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实践。
“十四五” 治沙走进新时代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防沙治沙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林草局不仅打出政策组合拳,编制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5年)》《全国沙产业发展指南》《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35年)》,联合印发了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区等9项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规划。更是重点谋划“十四五”及中长期防沙治沙的规划目标、任务布局与措施,提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新方向。在重要生态区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专项规划、印发了《“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和投资估算指南等规划指南中,突出强化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相关内容,并推动将荒漠生态保护补偿纳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根据《“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计划造林2.7亿亩,森林抚育1亿亩。其中,以种植为主要内容的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1.13亿亩,以保护、恢复为主要内容的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2.57亿亩。2026?2030年,考虑到造林空间约束趋紧,人工造林计划任务将逐步减少,以提高森林质量为目的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计划任务将有所增加。预计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0.6亿亩、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2.1亿亩。
《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北方防沙带区域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B70F6124-4939-46A0-AE0F-8FBFD4644E78
北方防沙带是我国防治沙化和荒漠化的核心区,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总体布局。《规划》实施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等9个省(区、市)181个县(市、区、旗)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99个团,总面积183万平方千米。《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内蒙古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修复、天山和阿尔泰山森林草原保护、北方防沙带矿山生态修复等6项重点工程,共29个重点项目。《规划》提出,到202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460万公顷,退化草原治理270万公顷,营造林22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450万公顷。到203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380万公顷,退化草原治理740万公顷,营造林61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1120万公顷。
生态修复重点工程打造治沙世界样板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山西右玉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由于受过度放牧等影响,这里生态环境曾经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如今,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的推进,右玉超90%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多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施策;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农林水牧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一系列举措的多年实施使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幅缩减,沙区生态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正式启动,一期工程为2002?2012年,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市)75个县(旗、区)。二期工程2013年开始,工程范围增加了陕西省,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涉及138个县(旗、市、区)。“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中央资金84亿元,年均约20亿元,完成造林任务1250万亩,工程固沙42万亩。
锡林浩特 退化草原修复样板
锡林浩特的牧民董连宝看着长势良好的1769亩自家草场,高兴得合不拢嘴,盘算着今年一定大卖。他说3年前可不是这样,当时他家的牧场就已经面临“秃头”危机。多亏了当地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化草原修复项目的实施,他的牧场经过平整治理的风蚀坑,如今牧草长势比项目区外的草场要好很多,风蚀区平均每平方米出苗430株,普遍高度在1米以上,这两年每年光卖草就能多收入13万元。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从全国精选出的18个典型案例中,“锡林浩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是唯一入选的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打造出的“中国模式”,成为联合国向世界推荐的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草原生态修复样板,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地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的样板。
锡林浩特市草原面积2095万亩,占比达到94%,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长期以来,通过落实草畜平衡、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核心区禁牧等政策措施,以及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地治理工程的实施,草原退化基本得到了遏制,但草原生态的脆弱性仍需要进一步改善。据2009年全区草原勘察规划院数据显示:锡林浩特市退化草原面积1429.44万亩,沙化草原面积112.39万亩,盐渍化草原面积107.85万亩,“三化”总面积1649.6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78.74%。全市现有重度“三化”草原面积182.4万亩,其中退化草原面积139.03万亩,严重沙化草原面积22.14万亩,重度盐碱化草原面积21.23万亩。从2019年起,锡林浩特市对国有农牧场和牧户的7.6万亩退化草场进行生态治理,3年间探索出了退化放牧场修复、退化打草场修复和野生优良乡土草种抚育的治理模式。
锡林浩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曼丽介绍,2019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了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项目。锡林浩特市作为试点地区开始后,锡林浩特草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几年的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锡林浩特草原风蚀坑消失,地形平缓,裸地消失;通过补播、施肥,植被盖度、高度、产量、植物种类均明显增加;切根施肥措施促进羊草株高提高53%,株丛数增加26%,根芽数量增加47%,牧草干重提高85%。
锡林浩特市对退化草原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讓草原重获新生,也增加了植被多样性,使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更加稳定。经监测,切根处理显著提高了植被盖度、密度和产草量。切根可以促进羊草复壮与自我繁殖,使羊草的个体数量增加、盖度提高,不同深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试验数据表明,施不同肥料的打草场平均每亩增产20%?40%,打草场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占比有了较大提高。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是锡林郭勒盟面积最大的打草场,这些年退化沙化加剧。通过补播、施肥、切根、轮刈等综合施治,6.5万亩项目区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5%?20%,干草产量平均提高20%?40%,土壤有机质增加10%以上,牧场收入增加近30%。统计数据显示,项目区内的7.6万亩草场,每年可实现增收225万元。
京津冀携手共筑绿色长城
北京市延庆区“四十里北山绿化带”,西起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的古崖居,东至龙庆峡,是重要旅游风景区的沿线,曾经岩石裸露、植被稀少,当地的老百姓称这里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经过荒山人工造林,现如今,荒山秃岭全部披上了绿装,在缓坡面上黄栌、火炬、五角枫、紫叶碧桃等彩叶树种和沙地柏、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混交,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彩、冬有绿”,成为进京路上和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周边一道靓丽的风景。B70F6124-4939-46A0-AE0F-8FBFD4644E78
近年来,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三地之间的合作愈发密切,其中,治沙成效尤为显著。据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京津风沙源工程累计完成造林营林921.9万亩。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79.4%,比2000年增加22%;山区森林覆盖率58.8%,比2000年增加19%,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大片的绿色压制了肆虐的风沙,北京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近年来,北京年均沙尘天气已降至3天左右。
浑善达克的多彩春天
“在沙窝子里种树是真难呀。”牧民乌日图那顺感慨地说道,运苗、种植、巡护、浇水、除叉、填土,每一项都很辛苦。不过,“年年都不一样嘞!”乌日图那顺指着窗外说,以前家门口就是沙窝子,春天的沙尘暴真吓人。如今却不一样了,树苗一年比一年高,风虽然大,但沙尘少了。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更是绿油油的,凉快又好看,心情都跟着好了。
“今年我想试着种一些松树苗,看看能不能以后靠卖树苗挣些钱。”乌日图那顺介绍,以前的种植以沙柳、柠条、沙棘等为主,虽然保护了生态,每年也能为牛羊提供一些口粮,但他觉得还可以更好。
在浑善达克,乌日图那顺一家三代在沙窝子里种树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他的爷爷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这里植绿。一代代、年复一年,现在已植树200余亩、种植树木2万多棵。
在浑善达克,像乌日图那顺一家植树治沙的人和故事很多。春天是浑善达克牧民最忙碌的时节。“3月正是开工的时候。去沙地里割还没发芽的黄柳树条,等土解冻之后种下去。”毕力贡达来2011年退休之后返乡,成为当地出了名的植树人。与乌日图那顺不同的是,他的树大部分种在了别人的草场里。过去10年来,附近8户牧民的8000余亩沙化严重的草场在他的努力下,逐渐披上了绿色新衣。
浑善达克沙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地。据当地提供材料显示,当地已审议通过《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综合治理草畜平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以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严格实行草畜平衡,促进草牧场自然恢复。公开材料显示,2000年以来,内蒙古对浑善达克沙地实施重点治理。截至2020年,浑善达克沙地森林覆盖率提高10%,草原平均植被盖度提高8%,沙地扩展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职业沙手”冷静治沙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
从古至今,沙漠承载着豪情,叙述着离愁,更展示着精神。自称为“职业沙手”的卢琦说:“荒漠不是病,荒漠化才是病,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得治!”他介绍,荒漠化在我国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沙化,防沙治沙、国土绿化是遏制我国北方土地退化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应对荒漠化的国家行动。
多少年来,中国“治沙人”薪火相传,岁月中一个个传奇,一个个故事,一代又一代“职业沙手”铸就了治沙的中国方案。
黄土高原披上绿装
鼻尖贴着峭壁,李峰“挂”在20米高的半空中,一手把住绳索,一手抽出背上的树苗,稳稳地栽进垒石坑中,脚下便是滚滚黄河。
15年来,李峰就是这样带领一支60余人的植树队,在黄河崖、延河壁上栽下30多万棵侧柏。“这里是典型的石质山,表层土壤只有10厘米,过去树苗成活率不到六成。”李峰说,要栽活一棵树,首先要就地将山石敲碎,垒起半米多高的石坑,将树栽下后再回填黄土,然后“喂”足60斤水。
延安市延长县黄河岸边,曾经光秃秃的山崖,如今满目蔥茏,绿意盎然。
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李官沟村的观景台上望去,一片片沙丘绿意铺展。2012年,植树造林能人李增泉在这里租下了10448亩土地,既种樟子松生态林,也种桃、李子等经济林。“刚到李官沟时,这里除了沙,就是土。等这片绿林成了规模,我们可以建生态旅游观光区,有采摘园、有农耕文化展览馆,废弃的土窑洞还能改造民俗风情园……”李增泉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刨坑、栽树、浇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六道梁上,造林大户李文军忙得满头大汗。2013年以来,他已在华池县6个乡镇、12个行政村种下近10万亩,共2200多万棵树。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市,境内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2013年,庆阳启动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规划每年利用宜林荒山造林100万亩以上。到2020年底,当地累计完成造林730.85万亩。去年初,庆阳又开展“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提质增效行动和“一村万树”工程,进一步提升林草生态建设水平。如今沙尘天气越来越少,去年庆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5。
陕甘宁革命老区多半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均降雨量只有200到500毫米;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正是有了像李峰、李增泉、李文军等这样的治沙人、植树人,一代接着一代干,目前榆林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60%,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飞跃。
八步沙 荒漠化防治中国方案的典型
在漫漫黄沙中,谋求绿色生存空间,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你扶犁我开沟、有人躬身铺草、有人挥锹填沙……3月份开始,甘肃省河西走廊沿沙漠地区的武威、张掖等地,春季压沙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家抢着干、比着干,一排排整齐的草方格延伸开来,治了风沙,护了新绿。
宁静的小村庄,遮天蔽日的滚滚沙尘席卷而来,一片昏黄……古浪县八步沙治沙纪念馆里展演的短片,真实再现了上世纪古浪县沙暴肆虐的恶劣生态。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曾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1981年,作为“三北”防护林前沿阵地,古浪县着手治理荒漠。B70F6124-4939-46A0-AE0F-8FBFD4644E78
“治沙,算我一个!”漪泉大队的老支书石满第一个站了出来。紧接着,贺发林、张润元、郭朝明、罗元奎和程海也加入。他们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慢慢地,树苗成活率得以提高。绿点染开来,一如天上的星。这就是八步沙六老汉造就的传奇。
用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来形容六老汉的劳苦不易一点都不过分。累了,倒头便睡,任凭日晒蚊咬;饿了,就用石头支起锅,开水泡馍当饭吃。即使这样,一场大风过后,活下来的树苗连半数都不到。六位老汉没有灰心。尝试,失败,再尝试,又失败,再重新开始……六老汉一边摸索,一边求教,终于发现在树窝周边埋上麦草,能把沙子固定住,在刮风时就能保住树苗。于是,他们开始采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再战黄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六位老汉白了头发,却绿了沙漠。他们用汗水浇绿4.2万亩沙漠,使周围土地和村镇得以保护。老汉们曾约定:“不管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在八步沙林场,随处可见不同类型的植被。“这里有榆树、沙枣,还有柠条,它们十分耐旱,根系发达,往沙漠深处扎,对防风固沙十分有利。”林场副场长贺中强介绍,40年来,以八步沙“六老汉”为代表的林场三代职工与干旱和风沙顽强抗争,从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到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至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新技术进行防沙治沙。截至目前,八步沙林场累计完成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13.7万亩,草方格压沙4万亩,封沙育林育草37.6万亩,通道绿化200公里,农田林网5000多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4000多万株,花卉、风景苗木1000多万株。
石光银 一辈子就干治沙这一件事
“我这辈子就只干一件事:治住沙子!”这是石光银毕生的承诺。
2021年6月29日,有48年党龄的石光银获得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这枚勋章的背后是这位治沙人数十年的奋斗。
出生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的石光银从1968年当选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开始的数十年里,带领群众在毛乌素沙地南缘治沙造林,为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
1984年,石光银成立了一家治沙公司,承包治理3000多亩荒沙。他卖掉家里养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同乡亲们东拼西凑攒够了树苗钱,一头扎进茫茫沙海。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风干的玉米馍,甚至啃过杨树皮。出师不利,再战铩羽,石光银带领乡亲们三战“狼窝沙”,采用新学来的“障蔽治沙法”,走到哪干到哪、睡在哪,终于取得胜利,九成树苗都活了下来。
数十年来,石光银带领群众三年造林使海子梁有了1.4万亩的第一片绿洲到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如今,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
民勤 阻止两大沙漠“握手”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北部沙漠边缘的西渠镇号顺村,一块“关井压田封育区”地图指示牌竖立在路边。一旁,一块半人高的石板斜插进沙地里,上面一个斑驳而粗壮的“关”字。这块石板下有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闾湖,离号顺村十几公里,被称为防止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合拢的“水门关”。20世纪50年代,由于水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发源于祁连山、维系绿洲存亡的石羊河流入民勤的河水不断减少,1959年青土湖彻底干涸,形成了13公里的风沙线。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里呈“握手”之势。
村民马占明说,艰苦的生存环境逼迫许多人离开故土,“绝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当时民勤人唯一的心愿。也正因此,民勤这块中国最“倔强”的绿洲,和沙漠掰了70年手腕,成功阻擋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握手”;同时,扎紧“水袋子”,扼住沙魔的喉咙,甩掉了“第二个罗布泊”的帽子;让沙漠长出“绿色奇迹”。从那时起, 治沙英雄石述柱就带领全村的男女老少,推着独木轮、木轱辘大车运送黏土,一寸一寸往高高的沙丘挪动。
2007年,国家启动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迈出拯救民勤绿洲的重要一步。民勤也借此契机推行史上最严控水措施——关井压田和水权分配。 “从那时我看到了奇迹和希望,干涸51年后,湖水渐渐从沙漠中‘苏醒,沙漠边缘甚至有7口被封掉的井自流成泉。”马占明说。
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魏多玉介绍,全县永久封井3018眼,永久压减配水耕地44.18万亩,按照每亩用水500立方米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农业节水2.2亿立方米。
目前,民勤县压沙造林面积达到100.9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21%。
中国治沙史上,每一抹绿色背后都有一个奋斗故事。在宁夏灵武,王有德带领职工植树造林六十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浇灌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黄沙中、苍穹下,绿意在蔓延,精神在延续。
科学治理 奇迹不断
回顾新中国的治沙史离不开科学治理。多年来,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中一代又一代治沙人不断深化防沙治沙领域的科技应用,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攻关。
中国魔方 魔力十足
1958年,世界上首条通过高大流动沙丘的“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竣工,在宁夏中卫境内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其中,沙坡头段穿越沙漠最长,沿途沙丘裸露,植被覆盖率极低,路轨常常受到流沙侵袭。
在黄沙漫天的沙漠建设穿沙铁路谈何容易。在固沙治沙初期,科研人员尝试过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盖等众多固沙方式,但都被风沙掩埋殆尽。有一次,当时的工人在沙漠中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结果意外地发现其中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科研人员由此获得灵感,经过反复试验,将麦草或稻草在流动沙丘表面扎设成1米×1米方格形状,形成网状结构。它们就像沙海中的卫兵,筑起一道禁锢流沙的草墙。从此,“麦草方格”固沙法渐渐蜚声世界,被誉为“中国魔方”。B70F6124-4939-46A0-AE0F-8FBFD4644E78
在“麦草方格”技术的基础上,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正式形成。自此,“寸草遮丈风”的草方格让包兰铁路开通60余年来从未被流沙阻断,像一条蜿蜒的河,串起了沙漠中生命的绿色。
库布其 从“死亡之海”到全球示范区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沙漠会变得这样美好!”2021年9月,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参加论坛的一位外宾来到基地参观后感慨:“满眼望过去都是光伏板,下面还会种植土豆、蔬菜等作物,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
长空之下,光伏板整齐铺开,汇成一片壮阔的海洋。风起时,光伏板下绿意涌动,生机盎然。环顾四周,却见黄沙漠漠。内蒙古库布其光伏治沙示范基地让人恍若梦中。
库布其沙漠深处,一个名叫“那日沙”的地方,沙丘上一根高十多米的标尺十分显眼,标尺上悬挂一个个年份牌,大概每隔一两米一个,这些标牌就是当年沙丘的高度。位于最高点的是2009年,向下依次为2012年、2014年、2016年……这个年份牌就是库布其治沙成效的见证。
库布其的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库布其沙漠总面积2790万亩,犹如一根弓弦横亘在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市西北部,这个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是京津沙尘天气策源地之一。这里曾经植被稀少、沙尘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经过多年治理,目前,库布其沙漠已完成修复治理873.3万亩,植被覆盖度由上世纪80年代不足3%提升到53%,降水量明显增加,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总体趋势向好。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沙丘高度连年降低赖于科学治理。据亿利集团治沙专家张吉树介绍,他们采用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来降低沙丘高度。该技术利用削峰填谷原理,先确定流动沙丘所在地的主风向,然后在迎风坡四分之三的高度以下种植林木,未造林的坡顶便会被大风逐渐削平,栽植林木的地方得到固定。如此10年,依靠这项技术治沙160万亩,使库布其沙漠治理区的沙丘高度平均下降三分之一左右。据介绍, 当地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思路,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区域防治相结合,研发运用容器苗造林、迎风坡造林、水气种植法、甘草平移种植、无人机飞播等治沙“黑科技”,科学有效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郝影说,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是内蒙古整体生态修复治理成果的缩影。“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共治理沙化土地近7200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的40%以上,约等于3个北京的国土面积,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据悉,内蒙古现已将一半土地列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规划到2035年,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日趋友好也推动了当地沙漠旅游业发展。当地百姓搭建蒙古包、烧烤棚,经营着牧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库布其人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书写着一个个“点沙成金”的传奇。
吐鲁番 不毛之地上的植物园
春日暖阳下,吐鲁番一座植物园里,红柳、梭梭还没褪干净枯黄,也隐隐透出了绿色,这片150公顷的园区是全世界唯一一座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流沙地,在科研人员40多年的接续努力下,如今已变得绿意盎然,生长着500多种耐盐、耐旱的荒漠植物。
“让不毛之地长出绿意,太难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潘伯荣说。原本是奔着治沙去的,结果治出了一座植物园。 “治沙有了效果,才逐渐规划成植物园。”潘柏荣说道。
上个世纪,这个沙漠植物园所处的位置是一片荒漠,9万亩风蚀、流沙侵蚀的不毛之地,只能在冬季排放坎儿井农闲水的渠沟里零星见到一些骆驼刺、鹿角草和芦苇等植物。每逢春季,吐鲁番便风沙肆虐,给农业造成严重危害。1973年,27岁的潘伯荣刚刚被分配到所里工作不久,就跟着同事们到站上参与治沙工作,与荒漠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银温度表的刻度只到82摄氏度,我们测的时候水银柱的水银已经顶到头了,可见沙面温度超过82摄氏度。”潘伯荣说,在这种极端高温下要大面积种植固沙植物,水是最重要的,“吐鲁番坎儿井的水是长流的,水温还在10摄氏度以上,所有农田冬灌结束,剩下的水就成了闲水,汇集农闲水冬灌流沙地就成为开展大面积固沙造林试验研究的关键。”特别是冬天,吐鲁番冬季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极端低温在零下28摄氏度,冬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冬水引来的时间基本到了12月下旬,还必须连续浇灌,每6小时轮流倒班,晚上只能提盏马灯照亮。”潘伯荣回忆着当年的艰苦。
1975年,经过规划设计,科研人员在已营建的大面积人工固沙灌木林中划地筹备建设新疆第一座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用以更好地引种收集干旱荒漠区的各类植物,并对它们进行繁殖培育。从建园伊始,科研人员就确定了“以科研促建园”的发展模式。高温、风沙、缺水……在这样的条件下都能存活的植物,放在哪里不能活呢?潘伯荣他们做的就是在极端条件下选育植物,栽培成功后运用到防风治沙工作中去。虽然防沙植物大多是耐旱、耐盐碱及耐高温的,但不同的沙漠需要选择不同的荒漠植物。“比如,有些沙漠盐碱化程度比较高,但温度相对不是很高,那在植物的选择上就要更注重耐盐碱性而不是耐高温性。”潘伯荣介绍。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科研任务之一就是寻找适合不同沙漠环境的植物,为人工繁育荒漠植物创造条件。
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纵贯沙漠的公路沿线,红柳、梭梭、沙拐枣等固沙植物分布两边,有效阻挡了风沙对公路的侵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在2005年完成了436公里的全线绿化,防沙林带为沙漠增添了生命的气息。这些植物都是由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筛选出的。潘伯荣介绍,从修路开始,他们就研究防沙问题,刚开始种树来不及,就用草方格,然后选择沙拐枣做先锋,虽然抗盐性不强,但生长速度快,一年就能长3米高,再搭配红柳、梭梭,建立起了全线的防风工程。
数百种在荒漠中生长的植物来到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后,经过科研人员的选育,又从这里走向中国北方治沙防沙前沿。“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以及干旱地区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工程中,这座植物园提供荒漠植物苗木上百万株、种子50多吨,为促进荒漠化防治、发展沙产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植物园已引种栽培植物500余种,其中荒漠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近60种;已建立常温和低温种质资源库,长期有效保存荒漠植物种质资源600余种、3500余份。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从1995年提交第一个国家履约行动方案到2017年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COP13),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完成了跟跑、并跑、领跑的“三级跳”,解锁了一个又一个治沙秘密,貢献了一个又一个可借鉴的治沙模式,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方案。令世界感叹的中国方案不断出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治沙奇迹,让绿色不断延伸。B70F6124-4939-46A0-AE0F-8FBFD4644E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