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构建视阈下我国外交话语翻译研究
——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话语为例❋
2022-07-02赵永湘
赵 永 湘
张 婷
湖南工业大学
【提 要】新的国家形象构建要求及外交理念赋予我国外交话语一些新特征,译者在翻译外交话语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内外有别,确保译文可读性;政治正确,维护国家利益;活译隐喻,增强传播效果;负载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1 引言
国家形象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外交活动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窗口,作为外交活动的重要载体,外交话语不仅体现一国对外政策,更反映一国之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努力构建文明、友好、负责的大国形象。“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力,话语与权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掌握话语言说权和文本书写权的人把世界描述、解释和规范成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因此可以认为,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世界”(蒙象飞2016:88)。Fowler(1991:1)认为,语言不是中立的,而是具有高度构建性的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外交话语及其英译不仅反映我国政策及形象,而且直接参与构建中国形象。
2 我国外交话语翻译研究
外交话语是指“外交主体为表达自己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所使用的语言及话语行为,主要包括关于外交理念或外交政策的国家正式文件、领导人讲话、国家间条约、协议、公报、声明和宣言、外交谈判、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等”(胡开宝、李婵2018)。关于外交话语翻译研究,学界或从微观层面考察外交新词、外交委婉语、外交隐喻、领导人海外署名文章的翻译(王晓莉、胡开宝2021;杨明星2014;杨明星、王钇繁2020;杨明星、赵玉倩2020;范武邱、胡健2017),或借助语料库探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英译及中国外交形象(胡开宝、田旭军2018;胡开宝、李婵2018),或从宏观层面考察国内外交语言的现状、问题与反思(范武邱、信萧萧2017)。关于外交话语风格特点及翻译的研究也不少(范武邱、王昱2021;钟含春、范武邱2018;孙宁2020)。然而,以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话语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形象构建视角考察外交话语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主要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翻译研究以及国家形象构建相关理论,以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话语为例,分析我国外交话语新特征及其翻译策略及方法,并尝试探讨中国外交话语及其英译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以期助力我国国家形象构建及外交话语体系进一步完善。
3 我国外交话语翻译策略及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形象构建要求及外交理念发生一系列转变。新要求及新理念赋予外交话语一些新的特征,并在代表政府观点和立场的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话语中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如善用隐喻巧妙表达对外政策立场,阐释国际敏感话题;借用网络流行语、俗语、谚语等民间话语拉近官方与民众距离,提升传播效果;巧用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软实力,艺术表达观点和立场等。然而,外交话语的跨文化传播和影响力的产生必须通过语言转换才能最终实现(孙宁2020:25)。如何翻译外交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译者所代表的国家的立场和评价,同时也会参与到国家形象构建中来。黄友义曾说“中译外首先是一个战略性问题,用外语对外介绍中国,绝不仅仅是纯粹性的、业务性的工作,而是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的大事”(见卢小军2013:63)。针对我国外交话语呈现的新特征,本文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翻译策略及方法:1)国家形象有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之分,国家形象的认知主体有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之分,翻译时应从词汇、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向读者靠拢,确保译文的可读性;2)涉及到领土主权、国家利益、政治理念等核心术语的翻译,应保持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及国家形象;3)依据外交隐喻类型灵活采用意象保留、转换、舍弃、增补等译法,增强隐喻表达力及传播效果;4)保留中国优秀文化元素,提高文化软实力,同时领会说话人真实意图,准确译出其弦外之音。
3.1 内外有别,确保译文可读性
管文虎(1999:23)在《国家形象论》中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孙有中(2002)也认为国家形象可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且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可见,“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构成了“国际形象”和“国内形象”的两个认知主体。认知主体不同,形象的构建方式及内容亦应有所不同。正因如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上述差异,从语言形式到词汇细节,充分进行读者观照,确保译文在言语表达和写作风格上为读者喜闻乐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及外交理念的转变,外交语言风格呈现多样化,接地气、个性化的生活话语逐渐增多(范武邱、王昱2021)。对“内部公众”而言,生活话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贴近老百姓生活,既听得进,也传得开,利于形成凝聚力,对国内形象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对于“外部公众”,这些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生活话语却无法激起共鸣。文本只有被理解才能被接受,被接受才有意义。因此,如何将“内部公众”熟悉的表达转换成“外部公众”习惯的表达,这是译者需要考虑的。下面几例体现了译者意识到“内外有别”,从词汇、中西思维、英汉表达习惯几方面向读者靠拢,实现译文的可读性。
先来看词汇的翻译:
(1)中国人常说,老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谓的排名结果,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也许今后还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我想世界民众只能表示“呵呵”了,姑且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赵立坚2021a)
译文:As we Chinese often say, people have their own judgment and are sharp-eyed. The so-called ranking makes black look white, and white look black, and perhaps it will call the dead alive. They will only be shrugged off b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nd offer something for small talk.
(Zhao Lijian 2021a)
(2)我看到了有关报道。我只想“呵呵”两声。
(华春莹2019)
译文:On your third question, I have seen relevant reports and twitter. Hmm. How interesting.
(Hua Chunying 2019)
上面两个例子都包含“呵呵”一词。“呵呵”本是一个拟声词,表示单纯的笑,比如“呵呵地笑”,或者形容说话声音含混不清。但是,网络时代赋予了“呵呵”多样的用法与复杂的内涵——嘲笑、无奈、不屑、讥讽等,骂人于无形,还保留了几分体面。例(1)中,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用“呵呵”讽刺美国在新冠疫情面前既不尊重事实,也不尊重科学,更不尊重生命,只能被世人耻笑。例(2)华春莹用“呵呵”回应美方评价“中方经常出尔反尔”的无稽之谈。网络流行语被用到了外交场合,“草根”出身的“呵呵”瞬间得到热烈回应,一时之间刷遍舆论场,有效拉近国家和个人距离,利于塑造一个平易近人、团结稳固的国内形象。但是外部公众缺乏相关知识,并不理解其讽刺意味,如何借助翻译传播我国声音、塑造我国国际形象?“呵呵”一词如果直译,显然无法有效传达我方态度,达不到预期效果。外交部给出的翻译当中be shrugged off 比较好地表达了原文世界民众对于美国的荒唐行径“不予理会”的内涵,而interesting,表面在说“真有趣”,实则表示“鄙夷”和“不屑”。源语举重若轻,译文简洁传神,有效表达我方立场、维护国家利益,塑造了一个平和、自信、团结的国家形象。
再看译者是怎样从中西思维体现外交话语的“内外有别”的。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源于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客观对象,形成本体思维方式。在不同思维的影响下,中文喜用生命体作主语,多用主动语态,英语多采用物称主语和被动语态,较少在描述中掺杂主观性评价,注重客观性。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转换思维模式,译出符合目标语读者思维的译文。例(1)中,“我想世界民众只能表示‘呵呵’了,姑且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吧。”这句话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个人判断,推测世界民众对美国颠倒黑白的言行的反应。面对英语读者,译者尽量保持客观的翻译操作规范,将“我想”舍弃,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用无生命的物称作主语,有效避免了主观判断造成的不真实性。
“内外有别”还应表现在语言表达习惯上。中英文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不同,比如中文常用多余强化语、喜欢重复、语言夸张华丽等,而英文表达则“趋于平白”“忌讳重复”(张健2013:32)。为避免重复,英文多采取代词、上义词、同义词、省略等方法实现词、句子甚至段落层面的转换。 如“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汪文斌2021a)在外交部官网的英译为“China must and will be reunified.”,译文没有重复原文的句子结构,而是共用系表结构be reunified,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正如Burke(1969:55)所说,只有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言谈方式同一起来,才能达到“劝说”效果。
3.2 政治正确,维护国家利益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体现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作为特殊的跨语际话语,中国外交话语英译不仅受制于译者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而且直接构建中国外交形象(胡开宝、田旭军2018),从而构建我国的国家形象。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话语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宗教、民族、中外关系等敏感问题,政治性极强,属于政治文本,具有鲜明的立场性、信息性和目的性,从而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外交话语翻译工作者需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对于重要的词,特别是涉及到领土主权、重大国家利益的表达,要切实把握好分寸,注意褒贬色彩,明察词义的细微差异,不光要译出字面语义, 更要传达出弦外之音,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下例当中“统一”的翻译,就特别体现出译者的政治意识。
(3)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们愿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会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汪文斌2021a)
译文:China must and will be reunified. We are willing to do our best to strive for the prospect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but we will never leave any space for "Taiwan independence" separatist activities in any form.
(Wang Wenbin 2021a)
原文中的“统一”,被译为reunification,而非unification,前缀re-令两个词的内涵截然不同。前者英文释义为:“The act of joining together two or more regions or parts of a country so that they form a single political unit again.”,中文意思为“重新统一”(陆谷孙2007),其言下之意为原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之后再次统一。相比之下,unification 指的是“一统”,没有“原本是一家”的内涵。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因此,外交部把“统一”译成reunification, 而非unification,体现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核心问题上表明立场,捍卫我国国家利益及完整统一的形象,是外交话语翻译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和政治意识。
正如程镇球(2003)所言,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政治上毫不含糊,因为政治涉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翻译,要讲政治。“‘政治性’始终是外交话语的灵魂,也是翻译时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范武邱、王昱2021)。在言语表达及风格上,译者需要向读者靠拢,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行读者观照。但是在国家利益、政治理念、文化价值观念等核心术语层面,应当“以我为主”,确保政治正确。
3.3 “活”译隐喻,增强传播效果
这里的“活”译,指的是依据外交隐喻类型及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外交隐喻是在外交语境中使用的隐喻,是一种借助具象存在表达抽象概念的话语方式、修辞手段和语用策略。外交隐喻可分为“融通式、冲突式、陌生式”三个主要类型(杨明星、赵玉倩2020)。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外交隐喻能巧妙表达对外政策立场,阐释国际敏感话题,有效应对西方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更容易为听众所接受,从而更利于构建智慧、和平、威严的政府形象。因此,如何将这些中国特色外交隐喻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外国受众,关系到我国外交话语的传播和国际形象的构建。Newmark(2001a)、Broeck(1981)、Schäffner(2004)等人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翻译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基本可概括为直译、替换和意译三种译法(胡壮麟2019:2)。根据不同的隐喻类型,杨明星、赵玉倩(2020)提出意象保留、转换、舍弃、增补等几种译法。
面对某些国家的错误行径,我国外交部经常借用“生病”“吃药”或劝导或暗讽,既含蓄传达外交理念与立场,又增加了外交语言的艺术性和可接受性。如:
(4)澳方自己得了病,却让别人吃药。
(汪文斌2021b)
译文:Basically Australia is telling others to take the medicine when it is sick itself.
(Wang Wenbin 2021b)
(5)美国病了,病得不轻。七国集团还是给美国把把脉,开药方吧。
(赵立坚2021b)
译文:The US is ill, very ill indeed. We'd like to advise the G7 to take its pulse and come up with a prescription for the US.
(Zhao Lijian 2021b)
“生病”“吃药”以人类共通的认知体验为基础,不管在哪个地区或国家,都不会造成认知障碍,属于融通式隐喻。因此,采用意象保留的译法翻译此类隐喻,既准确传达源语内涵,又不损害译文的可读性。
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陌生式外交隐喻并不少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我国的一句俗语,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属于陌生式外交隐喻。外交部发言人常借用这一俗语来批判某些国家弄巧成拙、损人害己的行为,外交部官网也给出了几种译文,请看下表:
上述几种译法中,例(7)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源语喻体。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或许陌生,但是这种实践属于共通式的,能够迅速激活读者认知,保留意象也不会造成理解障碍。例(6)采用意象转换的手法,借用英语习语shoot(oneself)in the foot完成意象转换。例(8)则完全舍弃了原意象,采用意译的方式,流畅、地道地再现原文的意义。根据Newmark(2001b)对意译的分类,例(6)属于习语翻译(idiomatic translation),译者采用译入语中的俚语、俗语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再现原文中的信息内涵;例(8) 属于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译者尽量精确传递原文意义,但同时保证译文易于被译入语读者接受。综合而言,例(6)和例(8)警示效果更直接、更强烈。
另一个使用次数较多的外交隐喻来自中国网络流行语———“甩锅”,比喻推脱责任、嫁祸于人的行径。中国读者听来心领神会,但对于低语境文化的西方读者来说,“甩锅”这个意象是陌生的,若直译将让人如坠云雾。外交部网站主要有两种译法,一个是意译为blameshifting 或者shift blame,一个是转换意象,译为scapegoat(用作动词或者形容词)。scapegoat 为《圣经》典故中的“替罪羊”,既传达了代人受过的政治寓意,又使源语意象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现。
3.4 负载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3)曾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并且“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我国领导人、外交部发言人等在不同场合经常引用格言、警句、古语、诗词,极大地增加了外交话语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也借用不同舞台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上文提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在词汇、思维、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服务于读者,但这并非要求译者总是以目标语文化系统的规范指导翻译实践。要展示中国文化,可通过直译的方式保留中国文化元素及底蕴,必要的时候用增译、释译增加译文表达力。如:
(9)中国有一句古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国发展壮大的步伐、中国新疆稳定发展的步伐岂是这几个国家、这几个人的拙劣表演所影响得了的。
(华春莹2021a)
译文:A Chinese poem reads that amid monkeys' howl along the riverbanks, my skiff has travelled a thousand miles. China's growth and Xinjiang's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will never be shaken by the clumsy show of these countries and individuals.
(Hua Chunying 2021b)
(1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方愿同包括欧盟在内的各方一道,继续积极开展合作,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华春莹2021b)
译文:Just as an ancient Chinese poem said, "Despite the incessant cry of apes from the banks, the swift boat has already sailed through thousands of hills". China is ready to work with all parties, including the EU, to make the pie of shared interests bigger and achieve higher levels of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s.
(Hua Chunying 2021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古诗源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意思为:岸边猿猴的啼声还在耳边回荡,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万重山峦,描绘出一幅顺水行舟,流畅轻快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意。面对美、英、德等国炒作涉疆谎言以及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诋毁中欧投资协定,华春莹两次巧妙引用这句古诗回应,意蕴深厚。首先,用“轻舟”比兴中国,向外界塑造一个脚踏实地、积极有为、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源语积极的词汇意义和修辞形式。skiff 意思为体小质轻的船,swift用来形容行船轻快,给人以积极暗示,选词符合说话人目的。而“猿声”比喻外界各种“噪音”,他们或唱衰中国,或鼓吹“中国威胁论”,没有停歇。howl和cry 有“声音大”“叫喊”甚至“噪音”的内涵,令人不悦,原诗歌“两岸猿声”并没有让诗人反感,但是译者读懂了华春莹的用意,尤其是例(10),用消极意义的incessant 化隐为显,有效传递说话人对待西方国家叫嚣所持的否定态度。另外,相较于源语,例(10)通过添加“Just as an ancient Chinese poem said”增译了引语来源,向读者宣介中国文化,但又没有过多介绍古诗具体信息,比如古诗名、诗人等,信息处理恰当,既做了必要的解释,又不至于给读者过多认知负担,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
“具有民族国家特色的外交话语与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王逸舟2018:7)。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外交场合引用中国经典名句也成了外交话语的一大亮点。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领会领导人使用中国经典名句的真正意图,并准确地将此意图以译语读者能接受的方式传达到译文中”(钟含春、范武邱2018)。
4. 结语
从20 世纪的“韬光养晦”到今日的“积极作为”,中国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我国外交话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如善用外交隐喻巧妙表达对外政策立场,阐释国际敏感话题,借用民间话语拉近官方与民众距离,巧用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软实力等。本文依据批评话语分析及翻译研究理论,以国家形象构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译者在翻译外交话语过程中应注意外部公众有别于内部公众,翻译时应从词汇、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向读者靠拢,确保译文的可读性;涉及到领土主权、国家利益、政治理念等核心术语的翻译,应保持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及国家形象;依据外交隐喻类型灵活采用意象保留、转换、舍弃、增补等译法,增强隐喻表达力及传播效果;保留中国优秀文化元素,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领会说话人真实意图,准确译出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简言之,中国外交话语翻译反应了我国新时期构建国家形象、外交话语体系的新需求,同时塑造了特定的国家形象,尤其是国际形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如何通过外交话语的英译提升国家形象、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值得深入研究。
注释:
1 英文释义出自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reunification?q=reun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