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子岭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与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2022-07-02海书山李兴兰谭勃
海书山 李兴兰 谭勃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森林资源是森林康养最重要的基础,而森林康养不仅能促进人类健康,也能促进森林健康,打破了以前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此消彼长的旧规律,相生相长,又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全面实施,森林康养逐渐成为国有林场发展的朝阳产业。
湖南省绥宁县堡子岭国有林场地处湘西南地区的雪峰山脉,林场内山高谷深,溪河纵横,有资水、沅水二级支流3 条。林区内最高海拔1217 米,最低海拔420 米,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最低气温零下5℃,年降水量1400 ~ 1600 毫米,无霜期302 天左右。该地独特的地理区位及地形地貌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给动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
林场内森林面积3515.8 公顷,森林覆盖达97.54%。森林植被景观以人工林植被景观和天然次生林植被景观为主,两者在林场内镶嵌分布,植被季相明显、景观多样,与人工林交错分布,丰富了森林景观的多样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境内共有种子植物158 科、542 属、1046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14 种,有野生动物192 种,其中有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等国家级保护动物19 种。
以杉木、松木是林场森林环境主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及提供农副产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性作用,其独特的森林环境有利于缓解疲劳和提神明目。此外,林场的小气候环境也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森林中杉木、松木等各种植物散发的精气能够净化空气和杀菌,森林所产生的空气负离子能够有效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还可起到降尘、消毒的作用,由此维护人体健康;形态各异的野生植物、微生物使林区物种更加丰富,这对于景观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非常有利,也有利于吸引游客。
近年来,堡子岭林场立足资源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走出一条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道路。
加强森林经营。只有经营过的森林才适宜开展康养活动。在森林经营中要坚持“保护、培育、利用森林资源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经出台的《绥宁县堡子岭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明确,必须把森林经营放在首位,把森林健康放在首位,人类健康与森林健康完全统一才能可持续经营。不是森林越原始就越好,因为原始森林对康养人群来说不一定安全。如果康养基地地形复杂,则不适宜养老群体。而开展自然教育,就需要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堡子岭林场在全面落实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优化树种林种结构,积极争取科技项目,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补植补造珍稀树种,开展森林抚育项目,不断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为合理地经营森林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在森林康养建设中,林场森林资源的开发要遵从“保护为首,开发为辅”的原则,并从中探寻森林开发和保护两者间的平衡机制,在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这样才可以使林场森林生态体系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促进林场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很多康养基地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肆意砍伐树木,为了修建康养设施而损坏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经济效益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并不重视,导致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无法得到及时修复,最终会对森林康养效果产生较严重的影响。堡子岭林场在改制前为了生存,曾大量采伐林木,导致2008年、2009 年境内连降暴雨的情况下暴发了山洪灾害,连通场部工区、孔雀山、蓑衣塘等生产工区的15 公里林道几乎全部被毁,山洪退去,只留下深沟、断崖。吸取教训,近年来林场在康养基地建设上尽量利用原场部、工区、五七干校等进行改扩建,尽力保护森林资源。
重视森林防火。林场历年来十分注重提高防火意识,提高扑火应急能力,组建了32 人的半专业化扑火队,加强日常戒备。同时抓好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常备风力灭火机12 台、油锯4 台、割灌机4 台、专业防护服24 套、打火鞭等防灭火器材一批,确保随时可用。充分发挥护林员的作用,提高护林员对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火灾防范意识和专业灭火技能培训。自2008 年以来,林场已连续14 年无火警火灾,有力保护了森林资源。
加强挖掘民族特色。绥宁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湖南省少数民族乡最多的县,境内民俗、人文资源丰富,已确定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 处,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 项。民俗学家称“绥宁侗寨”为古楚文化向大西南退移的最后一块遗存地,目前已被列入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康养基地的建设中,需根据绥宁县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目标和计划地合理开发利用,由此打造出具有本土特点的森林康养产业,创设出具备民族特色的森林康养品牌。应加大宣传力度,在“四八姑娘节”“侗年”等民族特色節假日,举办森林康养体验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扩大宣传范围,使人们认识到森林康养产业对国家、地方及个人的益处。
加强招商引资。林场康养基地试点建设还停留在初步阶段,由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弱化,虽然雏型已经形成,但是离具备有规模的硬件还有一段距离。康养基地是一个永久建设配套项目,是一个多功能服务社会的窗口,必须要全社会的大力协助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应积极争取县政府尽早出台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着力打造具有综合资源优势的项目,配合政府部门制定招商引资计划,组建招商引资队伍,积极参与各类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另外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森林疗养师、心理咨询师、健身顾问等高精尖人才,共同打造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特色森林康养产业。
总体来说,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基础性资源,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对于促进森林康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既是生态旅游的前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森林康养的本质目的便是提高健康,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促进当前的森林资源获得合理有效管理,让其切实拥有健康功效,这一理念与生态、文明、美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符。随着当前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参与森林康养,森林康养的前景必是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