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教学理念下培养学前师范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以高职英语阅读课“Have We Met Before”为例
2022-07-01张千映伍友艳
张千映,伍友艳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530022)
2021年3月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前师范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高职学前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学前师范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时代重任。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培养学前师范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当前高职学前师范院校的重要课题。
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 POA 教学理念探究《新课标》下学前师范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命题,力求探索《新课标》下学前师范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以为高职学前师范院校培养优秀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一、概念界定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1],它们既区别明显,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有机的整体。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渗透性、阶段性及终身性的基本特征,核心素养一旦形成,就会在学前师范生的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发展中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2]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导课程改革的灵魂元素,是人才培养的发力点,其内部逻辑如图 1 所示。
图1 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部逻辑
(二)POA教学
POA是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的简称,即“产出导向法”,它是由文秋芳提出的外语教学理论。该理论分为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和教学假设三个方面,具体如图2所示。[3]POA 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前师范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前师范生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POA 教学理念下,教师主要通过“驱动、促成、评价”,让学前师范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帮助和指导。这与《新课标》中提出的英语学科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目标是一致的。
图2 POA教学理论体系
二、教学实践
(一)理论建构
笔者根据《新课标》和课程思政等要求,结合文秋芳对《新课标》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学前师范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框架。
1.确立课程目标
在POA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首先,确定各阶段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确保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良好的师德品质。其次,以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文化素养、师德规范、幼教情怀、教育创新、思维提升、终身学习等重点优化课程内容。最后,将教师精神、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培育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幼教人才。
2.创新教学模式
在 POA 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思政+英语”教学模式,打造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战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引导,做好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的设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不断丰富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载体,促进学前师范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3.构建评价体系
为培养学前师范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考试+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改变学前师范生被动的英语学习方式,让学前师范生学以致用,真正发挥英语的沟通、交流功能,打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助推器”。
(二)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尝试以教材《新生代英语1》 第一单元的阅读课“Have we met before?”为例,探讨基于POA教学理念的学前师范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该教学案例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前师范生的学情,即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等,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POA教学,做到了专业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前师范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POA教学法(路径为驱动—促成—评价)、讲授法(篇章内容的讲解)、讨论法(学前师范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启发法(引导学前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注意言行举行)、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前课后线上学习任务,实现课堂翻转)、表演法(创设情境,表演故事)。教学载体主要有课本、多媒体教室、音视频等。
(四)确立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1.聚焦关键能力的培养
语言知识目标为理解、掌握、运用语言点:学习语篇中涉及的时态、句型及语言点,如“in a hurry”(匆忙)、“wait for”(等待某人)、“push past sb”(从某人身边挤过去)等;在理解和掌握语言点含义的基础上,通过造句、对比分析,在真实语境中掌握语言点并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策略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通过语篇特征分析,学前师范生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有效、快速获取有效信息。课文“Have We Met Before?”是一篇讲述面试者与面试官两次相遇的小故事。对于整篇文章的写作框架,学前师范生可运用略读和查读提取有用信息,明确首尾句的含义及其在段落和语篇中的作用,掌握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而理解语篇的大致意思。另一方面,获得一定的阅读技巧。对于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学前师范生能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或运用一些关系词,如“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or, but, however, rather than”等,推断生词的意义,从而逐步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文化意识及情感态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学前师范生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和吸收全过程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就能产生正确的、多方位、丰富的理解。在阅读时,学前师范生能够快速敏锐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的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情感,领会意境,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另一方面,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文化意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要让学前师范生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课外知识,丰富情感体验,包括对一些外国文化、本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
2.立足必备品格的养成
理解课文内容,发表看法:阅读完课文后,学前师范生要回答问题“课文中的年轻人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树立正确的 “三观”,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争做新时代讲文明懂礼貌的学前师范生。
课文学习,大胆猜测:通过分析故事的结局,让学前师范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前师范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后作业,学以致用:作业的主要内容是思考作为一名学前师范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前师范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师德意识,提升职业认同感和道德感。
3.兼顾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学目标,让学前师范生在学习英语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思政目标有助于引导学前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修身立德,树立家国情怀、幼教情怀,以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尤其是对师德规范产生正确认识,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新代合格的幼儿教师。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驱动环节,以学促思:通过主题讨论,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在课前,教师通过云班课或QQ群发布预习任务,学前师范生通过预习课文完成三个任务:第一,通过标题你会想到什么?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课文标题用了什么时态?第三,预习单词及短语。课前发布预习任务可以让学前师范生自觉进行课前学习,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中,教师通过布置习题,引导学前师范生思考两个问题。问题一是“What do you think the young man has learned from the experience? ”。问题二是“Brainstorm the ending of the story.Write down your ideas”。学前师范生可以在回答问题时发表看法,中英结合进行阐述,促进知识的迁移。这样,教学以学前师范生为主体,从学前师范生的实际出发,可以激发学前师范生的学习兴趣点和主动性,避免生搬硬套。
在课后,教师借助云班课平台,让学前师范生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选择一个话题,发表50—100字的英文感想。话题一是“As a preschool student, how should we behave ourselves in daily life?”。话题二是“How to be a qualified preschool teacher?”。通过话题讨论,教师巧妙地以英文写作的形式,将学前师范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场需求结合起来,切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严谨贴切,可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促成环节,以学促行:结合情境表演,促进专业发展
在完成篇章内容讲授后,教师让学前师范生在课后复习,梳理故事的逻辑脉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排练故事,并在课堂上表演出来。表演可以把课程内容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调动学前师范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学前师范生的创造能力,锻炼学前师范生的胆量,提高学前师范生的表演能力,这一方式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契合,有助于锤炼学前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在表演中,学前师范生可以直观感知,深化对幼儿教师言行举止的认识,从而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夯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基。
3.评价环节,以评促教: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推动学前师范生可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互评,促进学前师范生知行合一,增强其学习自主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云班课将学前师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纳入评价范围,促进学前师范生重视网络学习,既拓宽了学前师范生英语学习的渠道,又促进了英语学习常态化、过程化。此外,学前师范生的小组表演要接受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互评,这样的考核评价更为客观全面。每次任务完成后,小组间进行互评,学前师范生相互肯定优点的同时,中肯地提出改进建议。[4]教师在小组评议的基础上综合点评,可及时进行补救性教学。由此可见,全面评价有助于调动学前师范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学前师范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推动学前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特色及亮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学前师范生主体地位
虽然 POA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但这绝不意味着否定学前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4]在POA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以学前师范生为中心,以贴近学前师范生实际的问题出发,让学前师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避免一言堂。
(二)创新课堂形式,促进学前师范生专业发展
以POA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师和学前师范生一起创设表演情境,开展小组合作的表演活动,可以让学前师范生人人参与,提升学习兴趣,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助的品质,这体现了职业核心素养的要求,有助于实现英语课程育人的目的。另外,通过小组表演,把课程内容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可以达到检测学习的目的,又可以提升学前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前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形成。
(三)完善评价方式,给予学前师范生成功体验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前师范生专业学习、课堂表现、技能掌握等做出的评价,对激发学前师范生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讨论环节和课后云班课头脑风暴活动中,教师对积极举手并阐述观点的学前师范生给予“加分”,能充分刺激学前师范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对积极回答、切中要点的学前师范生进行鼓励表扬,对回答不到位的学前师范生给予中肯的建议,进行积极反馈,打造“温度课堂”,可以让学前师范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行快乐学习,学有所获,以学促用。
四、教学思考
(一)充实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习英语知识,还要进行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要想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学前师范生诉求,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运用POA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明晰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尤其在“促成”环节,要做好“中介”与“脚手架”,这样才能强化“助学”和“促学”功能。例如,在运用POA教学理念设计交际任务时,教师要最寻求教学内容与学前师范生兴趣的结合点,充分激发学前师范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要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充分运用多样评价,最终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二)注重互动促学,发展核心素养
互动是语言学习的启动装置,倾听、合作和在共享情境中的意义交流是互动的基本特征。缺少了这些要素,课堂活动就可能演变为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操练和练习。因此,教师要了解互动促学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积极创造互动促学的条件,要在了解学前师范生认知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让其通过听、读、说、写与文本、自身和他人进行互动,发展英语核心素养,实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三)强化教学研讨,开辟第二课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责任人,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只有强化教学研讨,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教育方法,才能提升育人之能。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英语第二课堂是加强学前师范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第二课堂的开辟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及学前师范生的专业特色,寓教于乐,把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结合起来,以增强学前师范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升学前师范生的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指导课程改革的灵魂元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学前师范生的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发展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课堂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POA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前师范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实践的内容、形式、载体和方法,可以让学前师范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