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北旱塬长武县乔砧‘红富士’郁闭园改造技术

2022-07-01常丽娟陈军民

北方果树 2022年3期
关键词:间伐红富士树龄

常丽娟,王 麟,曹 祎,陈军民,赵 涛

(1 陕西省长武县果业服务中心,陕西长武 713600;2 陕西省长武县农村经营管理站,陕西长武 713600)

2021年苹果采收后,渭北旱塬长武出现了严重的挖树毁园现象,挖的大部分是2000年以后栽植的乔砧‘红富士’,树龄10~20年,这些园整体郁闭,作业困难,病虫害连年发生,产量低,品质差,优果率低,效益逐年下滑,卖果难的现象逐年凸显,有些果农甚至入不敷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果农在管理上对密度和树形没有按照动态管理造成的。苹果是喜光植物,密度和树形要随着树龄的变化而变化,要提高果品产量质量效益,杜绝盲目挖树毁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解决果园个体或群体郁闭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在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武县乔砧‘红富士’郁闭园改造技术。供果农参考。

1 改造对象

乔砧郁闭园是指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多、树冠大、单株留枝多、株间密闭、行间严重交接、通风透光差、作业困难的,666.7 m栽植45 株以上的乔砧‘红富士’果园,树龄进入10年以后就逐渐开始郁闭。这部分果园是改造重点。

2 改造目标

以优质果品生产为目标,采用一定的改形措施减少果园栽植株数、 枝量,调整优化果园群体和个体结构,培养高光效树形,使每株树主枝数量降到4~6 个,留枝量6 万~8 万条/666.7 m,叶幕层厚度2.0~2.5 m,枝干比1∶3,果园覆盖率控制在75%左右,树冠透光率达到25%以上,叶面积系数3~5,行间有1.0~1.5 m 的作业带,产量保持在3 000~4 000 kg/666.7 m,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全红果率50%以上。

3 改造思路

遵循乔砧‘红富士’生长特点,以间伐为基本方法,调减群体密度,以抬干、落头、疏枝等措施解决个体密度;以培养高光效树形为出发点,改造、优化树体结构;以轻剪缓放为主,不短截,迟回缩,培养单轴延伸松散下垂结果枝组(群)。改造完成后,使果园“行间有空带、株间不交接、树冠光照好、下垂枝结果”,力求达到“枝枝有效、叶叶见光、果果优质”的目的。

4 改造原则

乔砧‘红富士’郁闭园改造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要逐年分步实施,一般在三四年改造到位,切忌操之过急。二是一园一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切忌“一刀切”。三是关键技术和配套措施相结合,改造后要注意伤口保护、培养和更新单轴延伸松散下垂结果枝组,同时要加强土肥水和花果管理,保证改造效果。

5 关键技术

5.1 间伐

对于群体郁闭的果园,依据栽植密度、树龄、树冠大小等因素,采取“计划间伐”或“一次性间伐”2 种模式。

5.1.1 计划间伐

对树龄10~15年生的初盛果期或中密度果园 (株行距3 m×5 m、3 m×4 m 等)可采取计划性间伐(图1)。间伐前先确定隔行或隔株间伐,再确定永久株(行)和临时株(行),永久株(行)与临时株 (行) 分类修剪。永久株(行)修剪要注意扩大树冠,培养稳定的树体骨架结构和结果枝组。临时株(行)不强求树形,以结果为目的,服从永久株,有空则留、无空则疏,采用拉技下垂、缩冠、疏除大枝等技术措施为永久株“让路”,既不影响永久株生长,又保持一定的结果量。三四年后永久株树冠基本成形再挖除临时株(行)。

图1 隔株间伐

5.1.2 一次性间伐

对树龄15年以上的盛果期或高密度果园(株行距2.5 m×3.5 m、2 m×4 m、3 m×4 m、2.5 m×4.0 m、2 m×5 m 等)可采取隔行挖行或隔株挖株,实施一次性间伐,使栽植密度降低一半(图2)。也可灵活运用“梅花式”间伐或选择性间伐(挖除腐烂病株或低效劣株),减少栽植株数。

图2 隔行间伐

部分郁闭果园间伐后5~8年还需进行二次间伐,最终栽植株行距为5~8 m×6~8 m,16~22 株/666.7 m。

间伐后的果园,群体总枝量减少一半左右。留下的树,修剪方式和修剪量与未间伐园明显不同。一是修剪方式要改控冠为扩冠,改短截、回缩为长放、疏除为主,按照“先乱后清”的原则,逐步调减主枝数量,优化树体结构。二是适当减少修剪量(去枝量),冬季修剪量一般不超过全树总枝量的20%,尤其间伐当年,要以轻剪、长放为主,尽可能保持较多的枝量,避免对产量造成过大影响。

5.2 树形改造

5.2.1 目标树形

树形是随着树龄和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合理的树形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长武乔砧‘富士’丰产优质的目标树形为大冠开心形,是在原树形的基础上通过抬干、落头、疏枝等措施演变而来的。其主要特点是干高1.5 m,树高2.8~3.0 m,其上均匀着生三四个主枝,每个主枝上有2 个侧枝,还有一定数量单轴延伸的大、中型结果枝组(群),冠幅大,立体结果(图3)。

图3 开心形树形

5.2.2 抬干要早

长武现有的乔砧 ‘富士’ 果园树形多为主干疏层形,主干过低,“卡脖”现象较普遍,下部光照恶化,成花少、质量差,适当疏除基部大枝,提升干高是间伐后改形修剪的重要内容。现代苹果生产提倡以下垂枝结果为主。下垂枝的培养和生长要有足够的空间,这就要求树干的高度要高。另外从树体营养分配来看,基部枝获取水分和矿物质营养较多,易旺长,因此每年有计划地疏除基部一二个主枝,使主干高度提到1 m 以上,打开 “底光”,解决果园通风透光性差的问题,减少营养无谓消耗,集中营养供给优势部位结果(图4)。同一株树上,避免一次同时疏除2 个对生枝或轮生枝,形成对口伤,影响树势,造成腐烂病发生。

图4 抬干

5.2.3 落头要稳

落头是解决树体内膛光照的必要措施,是成龄乔砧树开心形树形培养与改造的基本手法。根据长武的海拔和太阳入射角,树高一般控制在3 m 左右。落头时要根据树势、树龄逐步实施,树势弱的可一次落到位,树势旺的分二三年完成。一般10年生以内过高的树,采取以拉代剪落头法,即通过拉头变侧、以果压冠控制树高;10年生以上的树,则必须采取中心干延长头回缩的方法控制树高,要回缩到下部分枝处,而且分枝最好为干粗的1/3 左右。

5.2.4 疏枝要准

按照目标树形要求,在选留好永久性主枝的基础上,对树干中上部过多、过密的大枝要逐年、分次疏除。每年有计划地疏除一二个大枝(弱树1 个、强树2 个),首先疏除轮生枝、对生枝、重叠枝、交叉枝、长势强旺的直立大枝。依据树龄及密度,确定主枝数量,10年以上为7~10 个,20年以上为五六个,25年以上为三四个。

6 结果枝组的培养与更新

间伐、改形后的果园,要注意培养大量单轴延伸的下垂状结果枝组或结果枝组群。

6.1 结果枝组的培养

一是对一二年生壮枝通过放、拿、捋、刻、拉等方法,把营养生长优势转化为生殖生长优势,培养单轴延伸的下垂状结果枝组。二是利用果台副梢的连续结果特性进行培养,同时注意疏除枝组上强旺侧生枝,利于形成中、短枝结果。三是利用着生在主枝和侧枝两侧的平斜、健壮营养枝,培养大量单轴延伸的下垂状结果枝组或枝组群(图5)。

图5 松散下垂状结果枝组

6.2 结果枝组的分布

在结果枝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大(60 cm)、中(40 cm)、小(20 cm)结果枝组的合理搭配与空间分布。空间布局以不交错、不重叠、插空分布、大中小错落有序相间搭配,松散下垂,均匀分布,多而不挤,小而不稀,充分利用空间。

6.3 结果枝组的更新复壮

在长武,结果枝组一般结果3年后就必须进行更新复壮。更新时可以一次性疏除,利用剪锯口发的新枝重新培养;或者修剪时采用疏、截、缩、放结合的手法,疏除过密过弱枝,甩放强壮枝,以备更新,做到树老枝不老,结果部位永远年轻。

7 配套措施

7.1 伤口保护

伤口保护是郁闭园改造成败的关键。修剪过后的伤口要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防止失水干裂,同时也可减少病虫害侵染入口。应按“一削平、二消毒、三涂药、四包扎”的原则进行。

7.2 生长季管理

大改形后对光秃部位要在春季刻芽、环割,促发旺枝,培养结果枝组,填补空间。对剪口下萌发的无用枝要及时抹除,对角度小的枝要拉枝开角,主枝角度90°,侧枝开角100°,结果枝组拉到下垂。同时要注意利用背上枝更新结果枝组。

7.3 土肥水管理

实施改造的果园要加强土肥水管理。通过深翻改土、调酸补钙、增施有机肥、补充微生物、行间生草、株间覆盖、穴贮肥水、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的目的。根据长武的气候特点和土壤肥力,施肥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7.3.1 早施基肥

基肥于9月底10月初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搭配化肥。一般情况下,按每生产1 000 kg的苹果施优质有机肥1 500~2 000 kg,N 2.8 kg(换算成尿素为6.1 kg),PO2.4 kg(换算成18%过磷酸钙为13.3 kg),KO 2.7 kg(换算成硫酸钾为5.0 kg),同时施入硫酸锌1~2 kg/666.7 m、硼砂0.5~1.5 kg/666.7 m,采用撒施或条沟施入。

7.3.2 适时追肥

根际追肥是基肥之外必不可少的施肥手段,可以弥补基肥肥效缓慢的不足。苹果树施肥量最大的时期与各器官建造的时期相吻合。

第1 次追肥 3月中旬至4月中旬施1 次钙肥,每666.7 m施硝酸铵钙20~40 kg,预防苦痘病、水心病、裂纹等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第2 次追肥 果实套袋前后(即6月初)进行,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建议使用配方为氮磷(PO)钾(KO)为20%、5%、15%的复合肥,每1 000 kg 产量用16 kg 左右,沟施或穴施。

第3 次追肥 果实第2 次膨大期 (7月底—8月初)进行,建议使用配方为氮磷(PO)钾(KO)为16%、6%、26%的复合肥,每1 000 kg 产量用12 kg 左右,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最佳。

7.3.3 根外追肥

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每年根外追肥四五次,一般生长前期2 次,生长后期二三次。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配合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叶面喷肥浓度: 尿素0.3%~0.5%、 磷酸二氢钾0.2%~0.3%、 硼砂0.1%~0.3%、 糖醇钙600 倍、氨基酸类叶面肥600~800 倍液。

7.4 花果管理

果园间伐后当年产量降低20%~30%。为弥补产量损失,应强化疏花疏果、花期防冻、辅助授粉、适期采收等技术措施,提高果实商品质量与等级。

7.5 病虫害的预防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郁闭园改造后,通风透光条件好了,树势强了,病虫害相对少了,防治时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结合气候情况配合化学防治。

猜你喜欢

间伐红富士树龄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不同树龄杨树叶片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高接改优对不同树龄枣树嫁接成活率与生长量的影响
村里旧事
红富士
林分的抚育间伐间隔期分析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