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与美育
——深圳大学“走进美育”名家对谈

2022-07-01嘉宾王京生主持人王婷

新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深圳大学书城美育

2021年12月17日,在深圳大学召开的“阅读与美育”走进美育名家讲座,是深圳市“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推广计划”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老师为主讲嘉宾,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育中心负责人王婷教授主持讲座,深圳大学200多名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主持人:这次讲座是深圳大学“走进美育”名家系列第一讲,请谈谈如何从阅读的角度理解美育?

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答:经过大一的新鲜以后,就觉得大学生活太无聊了,宿舍里同学们各有各的朋友和老乡,自己一个人也很孤单,吃饭、学习总是一个人,所以当我碰见她时,觉得她基本上满足我的(择偶)要求,所以先开始做朋友,后来就变成了女朋友。

王京生:美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人从出生,不管读不读书,他都会发现美、表达美、追求美,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特别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追求“真善美”。哲学家追求的是“真”;崇尚道德和宗教的人,追求的是“善”;从事文化艺术的人,追求的是“美”,这是按职业和研究范围来说的。美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是教你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最终创造美的。而这些都与读书密不可分。

王京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有三本书是大家一定要读的。我建议大家阅读甚至背下来。

王京生: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博览群书是人生的巨大享受,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当阅读环境改变了,我们身处这么强大的各种各样的媒体网络中,传统的阅读习惯就要接受挑战。

主持人:我们知道,阅读能带来智慧之美、文学之美、展示之美、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请您给我们推荐几本在大学阶段或者说对您有影响的经典好书。

阅读能得到美的享受。阅读专业著作,可获得知识、激发创造力,收获智慧之美;读文学作品,沉浸于形形色色的故事之中,领略到文学之美;看版画、油画,得到绘画的美、创作之美;读音乐、读诗歌也是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品味或壮阔、或细腻、或波涛一样绵延不绝的情绪。所以,阅读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欣赏美的过程。

在Citespace V界面中,选择时间段为2008-2017年,选择“Institution”作为Node type,设置Top 50 per slice为阈值,选择MST算法精简网络,最后得到的研究机构图谱由92个节点、12条链接线构成。节点为年轮状,节点与研究机构字体的大小跟该机构总体频次成正比[6]。

第一本是《道德经》。简单地说,它解决的是世界观问题,它从“有无”这个角度讲到“阴阳”,又从“阴阳”讲到天人合一,等等。它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

王京生:这三本书是人类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联合国总部放着孔子像,老子的书在世界上印刷量甚至超过了《圣经》。美国西点军校的必用教材里面,第一个就是《孙子兵法》,他们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兵书,比世界上其他人写得都好。这就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第三本是《孙子兵法》。它不仅是一部兵法,还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表达的方法论。你看它可能是直接讲打仗,但实际上,《孙子兵法》要告诉你的是遇到问题应该怎么思考、怎么掌握那些要点,怎么对待敌人,包括怎么对待困难、对待要解决的问题,怎么用战略眼光去发挥你最大的特长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变化无穷。

不管你学的什么专业,真心地希望大家把这三本书看一看,能够分别解决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问题。如果熟读了、背下来了,变成你自己的思维方式了,甚至到了与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时候,你就自然而然地知道怎么处理问题,眼光和眼界会有很大的变化。

主持人: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读得越多视野越开阔,你的心情也能更平静,更从容。刚刚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有方法论,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三本书,也是全世界的精神典籍。

第二本是《论语》。它解决的是人生观问题。《论语》里告诉你怎么做君子而不做小人。做君子要讲“仁义礼智信”,包括如何对待父母、对待兄弟、对待朋友、对待上级、对待人民,全面教导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

主持人:在书本、手机、网络并存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选择和诱惑。如果从坚持读书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什么?推而广之,一个城市坚持做阅读推广,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美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通过教育、通过阅读,使你提炼出对美的认识,并为创造美提供基础。关于创造美或美的创造,我在“深圳文化”里提到“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文化深圳,以创意为代表”。那么创意从哪里来?好的创意一定是美的创意,一定是将美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你获得了创意、创业的好点子,并将之付诸实践,由此实现美的创造。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23,P<0.05)。见表1。

主持人:我从北京到深圳有10年了,见证并参与了深圳读书月中的很多阅读活动,但我还有些困惑,读书不应该是一个安静的、静水流深的事情吗?深圳的读书月会不会有点太热闹了?

我想说的一点就是,面对这种挑战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定要拿捏好“博”与“精”的关系,既要进行广泛的涉猎,更应将重点放在精读上。无论是你的专业书籍,还是刚才我们说的那些经典,你把它读透,把其中的滋味变长,找到了真正的真善美时,它才能真正注入你的灵魂。曾国藩说“唯读书能改变气质”,真正能改变气质的一定是精读那几本佳作之后,沁入灵魂的思想精髓。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是那几本在精读中能够生发价值理性的书籍。所以,在阅读的“博”与“精”上,更应该提倡“精”读。

总之,“琴”是陆游修养身心的体现,而“剑”是陆游扫胡尘、吞胡虏,收复中原、报效国家雄心壮志的体现,“琴剑”意象表达了他赋闲之时内心仍然不忘国事、不忘北伐的爱国精神。

王京生:深圳读书月已经办了22年,我统计了一下,在这22年里,大的活动就是能够达到区以上层面的,一共搞了9260多项,确实很有声势。另外,深圳读书月也是被中央,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深圳也因此被评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在制定还管理制度以后,为了避免员工执行的问题,使经济管理达成应有的效果,企业还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完善科学的监督机制。这种监督机制不要求一成不变,而要求根据经济管理模式的情况来进行完善与调节。另外,企业还要根据市场营销的模式发展情况,采取适当的企业的经济管理监督措施,发挥监督机制的经济管理职能。

我先讲与此相关的一个故事。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来深圳参加大运会,曾到我们的中心书城参观。没想到原本安排一个小时的参观,她却看了两个小时。用过午饭后,她说,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让我再去书城?我说为什么呀?她说你们这个书城太好了,那么多人在那里安静地读书,而且政府提供的环境那么好,我是第一次看到。我想再看看,再了解了解你们的阅读情况。那天晚上,她和她的先生又到了书城,大概八点多钟去,一直到书城十点关门才离开。她一直在一边看书一边留意咱们的市民。看了以后,她说,我走过世界上很多城市,但没有一个城市像深圳这样,一个新兴的城市,一个商业化城市,有这么多人,而且主要是年轻人在这儿看书,在其他国家,包括法国都很少看到。迄今为止,深圳依然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的城市。

因此对于读书,我曾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年11月的深圳读书月,就像浩荡的钱塘江大潮一样,而读书活动,我觉得都是在“弄潮”,是展现这一年来读书取得的各项成果,展现我们这座城市对读书的热爱和重视。但你的提醒我认为很重要,除了这个11月的钱塘江大潮以外,恰如你刚才所说,全年的读书活动就是钱塘江的静水深流,流动之中没有这么大的潮流,但是依然浩浩荡荡,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培养这个城市既有勇立潮头的时候,也有静水深流的时候。这样才能把全民阅读推广好,特别是把读书月、读书活动搞好,不断进行高质量的提炼和打造。

由此延伸开去,这里还涉及到阅读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不得不提“为阅读立法”。深圳是全国第一个为读书立法的城市。立法不是约束读者,主要是约束政府,政府必须提供读书所需的必要条件,以此保障市民读者充分享有的阅读自由。在立法的背景下,深圳现在建有1000多座图书馆,我们还有“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最近我呼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深圳市的阅读立法作一次全方位的考察与评估,凡是未达标的,马上督促相关部门整改,我们要充分运用阅读立法去保护读者的权利。

主持人:阅读是一种静水流深的高贵坚持,也需要一个像钱塘江水一样有气势、很震撼、很有仪式感的读书月。感谢京生老师以上的分享。

猜你喜欢

深圳大学书城美育
去逛书城吧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陈洁、潘俊宇、宗可丽、余芳作品
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特区国际化一流大学
美育教师
The Concept of“World English”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earning
四大书城2009年3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9年2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8年12月销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