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英国文学的影视化分析
2022-07-01高舒阳
摘 要: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和电影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文学作品影视化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被视为电影艺术领域的一个双刃剑文学作品。世界各地电影研究学者也就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发表了很多研究报道,多集中于文学和电影的区别以及文学电影如何改编的理论和实例。由于英国文学的影视化的广泛流传和多次影视化改编,其中,由于《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小说和其主人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杰出和知名的代表之一,本文主要以《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为例,通过分析该系列的不同影视版本,来引发对英国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思考。
关键词:电影 文学 影视化改编
一 引言
电影面世之前,书籍都被认为是用于信息传播的最常见的叙事媒介。而自20年代起,电影逐渐被视为艺术表达和文化创作的重要手段,并开始逐渐取代书籍。自电影诞生以来,由于剧本的稀缺,大多数时候是以与文学捆绑的形式出现。这两种媒介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也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1929年起,最佳改编剧本也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列为奥斯卡奖项之一。因此,文学改编电影成为电影制作领域中一个愈发重要的类别。
文学影视化这一领域中,英国文学大为流行,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莎士比亚的戏剧,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阿瑟·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等都陆续多次被影视化。
本文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通过第一部分从理论层面对文学与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之间密切关系的概述,让读者对文学作品影视化这一形式有深入的了解。第二部分以《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为例,从实际角度引发对英国文学影视化改编的思考。
二 文学与电影
早期,人们对电影究竟是娱乐媒介还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存有争议。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电影艺术”的表述。1928年,沃尔特·费舍尔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中写道,一部分电影制作人认为电影只不过是一种盈利手段,是满足中间商或消费者意愿的有利可图的商品;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电影是具有独创性的创作意识的一个新领域,是一种新的艺术。他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应该被接受,因为此类划分也常在艺术的其他分支中观察到(费舍尔1928: 155)”。而在1920年至1930年间,电影剧本被广泛接受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贝拉·巴尔兹在他的第一部电影理论著作《看得见的人》中将电影定义为民间艺术,将电影理论定义为电影的艺术哲学(巴尔兹1924)。这一观点在他的《电影理论:新艺术的性格与成长》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时至今日,将电影视为第七种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争议的。电影不仅仅是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也包含了更多诸如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可以肯定的是,文学和电影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例如,电影中非常重要的蒙太奇手法,即受到了苏联无声电影时期意象主义诗歌的影响。
对于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詹姆斯·摩纳哥在他的《理解电影》一书中指出:“文学的伟大之处在于你可以想象;而电影的伟大之处则在于你不能想象(摩纳哥1980:160)”。因此,文学作品影视化是否有利也是一个争议性话题。
部分人认为,文学影视化后削弱了原著的复杂性。美国影评人乔治·布鲁斯通认為文学是一种语言媒介,而电影主要是视觉媒介。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限制性决定了电影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文学的元素和内容,只能“摧毁”原著的翻拍(布鲁斯通1957:242)。一些人则认为文学影视化意味着旧文本的更新和当代解读,更有助于原文传播。巴尔兹的电影理论在文学模式的电影改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被视为电影剧本的潜在原料。荧幕上的电影具备贴近现实的能力,能倾向于文学的主题和形式设计,并从一个新的美学角度,运用新技术去呈现,因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版本(巴尔兹1953:246-247)。
毫无疑问,文学影视改编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因此,改编方法非常重要。在如何改编文学作品的讨论中,“忠于原著”一词始终是核心所在。安德烈·巴赞(巴赞1975:57)中批判性指出了这一点:“审美结构的差异,使得尽可能完美的对应更加困难。可以假设,就语言和风格而言,电影与对作品的忠实程度成正比。逐字翻译是不合适的,而一个过于自由的翻译也会受到谴责,出于同样的原因,一个好的改编必须能够恢复原文字的实质和精神。”
杰弗里·瓦格纳(瓦格纳1975)则根据巴尔兹的理论,提到了文学影视化的三种基本转换类型,即转换、评论和类比。“转换”指对作品的忠实。在拍摄过程中充分尊重原著,只是略有改动,即挪用文学原材料;“评论”表示在处理核心或叙事结构等部分时有或无意图地改变原著的内容;在“类比”中,对文学的电影改编被认为是一种“类似作品”,电影和原著之间存在相对天壤之别的差异性,因此最终会创作出另一部新作品。
从现有研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章专注研究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以及文学的改编拍摄方式。其中,大多数人认为改编应该强调对作品的忠实。
三 福尔摩斯系列的影视化改编
由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夏洛克·福尔摩斯被视为侦探小说的标志性人物,也是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已多次登上银幕和舞台。目前为止,约有81名演员在217部电影中饰演福尔摩斯,在不同的时代演绎出世人联想的形象。
(一) 关于福尔摩斯的影视作品
最早出现福尔摩斯这一形象的电影是1900年亚瑟·马尔文拍摄的一部30秒的无声电影,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犯罪题材电影。然而,从情节来看,这部电影与原小说没有关系,角色同名也可能只是因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快让观众了解到这部电影。由此可见,当时的文学影视化改编与如今大不相同,其目的更倾向于吸引和娱乐观众。
直到1916年,由美国演员威廉·吉列主演的无声电影成为了第一部狭义上改编自福尔摩斯系列的电影,其制作与设计为后人提供了不少实践经验。然而,由于当时的电影制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当时没有一部电影能达到原著水准,到1921年斯托尔电影公司拍摄的有声电影《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问世,而该电影中福尔摩斯的扮演者艾尔·诺伍德也早早被美国观众公认为该角色的代言人。
二战期间,福尔摩斯四部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巴斯克维尔猎犬》于1939年上映,此时社会上迷茫着焦躁的情绪,对于渴望和平的观众来说,看电影成了一种放松消遣的方式。片中,主角被设计成一个技巧高超、非常勇敢的英雄,似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不仅符合好莱坞的英雄主义,更重要的是迎合政府和人民的心声。可以假设,该片改编的动机是给人们一种安全感。1942年,环球影业公司制作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与秘密武器》以二战为背景,被认为是一部特工电影。影片中所展现的爱国主义和对纳粹的恐惧反映了福尔摩斯这一形象在当时不仅指代侦探,更代表英雄。因此,这部电影也被认为是宣传的产物。
战后时期,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电影逐渐成为消遣。比利·怀尔德在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私生活》迎合了观众猎奇的心理。该片解释了福尔摩斯的毒瘾和厌女症,描述了这位侦探的私生活以及他和华生之间的关系。英国BBC系列剧《神探夏洛克》的编剧马克·盖蒂斯认为,这部电影达到了福尔摩斯系列改编的一个小高峰。
21世纪改编的福尔摩斯系列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不同于原著的全新的一面。2009年,盖伊·里奇拍摄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再次唤起了大众对福尔摩斯系列文学作品的强烈兴趣,引发了积极的反响。由小罗伯特·唐尼接任的福尔摩斯这个角色的新形象好评不断。“福尔摩斯非常适合翻拍为超级英雄,即使他是一个已经接受过彻底打磨的文学人物,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拥有超凡力量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非常敏捷,身体和心理都很危险,比任何人都聪明——而且还很酷。(Vahabzadeh 2010)
而在2010年英国BBC制作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和2012年的美国电视剧《基本演绎法》中,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背景变成了21世纪。《基本演绎法》甚至将故事发生地点放在了如今的纽约市,甚至做出了彻底的改编,这也导致该褒贬不一。相比之下,《神探夏洛克》在观众中有着广泛的反响,并得到了全世界影评人更多的好评。
纵观福尔摩斯系列电影的改编过程,会发现文学影视化的方式和风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到社会背景、观众取向和需求的影响。
(二) 21世纪的福尔摩斯
在英国BBC将福尔摩斯系列搬上电视荧屏的过程中,并没有如实改编每个故事,而是熟练运用原著的经典情节和精彩部分塑造出新的故事。尽管时间发生了变化,《神探夏洛克》仍然保留并更新了许多关键点和经典元素。编剧莫法特在该电视剧首映前表示,福尔摩斯的故事重点不是外套或油灯,而是精彩的侦探调查、可怕的恶棍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刑事案件(亚当斯2012:6)。在此基础上,尽管这部电视剧采用了现代的框架,但它仍然包含了许多原著元素。这也是该剧没有因为其创新引起读者或观众的不满,而是收获了不错反响的原因。
1. 福尔摩斯形象的重塑
原著中福尔摩斯形象是瘦削身躯,锐利的眼神,鹰钩鼻,表情机警果敢。原著鲜少提及福尔摩斯与其他人有明显的性关系或浪漫关系。福尔摩斯更像一台机器,而不是一个人(道尔 1992:378)。而《神探夏洛克》对福尔摩斯形象进行了重塑,年龄的变化显而易见的。与其他改编电影相比,福尔摩斯并没有被描绘成一个中年绅士,而是一位乍一看麻木不仁、冷漠毒舌,实则具有超强观察力和分析力的年轻侦探。此外,服装和道具也从维多利亚风格现代化了。福尔摩斯拿的不再是烟斗,而是手机。而由于英国的禁烟令,他的尼古丁成瘾特征由尼古丁贴片来体现。猎鹿帽首次出现在第二季的第三集。然而,福尔摩斯不喜歡它。电视剧不仅保留了道尔笔下福尔摩斯作为顾问侦探异常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在击剑和小提琴方面的天赋,还为其赋予了更容易吸引21世纪年轻观众的迷人性格。由于缺乏社交技巧,福尔摩斯经常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陷入一种奇怪的境地。福尔摩斯的上述普遍性格,以及他在21世纪的细微弱点,吸引了很多新的年轻粉丝,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欢迎。这种由于时代变化引起的差异性关注,对文学改编的再创造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2. 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关系
原著中的另一个主角华生主要负责两项工作:一方面,他通过案件协议向读者展示案件的细节以及福尔摩斯在解决这些案件中的行动;另一方面,他有时会对案件给出自己的观点或结论。由于华生的推理能力一般,他和福尔摩斯的结论往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既是工作拍档,也是挚友,在《巴斯克维尔猎犬》中,福尔摩斯评价他的朋友:“也许你自己不是发光体,但你是光的导体。有些人没有天赋,却有非凡的激发能力。”(道尔 1901: 669)
遗憾的是,以往的改编中,这个角色没有受到重视,通常被设定为一个边缘人物。剧中却得到了完美呈现。剧里的华生是一个有故事的、善良的人。虽然他瘸了一条腿,有战后心理问题,但他却展示了参与案件调查时性格中坚定和勇敢的一面。此外,剧情着重塑造了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关系上,这一点通常被剧中其他角色打趣为同性恋。而这类处理对于21世纪的观众而言,也是一大看点。
3. 原著的改编方式
相比较原著中四部小说和56篇短篇故事的篇幅,BBC电视剧总共只有12集加一部电影的体量。因此编剧不得不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充分地还原和展示小说的经典剧情和角色的经典形象。
在改编过程中,BBC系列没有复制原始内容,而是选取原著中不同的情节组合成新的故事,并在原著基础上作出改动。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让观众感受到原著的熟悉感,同时却无法猜测后续发生的情节。如《粉色的研究》根据原著《血字的研究》改编,书里,华生是名军医,因在阿富汗战争中受伤而被遣返回伦敦。剧中,华生从2001年起参与阿富汗战争,并遭受枪伤;书里的真凶是一名马车司机,剧中则是现代出租车司机。这两种职业都熟悉伦敦的所有街道,同时又容易被人忽视。《盲眼银行家》根据《四个签名》改编,书里罪犯的动机是争夺宝藏,剧中的动机在于寻找丢失的走私品;该集也融合了《跳舞的小人》情节,破译方法即源自于此,同时加入了中国元素。除此之外,将原著《波希米亚丑闻》更名为“贝尔戈维亚丑闻”,因为贝尔格拉维亚现在是伦敦最富有的住宅区之一。改编自《最后一案》的《莱辛巴赫坠落》描述了福尔摩斯和他的死敌莫里亚蒂之间的关键战役。然而,他们并不像小说中那样坠入深渊,剧中,莫里亚蒂吞枪自杀,福尔摩斯亦被迫跳楼坠楼。最终,福尔摩斯之死成为全世界观众乐此不疲讨论的话题。
因此,尽管这部改编剧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变化,但故事的核心与原著不谋而合。
4. 电影剪辑技术的创新使用
该剧以优秀的电影剪辑技术完美地展示了影视作品视觉方面的优势,也令观众能够生动地看到福尔摩斯思维方式的画面。对侦探小说的影视改编而言,探案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视觉呈现极为重要。该剧在处理这一过程中更为关注福尔摩斯在探案中抽象、快速和非线性的心态。为了更好地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经常运用插入编码字符的手法。当福尔摩斯观察一个人时,运用特写镜头配上相应字母来描述其性格特征,来呈现其思维过程。这不仅让观众更清楚地看到福尔摩斯的推理过程和对剧情的了解,还大大增加了参与感,使其可以跟随福尔摩斯的思维,探索案件的真相。
该片剪辑在虚拟世界可视化的呈现上设计得更为精细。在这个版本中,福尔摩斯拥有一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纪念宫殿,大多数时候以建筑形象出现,其间有许多代表记忆的房间。然而,在第三季最后一集中,记忆宫殿则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储藏空间。在福尔摩斯被近距离射杀后,他进入自己的记忆宫殿,在记忆中寻找与他人的对话,寻找最佳的生存方式。这一创新处理手法不仅让观众更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人物当前的心境和思维,更对记忆宫殿的翻新处理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影视作品的质量要求和鉴赏水平不断提高。在文学影视改编过程中,从文字到电影的改编途径仍然存在很多争议。近年来,电影制作人更加注重在忠于原作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全盘复制。本文提到的《神探夏洛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剧狭义上而言并不算忠实于原著,却自播出获得了高收视率和很多正面评价。因为其原创内容都取材于原著,并拥有独特的风格和创新元素。此外,频繁使用创新的电影剪辑技术也被认为是该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顾福尔摩斯系列作品改编历史,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改编都会适应当时社会背景下观众的要求。而从《神探夏洛克》系列的成功可以看出,在处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时,仍然需要在保留原著核心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参考文献:
[1]刘美忆. 从文字到口语:“福尔摩斯”的媒介环境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张琪.关于福尔摩斯小说影视改编《神探夏洛克》的分析[J].祖国,2019(01):75+67.
[3]谢昕忻. 从福尔摩斯电视剧看英国的社会文化变迁[D].陕西師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高舒阳(1991.05—),女,白族,云南大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