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叛逆
2022-07-01雷坛坛
雷坛坛
李涛的工作室位于顺义西田各庄,2003年,他偶然到住在这里的朋友家做客,被村庄由自然包裹的开阔疏朗所吸引,在“地利人和”的机缘巧合下,他的生活和工作重心,逐渐都转移到了这个村子里。
在近二十年的“自然演化”中,李涛的工作室历经了三次改造,范围一点点“扩展”,他不喜欢使用“扩张”这个略带“侵略性”的词来形容,他笑着说:“我更喜欢一些‘中性的词。”目前他的工作室由三部分构成:一座三层的主楼、一座二层的主工作室和一排配房。三层的主楼是李涛个人属性最强的一片区域,经过好几轮的翻修整理,一点点打磨,终于使得整个空间为他的创作服务。
工作室中到處都是一些日常随处可见的原材料,木板、塑料、钢管、尼龙板、水泥板,在各种装置性组合摆设中,它们尽可能保持着朴素原生的状态,带来开放的视觉感受。他希望利用日常建材的原本材质将工作室打造成似是而非的、在抽象和现实之间游离的艺术世界,借此构建一种超越模仿的与现实之间的对应关系。游走于其中,像是在一个平行于现实的世界里,熟悉感与陌生感并置。
除了“材料世界”的构建,李涛还想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一个空间情绪的实验,关于空间氛围的意象与情绪上的共感,以此验证集体无意识下是否可以达成统一的空间隐喻共识。为此在工作室实际需要的功能分区之外,他设置了很多“无用”的区块空间,给冥想、沉浸、游离等提供发生场所,并观察他人是否可以同样达到某种感觉的极致。他常常在这些区块里收集自己即刻的情绪,避免有效情绪的流失,这些情绪最终都会与李涛广阔的材料素材库相结合。
情绪与材料、材料与组合,组合与形式之间,每个分叉都构成了无数可能。对于第一步材料的选择,李涛具有青春期一般的逆反心理。在他看来,艺术品和材料之间在历史积淀下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在共识和安全的架构之中书写了亘古不变的艺术史,而他的逆反心理就从这种共识开始突破。他工作室里那些日常随处可见的原材料让人思考,塑料和钢管可以成为艺术品吗?石膏和水泥板可以成为艺术品吗?答案是肯定的。他想从日常经验和艺术常识中抽离出来,做一次新的筛选,形成一种新定义的艺术共识。感受的集结是他的创作出发点,但仅仅当下的个人感受是疏松且虚弱的,李涛考虑的是如何将个人感受融入历史的体系之中,建立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增叠自己的感受厚度。如他的最新作品《箱中箱》,是几个包装箱的重叠样态,呈现出附属品代替内容物作为主体时的价值变化,借此表现价值衡量标准是如何被撼动的。他在2019年金杜艺术中心展出的作品《回声》,是由其他作品的下脚料拼接而成。作为被淘汰的产品次级物,却花费了李涛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他对“帝国主义式作品”的反抗。
这种逆反、对抗的产生,大概因为李涛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1998年来到北京后,他在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参与过建筑规划,在中国传媒大学教过书,还兼任过广告公司的创意指导……他也并不想拘泥于只做一个职业艺术家,他摇着一头卷发感叹道,是创作的本能敦促他持续输出。现在的他有时还会去做设计,以此保持与当下社会艺术风向的互动,抓住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史,因为它们大多数最后都会消失在正统艺术史的书写之中,李涛不想错过。
在经历了前十年的“展开”阶段之后,他之后想做一些“回收”的工作,这也成为他2022年九月份即将举办的个展主题,包括材料、能量以及感受三个方面的“回收”,在自我消解中完成平衡,从无开始,到无结束,形成循环往复的过程。李涛希望,参观者进入到自己设置的审美通道中,只需要留下即时的审美体验即可。他把自己的作品比作“姜太公钓鱼”,只期待共感的人“愿者上钩”。7CCC8D79-BA3C-474B-9131-1B036DA596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