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牙
2022-06-30胡一峰
杂文选刊 2022年7期
胡一峰
儿童简笔画里的大象,不可少的东西,除了长鼻子,大概就属两根象牙了。可见,这是象的视觉标识。有一项针对莫桑比克大象的研究却发现,无牙大象在增多。自然环境中本有天生的无牙象,但数量很少。由于有牙的大象很受盗猎者“青睐”,象的进化遭到了人为“干预”,生而无牙者越来越多了。象没有了牙,除了外貌变化,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它们无法剥开坚韧的树皮,只能吃草,而这又会对其身体状况产生影响。
大象无牙,是环境被破坏的信号。类似的情况,不独见于大象。加拿大有一种大角羊,也因为“躲避”盗猎行为的伤害而“自动”把角缩小了百分之二十。对此,生物研究和环保人士已经作出了反思。
这也对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提出新的警示。新技术对日常环境的介入和改變,同样催生着某些变化或退化。有些可归为能力的消失。我小的时候,跟大人出门,来到陌生的地方,总会有意识地记一下路。我女儿却无此习惯,自豪地当着“路盲”。或许,在她们这些生活在智能时代的孩子看来,记路是导航软件的任务;人,只要拥有并及时升级软件就可以了。
还有些属于趣味的变化。网络时代的文艺欣赏,有即用即抛的特征。常读常新的感受已很少能获得。回想没有网络的岁月,我们不但会连续用几个月的晚上,静静翻读一本厚书,记住里面的人物、情节,从耐心中获取快乐,还会把同一本书反复阅读,甚至几代人读一本书。这是一种特殊的代际交流,也是炼就经典的方式。
经典是在时间中积淀而成的。这并不是钟表指针的机械转动,也不是日落月升的自然流转,而是人对时间的运用和消耗。如果把时间比作打磨经典的砂纸,那么,拿着砂纸,决定其力度的,正是时间中的人。而经典是文化的标识,一如象牙之于大象。大象无牙的时代,该如何标识我们的文化,值得深思。
【选自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