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被埋没
2022-06-30陈鲁民
陈鲁民
时不时地,总听到有人埋怨自己被“埋没”了,特别是在喝高了酒,有几分醉意后。
当作家的人说:我都写了那么多作品了,还没有出名,这世界真不公平!当演员的人说:快演一辈子了,还是跑龙套,我的艺术才华算是被埋没了!做官的人说:论本事,论资历,本来那个位置是我的,生生被人挤掉了,想起来就生气。做生意的人说:我是有经商才能的,可惜生不逢时,环境太差,要不然我也能当商界名人。甚至半老徐娘也埋怨自己当年嫁得太窝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要搁今天,怎么着也得嫁个千万富翁。
总之,许多人心里都隐隐约约有一种被埋没的感觉,似乎王勃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两句话,就是给自己鸣不平的。
那么,什么人才算是没被埋没的呢?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无非是做大官的,发大财的,出大名的,享大福的,载入史册的几种人。可是,纵览古今中外,历朝历代,这几种人什么时候都是少数,那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被“埋没”了。
譬如说作家吧,中国作协有一万多名会员,省市作协有十万多名会员,可是真正写出名的不过一两百人,在全国有影响的,也就是三四十人。许多作家辛辛苦苦写了一辈子,也有几百万字的作品问世,仍然是默默无闻。换言之,被埋没了。
再如演员,总数不得而知,大致估算一下,说全国有几十万不算夸张。仅北京一地,就有十万之众。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门口,每天都挤着上千名演员,黑压压一大片,眼巴巴地等着剧组来挑,即便被挑上了,顶多也就是匪兵甲、群众乙,连句台词都没有。其实,他们中间有表演天赋的还真不少,没办法,僧多粥少,只好被“埋没”了。
其实,谁都没有被埋没,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一个不害怕被埋没的人,就永远不会被埋没。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创造着价值,在奉献着社会,做着有益于他人的事,你就没有被埋没,你就有存在的意义,又何必在乎名气大小,职位高低,财富多少,有没有人记得你呢?
摆脱名缰利锁,切忌患得患失,看轻身外之物,不去胡乱攀比,顾影自怜,就不会有被埋没的恐惧。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普通人,心地单纯,安分守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得香,睡得甜,就从没有害怕被埋没的念头。
从另一种终极意义上来说,青山处处埋忠骨,哪里黄土不埋人?人最终都是要被埋没的。人生苦短,几十年光景,说过就过去了,就不要自寻烦恼,无事生非,抓紧时间干自己该干的事最为紧要。
怎样才能不怕埋没?给自己正确定位也很重要,做一滴海水,就不怕埋没;自认是一颗明珠,就不免有暗投之虞;以普通人自居,就不知埋没为何物;以著名人物自诩,就会随时沉浸在被埋没的恐惧中。
在皮斯卡廖夫公墓的墙上写着“谁都未被遗忘,什么都未被忘却。”那些终日忧心忡忡,害怕被埋没的人,不妨细细品味其中含义,对你平静心态,从容做人,大有裨益。
【原载《大同晚报》,本刊有删改】
插圖 / 怀才不遇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