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区的文物活化与传承
——以甘肃凉州会盟纪念地改造设计为例
2022-06-30吴美霞
吴美霞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0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到:“通过多种形式活化文物资源、展现文物价值。”挖掘文物上承载的精神、储存的故事,并通过文物活化的方式将其释放出来,将文物承载的文化与当代社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是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
长期以来,文物都是高高在上被保护的对象,文物活化研究薄弱。在知网用“文物活化”一词做主题检索,共找到79 篇文献,研究领域包括文物活化的意义和路径,涉及博物馆文物、古建筑、古村落等类型。庞雅妮[1]以陕博文创发展经验切入,论述了文物活化的文创路径。刘莉[2]对香港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成功经验。戚干舞[3]以黄埔古村为例,论述了古村文物活化的困境与路径,为古村落活化提供参考。林德荣[4]研究了我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困境和矛盾,提出让遗产回归生活,通过旅游活化遗产,是新时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道。上述论文所涉及文物活化类案例均为某文物的第一次活化,本文是一个“文物校正活化”案例,希望在文物活化的大潮中对该类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1.1.1 “凉州会盟”概要
西藏自吐蕃王朝崩溃后,百姓经历了400 年的分裂之苦,渴望和平统一,《宋史·吐蕃传》载:“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5]。公元1247 年1 月,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在凉州白塔寺举行了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会谈,史称“凉州会谈”,又称“凉州会盟”[6]。“凉州会盟”达成了吐蕃各地和平归附蒙古的决议。“凉州会盟”决定了西藏正式成为我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标志着西藏从此纳入国家版图[7]。
1.1.2 白塔寺沿革
白塔寺的具体建设年代不详,在“凉州会盟”后成为萨班在凉州的住所和办公场所,萨班圆寂后葬于此地,阔端为其在寺内修建安放舍利的灵骨大塔。元末,白塔寺遭兵燹被毁,明、清时两度重修,1927 年毁于武威大地震。白塔寺遗址于20 世纪90 年代被发现,迅速引起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重视,历经保护、考古挖掘和多次修复工程,200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 年晋升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
1.1.3 新要求
2020 年6 月,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在《关于对“凉州会盟”纪念馆建设有关事宜的回复意见》中提出以下要求:着力将“凉州会盟”纪念馆打造成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爱国主义和统一战线教育实践基地,河西走廊文化旅游示范景区(简称三基地一景区)。
1.2 现状问题
在700 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白塔寺都是以一座藏传佛教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近十几年对白塔寺的修复也是试图恢复其历史原貌。因此,现状的白塔寺遗址更像是一座藏传佛教遗址,“凉州会盟”的历史意义被掩盖(图1)。主要表现为以下2 个方面。
图1 萨班铜像及塔林
1.2.1 宗教景观做地标
首先,萨班灵骨复原塔(简称“大白塔”)是整个纪念地体量最高的构筑物,通高35.28m,在农田和黄土民居组成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在2.6km 外的连霍高速上,还是在超过700m 外的兰新铁路上都能清晰的看到这座大白塔。其次,大白塔外围还复原了99 座小型白塔,这100 座塔组成的“百塔”塔林位于纪念地空间上的中心位置,其规模约占纪念地总面积的1/3,在体量上占尽视觉优势。
1.2.2 纪念性文物和建筑被边缘化
灵骨大塔遗址现存地宫和塔基部分,是遗址区仅存的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对于纪念地本应是“灵魂级”的存在,理应位于最崇高的位置;但是,它偏偏位于塔林东侧角落,不太容易被发现。
十几年前修建的“凉州会盟”纪念馆(简称“老馆”)位于整个纪念地偏僻的西南角,馆内以图文说明和文物展示的方式介绍了“凉州会盟”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发展过程。
2 技术难点
改动要“小”。前期形成的“错误”建设尚且在使用年限内,不能大拆大建。
改动要“大”。要实现颠覆性的改造效果,突出其社会形象,弱化其宗教形象。
3 设计方案
3.1 整合资源,重划范围
由保护文物本体转向保护文物本体及其所处的环境,统筹以萨班灵骨塔为核心的方圆500m 视线范围内的村庄、田园、文保、遗存、人防、道路交通等资源,协调农村、农业、农民与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保留现状耕地的种植性质不变,调整种植结构,以纪念地为引擎带动乡村发展文化旅游业。最终划定约146.2hm2的土地作为纪念地的规划范围,依据地块现状资源划分为5个功能区。
3.1.1 纪念地核心区
范围是现状纪念地的范围,主要资源是灵骨大塔遗址、塔林、老馆和预留的寺庙建设用地。将其规划为“凉州会盟”的文化展示区。
3.1.2 遗址保护与展示区
范围是白塔寺遗址区,主要资源是古代白塔寺殿堂、塔林、城墙遗址。将其规划为遗址公园,加强保护,减少农田耕种与灌溉对遗址的侵害。
3.1.3 刘家台旅游村
刘家台村紧邻白塔寺遗址,有着750 余年“村寺一体”的发展历史,村中刘喇嘛一家守护白塔寺750 年,历经18 代人。村庄的主要资源是传承750 余年的家族传承、民俗风情、护寺精神的文化资源和几十户传统民居。将其规划为以文化体验为主体的旅游村。
3.1.4 游客服务区(人防)
将位于纪念地500m 范围内长期闲置的三栋人防建筑和停车场规划为纪念地的游客服务区,在不影响人防功能的条件下,提供停车、咨询、旅游接待等服务。
3.1.5 环境协调区
目前,纪念地核心区外围的农田内存在“私搭乱建”等影响纪念地氛围的现象;所以,借鉴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规范要求,将核心区外侧的农田规划为环境协调区,对其建设进行管控。
整合规划以后,纪念地实现了3 个转变:①实现了由保护文物本体向保护文物所处的环境的转变,文物保护得到升级,遗址区也能得到保护和活化。②由原来单一的宗教功能转变为:以“凉州会盟”纪念为主,以旅游休闲体验、乡村振兴为辅的多重功能。③有利于实现“三基地一景区”的目标定位,核心区承载“三基地”的功能,其他四个功能区承载“一景区”的功能。
3.2 调整出入口和轴线
地块整体地势为西高东低,现状走西门进纪念地则是“从高处走向低处”,有悖于“高山仰止”的传统做法,有“俯视”“小看”之嫌,降低了纪念地的崇高感。而且,西门与东西轴线上的已成型建设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拆除这些建设又是一种浪费。因此,需要另外选择一个正门,另外建设一条主要轴线,以新门、新轴线来弱化这条宗教特征明显的东西轴线。
3.2.1 开设南门
开设东门受兰新铁路阻隔,开设北门受到基本农田保护限制,开设南门有以下3 个优点:①开南门是中国传统的习俗,合乎中国人的文化认知。②纪念地的东南部现状为预留建设用地,无需拆迁和征地。③南门的对外交通可借用村庄道路,进而带动村庄联动发展。
3.2.2 构建主题文化轴
在南北方向上,塑造一条体现“凉州会盟”精神的“中华统一轴”,作为纪念地的核心主题轴,体现中华一统的核心价值观。南北主轴上设置南门、统一广场、凉州会盟纪念馆(简称“新馆”)、灵骨大塔遗址等核心纪念物,灵骨大塔遗址作为轴线的终点,以突出其重要性。
现状东西轴降级为为副轴,赋予新的主题,承担民族团结轴和民族文化轴的功能,增加体现民族团结的文化景观。
3.3 突出新馆,弱化大白塔
3.3.1 新馆设计突出文化
以祁连山做背景,考虑到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上的观赏印象,其高度略高于大白塔,从而改变纪念地的对外视觉形象(图2)。
图2 改造前后视觉形象对比
采用中式建筑风格,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主体采用下馆上阁的形式,“下馆”采用武威的黄土建筑形态,体现地域文化;“上阁”采用宋式楼阁的形态,体现会盟时中华主流政体是南宋,“馆阁一体”寓意西北与中原王朝的一体。在建筑的细节装饰方面体现汉、蒙、藏和武威市地方文化符号,寓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新馆主要承载会盟展示、历史体验和学术研究3项主要功能。采用动静结合的展陈方式,植入备受游客喜爱的全息影像、放映厅、互动装置等高科技设备,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带给参观者终生难忘的沉浸式体验。
新展览馆前广场为统一广场(图3),广场设置大幅元朝地图,突出西藏和蒙古两个区域,呼应凉州会盟主题。广场可满足军人、国家公职人员、学生、一般群众等不同群体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活动。
图3 纪念馆及馆前统一广场设计效果
3.3.2 新馆和老馆衔接
老馆改为民族文化展示馆,展示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以及河西走廊上的民族融合故事。
用连廊连接新馆和老馆,连廊植入“汉藏金桥”“河西走廊”的故事,连廊是一条文化廊,也是一条休息廊、一条时空隧道。
4 结语
白塔寺遗址是一类社会意义很强的文物,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类文物资源。所以,要想使凉州白塔寺成为集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大遗址保护区,其文物活化一定要优先满足社会效益需求,唯此,才能展现出它特有的历史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