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融合
——以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为例

2022-06-30宋新宇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消费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周杰伦流行音乐乐器

宋新宇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精华,它记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足迹;流行文化则是与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从表面上看,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相互矛盾,难以兼容;但从文化的内在联系来看,文化的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继承发展的。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从根本上看都是文化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形式,其内涵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流行文化产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蕴含于流行文化之中。而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使得传统与流行两种文化在碰撞中也出现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即是其中的范例。

目前,由于戏曲与流行音乐融合创作的趋势近几年才开始崛起,所以深入的研究并不是太多。但相信在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碰撞的语境下,流行音乐与戏曲的研究会继续深入下去,而这种融合的发展亦会散发出它旺盛的活力,创造令人惊叹的新生命新成果。

一、传统与现代:戏曲与流行音乐的双重困境

戏曲是指中国传统的戏剧,正式形成于宋朝。然而,时代的飞速变幻带来的是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戏曲形式已经满足不了观众渴求戏曲新突破的愿望。人们对于戏曲的认识和了解便出现了障碍,戏曲的发展也遭遇到瓶颈。这时,新的变革已是在所难免。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普通大众中具有超高人气,跟它的商品性、娱乐性是分不开的。它们通俗易懂,既迎合市场的需求,又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愉悦的感受,因此广受青睐。但是也要看到,某些流行音乐的演变越来越向着庸俗化,媚俗化的趋势发展。不少唯利是图的制作人以及商家将一些质量下等、品味低俗的音乐作品打入市场,使整个音乐环境乌烟瘴气。在这样的环境下,流行音乐要成为主流甚至经典,就更需要严格的市场监控和高质量优秀作品的支撑。而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流行音乐,无疑可以提升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品味和质量。

二、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可能性

(一)音乐创作者本身积累的传统文化功底和接受的戏曲教育

不管是曲作者、词作者、还是演唱者,他们从小受到的传统音乐教育和现代音乐熏陶,都为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正是在一种复杂的音乐环境中,接受浓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所以音乐创作者们才会拥有将古今中外音乐结合的天赋。比如说在音乐创作方面比较杰出的音乐人王力宏,虽然他是在美国长大,接受的西方教育,在读大学及硕士时基本上接触到的都是西方的音乐理论知识、西方的传统乐器,但是华裔的身份让他更多的注意到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不忘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并大胆地尝试将它们结合起来,取得的成果就是王力宏首创Chinked-out音乐曲风,并致力于将华人的音乐引向世界。

(二)流行音乐创作可以借鉴的文化资源范围宽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为流行音乐提供的素材很丰富,传统与流行的结合成为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方向。从各种戏曲、民歌、古诗词中取材已是普遍现象,而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亦成为现代音乐作品取材的灵感源泉,因此戏曲与流行的结合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创作的新意也会层出不穷。

(三)流行音乐市场发展的需求

毫无疑问,对于音乐品类层出不穷的流行乐坛而言,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流行乐坛亟需新鲜的血液注入来缓解听众对于那些老声音、老唱腔的审美疲劳,重新燃起大众对于音乐的热情。不得不说周杰伦就是在这种有利的时机下红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20世纪90年代末,当大家对于时髦个性的需求刚刚开始敏感起来时,突然冒出的特立独行的周杰伦,着实惊爆了人们的眼球:他永远戴着鸭舌帽穿着运动装,吐字不清地边跳边唱着“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让当时的少年们着迷不已。大家突然明白,原来不只有像王菲、张学友那样的歌手、那样的音乐才能红,周杰伦这种新奇的“异类”或许更能引起流行的旋风。果然,人们还是对新鲜事物抱有极大的热情,周杰伦红得一发不可收拾,后人竞相模仿却再也没像他一样引起那么巨大的轰动。周杰伦的成功案例并不是偶然的,它证明掌握音乐市场的发展方向,了解市场的内在需求,并创造出新颖不凡的音乐作品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因此,在旧的流行成为经典之时,创新的创作手法以及演唱方式必然成为大势所趋。

三、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方式

在以上所述的情况下,戏曲与流行音乐在相互融合中获取新的活力。不管是戏曲元素占据主流的《说唱脸谱》,还是流行元素大于戏曲元素的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中国风”,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已向着越来越成熟的方向前进,它们互相汲取养分,在创新与发展中流露出浓浓的中国情结。

首先,戏曲的素材应用于流行歌曲中。戏曲故事结构完整,背景历史比较清晰,而且注重抒情,相对于流行歌曲更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因此在戏曲的故事情节基础上,结合流行音乐的元素加以改编,所创造出的融合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歌手后弦所演唱的《西厢》:“夏至的前一天,秀才西厢走一遍,邂逅小姐正在窗台赏花等着雨天,名诗读了几多遍,名画临摹几多卷,懵懂书生的梦还存在西厢正时少年……”,就是对传统戏曲《西厢记》进行改编,但整首歌透出浓郁的R&B风格,加上过门中穿插的黄梅唱腔,将西厢记所描述的青涩爱情,犹如诗句般娓娓道来。这种极易接受的宫调式流行旋律,既让人沉醉在古代浪漫的爱情故事中,又激起人们借古喻今的感叹。《susan说》是歌手陶喆基于京剧《苏三起解》中苏三的故事有所感怀而改编创作的新词新调:“Susan在那命运月台前面,再上车,春天开始落叶,转接间,话断了线……”,这首在流水快板基础上改编的流行歌曲,虽然现代化的歌词表达已经让原戏曲与整首歌的关联性减弱,但古今人物对真爱的执着是相同的,加上陶喆本人的花腔演唱,让这首歌更富于生命力和立体感。以台湾歌仔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改编的《身骑白马》,是台湾春美歌仔戏团与音乐作曲家苏通达合作而成的电音歌仔戏作品:“我身骑白马吆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吆回中原,放下西凉吆无人管,我一心只想吆王宝钏……”该首歌将台湾歌仔地方戏曲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通过电音、沙发音乐、爵士等流行元素表现出来,得到强烈的反响,并获得台湾金曲奖。

其次,戏曲与流行音乐的唱腔水乳交融。其实,戏曲与流行歌曲结合的作品大多数都运用了唱腔的相互转换,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比如京剧味十足的《说唱脸谱》大家就不会陌生:“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虽然京剧唱腔浓郁,但它首先遵循的是歌曲的创作规律,行腔板式比较自由,从“说唱”这两个字上就可以看出与传统京剧唱腔上的区别,其属于戏曲元素稍大于流行元素的歌曲。另外,《说唱脸谱》在伴奏中整首歌曲以京胡、锣鼓等京剧中的乐器为主,但是依然运用了一些交响乐作为陪衬,以便得到更好的效果。又如王力宏《心中的日月》、周杰伦的《霍元甲》等在这方面都有比较优秀的表现,歌曲搭配戏曲唱腔,既契合年轻人的审美又不失戏曲的婉转韵味。

再次,古典曲词在流行歌曲中的妙用。歌词和曲子的节奏韵律结合才能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所以,歌词的内涵、品味与声带发出的声音对于歌曲的悠扬程度来说同样重要。上文提到过的《西厢》、《susan说》,都是在对戏曲原作品的深刻感悟之下谱曲作词的结果。

著名歌手李玟演唱的《刀马旦》:“我用英语跟小贩交谈,突然画面一下就全暗,我还在想到底身在何方,我变模样是个华裔姑娘,我开始想认真细心装扮,我回台上终于轮我上场,耍花枪一个后空翻腰身跟著转马步扎的稳当,耍花枪比谁都漂亮接著唱一段虞姬和霸王,耍花枪舞台的戏班二胡拉的响观众用力鼓掌,耍花枪比谁都漂亮刀马旦身段演出风靡全场……”歌词中既出现了“英语”、“华裔”等现代流行词汇,而且“耍花枪”、“后空翻”等京剧的专业术语也比比皆是。歌词的这种写法,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也让唱作者的感情体验在歌曲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听者也得以领略到艺术互取精华、相辅相成的独特魅力。

第四,戏曲与流行歌曲段落组合穿插演唱的风格日益受到欢迎。例如在周杰伦的《兰亭序》中有一段戏腔:“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这吟唱如点睛之笔让听者心潮澎湃、感动不已。而提到这种演唱形式,就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因为反串京剧旦角而名声大噪的国家一级演员李玉刚。尤其是他广为传唱的歌曲《新贵妃醉酒》,更是令无数戏曲爱好者和流行音乐的追随者赞叹折服。该歌曲以《贵妃醉酒》为蓝本,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唐明皇与杨玉环的故事,通俗唱法的部分是大家平时所听到的男声,其中插入的一段戏曲唱腔则是李玉刚本人所擅长的反串:“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菊花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其高亢嘹亮、婉转悠扬的“李氏腔调”的演绎给从未接触过京剧的青少年以足够的新鲜感,从而激发起他们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的结合,相较于周杰伦、王力宏等业余的戏曲爱好者,无疑更具有音乐说服力。因为周杰伦等流行音乐创作者能够影响的毕竟只有那些追星的年轻人,而戏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再厉害的门外汉也要稍逊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戏曲演员。可以说,李玉刚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都凝聚着他投入戏曲表演的汗水,这样的表演自然既能受到青年人的追捧,又能深深地打动对京剧情有独钟的成年人。另一首由歌手慕容晓晓演唱的《黄梅戏》,秉承黄梅戏的精神,歌曲的高潮部分便是黄梅戏《女驸马》的选段。从小学习黄梅戏的慕容晓晓,对于这段演唱可谓驾轻就熟,地道的黄梅戏演员一开口就起到了惊艳的效果,就像歌词中写道的:“这是一段经典的旋律,让我醉怎么能够忘记,多想再回到当初的年纪,伴着音乐让我唱起;这是一段经典的旋律,把我带回那个世界里,多想再和你继续这爱情,不管前途多少风雨,就像这戏曲……”意味深长的歌词不但歌颂了女驸马的爱情,而且也充满了对黄梅戏的热爱和美好祝愿,让人久久回味。

最后,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完美组合。正是这些吹拉弹唱、中外结合演奏出的音调,才让人嗅到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流行碰撞出的东方之美。《东风破》中,钢琴、吉他等现代乐器与扬琴、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的混合并不显得杂糅无章,配合方文山特有的古典诗词情调的歌词、周杰伦慵懒磁性的嗓音,反而井然有序,各展所长。例如周杰伦在《东风破》中赋予了二胡、琵琶以新的表现形式,多处钢琴、吉他等乐器为主的旋律中加入二胡、琵琶的曲调将歌曲中哽咽悠长、满腹思怀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才会有“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的佳句陶醉了无数为音乐痴狂的人们。还有在《青花瓷》中,古筝、扬琴、响板、三角铁将优雅悠长的传统意境与明快的现代化节奏结合得几近完美,把“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的绝妙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胡彦斌、林俊杰、吴克群等创作型歌手也都或多或少地尝试着在现代乐器的演奏中融入传统乐器的伴奏,从受众的反应来看,都达到了比预料之中更好的效果。随着越来越多创作者的尝试,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交错使用将成为作曲者的潮流风向标,中国的传统乐器与它们所创作的音乐也将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欢迎。

另外,很多歌曲的MV中表演者的服装、表演的形式、他们使用的道具、表演所设置的场景等等,都融合了传统与流行不同的元素,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不仅在听觉上悦耳,而且在视觉上悦目。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作都能称得上融合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融合并不等同于消解传统、颠覆流行,媚世低俗的创作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所以,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必须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将传统戏曲文化发扬光大,亦让流行文化保持灼人的光彩。

四、结语

戏曲与流行音乐的合流,有人称之为“戏歌”,我们也可以把它归结到“中国风”音乐的一类。但不管如何划分,这种音乐的出现已经给舶来音乐充斥的中国乐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给民族音乐复兴带来希望。戏曲与流行歌曲本在同一艺术领域,其融合与发展便更显得理所当然,我们也就更有理由相信它们能够代代流传、生生不息。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各个领域里都呈现出既保持个性又注重融合的趋势,这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融合,会让中华文明熠熠生辉、愈走愈远。

猜你喜欢

周杰伦流行音乐乐器
学乐器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不及格的周杰伦,说好不哭还是哭了!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乐器
周杰伦 桀骜的少年也有坚持和守护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