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审计学习下的现实应用
2022-06-30吴穹陈绚
■吴穹 陈绚
从中央苏区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中国审计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又从稚嫩到成熟,可以说这本有关审计的史书有着与身俱来的红色血脉。而红色时期的审计人,有着艰苦条件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独立客观、恪尽职守的廉洁敬业精神——这是审计人的职业原则;有着艰苦斗争中为实现全面的经济恢复,民生复苏而灵活选择不同审计技术方法,不断奋斗不断提升自我的革命精神——这是审计人的工匠精神;有着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信念坚定不断创新开拓中国审计新事业的奋斗精神——这是审计人的初心信念。
而今天站在百年节点,回望历史,遥望未来,红色审计精神以其独有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老一辈审计人的自觉性贯穿于现代审计工作的始终,并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审计提供精神指引。基于现代审计已有的科学性,融入红色审计的精神性是审计人的集中体现。
一、清正廉洁,恪尽职守
廉政是审计工作的底线、生命线。“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说的就是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能时廉洁公正,不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过去有很多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审计工作者为我们作出表率。尤其在抗战时期,红色审计人如红军般艰苦节约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是他们的职业底线。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审计人员有审批财粮的权利,但他们却从未从中谋取私利。前有战时山东省审计委员会主任李子敬只允许在记账时使用好墨水,后有1942 年8 月晋察冀边区司令部主动发布《关于组织审计委员会的决定》,指出“贯彻精兵简政政策,掌握边区军政财粮预算,认真节约,消除浪费”。抗战时期,审计先辈精打细算编制战时预算,枪支、弹药、马匹粮草等等都要考虑周全,正是有了审计先辈们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节省,从不中饱私囊,每分钱都用在了抗战刀刃上,才打下了最后胜利的坚实经济基础。这些廉洁奉公的品质都为后辈提供了有力的指引。后来的审计人们皆以其为榜样将这种红色审计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审计事业。
韦时猛勤政廉洁、恪尽职守。在他的档案里,在他的职业之路上,在局内外人的心目中,找不到一点儿关于他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劣迹阴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时刻秉持着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初心使命,没有半点懈怠。韦时猛精打细算将这些年得到的审计提成费积累起来,用于单位平时的活动和基建,努力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提升职工的职业幸福感。
九江市审计局综合科科长庄健在27 年的审计工作生涯中一直廉洁自律,守住底线,拒绝诱惑。一次“一卡通”的审计任务中,在去到被审计单位前,出于廉洁审计的职业准则,庄科长对组员严肃叮嘱到:无论去哪,一律不允许摆放烟、酒、水果。无论是老朋友还是同学的请吃,一顿都不许去。审计过程中,乡镇被审计单位的同志特意来看庄科长,临走的时候给庄科长送了一盒茶叶,庄科长坚决不收,可乡镇的同志将茶叶放在房间,转身拔腿就走了。第二天,庄科长立马通知县财政局帮忙把这盒茶叶送回。只有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监督别人的时候才能挺直腰杆、理直气壮,才能起到理想的监督效果。庄健科长在工作生涯中始终秉持着“打铁必须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的初心理念,严守底线、秉公用权,守住廉政高压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崇仁县审计事务所所长邓维民在审计工作中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为荣,以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为耻。在年复一年的审计工作中,邓所长无以计数地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宴请,面对金钱的诱惑,丝毫不为所动,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审计工作者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弘扬红色精神,秉持审计初心。在现今的审计工作中我们应该延续老一辈审计人务实清廉、实事求是、恪尽职守、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反腐倡廉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贯彻廉政思想,以监督制约机制为有力支撑。作为新时代审计人,我们更要严格遵守并执行《廉政准则》 规定的8 个方面52 个“不准”要求,自觉维护“八不准”审计纪律,切实提高自身从审的廉洁性、自觉性,真正做到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真正传承并弘扬优秀的红色审计精神。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作为审计人的我们必须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恪尽职守。
二、灵活应变,恰当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年战争破坏下的经济战线已千疮百孔,各方面经济都面临全方位的恢复。此时,为了国家财政状况的及时快速恢复,以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快速地建立起一个可行有效的审计制度来完成国家各个层次的财务审核和未来财政监督就显得极为重要且迫在眉睫。但战争年代下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全国各个地区的财政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统一可适用各个地区的审计制度难以建立,更难以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各个地区统一实行。但我党并没有就此放弃,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审计条例(草案)》,并由财政部印发各地征求意见。最终,此件虽未印发,但许多省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在此案基础上颁发了适合于本省的相关审计制度,规范了审计工作。就如同我党一直坚持的民主集中制,我党在集中领导的基础上,由各方因“地”制宜,面对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环境,采用统一大纲下具体的审计制度,让各省各地区能灵活应变,恰当选择,最终顺利完成了建国初期的审计工作。这段红色审计经验的学习也让我们意识到在今天审计工作中我们也同样应该从中学习,在面对不同的审计对象,不同的审计环境时制定不同的审计方案,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今天,我们在审计准备阶段同样会先开展审前调查采用“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模型AR =RMM×DR”、“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等专业方法来先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具体环境,最终确定审计方案和方法。同时面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在其拥有的不同审计载体形式,有无持续可靠的流程等等不同情况下,所推出的包括合理保证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有限保证事实发现型取证模式的一系列不同的审计取证方法,也都体现了现代审计对我国红色审计中所体现出来的灵活应变,恰当选择的重要特点的学习、吸收与应用。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审计技术在日益提高,审计内容在逐渐扩展,面对多样化的审计工作,不难看出要做到同先辈般灵活应变、恰当选择,需要我们掌握的是更加全面的审计知识与技能。无论是传统审计方式还是新兴的“电子信息系统审计”“审计软件”,我们都应该用工匠精神来磨砺要求自己,对审计事业满怀热情,探索审计技巧,钻研审计技能,财政、税收、金融、法律等审计相关知识,新时代的审计人应是在实践中提高阅历与能力。既然有幸处于这个时代,便更要有责于这个时代。
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1934 年2 月3 日,阮啸仙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我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但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审计制度的建立也没有具体可借鉴的经验。一切可以说是从零起步,但以阮啸仙同志为首的中国第一代审计领导人不断在实践中求索、创新,没有可借鉴的制度,那就自己建立。先辈们首先健全各级审计组织,选派各级审计干部。对审计人员的规范上,先辈们也在当时红色战争背景下提出“六不准”工作纪律,即“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漏查或使用概数;不准徇私用情;不准吃馆子或吃公饭,外出审核一律自带干粮;不准收受被审人员任何物品。并要求审计人员熟记和坚决执行。而阮啸仙同志亲自起草的《审计条例》,由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查通过并颁布实施,成为中华苏维埃政府第一部审计法规。从无到有,中央的财政情况也被逐渐摸清。正因如此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我党才有了加强对敌经济斗争的底气,开展财政经济工作,打破经济封锁,建立审计制度,保障战争供给和人民生活。我们的先辈们不断求索,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亦不能忘记先辈们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新时代飞速发展之时,仍要记得与时俱进,让我们的审计制度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用依旧。2021年10 月《审计法》作出修改,本次《审计法》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健全审计工作报告机制,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对人大监督的支持作用。扩展审计监督范围,推进审计全覆盖。优化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同时大数据审计,智能财务等学科的出现也都反映了我们新一代审计人不断创新,在时代潮流下探索前进,完善我们的审计制度,铭记先辈精神。
或许不同时期的审计工作内容不同,方法不同,但不变的是我们同先辈一样渴望开拓,渴望创新,渴望推动中国特色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初心使命。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总体要求。
2021 年是建党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使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红色审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审计工作,是随着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开展各项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各项审计监督活动。红色审计精神就是审计人的指路明灯、指挥棒,给审计工作指引正确方向,它既是新时代审计人的集中体现,也是审计人的工作目标和规范准则。回顾党的领导下红色审计的百年发展历程,红色审计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红色审计精神也是历久弥新,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风云激荡的环境中,经济形势愈发复杂,中国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此时,红色审计以及红色审计精神在经济监督中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的经济形势,需要新时代审计人继承并发扬红色审计精神,站在阮啸仙等优秀审计前辈的肩膀上做好新时代的审计工作,牢记和践行审计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审计业务能力、不断充实红色审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