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细基层监督 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2022-06-30向正森

廉政瞭望 2022年6期
关键词:监委作风纪检监察

向正森

2022年5月19日,汉源县纪委聚焦村务公开,在安乐镇对村务公开、“三资”管理等开展监督检查。

紀检监察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但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特别是基层监督力量薄弱不均、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主责主业不明确不聚焦等问题,影响制约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今年以来,汉源县纪委监委大抓基层、做细监督,努力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夯实基础,固本强责

充实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人员力量。严把选人用人“入口关”,采取调任、公开招录等多种方式,补充干部8名,确保干部配备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同时坚持人员力量向执纪执法一线合理倾斜,动态调整、轮岗交流干部18名。严格规范全县乡镇纪检监察组织人员配备,行政编制20人以上的严格按照“两专三兼”标准配强专职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和兼职纪委委员,20人及以下的严格落实“一专两兼”要求配齐专职纪委书记和兼职纪委副书记、纪委委员,为全县123个村(社区)配备了纪检委员(纪委书记)。

突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主责主业。制定实行乡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分工“报备制”和纪委书记年度综合考核以县纪委监委考核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机制,严禁专职干部分管、负责其他岗位工作或被长期、频繁借用,要求兼职干部积极主动参与、配合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结合村集体“三资”管理提级监督等工作,挑选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作为试点,推进村级纪检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印发《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履职手册》,明确村级“三员”职责及监督事项27项,并整合村级纪检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廉勤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力量联合开展监督。

促改作风,提能塑形

推动党员干部持续深入转变作风。牵头开展全县“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党员干部“思想解放不到位、能力欠缺不提升、作风转变不彻底、担当实干不主动、一流目标不争创”等五方面突出问题,督促查摆主观随意决策、征求群众意见不充分、工作脱离实际等问题318个,“解放思想、提升能力、锤炼作风、实干立身、勇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开展“阳光问政”进基层活动,聚力打造“椒麻话廉”政务访谈节目名片,深度推动“部门+乡镇”联动问政,动态收集、对点反馈、集中晾晒民生诉求,分行业、分系统、分领域曝光整治问题,累计收集群众诉求102个,督促推动立行立改问题26个。

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综合能力素养。坚持以政治学习为引领、业务学习为载体、专业知识学习为拓展、兴趣学习为补充,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作风本色更加彰显。采取导师帮带、岗位练兵、片区拉练、以考促学、以评促改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大练兵”活动。聚焦纪律作风、工作质效、制度建设三大方面,积极开展“大提升”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逐步树立。

联动监督,减负增效 

制定联动监督检查工作运行机制。牵头制定全县年度重点监督检查任务清单,明确重点监督事项10项,统筹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办督查室、县政府办督查督办室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力量,采取“调研式”与“初核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动监督检查7次,制发督查通报6期,督促整改问题247个。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季度总结、研究、调度和部署联动监督工作;实施备案管理制度,牵头单位按规定时间节点报备监督检查计划及情况,对未纳入联动监督检查的全局性监督检查事项,实行检查和问题“双备案”管理;推行“红黄绿”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检查实效。

建立“三线合一”联动协作机制。聚焦办案质量和审查调查能力“双提升”,探索建立并积极推进“三线合一”联动协作机制,在不新增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按照“地域相近、职能相关、有利工作”的原则,将县纪委监委第一至第四纪检监察室及全县17个派驻机构、21个乡镇纪委划分组建联动协作片区4个。根据工作需要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人员力量,实行集中办公,通过联动监督、联合办案、联用成果,增强监督合力,实现“1+1+1>3”的效果。749DCE71-6172-4D11-81F1-586C28A1D95A

猜你喜欢

监委作风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纪检监察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