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知识场景增长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策略

2022-06-30刘飞

传播与版权 2022年7期

刘飞

[摘要]专业知识场景是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土壤,编辑专业知识场景具有包容性与排他性、变化性与稳定性、强制性与隐蔽性。在专业知识场景中,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是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动力和源泉,同行交流与合作拓展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途径,场景的个体专业社会化进程加速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创造开放性的专业知识场景,提供宽松的组织文化环境,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等方式来优化专业知识场景,增长编辑实践性知识,助力编辑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专业知识场景;编辑;实践性知识

出版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编辑是一个专业社会化的群体,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如果一个专业适应了某种社会需要,其功能本身也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1]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人要想从事编辑这个专业性职业,就必须先具备编辑群体这一社会角色所应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编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编辑除了要具备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应用于实践操作过程的整合性知识,主要包括内容知识、过程知识与技巧、信仰与价值观、缄默知识等。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复杂性、过程性等特征以及需要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获得。”[2]可见,编辑的实践性知识是编辑全部的个体经验,是一种与理论知识存在特殊联系,又不同于单纯理论知识的知识,其影响编辑个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辐射编辑的日常工作行为。

弗朗兹·博厄斯曾说,一个个体都按照他生活的文化规则行动,换言之,即“入乡随俗”。大到一个文化种群、一个国家地区,小到一个社会组织,都构成了个体生存的环境。个体唯有融入环境,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对编辑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多样,既有现实的物质环境,又有人际的社会气氛,还有精神层面的文化传统等。但是,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出版专业工作环境,也就是编辑专业知识场景。编辑专业知识场景是产生出版专业知识的工作背景,统摄了编辑工作环境下不同人、事、物的特殊关系,从广义的文化层次上看,其包括工作的物质条件、人事关系、制度规约、价值信念等。马克思·韦伯曾断言,人是悬在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专业知识场景就如一张网,纵横交错。正是这样的意义之网,产生了编辑这个职业的实践性知识,并为编辑进一步理解该实践性知识提供了背景基础。

一、编辑专业知识场景的特征

作为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工作背景,专业知识场景融合了物质条件、人际关系、制度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于专业知识场景,从而使其具有与其他场景不同的特征,呈现包容性与排他性、变化性与稳定性、強制性与隐蔽性的融合与统一。

(一)包容性与排他性

编辑专业知识场景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向内容的庞杂和琐碎。专业知识场景涉及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工作背景的方方面面,大到整个传媒的行业生态、编辑部的组织文化环境,小到某一选题或者出版过程的各种问题。二是不同个性、风格和作风的编辑共同工作于同一场景,专业知识场景为编辑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但是作为某一特定的专业知识场景,编辑专业知识场景具有特定的文化传统、价值规范、行为习惯等,具有一种排他性的竞争本能,当编辑个人的某些观念和行为与之不相容时,专业知识场景的排他性便有所体现。编辑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化的群体,其要求成员遵守群体规范。编辑个体出现的“异类”的观念和行为,要么被排斥于专业知识场景之外,要么被逐渐同化,与场景固有规则体系相容。

(二)变化性与稳定性

编辑专业知识场景的变化性主要在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编辑工作的开放性使专业知识场景发生变化。现代编辑活动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编辑工作又是一种与外界广泛接触、开放性很强的工作。编辑与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素质的作者沟通协调的不确定性加大了编辑工作的难度,编辑需要具有良好、机智、灵活的公关能力。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发展会引起编辑出版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出版行业,其对编辑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及时更新编辑理念,掌握并运用新传播技术。稳定性则是就专业知识场景的继承性和惯性而言。出版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之一,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编辑出版共性传统,因其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而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对编辑部而言,编辑部内部约定俗成的工作模式或者习惯性的活动,会通过制度化成为一种特定的模式或类型,且具有较大的惯性和惰性,不易改变。

(三)强制性和隐蔽性

编辑专业知识场景对编辑个体的影响具有外在强制性和内在隐蔽性。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想要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有两种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偏离进行调整:第一是社会化机制,负责向新成员传授和灌输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他们掌握承担角色的本领;第二是社会监督机制,对越轨行为实行监督和制裁,维持正常的社会结构”[3]。因此,编辑专业知识场景会把自身的约束和模式强加于在场景中的个体,主要表现为制度性规约和考核评判机制,二者共同修正编辑的个体行为和观念,使编辑个体在行为上符合编辑部的要求,在观念上内化专业知识场景的各种观念体系,调整与场景不相容的原有观念体系,并获得认同。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具有“公共文本”和“隐示文本”两种形式。隐示文本是一种隐示文化,其影响具有内隐性,即潜移默化性。编辑专业知识场景的隐示文本通常是场景的隐性规则或组织氛围,影响和制约编辑个体的工作。

二、专业知识场景中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专业知识场景是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土壤: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是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动力和源泉;同行交流与合作拓展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途径;场景的个体专业社会化进程加速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一)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是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动力和源泉280B69BA-0ECD-42F9-945A-C04E85844B36

实践性知识生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知识”,“更强调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及学习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4]。出版实践产生的问题情境是非结构性知识的源泉,也是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诱因。问题情境使编辑产生意识上的困惑和不安,引发编辑反思原有的实践性知识,对话情境并重构问题情境,再实施行动,通过行动积累新的经验,进而生成新的编辑实践性知识。可见,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是编辑自我反思的动力和源泉。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有经验可以解决的,二是原有经验不可解决的。两种情境需要编辑反思,编辑对前者的反思是提取与优化原有经验,对后者的反思是重组与改造原有经验。一方面,编辑将原有经验提取出来并成功运用于问题情境,能够进一步加深自身对原有经验的认识,完善原有经验。另一方面,编辑根据新问题情境,重组与改造原有经验,形成新经验并成功运用,能够丰富编辑的经验体系。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促使编辑不断自我反思,既有利于编辑印证原有正确的经验,又有利于其形成新经验,增加自身经验体系的总量,从而完成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更新。

(二)同行交流与合作拓展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途径

编辑反思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是其自我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方式,这需要编辑个体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但编辑受限于自我反思意愿与能力的不足,或因自我视域局限,反思流于表面,或过度拔高自我经验的实践性知识,抵制和消解自身形成的新的出版专业知识。而同行交流与合作可以改善编辑个体固有的实践性知识所形成的知识封闭状态,促进编辑个体经验和思想的交流,拓展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途径。一般而言,作为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和更新的專业知识场景,工作场景可以为编辑提供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包括物质帮助、客观建议和理论知识。情感支持则表现为关心、共情的特征,为编辑个体开展同行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即提供场所与机会,丰富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例如,在编辑部的专业知识场景中,选题交流会、重大选题的策划会、评刊会等作为制度成为固定的交流方式,编辑团队呈现关心、积极、坦诚的交流氛围。编辑个体在此专业知识场景中,可以正面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有助于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三)场景的个体专业社会化进程加速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编辑的职业发展是编辑个体专业社会化的过程,即编辑内化职业价值观,掌握职业技能,认同编辑规范。这一过程也因编辑具有不同的角色而形成两种并行的社会化。一是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编辑所应表现出来的社会期望,如“优秀作品的助产士”“为人作嫁衣的无名英雄”等。二是作为编辑部成员的角色,编辑必须内化编辑部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规范,适应编辑部的运行方式,融入特定的编辑群体,在编辑部这一特定场域中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可见,编辑不仅要践行编辑职业群体的社会规范,而且要践行编辑部这一特定专业知识场景的角色规范。特定专业知识场景因其内在的强制性促进了个体角色观念的内化、角色能力的培养和角色性格的养成:不同种类编辑部的历史传统、所秉持的理念和价值体系等都无声地塑造编辑个体内在的职业性格;工作场景的制度规范加快编辑个体职业角色习惯的养成;编辑部师徒制的“传帮带”模式有利于编辑个体职业角色技能的快速生成。可见,专业知识场景通过文化熏陶、制度规约的“推力”和各种便利条件的“拉力”,快速实现编辑个体角色的转换,使编辑较快地适应专业知识场景的要求,积累一套能在特定场域使用的新经验体系。因此,专业知识场景的个体专业社会化进程加速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三、优化专业知识场景,增长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策略

实践性知识是编辑开展出版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专业知识场景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背景。然而,专业知识场景因其本身具有的排他性、稳定性、强制性促进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同时,有可能抑制编辑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加大编辑更新实践性知识的难度。因此,优化专业知识场景,发挥其正向功能,已成为编辑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题中之意。

(一)创造开放性的专业知识场景

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通过自己的活动以及对活动方式的关注与反省,产生“内部经验”和知识的途径[5]。可见,反思是人们对自身思想和经验的重新审视。在专业知识场景中,因出版实践的问题情境而引起的反思能够提升编辑的研究能力,推动编辑向学者型编辑发展。然而在实际出版中,特别是对新编辑而言,基于场景的问题情境的反思有时并不能促进编辑经验的更新,反而使其走入“封闭模式”。一方面,编辑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很容易将成功的经验等同于“直线因果关系”,只考虑技术层面的操作,忽视价值理念的反思,使多年的工作经验基本是一次工作的重复。另一方面,编辑在传统和保守的场景中,基于生存压力的反思有可能使其原有的观念发生退化,即“不在于人们的逻辑理性,而在于与规则系统之间具有相容或一致性标准,形成一种整合性的‘妥适性方案”[6],从而不利于其更新专业知识。因此,编辑反思的效果与所处的场景密切相关。要想让编辑在反思中成长,必须创造一种开放性的专业知识场景,引导编辑走向“开放型反思”。在客观上,这种专业知识场景要为编辑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使其通过参加各种交流和讨论来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及时了解编辑出版行业的前沿动态。在主观上,这种专业知识场景要引入前沿性的传媒、出版理念,促使编辑反思和改进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改变旧有的观念,学习先进的出版专业理论知识,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提供宽松的组织文化环境

环境能够有力地塑造个体的行为,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期待。编辑实践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知识场景塑造的结果。编辑部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内在固有的工作理念、价值取向、制度规约等会促使编辑自身过滤掉与之不一致或者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过滤实际上是条件性的选择,使个体与整个组织系统相融或一致。可见,专业知识场景加速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同时,制约编辑的创造性和智慧的发挥。因此,创设一个宽松的组织文化环境有利于减少编辑的工作压力,给予其更大的自主发挥和自主创造的空间,改变其固有的价值观念,改善模仿现存的编辑工作模式,打破内化的思维模式与场景相互适应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一方面,专业知识场景要形成宽松的心理氛围,给予编辑个体解决问题的试错空间,使其在解决问题中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展示,满足其自由生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专业知识场景要具有宽松的制度管理,以编辑为本,坚持“民主”与“自主”原则,尊重编辑的个性发展,鼓励编辑个体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个性化的编辑风格。这样的组织文化环境才有利于编辑生成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实践性知识。280B69BA-0ECD-42F9-945A-C04E85844B36

(三)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

编辑群体是编辑个体生成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支撑。基于编辑部全体成员构建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是编辑实践性知识增长的重要途径。“编辑专业学习共同体是集编、校、研于一体的学习型组织,旨在打破横亘在编辑部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之间的壁垒,促使具有不同风格特点和思维方式的编辑互相交流、合作与分享,激发创新和发现,从而获得共同成长。”[2]这样的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而且是一个道德共同体。一方面,在专业知识领域上,共同体的编辑进行最大限度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共同体的编辑互相关心和支持。因此,构建编辑专业学习共同体成为优化专业知识场景的重要手段。首先,编辑专业学习共同体要建立共同的價值观和愿景,凝聚全体编辑成员共识。其次,编辑专业学习共同体要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在工作上,积极开展选题研讨,共同解决编辑出版问题;在学习上,组织成员互相介绍和分享新的出版专业知识、当前的传媒行业动态等,让共同体成员集体进步、持续发展。最后,编辑专业学习共同体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体成员能够互相理解与支持,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共同进步。

四、结语

专业知识场景是硬性物理环境和软性文化环境的综合体,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为编辑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提供土壤;另一方面,其为保持自身特色而表现的排他性和为稳定而表现的保守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编辑个体智慧的施展,使编辑实践性知识的更新滞后。编辑工作需要创造性和灵性,更需要机智与智慧,因此,作为编辑个体,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交流与合作中创新。作为专业知识场景,编辑部要明确自身的推动力和制约力,减少制约编辑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因素,促进编辑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刘火苟.认知学徒制:新编辑培养的组织与实施探讨:以学报编辑为例[J].中国编辑,2021(03):92-96.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阎国忠.体验·反思·思辨:关于美学方法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30-42.

[6]马永翔.心智、知识与道德:哈耶克的道德哲学及其基础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80B69BA-0ECD-42F9-945A-C04E85844B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