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
2022-06-30刘希秀
刘希秀
随着我国新课改不断推进,现代幼儿教育开始关注幼儿的综合发展。针对幼儿的心理和智力特点进行自主游戏活动,有利于推动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自主游戏是一个自由选择、自主互动的过程,主要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要为目的,以快乐和轻松为主要理念。在强调以幼儿为本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放”和“导”的结合,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优势,认真解读并观察幼儿的行为、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及时为幼儿提供有效的介入和支持。本文围绕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实际情况,首先简述了开展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以及教师有效介入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影响教师介入的因素,最后详细阐述了可行性策略。
一、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推动幼儿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针对幼儿的动作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肌肉动作,以走跑、跳、攀、爬等为基础,重点培养了幼儿动作的平衡性、力量、敏捷等。第二种是小肌肉动作,一般通过自主游戏完成,可以训练幼儿的双手和眼睛的配合力,使动作更为敏捷。其次,有利于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自主游戏是一项充分以幼儿为根本、服务于幼儿的自发活动,能给幼儿提供一定的精神乐趣。若想构建幼儿自身的知识体系,需要幼儿和同伴、周围事物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发展主动思维意识,产生积极交往的愿望,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自主游戏也能让幼儿获得一定的感知能力,使其思维更具韧性和创造性。游戏中需要幼儿与外界的互动,其语言能力能够在获得外界知识的同时得到发展。最后,有利于推动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会在无形中选择同伴,每一个幼儿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分子,必须遵守集体的规则,以实现和同伴的相互协作与帮助。在自主游戏开展之时和同伴的互动,能为幼儿提供最纯粹的交往体验,不会让幼儿积累精神压力,使幼儿可在游戏进行时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这不仅完善了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其未来的交往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的重要性
自主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自主游戏不能完全放任幼儿自由。自主游戏尽管会带给幼儿更多的活动空间,但也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影响。教师的介入可挖掘出幼儿的潜能,但如果不在合适的时机利用正确的方法介入自主游戏中,自主游戏的负面效应极容易对幼儿造成影响。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有效介入,不仅能充分体现出自主游戏内在的育人价值,还能减少自主游戏中出现不良影响的概率,使自主游戏的正面效应得到发挥。与此同时,教师的有效介入也能提升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能力。幼儿自身的游戏水平是其身心发展的集中体现,尽管先天因素也同样会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但在教师适当的介入下,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或游戏中的角色,能够将这一效果进行增幅,显著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由于年龄因素,尚未形成完善的思维体系,其行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容易出现潜在问题。教师在介入时会时刻关注幼儿的举动,保证其人身安全,避免危险的发生。此外,幼儿对事物的注意力、好奇心时间较短,容易在游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兴趣和耐心。而教师的介入可基于幼儿的行为动机,分析其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和指导,重新激发幼儿游戏的热情,使游戏的完整性得到保障。为此,教师应在介入幼儿的自主游戏前考虑最适当的介入方式,以合适的身份介入其中,以不干扰幼儿独立思考为前提,使幼儿深入思考游戏中的问题,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等能力。
三、影响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的因素
(一)介入的时机
幼儿游戏兴趣的强弱是由幼儿自主游戏的持续性所决定的,在幼儿对一项游戏失去兴趣时,教师不能发起新游戏,或者没有明确游戏规则和玩法便开展活动。如果幼儿回顾或重复进行某项游戏活动时,教师应仔细观察,陪同幼儿一起思考,而不能强行介入,试图用新游戏予以代替。自主游戏并非对幼儿的完全放纵,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如果偏离教学目标时便立即介入,容易让幼儿失去自主发展的机会。教师创设的游戏气氛、投放的游戏材料都赋予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幼儿在操作时若是稍微偏离了预期效果,或者幼儿的表现与教师的预想不一致,教师也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不可直接介入,否则会使幼儿再次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也会失去“自主”的意义。
(二)介入的方式
如果发生了幼儿争抢游戏材料的情况,教师应先进行观察,根据情况先思考是否要介入,而不能盲目地增加材料的数量。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思考、探索、交流的实践,立即添加材料的介入方式显然稍有偏颇,这种介入方式阻碍了幼儿之间有效沟通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若是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主导过多、悉心指导过多,或在自主游戏活动开展前抢先示范,都会打乱幼儿的活动思维,对幼儿的一些想法产生干扰,不但会对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不利影响,也会减少幼儿自主发现和探究的机会,还抑制了幼儿想象力与创新力的发挥。无论是言语还是动作的介入和指导,教师都要做到从实际出发,根据情况进行干预,向幼儿伸出援手,但不可立即介入干扰,否则也会使幼儿缺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制干扰只会让活动的随意性有所增强,不利于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四、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的策略
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使其得到良好的游戏体验感。教师还要转变指导思想,结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征和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在教师介入时,一定要重视幼儿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发挥出自主游戏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关心幼兒个性化能力的发展,从游戏场地、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分析,选择适合的介入时机和方式,对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科学的指导。
(一)认真观察幼儿行为
观察是对幼儿展开合理指导和提供必要帮助的基础。幼儿教师要学会角色的转变,从传统意义上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朝着活动的指导者、辅助者的方向进行转变。所以,教师应以观察的方式,首先对幼儿的行为予以分析,再依照游戏当前的进行情况,判断是否应该为幼儿提供支持,以及要为幼儿在哪方面进行指导。
例如,部分幼儿喜欢“过家家”的游戏活动,教师可基于这一主题开展自主游戏。幼儿一系列的生活化行为诸如“哄娃娃睡觉”“喂娃娃吃饭”等,并非只应用现有的道具开展游戏的过程,而说明幼儿在作出行为时已经调动了自身的生活经验,也是在模仿自己的父母曾经对自己发生过的动作。教师此时应通过观察,对幼儿已有的经验加以了解,在今后的“过家家”自主活动中,持续地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材料,创设形形色色的游戏环境,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长久发展。除了传统的布娃娃、小婴儿床、小勺子、奶瓶等材料外,还可加入小婴儿车、婴儿床挂件、各种小型烹饪道具、橡皮泥等。橡皮泥的加入可使这一自主游戏得到升华,为幼儿提供自创道具的机会,幼儿可根据需要发挥自己的手工艺术创造力,捏出自己需要的道具。教师也要通过多维视角了解幼儿,和幼儿进行互动,提供适当的指导,或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幼儿一起开展游戏活动。除了应观察幼儿自己的行为以外,教师还要时刻留意幼儿与其他幼儿的交往情况,牢牢把握幼儿的交往能力、活动的开展情况等。这种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与了解幼儿的方式,能够为幼儿自主游戏的成功进行提供更多支持。
(二)适当增加游戏任务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幼儿对自主游戏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伴随幼儿的成长,幼儿可在达成活动目标的同时,从中掌握新的技能,实现自我突破。为培养幼儿多项技能,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可在自主游戏中适当地增加游戏任务,使幼儿获得更丰富的游戏体验。例如,开展以“超市”为情境的自主角色游戏,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现力,让幼儿学会和其他幼兒进行协商,发展其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一个幼儿在购物时发现购物车没有了,于是向其他幼儿借车,同伴刚好购物完毕,于是答应了。但由于疏忽,在推到台阶上时摔倒了,车轮和底座都掉了下来,幼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教师如果遭遇了这一场景,可用语言进行介入,直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解决这一状况。幼儿便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幼儿说再做一辆,还有的说可以修一修。大家通过观察购物车损坏情况认为值得一修。此时,教师便要及时为幼儿提供维修工具,最后在集体的力量下由超市的“管理人员”完成了维修。在此事件中,幼儿能够回想起以往逛超市的经历,在完成购物任务的同时,也能依照自身经验,实际动手,使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可见,教师应在自主游戏中及时地为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原有的活动更加丰富。经由任务的增加,维持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实现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丰富自主游戏形式
自主游戏本是一项以“自由”为理念的游戏活动,教师还应该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材料,突破传统的自主游戏组织方式,使游戏活动得以有序进行。也可以通过混龄游戏的方式,集合整个幼儿园内多个班级的幼儿,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同伴,激发其自主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可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幼儿都有机会自行选择整个区域内的游戏内容和同伴。此时,教师应鼓励本班幼儿和同班、异班、异龄的幼儿进行交往,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方式,促使幼儿开展游戏,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与乐趣。比如,在“单、双杠”活动中,幼儿年龄存在差异,其肢体力量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具有较强力量的年长幼儿来说,能够为能力稍弱或者不敢尝试的幼儿提供帮助,也会为其做出动作示范等。小班幼儿在进行单、双杠活动中,中班或大班幼儿还会在一旁保护。教师也要做到对此类现象的时刻观察,同中班或大班幼儿一同守护小班幼儿的活动。这种方式对引发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兴趣,也具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另外,幼儿园还可进行班级间的自主游戏对抗赛,确定每天的活动区由哪些班级进行单个或多个项目的比赛,突破年龄与班级的界限,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交往机会,实现幼儿的共同进步。
(四)抓住教育引导契机
教师要做到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跟踪,及时了解幼儿对待游戏的态度、热情度等,有助于为教师的介入与指导提供相应的支持。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教师可首先对这一教育内容进行渗透,让幼儿约束自身的行为,明白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将会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如果幼儿因内向而怯于开口和进行游戏,教师可帮助幼儿组队,带领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会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例如,在以“餐厅”为情境的自主角色游戏中,有的幼儿会扮演厨师,有的扮演服务员,还有的扮演顾客。虽然餐厅内的“工作人员”已经完成了布景工作,甚至还张贴了“本店特色菜单”开始叫卖,却迟迟没有顾客前来购买,厨师和服务员只是坐在椅子上等待。由于长时间缺少和幼儿产生互动,游戏无法继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要以介入的方式使幼儿的交流机制得到顺畅,促进游戏继续进行。教师可扮演一位“有态度”的顾客,为其他幼儿做出榜样,比如“你们这儿都有什么好吃的?”服务员拿出菜单指出推荐菜,教师可继续介入“这两个菜有点儿贵啊,能便宜点儿么?要不加二两米饭也行。”……这种引导,不但为其他幼儿提供了示范,也锻炼了扮演服务员角色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如果服务员一时不知如何对待教师的“态度”,教师可以温和的语气引导幼儿对待此类顾客的处理方法。在教师的成功介入后,其他幼儿也会模仿教师来店“进餐”,一些幼儿甚至学习教师的“态度”,为服务员和厨师出了其他“难题”,使活动气氛得到了活跃。因此,教师应随时跟踪游戏的进展,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恰当的时机,以多元化的介入方式支持游戏活动的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介入,也是一种指导的过程。介入正确,将增强幼儿对自主游戏的兴趣,其正确与否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基于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形势,教师要明确幼儿园开展自主活动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与幼儿的身心特征,对有效介入工作展开全方位的分析;以幼儿的个性成长作为切入点,探索和寻找多种方式,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以激发幼儿自主思考为目的,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在游戏中适当增加其他任务,在抓住教育引导契机的同时,丰富游戏的形式。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