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规律扎实推动省域现代化建设
2022-06-30王国亮谭亚兰
王国亮 谭亚兰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征内涵,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提出“六个明显提升”目标任务,为全省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要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立足苏南、苏中、苏北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开展差异化的区域实践,努力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现代化建设形态。
城乡融合,苏南做好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军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苏南地区城镇化率已达82.34%,发达城镇与富裕乡村众多,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发展最大制约因素。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系统探索补齐现代化建设短板,着力推进居民共富、城鄉共享的现代化品质生活。
全面畅通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加快打通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南京、苏州等城市放宽落户限制、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切实保障市民与农民、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搭建资源共享、链条共建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高质量建设一批特色小镇、重点中心镇,提升小城镇联结城乡功能和乡村经济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发挥宁锡常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引领作用,扭住土地核心要素率先开展农村集成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制度,提升土地配置效率。完善城市优质资源要素下乡长效促进机制,建立工商资本有序下乡负面清单制度,健全乡贤能人回乡、科技人员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等激励机制,广泛吸引城市人才、科技等要素出城入乡。以更高质量更加稳定更为充分的就业带动更高水平收入,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差距不断缩小。
内外兼修打造美丽宜居城乡环境。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新城新区复合开发,优化居民居住条件、城市空间形态及复合功能品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打造集成生活居住、就业创业、文化乡愁的乡村公共空间,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
协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促进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平等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深化城乡对口帮扶,共建一批跨区域、联城乡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联合体,推进优质医疗教育文化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分布、城乡统筹,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区域协同,苏中勇当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
苏中地区通江达海、连接南北,地跨我省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两大功能区,在全省发展大局中起着承南启北的重要作用。要更大力度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实现与苏南苏北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城市功能对接、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
深化跨江融合发展功能定位。系统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加速建设过江通道、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和南通新机场,稳步推进南北高速公路县际联通。主动服务、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探索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飞地+产业飞地”等创新模式推动苏中地区实质性融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科学谋划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
统筹推动创新融合产业协同。深化与上海、苏南协同对接,共建一批跨江合作园区、共性技术平台、产业创新联合体,以应用为导向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吸引更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苏中转化和产业化。优化沿江沿海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统筹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瞄准长三角地区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功能型总部经济及特色型服务经济科学布局,精准招商,更高层次参与长三角生物医药等产业联盟及产业分工,全力承接产业转移扩张,争取重点企业升级搬迁,提升整体竞争力。
加强区域共融共建共治共享。加强政策协同,对标苏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释放“引进一名人才、发展一个产业、培育一批企业”的“链式”效应。放大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集聚辐射功能,与中心城市合理分工,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服务,创造“留得住”的生活环境、产业生态和人文生态。巩固拓展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构建数据赋能、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区域治理新模式,推进污染共治、环境共保、生态共建,全力破解“化工围江”,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增强里下河地区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建设,打造区域生态经济品牌。
跨越赶超,苏北成为支撑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力军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农业现代化补短板的关键期和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风口期。要立足和放大自身资源、区位、战略优势,以建设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为后发地区跨越式现代化建设探路,形成适宜自身发展的最好方式、最佳路径,推动后发地区从“洼地”变“高地”。
加强政策体系的赋能支持。制定实施新一轮“一市一策”,用好升级版的南北挂钩帮扶合作机制,建好省级南北产业联动创新示范平台,推进南北帮扶合作向纵深宽领域拓展。着力打造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相互支撑的“物流金三角”,支持连云港和徐州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形成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增强苏北腹地开放发展新动能。
增强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引擎。坚定不移招大引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打通龙头型、平台型、基地型项目落地转化通道,集成资源、培育发展徐州装备制造、盐城汽车产业等苏北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沿海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强化产城互动、港城联动。推进“两业”融合发展,后发快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实施企业“智改数转”推进工程和产业链“智改数转”升级工程,创建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
优化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充分发挥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及综合承载力。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分布有序、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区域空间格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紧补齐苏北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深度推进苏北农房新建社区改革,增强要素吸引力、就业吸纳力和人口承载力。
筑牢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保障。以工业化和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建立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工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依托运河长廊、黄河故道、滨海湿地等自然资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化盐城湿地保护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促进富民增收。
(作者单位: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综合处)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