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
2022-06-30严婧
严婧
根据2020年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语文课程应设置“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专题。将语文教学立足于匠人文化,基于“活页式”教材的理念,重组教学内容,以落细、落小、落实的教学方式,深挖教材中的匠人形象,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当代中职生社会参与意识的目的。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弘扬工匠精神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提到了工匠精神。由此可见,工匠精神与匠人品质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所弘扬的职业操守,同时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
根据2020年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中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专题应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依据
1.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喻文德、肖群忠、李宏伟等学者试图从伦理、文化、历史、实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喻文德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以及一种工作伦理,其内涵包括“敬业:对职业的敬重”“专一:对技艺的执着”“严谨:对品质的苛求”三个方面;肖群忠、刘永春认为,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定义,其内涵包括“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学者李宏伟、别应龙则在研究中西方工匠精神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工匠精神的五种特质: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随着历史长河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工匠文化,以落细、落小、落实的教学方式,传承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使工匠文化变得如空气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在于,文章所传递的思想与社会精神和读者个人经历容易产生共鸣,这无形中扩大了语文教师的可为空间,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2.语文教材中的匠人形象
语文课程是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主阵地,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情怀的熏陶,体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是2020年语文新课标的重点内容之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匠人形象,对于中职学校而言,不但能更好地彰显职教特色,还能把文本材料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挖掘匠人形象,感悟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也是渗透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1.内容选择
始终围绕“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进行专题作品研读,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中的《“大国工匠”彭祥华》《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龙偃月刀》《一张诊断书》《跨越百年的美丽》五篇文章,以及单元导读课和成果检验课,共计12学时。以活页式教材为理念,把基础模块、职业模块等教材内容进行重组,选择其中能体现匠人精神的课文进行专题阅读。以《“大国工匠”彭祥华》为例,其所蕴涵的精益求精、技艺高超、责任担当、爱岗敬业等精神内涵,便是学生需要领悟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精神特质和人格魅力。此外,专题阅读还设有导读课和成果检验课,以增强其连贯性与实用性。
2.关于学习目标、重难点的设定
基于“活页式”教材的新理念,以专题阅读的方式重组课程内容,重视综合性学习和知识的整合梳理,通过打破单一的文选体系,重构本书内容,构建情境言语实践和综合学习相容的新模式。利用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通过精读、略读与浏览等阅读方法,研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领悟丰富的思想内涵。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材料,从而使语文学习更加社会化和生活化。基于以上分析,制定本专题阅读的单元目标与单元重难点。
(1)阅读有关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典型人物的作品,如解说词、人物通讯、小说、回忆录等,了解文体的基本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2)在文本阅讀中,领悟人物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共性,理解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育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3)体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公共参与意识,结合自身实际,践行工匠精神。
(4)学习写作访谈录、解说词、人物通讯等常用文体。
基于单元整体目标与重难点的安排,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每一篇文章进行课程目标与重难点的设定。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教师可以以“黄土地上的韧劲”为主题,分别从“知之韧、情之韧、意之韧、行之韧”四个方面对袁隆平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把学习目标设定为:①通过把握关键字词解读文本,感悟袁隆平在“知”“情”“意”“行”上的韧劲,体会主人公对这片黄土地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②掌握人物通讯的具体特点及写作要求,能根据实际进行文本创作。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把①设定为学习重点,把②设定为学习难点。又以《一张诊断书》为例,文章选取了林巧稚在非常年代里开具“一张诊断书”的故事,体现了她的职业操守和人性光辉。“工匠精神铸就医者仁心”,在引导学生理解林巧稚事迹意义及其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坚持自己的职业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教师可以把学习目标设定为:通过把握关键字词解读文本,结合历史背景,感悟主人公“大慈恻隐之心”与“普救含灵之苦”的人性美,并以此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而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历史代沟,学生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感悟其崇高品质。
3.效果分析
以《一张诊断书》为例,故事讲述的是在“文革”时期林巧稚医生冒着承担政治责任的风险,救治一名“特务”的故事。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理清文章思路,通过把握关键字词,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但本课难点在于历史代沟,学生是否能通过文中的关键词句,深挖文本中所蕴涵的价值追求与情感态度,就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此时,教师应关注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设置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与学生共同打开文本。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单,先“知历史”,再“说历史”,最后结合文本材料“辨历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步一步理解文本。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分析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大医精神(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历史担当三个维度)认知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Y校二年级护理专业4个班,共180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被试学业水平相当,班级人数相当,男女比例相当,其中男生43人,女生137人,年龄为(13±2.70)岁,两组学生在授课学时、身心状况、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其中对照班使用传统的授课内容及方式(即从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分析),实验班使用新模式的授课方式(即糅合“大医精神”中的核心理念,结合历史背景进行人物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从表1可见,在“医术精湛认知状况”维度上,新模式的授课方式(p=0.000)和传统模式的授课方式(p=0.000)有显著的影响并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历史担当认知状况”维度上,新模式的授课方式(p=0.002)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关于新模式的教学方式,有被访者分享:“语文课本剧上,我们发挥自身所长,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要研究文本内容,自己去查找资料,这样你就会自己学会思考,学到的知识才真正是自己的知识。”“我们最喜欢的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例如讨论林巧稚医生的人物形象,老师让我在课前先通过网络搜索与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并与小组成员一起,整理资料。在课堂上,我们要把人物放在历史背景下进行讨论,这时候大家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有时候讨论非常激烈,但是讨论之后我们会对内容记忆得更加深刻。”
在后期的调查中,当被问到“在本专题学习中,我觉得文本带给我很大的思想冲击与思辨思考”时,180个样本中,选A“非常符合”的有73.33%,选B“有点符合”的是18.33%(图1),总体来说,本次专题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有一定的成效。
在教学评价方面,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进行,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竞争氛围。
在信息化应用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UMU学习平台”“微课”等信息化手段,改变以往信息渠道单一、消息滞后闭塞的教育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探索新型的学习模式。
4.不足与诊改设想
(1)學生因缺乏亲身体验,在感悟人物精神品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设想:应加强横向阅读与纵向阅读的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其知识面,同时,积极参与当代语言文化实践活动,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
(2)学生在拟写人物通讯、解说词等文稿时词汇量较为缺乏。设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以及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相关的文学作品,开展文学鉴赏活动,提高其审美体验。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语言文化。
(3)个别学生对工匠精神理解欠透彻。设想:教师应在课前提供有关“工匠精神”的书籍或者新媒介信息,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信息的获取、呈现与表达,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培养其跨媒介的理解、辨析、分享、交流等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DZZJG2020546。]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