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重构的探索综述

2022-06-30高文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化工重构

高文强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各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在既有课程内容中发掘思政元素,通过科学论证和实践使之成为学生易接受的课程内容,继而实现全过程的思政教育,该过程称作课程思政重构的研究。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实现分析化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化学专业课程的思政重构研究,已经成为高校化学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一、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重构的探索思路

一线的教研团队和教师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思路是精心挖掘与分析化学知识点相对应的思政元素,构建思政案例库,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渗透和融合,实现价值的引领,该过程即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重构过程。

分析化学课程自身具有显著的可实验验证特性,特别适合科学论证、以理服人,适合课程思政重构。课程思政的重构要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精心挖掘、设计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可在制订分析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对课程思政进行重构;或通过构建思政案例库,挖掘学科前沿的思政元素,开展全覆盖课程思政教育。

二、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重构的探索策略

国内的一线教师和教学团队如何在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主要在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探索经验。

1.教师政治素质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项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改革,如果在教学中强行植入与课程无关的思政教育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课程思政对分析化学教师有着更高要求,即要深刻挖掘分析化学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这就要求分析化学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丰富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要涉猎更广的科学史,尤其是分析化学史和当下时事与生活热点。只有提升了自身政治素养,才能有意识地把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分析化学内容的教学中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作为分析化学课程教师,有责任积极投入该课程的思政重构中,在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基础上勇于扛起 “思政担”。

2.教学方法要求

如何挖掘出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思政元素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前提,分析化学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思政融入,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1)教学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主讲为主,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达不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的效果,故专家学者认为要推动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孙寅璐等提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类型多样化。孙文亮提出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在方法上融合课堂主講、现场回答、线上互动、课堂反馈等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2)线上线下相结合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而应是双向多途径的传递。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优势,弥补线下教学单向传输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新媒介等资源,合理布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多个团队都提到慕课,认为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可行性。另外,侯思懿等提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可利用现在学生手机不离手的特点,进行微信群、QQ群、课前推送预习课件、翻转课堂、在线授课等多种授课方式的尝试。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往采取的是形成性评价,其中包括实验、期中、期末、平时成绩等,多位教师提出还应增加学生的思政考核。王焕锋团队认为课程思政在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构建多重反馈渠道,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多渠道的答疑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许辉团队提出,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要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适当地加入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体现课程思政特色的学生作业,然后给予一定比例的平时考核成绩。

(4)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应用

李芳清提出要有效利用案例开展教学。教师通过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大大增强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理解,从而避免生搬硬套,枯燥无味。另外,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避免教师“一言堂”,比如PBL(以真实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亲身感受分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容易形成情感共鸣,较课程说教更容易接受。通过如此的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小视野走向大格局。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开展时间尚短,在专业教育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程思政未能落在实处。比如课程思政的理念尚未在教师中形成共识,教学设计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思政教育模块并未纳入评价体系。另外,思政教师和化学教师严重缺乏相互交流和合作研究,各自为营,这就导致很难实现协同效应。

虽然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但作为新时代的化学教师,要敢于挑起这重担,完成课程思政这个大课题,为祖国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家根,张成孝,杜建修,等.分析化学“课程思政”重构的思考和教改探索[J].大学化学,2021,36(03):91-94.

[2]顾佳丽,丛晓雨,荣凤新,等.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21,49(03):144-145+148.

[3]李芳清,刘淑娟,曹小红,等.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3):276-278.

[4]盛骞莹,张波,张文清,等.课程思政融入分析化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2021,36(09):34-41.

[5]王超男.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17):186+168.

[6]赵晓伟,吕宏光,张欢.分析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J].化工管理,2021(15):27-28.

[7]董丽,倪天军,胡亚平,等.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合理融入[J].药学教育,2021,37(02):29-33.

[8]可迪,陈明丽,杨婷,等.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20,48(22):229-231.

[9]孙寅璐,姜宏月,熊英.“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分析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以色谱教学为例[J].大学化学,2021,36(03):95-98.

[10]孙文亮.将思政教育引入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10):177-178.

[11]王焕锋,李玉玲,王利平,等.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化学,2021,36(09):52-57.

[12]吴呈珂,申聪聪.课程思政在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2):133-134.

[13]侯思懿,韩爱霞.基于“课程思政”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廣州化工,2021,49(09):214-216.

[14]宋小杰.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下的“无机分析化学”专业课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化工,2021,47(01):139-140.

[15]阿合买提江·吐尔逊.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析[J].广州化工,2021,49(17):210-211+214.

[16]乔校畅,崔立峰,金具涛,范洪波.在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20,48(02):131-133.

[17]许辉,平贵臣,史全全,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在线开放课程引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54-57.

[18]李翠平,张宪.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国际公关,2020(12):90-91.

[19]闫卫红,刘学国,曾宪彩,等.关于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广州化工,2021,49(22):117-119.

[20]黄宝美,杨智文,张思涵,等.新时代背景下分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21,49(18):199-201.

[21]王坤,任丽英,马允,等.《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开展思政教育初探——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教学为例[J].广东化工,2021,48(22):267-268.

[论文受广东省教育厅课题“2020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DZZJG2020158)的支持。]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化工重构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学生作品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浅谈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重构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关于申请“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