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么多光,为啥总嫌蓝光不健康

2022-06-30于梅君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6期
关键词:照度波长峰值

于梅君

赤橙黄绿青蓝紫,蓝光是七彩世界的一部分。但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防蓝光”的宣传。那么多光,为什么偏偏蓝光成了众矢之的?

“人类可见的光波长范围在400~76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颜色,波长400~500纳米的光是蓝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蔡建奇介绍。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越强。

近年来出现的LED光源以及以LED为发光源的手机、电视、电脑屏幕等,其光源峰值光谱都是短波蓝光。

蓝光对眼睛是否有危害?蔡建奇介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曾与温州医科大学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的研究。结果显示,峰值光谱在460~500纳米、照度超过1500lx(勒克斯,照度单位)、持续直射3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可见,蓝光确实会对视网膜造成伤害,但抛开照度和照射时间这两个重要因素谈危害并不科学。

“目前正规的LED光源的峰值光谱基本在450~470纳米范围内,常规光环境照度一般不会超过600lx,并且都会在光源外进行结构封装,手机、电视、电脑屏幕则采用背发光或者侧发光模式,因此目前大多数正规厂商生产的照明灯具和显示屏不会对视网膜造成伤害。”蔡建奇说。

不过,蓝光波长较短,能量较高,易在空气中散射,可能引发眩光。此外,蓝光还可能使聚焦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偏移到视网膜前,同时产生色偏,从而造成视疲劳。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主任医师魏瑞华介绍,我国针对光生物安全的推荐标准是辐射亮度小于等于100个单位,而生活中大部分电子产品的辐射亮度均在1个单位以内。实际上,长时间、不间断、近距离、姿势不当地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用眼过度和用眼疲劳,才是导致视力损伤的祸首。

很多人长时间盯着屏幕,或者经常在暗光环境中长时间看手机和电脑,此时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投射时间不断积累,如果不加以休息或矫正,就会对视力产生难以逆转的损伤。

因此,蓝光本身并不可怕,如果健康用眼、注意休息,即便不过滤蓝光,它也很难对视力造成伤害。如果成年累月长时间盯着屏幕,即便屏幕具有滤蓝光作用,也戴了滤蓝光眼镜,最终视力还是会受到损害。

专家建议,应减少连续用眼时间,尤其是使用电子产品时,使用20分钟后可以看远处20秒,或者使用45分钟后休息5~10分钟。

除了担心蓝光影响视力,人们还担心蓝光对睡眠的影响。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经常和睡眠问题挂钩的“明星”——褪黑素。褪黑素是脑部松果体分泌的一種激素,可以调控昼夜节律。光照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在自然状态下,日落后不久,我们体内的褪黑素分泌就开始增加,在凌晨2—4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每天都会呈现这样的周期性变化。

白天,来自电子屏幕的少量蓝光不会对人的生理状态产生很大影响。而在夜间,任何颜色的强光都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诱导睡眠的褪黑素,所以开着灯睡觉会影响入睡甚至引起失眠。

研究表明,与其他颜色的可见光相比,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和改变褪黑素分泌节律的效果更明显,会使人变得精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睡前玩手机或电脑会造成睡眠质量不高甚至失眠。

波长440~480纳米的蓝光对睡眠节律的影响最显著。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称,晚上使用平板电脑两小时,就足以抑制褪黑素浓度在夜间的典型上升。与在夜间同样条件下连续5夜阅读纸质书的人相比,用平板电脑阅读4小时的志愿者称,他们感觉睡意减少,入睡要用更多时间,睡眠深度也减弱了。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平板电脑屏幕发出的光以短波长的光为主(光谱峰值位于452纳米的蓝光处),而阅读纸质书时的环境光是白光(光谱峰值位于612纳米的橙光处)。

猜你喜欢

照度波长峰值
犊牛生长发育对成年奶牛高峰奶产量和峰值日的影响
地铁车辆照度试验方法和均匀性分析
杯中“日出”
云南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峰值预测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