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菜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2022-06-29胡发英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9期
关键词:褐斑病化学防治轮作

胡发英

(凉山州宁南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宁南 615400)

宁南县高海拔地区具有种植反季节白菜的天然优势,生产出的白菜品质较“低山”河谷区更优质,一年可种3—4季,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些年来,宁南县务旭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全村大力推广白菜种植。由于一年多季复种,品种不对路等原因,造成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在生产中流行。为此,2019年在宁南县务旭村开展白菜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方法研究。现将研究结果简要总结如下,以期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1.研究方法与材料

1.1实施地点及基本情况:本项目安排在宁南县披砂镇务旭村二组,该组平均海拔在2400m以上,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灌溉条件一般。同时也是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流行区,其产量损失率达到15%—100%,品质严重下降,已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1.2 供试品种。白菜品种:高抗王中王,春喜04—1(老品种);杀菌剂品名:中生菌素,噻菌铜(均由经销商提供)。

1.3 研究方法:在病害流行区分别设:“对照、化学防治、品种+化学防治、轮作+化学防治”等三个处理和一个对照(监测圃),其中,对照设2个监测点,安排在石则日等2户农户的责任地中实施,面积共计8亩,品种均用春喜04—1,且进行复种;“化学防治”设4个监测点,安排在石初吉等4户农户的责任地中实施,面积共计14亩,品种均用春喜04—1,且进行复种;“品种+化学防治”设4个监测点,安排在石子窝等4户农户的责任地中实施,面积共计9亩,品种为“高抗王中王”,且进行复种;“轮作+化学防治”安排在石伍初等4户农户的责任地中实施,面积共计8亩,品种均用春喜04—1,全部实行轮作。每个监测点的面积控制在1亩以上。

1.4 实施方法与步骤。每年7—10月是高温高湿季节,也是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流行期,本次研究以夏白菜为对象,其实施方法与步骤如下:

1.4.1 对照区:按当地的传统习惯不做防治,同时把对照区设为监测点,观测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始发期,为其他监测点提供“化学防治”依据。品种均为老品种春喜04—1,实行复种。在白菜收获期,分别测定各个监测点的种植密度,田间病株数、每亩收获量,每球叶片数、每球病叶数、每亩商品量(净菜)和防治投入成本等。

1.4.2 化学防治区。本区分两步走:一是在2019年1月,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二是在7月上中旬,即夏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始发期,用3%中生菌素100g+20%噻菌铜90g/亩,按800—1000倍液兑水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在白菜收获期,分别测定各个监测点的种植密度,田间病株数、每亩收获量,每球叶片数、每球病叶数、每亩商品量(净菜)和防治投入成本等。

1.4.3 轮作+化学防治区。本区分两步走:一是从播种开始就采用轮作;二是在7月上中旬,即夏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始发期,用3%中生菌素100g+20%噻菌铜90g/亩,按800—1000倍液兑水喷施,在病始发期(7月18日),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在白菜收获期,分别测定各个监测点的种植密度,田间病株数、每亩收获量,每球叶片数、每球病叶数、每亩商品量(净菜)和防治投入成本等。

1.4.4 品种+化学防治区。本项目设“高抗王中王”为处理,春喜04—1为对照(ck),采取复种;二是在7月上中旬,即夏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始发期,用3%中生菌素100g+20%噻菌铜90g/亩,按800—1000倍液兑水喷施,在病始发期(7月18日),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在白菜收获期,分别测定各个监测点的种植密度,田间病株数、每亩收获量,每球叶片数、每球病叶数、每亩商品量(净菜)和防治投入成本等。

1.5播种期及栽培方式:夏白菜播种期安排在6月底至7月上旬,均采用宽窄行小窝直播,在出苗后达到2—3片真叶时,进行及时匀苗,每窝留一棵,并及时覆盖地膜。

1.6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每点所测数据,计算出相应点的田间普遍率和病叶率。然后将所测结果和计算结果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其整理结果列入表1、表2、表3。

2.结果与分析

2.1品种对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影响。经测定结果(表1)表明。

表1 品种抗病效果测定表

处理的地块的田间普遍率平均为0.39%,而对照的发生面已经达到全覆盖。从发生程度来看,处理的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叶片数占总叶片数的0.02%,与对照的发病率61.15%相比,其防治效果为99.97%,经t检验:t(32.26)>t0.01(3.707)(df=6),其防治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而说明适时更新抗病品种,配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对防治白菜细菌性褐斑病是有明显效果的。因此,在白菜生产上,要适时更换高抗、高产、优质品种,才有利于高海拔区白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2.2 耕作方式对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影响。经“轮作+化学防治”区和对照区测定结果(表2)表明:处理区地块的田间发病轻微,其白菜细菌性褐斑病普遍率仅为1.95%,而对照区的发生面已达到了全覆盖。从严重程度来看,处理区的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叶片数仅占总叶片数的0.135%,与对照的61.15%相比,其防治效果达到了99.78%,

表2 耕作方式对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影响测定表

经t检验:t(30.46)>t0.01(3.707)(df=6),防效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实行合理轮作,配合化学防治等其他综合防治措施,对防治白菜细菌性褐斑病是有明显效果的。因此,在白菜生产上,广大种植户应时时注意搞好每季白菜的合理轮作、克服多季复种,同时配合更新高抗、高产、优质品种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把高海拔区的白菜产业做大做强和持续发展。

2.3 化学防治效果。经“化防”区和对照区测定结果(表3)表明:处理区偏轻发生,普遍率达到了1.22—15.4%,而对照区

表3 化学防治效果测定表

的发生面已经达到了全田覆盖。从严重程度来看,处理区的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叶片数仅占总叶片数的1.33%,与对照区的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叶片数占总叶片数61.15%相比,其防效为97.82%,经t检验:t(3.43)>t0.05(2.447)(df=6),防效达到了显著水平。从而说明化学防治对白菜细菌性褐斑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但受种植户的操作技术影响,其防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我县白菜产业上,应根据病情监测情况,当白菜细菌性褐斑病达到了防治指标时,配合其他防治措施,进行统防统治,才能取到化学防治效果。

2.4各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算出:品种、轮作、化防区的亩产量分别为4607 kg、4528.7 kg、4616 kg,与对照(ck)的亩产量 4506.7 kg相比,亩产分别增加了 100.3 kg、22 kg、109.3 kg,经 t检验,处理和对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当扣除病害叶片损失的产量后,其商品亩产量(净菜亩产量)分别为4606 kg、4523.4 kg、4555 kg,与对照(ck)的商品亩产量1751.5kg相比,分别挽回了 2854.5 kg、2771.9kg、2803.5 kg的经济产量损失,经分别作t检验表明,其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换言之,直接挽回了63.34%、61.5%、62.2%经济产量(净菜量)。按销售平均价0.9元/kg和亩新增投入112元计算,分别挽回了2569.1元、2494.7元、2411.2元的经济损失。其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22。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保证了高山白菜的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产业基础。

3.结果讨论

宁南县高海拔地区具有种植反季节白菜的天然优势,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产量高、品质优,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经宁南县务旭村三十多年的实践: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使产量和产值达到最大化,种植户在同一块地上实行了春、夏、秋、冬四季复种,实现了全年亩产值上5万元的高产典型。但做任何事有所得必然就有所失,由于年年复种、四季复种、不更新品种、不清园等,造成菜园菌源基数不断累积,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在生产中大流行。通过2019年在宁南县务旭村立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清园的基础上,一是选择抗病品种,配合化学预防,其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能达到99.97%以上,直接挽回了63.34%以上的经济产量;二是实行轮作,配合化学预防,其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能达到99.78%以上,直接挽回了61.5%以上的经济产量;三是化学预防,通过“中生菌素+噻菌铜”喷施预防,其白菜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能达到97.82%以上,直接挽回了62.2%以上的经济产量,投入产出比为1:22。从上结果分析表明:采取“适时清园、合理轮作、更新品种、配合化学防治”等措施可以在白菜生产中推广。

4.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要防治好白菜细菌性褐斑病,应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适时清园,选择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合理轮作,根据田间监测,适时用药预防。

猜你喜欢

褐斑病化学防治轮作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蔬菜轮作有原则 合理种植效益增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