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流域北部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2-06-29邢怀学龚建师王赫生周锴锷朱应新邓婷婷

华东地质 2022年2期
关键词:承压水水化学硅酸盐

李 亮,邢怀学,龚建师,王赫生,周锴锷,朱应新,邓婷婷

(1.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6;2.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 南京 210007)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自然系统水循环中,地下水不断与接触的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水化学特征不断变化[3-4]。开展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不仅对揭示地下水的水化学形成作用、地下水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提供数据支撑[5-7]。

太湖流域北部位于苏锡常平原,包括无锡市大部分地区、常州市天宁区和武进区部分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变动剧烈[8],水环境质量也发生了改变,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9]。一些学者及单位[10-15]在太湖流域开展了大量的水化学、同位素测试分析工作,对当地的水化学环境、地下水循环进行了研究。2000年以来,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禁采[16],地下水位不断回升[17],地下水环境发生了改变。前人针对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下水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禁采以来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太湖北部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该区地下水禁采以来的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

1 研究区概况

太湖流域北部以太湖平原为主,局部少量低山丘陵,地势平坦,河网密布。该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 ℃,年降水量1 121.7 mm。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从上到下依次划分为潜水含水层、第Ⅰ承压水含水层和第Ⅱ承压水含水层(图1)。潜水含水层岩性以中细砂、粉砂、亚砂土为主,厚0.3~28 m,地下水埋深0.5~4 m,单井涌水量5~10 m3/d。受地形影响,潜水流向与地形一致,整体由残丘区流向平原区,由北部长江沿岸向南流入太湖。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含水层局部潜水流向略有不同。区内第Ⅰ承压水分布广泛,含水层岩性以灰色、深灰色、灰黄色粉砂、粉细砂为主,钻孔揭露厚度<15 m,地下水位埋深2.5~12 m,单井涌水量100~500 m3/d。第Ⅱ承压水含水层是苏锡常地区的主要含水层,受中更新世长江古河道和东青古河道控制,岩性以中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为主,河床厚5~45 m,水位埋深17~47 m,单井涌水量500~3 000 m3/d。第Ⅰ承压含水层和第Ⅱ承压含水层是该区20世纪末主要的地下水开采层,受承压水位降落漏斗的影响,第Ⅰ承压水和第Ⅱ承压水整体由北西、南东向常州市武进区石塘湾镇方向径流。

图1 研究区水文地质剖面图Fig. 1 Hydrological section of the study area

2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图2 研究区采样位置图Fig. 2 Sampling locations of the study area

3 结果与讨论

基于相关样品的水化学参数测试结果,利用SPSS、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研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演变机理。

3.1 水化学特征

对2017—2018年采集的112个潜水样品、10个第Ⅰ承压水样品和9个第Ⅱ承压水样品的主要水化学参数进行特征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参数统计结果Table 1 Statistics of hydrochemical parameters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3.2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可揭示地下水水化学参数的相似性、相异性及来源的一致性和差异性[18-19]。分别对研究区潜水、第Ⅰ承压水和第Ⅱ承压水的主要离子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第Ⅰ承压水和Ⅱ承压水主要离子相关性(表2)可知,Na+与Ca2+、Mg2+呈反比,推测Na+与Ca2+、Mg2+之间可能发生了以下阳离子交换。

表2 研究区水化学参数相关性系数矩阵Table 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ces of hydrochemcial parameters in the study area

2Na+(土)+Ca2+(水)=Ca2+(土)+2Na+(水)

2Na+(土)+Mg2+(水)=Mg2+(土)+2Na+(水)

3.3 水岩作用分析

3.3.1 主控因素

(a).TDS-Na+/(Na++Ca2+)图; (b).图图3 研究区地下水Gibbs图[20]Fig. 3 Gibbs diagrams of the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20]

图4 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的相对贡献图[21]Fig. 4 Weathering contributions of silicate and carbonate[21]

3.3.2 人类活动输入

利用SO42-、NO3-与Ca2+的比值关系可分析人类活动对地下水主要离子的影响程度:当SO42-/Ca2+>NO3-/Ca2+(毫克当量比值)时,人为活动受工矿活动影响较大;反之,人为活动受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的影响较大[24]。研究区潜水SO42+与Ca2+浓度比值较高(图5),说明潜水受人类活动影响,且工矿活动影响大于农业活动、生活污水影响,这与常州、无锡地区发达的工业活动有关。

图5 潜水与关系图Fig. 5 Relation of in shallow groundwater

3.4 离子比系数

在地下水化学成分中,各组分之间的含量比系数可用来研究某些水文地球化学问题[25],离子比系数可反映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过程。

3.4.1 γNa+/γCl-

γNa+/γCl-系数称为地下水成因系数,是表征地下水Na+富集程度的水文地球化学参数[26]。标准海水的γNa+/γCl-系数平均值为0.85,低矿化度水具有较高的γNa+/γCl-系数,高矿化度水具有较低的γNa+/γCl-系数[27]。

由图6(a)可知,研究区潜水大部分样品、承压水所有样品位于1∶1线以上,说明Na+毫克当量浓度基本均大于Cl-毫克当量浓度,表明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化学作用,使Na+释放出来。促使Na+增加的物理、化学作用主要有两方面:① 水中的Ca+和土壤中的Na+发生交换,使Na+毫克当量浓度大于Cl-毫克当量浓度;② 硅酸盐溶解[28],使水中Na+浓度增加,可能是钠长石的溶解造成的[29]。由图6(a)可知,γNa+/γCl-系数具有“第Ⅱ承压水>第Ⅰ承压水>潜水”的规律,说明从潜水到第Ⅰ承压水、第Ⅱ承压水,矿化度逐渐降低。由图6(b)可知,潜水中部分样点γK+/γCl->0.2,说明发生了钾长石的溶解[29]。

图6 研究区地下水γNa+-γCl-关系(a)、γK+/γCl--TDS(b)关系图Fig. 6 Relation of γNa+-γCl-(a) and γK+/γCl--TDS(b)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由图7(a)可知,潜水投影点位于或接近1∶1线附近,表明潜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主要离子Ca2+、Mg2+、HCO3-来源于碳酸盐岩、钙镁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32]。承压水投影点主要分布在1∶1线下方,表明在地下水演化过程中HCO3-增加或Ca2+、Mg2+减少,结合Na+与Ca2+、Mg2+呈负相关,说明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水中的Ca2+、Mg2+替换了土壤颗粒中的Na+,从而使γ(Ca2++Mg2+)浓度降低。

3.4.3 γCa2+/γMg2+

γCa2+/γMg2+值可以反映地下水中溶解物的特征,当γCa2+/γMg2+值>2时,表明硅酸盐溶解可使Ca2+和Mg2+进入地下水;当γCa2+/γMg2+为1~2,表明方解石发生了溶解;当γCa2+/γMg2+值为0~1,表明白云石或碳酸盐岩发生了溶解[29]。

由图7(b)可知,潜水样品大部分γCa2+/γMg2+值>2(少部分为1~2),表明潜水主要为硅酸盐岩溶解及少量方解石溶解;承压水部分样品γCa2+/γMg2+值为1~2,表明承压含水层方解石发生了溶解。

图7 研究区地下水和γCa2+/γMg2+-TDS(b)关系图Fig. 7 Relation of and γCa2+/γMg2+-TDS(b)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3.4.5 γNa+/γCa2+

由图8(b)可知,承压水γNa+/γCa2+值大部分>2,表明承压水中Ca2+、Na+之间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同时伴随着硅酸盐岩的溶解[32]。潜水中γNa+/γCa2+值大部分为0.5~2,表明大气降水淋滤、碳酸盐岩溶解占了较大比重,该结论与3.2章节得出的结论一致。

图8 研究区地下水和γNa+/γCa2+-TDS(b)关系图Fig. 8 Relation of and γNa+/γCa2+-TDS(b)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3.5 Piper三线图

利用Origin Pro软件中的Piper模块绘制地下水Piper三线图(图9)。潜水水化学类型以Ca·

图9 研究区地下水Piper三线图Fig. 9 Piper three-line diagram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Na-HCO3型、Ca·Na-HCO3·SO4型为主,第Ⅰ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以Ca·Na-HCO3型、Ca-HCO3型为主,第Ⅱ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以Ca·Na-HCO3型、Na-HCO3型为主。总体看,承压水水化学类型较单一,潜水水化学类型相对复杂,主要由于潜水处于半开放状态,影响因素较多,而承压水处于半封闭状态,离子浓度相对稳定。潜水中弱酸根>强酸根,表明自然环境下的浓缩作用不强烈。

(1) 地下水主要阳离子为Na++K+和Ca2+,从承压水到潜水,Na++K+比重逐渐减少,Ca2+比重逐渐增大,Mg2+比重基本不变。

4 结论

(2)地下水主要受矿物风化-溶滤作用影响,硅酸盐岩的溶解对地下水化学特征影响较大。潜水受人类活动影响,其中工矿活动的影响大于农业活动、生活污水的影响。承压水发生了阳离子交换作用,Ca2+和Mg2+浓度降低,Na+浓度增高。

(3)潜水的水化学类型以Ca·Na-HCO3型、Ca·Na-HCO3·SO4型为主;承压水的化学类型单一,第Ⅰ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以Ca·Na-HCO3型、Ca-HCO3型为主,第Ⅱ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以Ca·Na-HCO3型、Na-HCO3型为主。

猜你喜欢

承压水水化学硅酸盐
承压水作用下的地下结构浮力计算
宿州市河流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地铁深基坑承压水控制研究
深层承压水污染途径及防治研究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热烈庆祝江苏省硅酸盐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
柴达木盆地南里滩地区卤水钾矿水文地质与水化学特征及其开采前景分析
山东宣贯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
纳米材料改性硅酸盐水泥研究进展
承压水条件下基坑降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