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6-29吴宽董小萍俞华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肺癌化疗

吴宽 董小萍 俞华琴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在我国的患病率持续上升,现已成为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的多发性疾病之一[1]。非小细胞肺癌属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全部肺癌的80%~85%,其预后水平多与肿瘤分期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有研究指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甚至已不足5%,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和肿瘤细胞的不断转移,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为了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周期,临床应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早期常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段为手术切除,但大部分患者的机体耐受性相对不足,且术后容易产生相关并发症,因此,寻求更多、更科学、更有效的肺癌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目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免疫治疗方案现已被批准用于肺癌治疗,研究显示,上述治疗方案的抗肿瘤效果不仅优于标准化疗,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3]。基于此,本研究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临床试验,经分组治疗和干预,旨在讨论免疫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试验。(1)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②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TNM分期为ⅢB~Ⅳ的肺癌患者[4];④年龄≥18岁;⑤肝肾功能良好。(2)排除标准:①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合并其他原发性肿瘤;③肺间质疾病;④肝肾功能严重异常;⑤临床资料不全;⑥具有全身免疫抑制反应。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2~83岁,平均(58.43±1.26)岁。B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1~84岁,平均(58.37±1.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书。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医护人员需严格遵照医嘱对其开展常规化疗,为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化疗前还应对患者实施苯海拉明、昂丹司琼等治疗[5-6]。

予以A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为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要求患者在紫杉醇治疗前12 h口服0.75~3.00 mg地塞米松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规格:0.75 mg×100片)。将135~175 mg/m2紫杉醇注射液(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538,规格:5 ml∶30 mg)与50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均匀混合,给予患者为期3 h的静脉滴注治疗,每3天1次,连续治疗 3 次;60 min 后,取 45 mg/m2顺铂注射液(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740,规格:2 ml∶10 mg)与 500 ml生理盐水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每3天1次,连续治疗3 次。

在A组基础上,予以B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取100 mg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MSD Ireland (Carlow),注册证号S20180019,规格:100 mg∶4 ml],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治疗,固定用药剂量,每3周注射1次,连续治疗3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测定: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采集两组的外周血10 ml,将其置于Cell Save专用收集管中,并进行标记。将7.5 ml血样加入 Cell Tracks Auto Prep 锥形管当中,继续加入6.5 ml稀释的缓冲液,均匀摇晃后进行离心操作[7]。待系统验证通过后,先后加入暗室中保存20 min以上的质控和样本Mangest,最后按照CTCs荧光染色特性对结果进行判定。判定标准: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数量≥2个/5 ml,表示CTCs阳性;反之,外周血中的CTCs数量<2个/5 ml,表示CTCs阴性。(2)免疫细胞功能测定:治疗前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水平,包括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等[8]。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通过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比较

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免疫细胞(CD3+、CD4+、CD4+/CD8+)水平与NK细胞活性均升高,B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n=20) 43.28±4.17 48.19±7.32* 22.29±4.21 27.38±4.41* 1.12±0.23 1.41±0.25* 10.02±2.71 12.33±2.84*B 组(n=20) 42.92±4.31 66.69±9.42* 22.35±4.11 36.18±5.69* 1.07±0.18 1.84±0.32* 10.05±2.57 15.72±4.28*t值 0.268 6.935 0.045 5.466 0.765 4.735 0.035 2.951 P值 0.789 0.000 0.963 0.000 0.449 0.000 0.971 0.005

3 讨论

由环境接触、电离辐射、职业、吸烟及遗传等因素诱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科疾病。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量约占全部肺癌的80%,7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步入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同时,还会严重降低5年生存率[9]。非小细胞肺癌发生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主要以胸部疼痛、痰血、低热、咳嗽等症状为主,随着病情的持续恶化,晚期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四肢乏力、食欲下降等表现,且伴有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如不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肿瘤细胞会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逐渐转移至其他组织与器官,形成转移灶的同时,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0]。以往,临床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时多采用铂类药物联合化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疾病的持续进展与恶化,但始终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整体疗效。

根治性手术仍然是当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绝大部分患者的术后5年内生存率相对较低,且在术后容易出现肿瘤细胞微转移等现象,增加疾病术后复发风险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存安全。经李邦凯等[11]研究发现,给予已经发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药物为主的化学疗法难以取得理想疗效,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积极探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方法能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产生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2]。

随着新的免疫治疗靶点被发现,免疫手段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据相关资料指出,该治疗手段的实施既有助于推动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又能进一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13]。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药物,PD-1抑制剂的应用能够上调肿瘤细胞PD-1配体,对激活的T细胞进行有效抑制,同时还能免疫监视患者的肿瘤病灶,阻断PD-1活性,进而破坏或杀死肿瘤细胞。研究发现,将PD-1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显著加剧机体细胞程序性死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积极降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14-15]。此外,上述治疗方案的应用还能防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水平降低、免疫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的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明显较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免疫细胞功能水平均升高,B组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经过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及早发现肿瘤转移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相应的免疫治疗及干预手段,有助于发挥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还能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病灶的生长,从而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D-1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同时,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持续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肺癌化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免疫治疗:无效必改,效不更方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中国迎来肿瘤免疫治疗时代
靶向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进展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