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分析
——北黑路环岛公园绿化设计

2022-06-29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化广场

王 娜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北黑路环岛公园是松花江避暑城绿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处以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游览观光为主,独具有哈尔滨市地域文化特点,能满足当地居民多方面需求的开放性综合型城市公园,建设内容主要有景观环岛、中心生活广场和景观大道等。它的建设将避暑城整体绿地系统设计、慢行路设计作为指引,打造生态园林示范区。通过城市公园、道路绿带等生态绿地工程建设,形成松花江避暑城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大环境生态工程和建成区小环境绿地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

1 项目背景及总体分析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2位的特大城市(仅次于成都),拥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在吸纳资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北黑路环岛公园是松花江避暑城国家级生态园林示范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规划要以环境建设和市民活动为重点,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公园3个主要分区的功能建设以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游览观光为主要内容,并且在设计中也融入具有哈尔滨市地域文化特点的元素。建成后将充分改善区域内的各项城市功能,突出区域的整体形象和独有特征。本区域未来将是一处满足当地居民多方面需求的开放性综合型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北黑路环岛公园作为避暑城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避暑城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满足避暑城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这也是城市公园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公园文化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得城市公园在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北黑路环岛公园的建设可以提高避暑城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公园整体的在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管理完善,运转有序的前提下,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使得在这样的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避暑城里生活的人们,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避暑城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1]。

2 项目位置

北黑路环岛公园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避暑城中源大道北部,区域内土地为净地,总面积为10.59 hm2,其中景观环岛区1.77 hm2,中心生活广场5.90 hm2,景观大道2.92 hm2。该地块位于避暑城核心区重点地段,设计考虑将此地打造成避暑城地标性景观节点[2]。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松花江避暑城总体规划以“湖光山色相映、碧水城林共生——山林、湖泊、湿地、特色岛、风貌镇和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为主题,优化松花江避暑城空间环境,因地制宜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城市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使资源的保护及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发展旅游业、营建良好景观环境的角度对松花江避暑城的各地布局等提出规划方案,从而成为哈尔滨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为未来建设和城市的生态演进探索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北黑路环岛公园的绿化设计是完善避暑城区功能的需要,是松花江避暑城国家级生态园林示范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建成后将充分改善区域内的各项城市功能,突出区域的整体形象和独有特征,这一区域未来将是一处满足当地居民多方面需求的开放性综合型城市公园,是完善避暑城社会文化功能的需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北黑路环岛公园是避暑城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承担着满足避暑城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北黑路环岛公园的建设可以提高避暑城环境质量、种植的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和调节温度,全面改善避暑城人居环境,是改善避暑城环境、提升避暑城品质的需要[3]。

4 设计原则

北黑路环岛公园的绿化设计根据所在区域的建筑风格与规划进行布局,公园中绿化采用现代造景手法,重点突出中心标志性雕塑以及大面积集中绿地的设计创意,在构思中融入了平面图案曲线渐变与绿化景观空间变化的特色,并追求各种绿化材料色相及质感的对比,同时充分考虑周边住户日常生活休息、健身活动的舒适和便利,强调以人为本,力求别具一格,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将此处塑造成为避暑城地标景观的识别形象[4]。

5 开发性质、发展目标

(1)开发性质:本项目是将松花江避暑城建成国家级生态园林示范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规划要以环境建设和市民活动为重点,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把该项目建设成为一处以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游览观光为主要内容,同时具有哈尔滨市地域文化特点,能满足当地居民多方面需求的开放性综合型公园。

(2)发展目标:全面培育规划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重点开发3个主要分区的功能内容和景观特色,充分改善区域内的各项设施,突出区域的整体形象和独有特征,将其逐步打造成为环境宜人、功能丰富完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公园[5]。

6 总体布局与规划特色

根据所在区域的建筑风格与规划进行布局,公园中绿化采用现代造景手法,重点突出中心标志性雕塑以及大面积集中绿地的设计创意,在构思中融入了平面图案曲线渐变与绿化景观空间变化的特色,并追求各种绿化材料色相及质感的对比,同时充分考虑周边住户日常生活休息、健身活动的舒适和便利,强调以人为本,力求别具一格,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将此处塑造成为避暑城地标景观的识别形象[6]。

7 工程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10.59 hm2,其中景观环岛区1.77 hm2,中心生活广场5.90 hm2,景观大道2.92 hm2,项目征地面积9.47 hm2[7]。

8 设计构思

设计构思具体表现见图1、图2。

图1

图2

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有景观环岛、中心生活广场、景观大道等,形成一个功能完整的城市公园空间。以扇形中心生活广场为中心景观节点进行重点设计,是整个区域更灵活、多样。

8.1 景观环岛区

位于道路中心,占地面积约1.77 hm2。由于其位置处于避暑城核心区重点地段,设计考虑将此地打造成避暑城地标性景观节点。

景观环岛区设计以绿化进行全覆盖,通过植被的流线起到引导交通视线的作用。通过配植着装的宿根花卉、生命力顽强的灌木和多彩的球根植物与色彩缤纷的一、二年生宿根花卉混播,将其打造成为融观赏性、芳香性、艺术性、导向性于一体的大型花卉景观。花卉象征着美丽的春天,象征着蓬勃的生机,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生机,缓解人们由于繁重交通而带来的疲惫感,有助于减小环岛周围的交通安全隐患,具体详见表1、表2[8]。

表1 主要建设项目及设备构成表

表2 主要技术指标

8.2 中心生活广场

中心生活广场区位于景观环岛的东北侧,占地面积约5.90 hm2,区域内以硬质铺装和绿地为主。

中心生活广场由一系列变化空间构成的富有韵律的广场空间,设计创意将生态与艺术这一主题概念侵入设计中。合理的将运动场地、健身场地、儿童活动空间等场地设置其中,使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聚会的场所。通过景观雕塑、景观灯、景观亭、廊设计使其成为避暑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集中体现避暑城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增强其对周边社区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具体详见表3、表4[9]。

表3 主要建设项目及设备构成表

表4 主要技术指标

8.3 景观大道

景观大道位于项目的东北侧,两侧紧邻城市建筑。该区域占地面积2.92 hm2,由中央水景、硬质铺装、人工绿地构成。

景观大道是由城区通往水边的主要景观廊道,因此考虑将此处设计为景观大道,通过木质通道、休闲步道等,从多角度打造此处的交通性。通过景观树池、景观张拉膜,使该空间适宜周边人群的长时间驻足逗留。由花坛、水景、树池等形成的绿色景观通道,使该空间同时具备观赏性和交通引导性,使景观廊道的功能更加丰富。此外,着重打造的景观亮化工程,使该空间成为城市夜晚的一颗璀璨明珠,赋予其神秘与浪漫的色彩,具体详见表5、表6。

表5 主要建设项目及设备构成表

表6 主要技术指标

(1)总体绿化设计绿化采用现代的城市公园设计手法,沿景观轴线布置各绿化空间,使其具备恢弘大气的气质。通过绿化、景观构筑物的变化对视线进行组织,形成开合有度、高低错落、步移景异的城市公园空间。

景区内通过铺装与绿地的变化,使其具有颇具旷奥之妙。利用乔、灌、草的多层次配植使植物群落达到 “贵有层次、妙于曲折、在于深秀”的韵致。

(2)绿化景观形成序列

通过绿色轴线串联各大功能区,各功能分区由石材路面和木质铺装贯通,形成下有水体、中有绿植、上有建筑的立体化景观系统。沿林荫大道前行,可赏朝阳初升、可观夕阳斜下。路上景观序列见石见水、有屋有林、有幽有敞,具有节奏和变化,真正作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

(3)景观家具设计

本次景观家具设计内容主要有:垃圾箱、坐凳、指示牌和雕塑等。景观家具作为公园环境的组成部分在表现公园空间个性、渲染气氛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次设计配合避暑城的主题,设计了大量能够创新文化内涵,反映创新成人文精神的精品景观家具。如休憩区的主题雕塑、现代风格的垃圾箱、坐凳等。垃圾箱及坐凳按照服务半径30~40 m布置,满足使用需要。

(4)无障碍设计

广场上入口处设置轮椅坡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0 m,无障碍出入口的轮椅坡道净宽度不小于1.2 m。

(5)竖向设计

广场排水坡度采用5‰。为防止雨水陈积,此类广场采用有组织排水,雨水通过设置在地面上的暗沟排入道路上的市政管网。

(6)防灾设计

灾时的功能分区根据避难处所的要求,分为应急指挥中心区、棚宿区、车宿区以及绿化隔离区。防灾指挥中心设置在广场上,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医疗救护中心、物资储备等。为满足灾时周边居民的防灾避难需求,广场共分为3个棚宿区。广场外部用作车宿区。

(7)雕塑及小品设计

该次雕塑小品设计力求与周围环境共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同时赋予景观空间环境以生气和主题,小品通常以其小巧的格局、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使空间诱人而富于意境,从而提高整体环境景观的艺术境界。该次景观绿化工程雕塑具有时代感,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为主题,体现哈尔滨地区的人文精神[10]。

9 结语

北黑路环岛公园是城市公园,既突出哈尔滨独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又要成为避暑城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公园的整体设计是一处以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和游览观光为主的开放性综合型城市公园,设计最终目的在于既满足避暑城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又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城市公园的绿化设计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绿化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广场
我爱绿化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小猴栽树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