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菌蕈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美学探究及应用

2022-06-29王植芳袁伊旻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灵芝园林设计食用菌

王植芳 吴 苗 袁伊旻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 430070)

菌蕈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园林美具有多种形式美,它具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特点。同时园林美还包含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深入挖掘菌蕈文化的艺术之美,将菌蕈文化融入园林设计中,让游览者欣赏时有同感和共鸣,引人入胜,情景交融,达到步移景异、和谐统一的效果。

1 菌蕈文化概述

几千年前,人类对菌蕈的认识主要是以食用为主。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人类最早的栖居地出现过蘑菇化石。《说文解字》中对“菌”字的记述为:“菌,地蕈也,从艸,囷声,渠殒切”,可见菌的本意即蕈。食用菌后来也被称之为“仙草”、“菇”、“菌”、“蕈”等[1]。菌蕈菜肴及大量奇闻轶事逐渐出现,从绘画、雕塑作品,到文学作品、园林景观等,形成了丰富的极具内涵的艺术文化。

2 菌蕈文化园林设计中美学的体现

2.1 菌蕈文化在园林中的自然美

园林在营建时需要利用山水、植物、建筑、自然现象等要素。这些都是构成园林艺术成果的重要元素,园林设计师巧为安排,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2]。因此,园林的美首先体现在这些可视的形象实体上,其中植物是园林构成的重要素材之一。食用菌由菌盖、菌托、菌柄、菌环共同构成,食用菌种类丰富,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菌类合理摆放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著名的仙环菌硬皮伞,在生长时会长成整体呈现圈或环的形状;神奇莫测的蜜环菌,它的菌丝体会产生神秘的荧光,依据其特性可以创造夜晚如梦如幻的观赏效果;色泽鲜艳的大红菇,杏黄色的鸡油菌,橘黄色的橙盖伞,绿中带灰的青头菌,紫红的牛肝菌[3]。由这些色彩多样的食用菌构成的群落景观各具特色,经过艺术处理,可形成多姿多彩的大地景观效果。

菌菇不仅是一种食物,它其实还是一种生命的体现,在其表面长出许许多多的孢子,然后孢子随风扩散的过程也是生命传播的过程,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哲学。在园林中如果加以巧妙地借用,就会形成美丽的风景。

2.2 菌蕈文化在园林中的艺术美

尽管园林艺术的形象是具体而实在的,但是园林艺术的美又不局限于这些可视的形象实体上,而是借山水植物等形象实体,运用种种造园手法和技巧,合理布置造园要素,巧妙安排园林空间,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来传述人们特定的思想情感,营造园林意境[4]。菌蕈文化正是可以赋予园林景观独有的人文品格与审美内涵。比如灵芝的外形像如意,象征着富贵、吉祥、如意。在苏州园林的花街铺地中,我们能看到鹅卵石铺地的聚宝盆中有灵芝如意的造型见图1,表达了园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图1 苏州园林中的如意花街铺地Fig.1 Ruyi pavement in Suzhou gardens

2.3 菌蕈文化在园林中的社会美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基础的上层建筑,绝不会纯粹地为艺术而营造,它自然要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作为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所,亦会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菌菇不仅是生活元素,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通过菌俗菌礼、菌道菌德、采菌制菌、菌艺表演、菌歌菌赋在菌蕈文化中的展现,同时结合地域性文化元素,展现出当地的地域风情和人文风采。如我国庆元每年会组织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活动,就是以宣传菌蕈文化为目的的活动,在园林空间中通过民间传统技艺表演、剁花技艺和菇民菇寮等非遗传统技艺展示,让游客有身处菌蕈文化氛围的感觉[5]。

在园林设计中,将菌蕈文化所衍生出的艺术通过空间主题的表达、氛围的营建、通过符号和暗喻等形式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地方特色充分表达出来,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让游客从自然美中感受到菌蕈文化与当地的生活特色。

3 菌蕈文化在园林中的体现及启示

3.1 菌蕈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意识形态上的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园林艺术的原则,因地制宜,筑山挖池,结合环境布置建筑花木,互相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作品。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统一,是一个综合的美的体系[6]。中国古典园林在意识形态上以儒、道、释三家学说为主流,而菌蕈文化也融糅儒、道、释的某些观点,分别在神仙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上中体现了出来,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布局。

3.1.1 神仙思想

道教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旨,提倡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并发展为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万事万物应当顺应自然之性。而对原始的神灵、山岳崇拜与道家的老庄学说的结合是神仙思想的根源。我国对灵芝的食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有神农尝百草、采食灵芝的传说。菌类与其他植物相比缺少根、茎、叶,且数量较少,而芝类更是稀少。多生长于深山老林,采摘难度极高。因此,古人们又将菌类称之为仙草。在秦汉时期,诸多帝王人物对芝草颇为痴迷,秦代方士卢曾给秦始皇吹嘘芝草的奇效,可以长生不死、度世成仙。据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多次派方士寻求灵芝仙药,但苦于求仙不得只好营造灵芝仙境以偿夙愿,以至于中国皇家园林讲求神仙境界的模拟,其象征海外三仙山的“一池三山”造园山水格局成为皇家园林的基本模式[7]。

3.1.2 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人实现内在超越的场所,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中心,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意”。“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宋儒提出,早在西周时便已出现。它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亲和关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种,根据美的自然规律以及人对自然的审美观而产生了艺术美[8]。菌蕈文化反映菌蕈本身的精神内涵以及人类依托食用菌所产生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观。食用菌生长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多数出现在腐朽潮湿之地或是枯木石缝之间,这些在古人看来并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地方,菌类却能不与大树争阳光,不与农作物争肥料,与周围的花草树木“和谐相处”,体现了菌类不与世俗争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内在精神[9]。

3.1.3 君子比德

君子比德思想来自于先秦儒家,它是从功利和伦理的角度对大自然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儒家学说是讲“仁”作为根本、以“礼”为核心,倡导“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和“入世”的人生观。这些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表现为自然生态之美与人文生态美并重,自然式园林布局中蕴含着一种秩序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儒家觉得大自然中人们对自然山川的美感,源于它的形象可以与人的高尚品德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将大自然的某些属性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美善合一的自然观和“人化自然”的哲理启发人们对大自然山水的尊重。在菌蕈文化中灵芝被视为仙草,《神农本草经》 中就有“以生五色神芝,为圣王休详”的比喻,汉宣帝更是将菌芝茂盛视为国家祥瑞的暗示,因为频繁出现祥瑞现象,所以汉宣帝下令将元康年号改为神爵,而所出现的这些祥瑞之兆就有菌类的踪迹[10]。《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告诫要有慎独之德,独处时要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王充则在 《论衡》 中写道:“芝生于土,土气和,故芝草生。”可以看出,古人认为芝草的出现,是帝王德政的一种表现,是吉兆的象征[11]。因此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以灵芝为造型的设计,如造型精致的花窗见图2、花街铺地、各式园林建筑上都能看到灵芝图案纹样,以表现迎祥祈福之意。其纹样精致、紧凑,尺度与周围环境相呼应,自然大方。

图2 苏州园林中的如意花窗Fig.2 Ruyi window in Suzhou garden

3.2 菌蕈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菌蕈文化,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需要了解当今园林的发展与需求,结合当地文化,将菌蕈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相融合,展示当地地域风情与人文风采。

3.2.1 展现生态之美

在菌蕈文化美学引导下,对于现代园林设计需要尽可能还原自然、生态的本色,为大众提供有生态气息的观赏体验。而食用菌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在园林选址上最好就能选择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地带。在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和菌落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将植物生态群落与植物美学相结合,合理布置园林空间,将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技术融入到园区布置中,确保园林设计与菌蕈文化生态特征相一致,创造持续、生态的现代园林[12]。

3.2.2 营造意境之美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菌蕈文化中的菌诗、菌画、菌俗等设计素材为基础,除了可以借助灯光、音乐、花木、山石和水景等元素,还可以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在园林空间中再现菌蕈文化中的各种神话传说的场景,营造出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现代园林空间。

3.2.3 体现人文之美

现代园林设计中要注重时空的延展性,一方面可以展示菌蕈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需要充分挖掘菌蕈文化的新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食用菌的自然优美的地理条件,与旅游相结合,开发以菌蕈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项目,举办关于菌蕈文化的博览会,策划菌蕈文化节,建设菌蕈文化产业园等多种方式弘扬菌蕈文化,体现独特的地域乡村文化[12]。

4 结语

菌蕈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美学体现是多方面的。园林中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与意境美也是高度统一的,它们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菌蕈文化,从其本质内涵出发,不断深入探索菌蕈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将生态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实现紧密融合,从而不断丰富和拓展菌蕈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猜你喜欢

灵芝园林设计食用菌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春天来了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