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花榈木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

2022-06-29杨柳琴黄彩船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苗高紫檀生长量

杨柳琴,黄彩船,杨 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 533000)

花榈木(Ormosia henryiPrain),蝶形花科,红豆属,一名“花榈”,其木纹有若鬼面者,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花梨木。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木材结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可做家具及文房诸器。花梨木也有老花梨与新花梨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木,颜色由浅黄到紫赤,纹理清晰美砚,有香味。新花梨的木色显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在《红木》(GB/T 18107-2017)中,花梨木类归为紫檀属,许多商家将其称为“紫属花梨”即出于此。花梨木类木材又分为越柬紫檀、安达曼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状紫檀、乌足紫檀7种树种。花榈木市场价值前景无限:花梨木的木质细腻,色彩美观,纹理清晰,是目前高档家具的材料。花榈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根、根皮、茎及叶入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消肿、消炎的功效。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研究以不同基质配比进行培育花榈木苗,在同一时间浸种、催芽、播种,同一条件管理下,最终总结出各基质因子对花榈木苗木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对花榈木幼苗生长促进作用效果最佳的基质类型,达到缩短育苗时间和提高上山苗木质量,最终达到壮苗造林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果麻分场苗圃地,海拔585 m,地势开扩,坡向西坡,东经106.276 20°,北纬24.861 12°,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 060 mm,年平均气温20.9℃,太阳辐射年总量为39.72 J/m2,气温高,土壤为黄壤。

1.2 试验设计

1.2.1 基质配比

设置7 种不同基质配比营养土进行装杯培育花榈木苗(见表1)。试验总样本数为2 800 杯,即配制7 种不同基配比进行育苗。在苗圃地清理畦面,按7 种不同类型基质配制好营养土各进行装杯400 杯,并按样地号顺序于苗床内平整放置,每行20杯。

表1 花榈木土埌配制Tab.1 The preparation of palm tree soil %

1.2.2 试验苗木处理

2021 年3 月20 日进行装杯,2021 年3 月9 日消毒浸种,3月12 日催芽,2021 年3 月31 日种子露白0.2~0.5 cm 时进行点种,其后是日常的育苗管护,具体操作如下。

(1)苗床准备:平整土地后做床,苗床高为10 cm,宽为120 cm,步道宽50 cm。

(2)育苗容器和基质:选用口径12 cm,高15 cm 无纺布营养杯;育苗基质按体积比做7 种不同基质配比组,并进行消毒处理后装杯。

(3)种子处理:浸泡前用5%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浸种—催芽(常温)。

(4)播种:至种子露白0.2~0.5 cm 时进行点种(于2021 年3月31日点种)。

(5)遮阴:苗木在4月19日约75%左右出土,在傍晚揭开苗床上的覆盖物,并做好遮阴工作,选用50%~60%遮阴网进行遮阴。

(6)固定样地株数的选定:以每个基质配方固各定选两行各10 株,连续20 株进行编号并插好标签,每个月按期对固定样地内的20株选定苗木进行测量,包括幼苗的苗高和记录叶片数量,并在最后一次测量幼苗的苗高和记录叶片数量时加测各样地20株的地径。

(7)水肥管理:苗床露白时要及时浇水保湿,保持苗床湿润,浇水宜在早、晚进行。苗木长出真叶后至10 月下旬前,5月是0.005 浓度0.01%尿素溶液,6 月—7 月中旬每隔一定时期浇施浓度0.01%尿素溶液及复合肥;7 月下旬—10 月上旬每隔一定时期浇施浓度0.02%尿素溶液及复合肥,10月后浇施0.04%复合肥1次,以及定期喷洒杀虫杀菌剂等。

(8)除草:人工拔除杂草,除草应及时、及早,注意不要伤及苗根。

(9)炼苗:10 月中旬拆除遮阴网炼苗,并断肥控水,以保苗木木质化。

1.3 数据测量及数据分析

苗木在出土1 个月后进行第一次生长量调查,以后每隔1个月调查1次。至2021年10月20日结束最后一次调查,共计调查6 次。利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苗木地径,直尺测量苗高。运用Excel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和制图。

2 结果分析

不同基质配比对花榈木苗高生长量的影响各不相同。表2 记录了花榈木苗木在7 种不同基质下6 个月的苗高生长情况。从第1月到第6月,第4种基质的花榈木苗高生长量最多,分别为8.9 cm、11.0 cm、13.7 cm、16.1 cm、17.7 cm、19.7 cm,即黄心土和桐果皮的体积占比分别为80%、20%的基质中花榈木苗木的生长成效最好;第2 种基质配比的花榈木苗高生长量在前2 个月中生长较慢,从第3 个月开始,快速生长,苗高逐渐超过其他基质配比,苗高在后一个月分别比前一个月增加29.0%、29.2%、20.0%、22.5%、14.9%;第3 种和第2 种基质配比中花榈木苗高生长量相差不大,但在第6 个月中第2 种基质配比远大于第3种,苗高相差1.1 cm。第6种基质花榈木苗高在前3个月中生长量最小,而在后3个月中生长超过第7种基质,从第1 个月到第6 个月苗高分别为6.0 cm、8.1 cm、9.5 cm、10.5 cm、12.3 cm、14.6 cm,比第4 种基质减少32.6%、26.4%、30.7%、34.8%、30.5%、25.5%,即花榈木苗木在98.5%黄心土+1.5%过磷酸钙的基质中生长较差;第7种基质从第1个月到第6 个月花榈木苗高分别为8.0 cm、8.4 cm、9.7 cm、10.4 cm、11.8 cm、13.3 cm,比第4 种基质分别减少10.1%、23.6%、29.2%、35.4%、33.3%、32.6%。从苗高月平均生长量来看,花榈木苗高生长量在第4 种和第2 种的基质配比中最大,为3.3 cm,其次分别是第3、1、5、6、7 中基质配比,月平均苗高分别为3.1 cm、2.9 cm、2.8 cm、2.5 cm、2.2 cm,分别比第4种和第2种少6.5%、12.1%、15.2%、24.2%、50.0%。

表2 花榈木苗高定期生长量Tab.2 The height and regular growth of palm trees

不同基质配比对花榈木苗木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各不相同。花榈木苗木地径生长量从高到低排序是基质4>基质2>基质6>基质5>基质3>基质1>基质7,地径分别为5.08 cm、4.98 cm、4.60 cm、4.40 cm、4.24 cm、4.21 cm、4.17 cm,基质2、基质6、基质5、基质3、基质1、基质7 中的花榈木苗木地径分别比基质4 少2.0%、9.4%、13.4%、16.5%、17.1%、17.9%,由此可知黄心土和桐果皮的体积占比分别为80%、20%的基质对花榈木苗木地径的生长成效最好,其次是72%黄心土+20%桐果皮+7.5%草皮灰+0.5%过磷酸钙的配比,而在仅有黄心土的基质中地径最小。

图1 花榈木苗高月平均生长量Fig.1 The average monthly growth of palm tree seedling height

图2 不同基质花榈木苗木地径生长量Fig.2 The ground diameter growth of palm tree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s

3 结语

在相同的水肥管理处理下,桐果皮、草皮灰、过磷酸钙是对苗木生长量影响的关键因子,其他因子根据需要并结合实际施放。综合以上,要育好苗的前提是基质的质量(即基质配比),要考虑的是苗木的根系生长、高生长和地径的生长3个要素,缺一不可,这就涉及到基质的逢松问题、养份均衡问题,还有不同树种对养份N、P、K量的需求不同而进行基质配比及苗木出土后水的管控,以及针对基质的配比结果及日后N、P、K肥料量的施放。

第一,在育苗基质内参与充分的桐果皮后,在苗木出土后能够保水保肥的管理情况下,苗木的生长量不受影响;第二,在基质的肥料配比基本达到要求,但总体不够逢松,会对苗木的高生长形成的影响;第三,在基质的肥料配比基本达到要求,同时所配比的基质足够逢松,在苗木出土后,保水及适量的追肥,苗木和生长能达理想效果;第四,营养杯育苗只用黄心土作基质的是最不理想和最不科学的育苗方法。

猜你喜欢

苗高紫檀生长量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水边的紫檀靠椅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黄檗家系幼龄期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中国紫檀博物馆
微生物菌肥对芳樟苗高生长的促生效果分析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