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对青年人国家认同的影响
2022-06-29王世海
□王世海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多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年人的国家认同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在文化领域中聚集了不同国家的思想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青年群体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型,容易受到多元文化这把“双刃剑”的影响。
1.关于国家认同的文献综述
在我国,“国家认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一直以来概念尚未统一。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国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的心理活动。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国家认同进行考察。新闻传播学领域内对国家认同的考察,主要包括“探讨媒体接触与使用对于国家认同的影响”及“探讨各类媒体如何建构国家认同”两大类。
①探讨媒体接触与使用对于国家认同的影响
例如:2020年,学者陆晔将国家认同划分为三个维度,并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探讨了受众的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和公众的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2016年,学者尹兴从电视信息的传送、接收和意义再生产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视节目如何塑造集体记忆建构国家认同感。
②探讨各类媒体如何建构国家认同
学者邢彦非、夏林晨、李华君等纷纷探讨了电视传播如何建构国家认同。2012年,学者谢莹阐释了电视是如何通过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表达塑造国家认同,肯定了媒介在构建国家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2011年,学者袁娥把群体意识与文化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以动态视角来研究问题,并由此总结出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以往学者研究聚焦点主要放在宏观媒介使用层面而没有细分至具体使用的媒介种类,但大部分文章对于青年群体受新闻宣传的影响并未涉及,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2.关于短视频及抖音
短视频是以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呈现的,由用户自主拍摄、剪辑、制作的,时长短、可即时传播、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的移动视频新媒体。
短视频在我国蓬勃发展,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
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目前是短视频头部平台,拥有大量用户,其短视频涉及类型较广,包括美食、美景、音乐、科普、新闻等。
2020年1月发布的《2019年抖音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用户超4亿。巨量算数《2020年抖音用户画像报告》显示,抖音使用人群男女较均衡,19岁至30岁TGI高,这显示出抖音拥有庞大的年轻活跃用户,在短视频市场具有强大影响力。
尽管已有学者开始关注短视频,但对于新闻类短视频传播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联还缺乏研究,尤其是新闻类短视频对青年人所产生的国家认同影响尚未有相关研究。
因此,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浅析新闻类短视频内容对我国青年人国家认同的影响,并提出如下假设:
①抖音新闻类短视频会通过叙事策略(传播内容)影响青年人的国家认同
②抖音新闻类短视频会通过传播技巧(传播方式方法BGM)影响青年人的国家认同
③抖音新闻类短视频通过正能量话题Tag的设计增强青年人的国家认同
④抖音新闻类短视频通过积极的话语建构和表达增强青年人的国家认同
⑤抖音新闻类短视频通过对国内负面信息的传播会引起青年人对国家的负面情感
二、关于国家认同信度量表的数据收集、处理及分析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所需数据。为保证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而后使用问卷网平台制作了问卷,通过微信渠道扩散式发放了问卷,采取分层多样的选择方式,将问卷发给不同地区、年龄段、学历的受访者。
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三个部分,包括受访者的社会学特征、受访者的抖音新闻类短视频使用行为以及受访者的国家认同感。经过线上发放、问卷回收后,获取了158份问卷。在剔除了17份无效问卷以后,最终获得141份有效问卷。
1.受访者的社会学特征
在141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受访者有70人,女性受访者有71人,受访者的性别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受访者的职业以公司一般职员与学生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至30岁之间,符合本次研究的对象群体要求。
由于本次问卷发放是在微信平台上通过分层选择的方式进行的,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整体文化素质偏高,在使用抖音这款软件时相对来说会更加关注新闻类短视频,因此,新闻类短视频能够对他们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造成一定影响。
2.受访者的抖音新闻类短视频的接触行为
在141份有效问卷中,约有43.1%的受访者的抖音使用时长能够达到每日一个小时及以上。以上一周作为设问的时间范围,有67位受访者能够做到每天都观看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占比达到47.5%,有58位受访者在一周内观看抖音新闻类短视频的频率能够达到三天及三天以上,占比达到41.1%。
在观看抖音新闻类短视频时,129位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关注到短视频的配文,117位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注意到短视频的背景配乐。其中,激昂高亢型的音乐使用频率最高,抒情平缓类次之,搞笑逗趣类的最少。新闻类短视频的内容通常是比较严肃或者是激动人心的,应用激昂高亢型的音乐可以更好地与内容适配,从而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达到更强的传播效果。尤其是一些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新闻,配乐通常都是以激荡的旋律为主,给予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层面上的双重刺激,尤其能够激发人内心情绪的剧烈波动。
在看过这些新闻类短视频后,约有58.1%的受访者会选择主动关注这些抖音账号,以便获取更多的新闻内容。当看到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新闻类短视频时,约有53.2%的受访者会进行留言评论,约有33.7%的受访者会主动转发给亲人、朋友或者是转发至其他的社交媒体平台,去分享这些在其看来能够获得亲友、网友认同并且激发起大众分享欲望的短视频内容。
98%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抖音上看到试图污名化我国的负面内容的短视频时会感到愤怒,而在看到能够体现我国发展越来越好的新闻类短视频时,会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由此可知,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情感的作用。
从以上数据来看,抖音新闻类短视频这种以“图像+文字+配乐”的呈现方式,其传播效果是比较显著的,能够成功地引发人们关注、互动和分享的欲望。并且,那些塑造我国正面形象、传达正能量内容的新闻类短视频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尤其是当短视频的整体内容呈现和表达方式致力于唤起情感层面上的共鸣时,确实可以增强受众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情感。
3.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特性
一是碎片化传播。
“碎片化”(frag-mentation)意为零散的、片段的、不完整的。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一概念被引入传播学领域,有学者指出,移动互联网传播格局下,碎片化传播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传播模式的变革,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为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即传播的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其二为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重点在意见的异质性上。本文中抖音短视频的传播特性主要集中于第一点,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新闻时长大多在15秒至1分钟之间,人们可以利用“碎屑”的时间来观看,而非整块时间,符合当代人生活特点。“就是因为它相对来讲比较短,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比较多的信息。”一位受访者表示。
二是算法推荐。
算法(algorithm)可以定义为为解决特定问题或实现预先定义结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抖音短视频,由以算法推荐为特征的“今日头条”孵化,抖音算法的基本逻辑有三种:
(1)基本信息的协同过滤;(2)“去中心化”的智能分发;(3)叠加推荐与热度加权。这意味着新闻类短视频有一定概率推送到用户的首页中,用户可能在首页“偶遇”这类新闻类短视频。
在深度访谈中,6位受访者都表示,如果看到质量较好的短视频,会引发他们点进该用户主页的兴趣,进而决定是否关注。
4.情感传播激发受众情感共鸣
有学者认为,情感传播基于常见的某些情境、特定主题和叙事模式,激发个体和集体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加强情感张力,而推动网络舆论的发展。学者佐斌认为国家认同感是人民对自己国家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成分在内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抖音上的新闻类短视频,注重内容与音乐的适配度,使用的语言富有温度、接地气,体现人文关怀,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抖音短视频传播新闻类内容要通过合理的叙事逻辑和表达方式,通过情感共鸣进一步唤起人们的国家认同。
在深度访谈阶段,笔者访问了6位抖音用户,了解他们对于抖音短视频平台中涉及国家认同短视频的看法。
受访者信息
在内容主题方面,时事新闻最易受到用户关注。大众媒体对于社会起着“瞭望哨”的作用,人们需要了解信息进行环境认知。在6位受访者中,5位都提到了在某些时期会重点关注当地的疫情防控新闻。新闻时效性在新闻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握住新闻时效性,对热点时事新闻进行实时报道,凸显现场感,有利于短视频新闻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新闻的重要性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国庆阅兵等重要时事新闻,会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国庆阅兵”话题在抖音平台获得18.2亿次播放。
三、结语
本文探究了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新闻类短视频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闻类短视频与国家认同是正相关关系,新闻类短视频对国家认同具有影响。从以上数据来看,抖音新闻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是比较显著的,能够影响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感。那些塑造我国正面形象、传达社会正能量内容的新闻类短视频,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的。尤其当短视频的内容呈现和表达方式致力于唤起情感层面上的共鸣时,确实可以增强受众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但新闻类短视频的具体宣发内容、传播方式及一些细微的影响因素比如Tag的设置,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抖音类短视频具有传播力、影响力,新闻类短视频可以对人们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但要注意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改变。我们也需要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
本文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本文中受访者的年龄、职业等分布较为广泛,未能关注特定群体的特殊性,未来可以针对特定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二是,未考虑其他潜在的控制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如关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时,未测量用户是否在除抖音外的其他社交媒体上观看新闻类短视频内容。此外,关于新闻类短视频对青年人国家认同的影响,本文只给出了一个较为初步浅显的分析,有待进一步探讨国家认同影响机制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