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之美
——淄博博山雨点釉

2022-06-29周祖毅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

消费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博山淄博雨点

周祖毅 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

一、引言

雨点釉的起源当前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时期,直至宋代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最为著名的发展地区则为中国山东博山,并且雨点釉是为北宋时期的一类贡品,由此可见雨点釉在我国当时那一时期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但是而后经过了时代的变迁,雨点釉在战乱的影响下,元代就失传了,直到后来到了民国时期,优秀的陶瓷艺人们对其展开了大量的恢复研究工作,而恢复期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1936年,我国两名艺术老前辈在恢复一名贵釉种时,日商痴心妄想想要掠夺我国这一优秀的传统技艺,使得对其恢复研究的工作又不得不被迫停止,直至后来1959年侯相会老前辈才又再度恢复对其的生产,通过众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才终于使得我国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发扬光大。

二、雨点釉的制作流程

雨点釉的制作与一般的陶瓷的制作手法大同小异,可分为六个步骤:即产品设计→雕塑→翻制模型→成型→施釉→烧制成型。

(一)产品设计

雨点釉的产品设计中,除了继承传统优秀技艺的同时,当下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是结合了一定的现代优秀设计手法,在融汇古今的手段下进行产品的设计制作。

(二)雕塑

首先通过对泥胚进行大致形状的拉制,然后再通过对拉制出的大致形状经过不断的调整,塑造,最终形成一件曲线、形象都力求完美的泥坯。

(三)翻制成型

这一步对于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用石膏进行翻制成型,特别是针对一些异性的作品时,难度更是颇深,需要在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融入多种的技术方法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

(四)成型

在这一步的制作中,最重要的便是对其坯体的厚薄、时间的把控。

(五)施釉

首先第一步则是需要将所要上釉的釉料进行调制,调制时一定要注意颜色的均匀度,以及釉料的调制比例;上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厚薄程度的掌握;在进行上釉时还一定需要注意到坯体的干湿程度的掌握。

(六)烧制成型

烧制是最后一步,这一步尤为关键,一旦掌握不好就会导致之前的努力都前功尽弃,其中最需要注意的便是对窑内温度的掌握,只有把握好合适的温度最终才能烧制出预料的甚至超出预期效果的雨点釉作品。

三、周祖毅的雨点釉艺术

山东淄博现代陶瓷的发展过程可以形容为由粗瓷杂器发展直至当代国窑,它的发展抛洒出了大量优秀技术大师的心血与汗水,而周祖毅正是其中之一,为雨点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周祖毅简介

周祖毅,出生于1965年,正是雨点釉的著名产地淄博博山人,并且是称之为陶镇的博山区山头镇人,该地同时也是江北有名的陶瓷产地。周祖毅生于陶瓷世家,周氏陶业正是博山数千陶瓷家族其中的一家,因此周祖毅从小便对陶瓷耳濡目染,加上自身也对陶瓷充满热爱,使得他无论是对陶瓷业的生产流程还是对陶瓷业的原料性等一切都了然于心。

上文提到雨点釉的最大特点便是釉面的结晶点,而这些结晶点便是其值得研究的奥秘,对此周祖毅则认为,可以称之为珍品的雨点釉作品,其釉面的结晶点的分布应该是均匀的,并且结晶点的大小也应当和谐,并且结晶明亮,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装饰效果。于是,周祖毅坚信自己对雨点釉的审美,并且对生产出他预想的雨点釉产品付出了心血,从最初的选料直到配料以及最终的烧制上进行探索。

周祖毅对雨点釉艺术方面的研究付出了十分多的心血,并且有着突出的贡献,2013年周祖毅获得了“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并且在2014年连续获得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称号。当下,“博山雨点釉制作技艺”已经正式被批准进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同时周祖毅也成为了博山雨点釉制做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二)周祖毅对雨点釉所进行的研究

1.选料

在进行原料调查的过程中,周祖毅几乎跑遍了整个博山的各个角落不断寻找原料,在进行原料的寻找中,周祖毅主要依靠着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颜色的判断,加上凭着手捻的感觉,最终决定取样,然后将取到的土样带回,进行进一步的理化分析,并且将样土进行浸泡、搅拌,然后上釉试烧。

2.配料

进行配料更是需要做到细致入微,需要对每一次配料进行实验,并且详细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将研究出的一系列样本进行集中编号,最终寻找出能够达到结晶要求的精品。

3.烧制

烧制是最后一步,在进行烧制研究中,周祖毅总结出了雨点釉的结晶规律:

淄博雨点釉结晶点特点为横向凹凸,并且结晶点的形状是圆的,通过他的研究最终找到了结晶的规律,即当窑温达到1300℃时,放入窑内烧制的雨点釉釉面就会开始起泡,釉面上的结晶点就会产生气体膨胀,当它膨胀到了一定程度后,“雨点”的中心位置的小泡承受不住泡内的气体就会爆炸,爆炸会形成一个非常微型的破口,并且爆裂口具有均匀性,气体会通过破口得到释放,当气体释放完后出现的鼓膜就会收回,然后再次与釉面复合,由此圆形雨点便形成了。通过放大镜观察结晶点,可以发现结晶点中心向周边扩展,扩展的形状呈放射状,形状犹如雪花。

结晶形状与大小的形成与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括窑炉内的温度、升温曲线、甚至于产品烧制所摆放的位置以及釉料的厚薄程度。

周祖毅通过多年来围绕着雨点釉制作不断研究的努力下,通过延续传统技艺的同时合理吸纳现代技术,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最终研制出了他预想之中的雨点釉,他所研究出的制作技艺所烧制出的雨点釉不仅拥有着纯正的釉色、并且结晶效果极佳。不仅仅针对与黑釉,他同时还进行了多种颜色的釉体研究,例如:红、黄、蓝、绿等等。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淄博雨点釉艺术的研究,并且弘扬我国这一传统优秀雨点釉文化,周祖毅在开展研究的同时,还建立了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以及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

四、艺术的传承

我国一系列优秀的艺术,自身在作为一项艺术的同时,所代表的更是我们中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而文化传承就是一个文化复兴,文化传播,能让一个民族长存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文化代表着的也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随着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文化,这些文化的碰撞,导致传统文化越来越边缘化,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也越来越少。

雨点釉能够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背后有着数不尽的技艺人的心血。我国还有很多与雨点釉这一艺术技艺一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我国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时代的影响下,加之历史的不断变迁,很多传统技艺已经失传,可以说雨点釉能够再次展现出来,制作出来只是我国已经失传的优秀文化中的翎毛一角,还有很多很多优秀的技艺等待着艺术大师们通过不断研究而得以恢复,并且在传承传统的同时结合一定的现代思想,跟随时代的进步。

五、结束语

国类似于雨点釉的艺术作品还数不胜数,在一道道复杂工艺的背后,挥洒着我国技艺大师们辛勤的汗水,同时蕴含着我国古人强大的智慧,让这些文化、艺术得以传承,一直发展下去是全社会需要做的。

作者简介:

周祖毅,1965年出生于博山区山头镇,自幼受家族影响,多年来凭着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痴迷与执着,尤其对淄博历史名釉—雨点釉的制作工艺,不断探索创新,烧制出釉色纯正、晶点均匀的雨点釉作品。并吸收传统工艺之精华,巧妙地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独创了雨点名釉与立粉彩陶釉的技艺融合。

陶瓷生产技艺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单就陶瓷制作工艺就有72道工序。作为一位优秀的陶艺家,必须能熟练地掌握驾驭陶瓷制作的各项工艺。尊重工作实践,事必躬亲,经过40年的学习与实践,终于成为一名淄博窑陶艺术的优秀传承人。

作品有鲜明的淄博窑艺术风格,古朴典雅、陶韵深潜。画面刚劲豪迈、挥洒自如,意境清新自然、淡泊高远。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的创新发展,使淄博窑陶瓷艺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2012年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举办的全国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高研班深造进修。2016年参加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博山琉璃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培训班。2018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龙山黑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培训班。2021年参加山东轻工联社举办的《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传承与创新》培训班。2012、2013、2016年三次获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大地奖”金奖。作品2013年、2018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奖赛国信“百花杯”金奖。2015年作品《雨点釉公道杯》被瑞典博物馆收藏。2017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奖赛“凤凰杯”金奖。2019年作品《雨点釉和谐瓶》荣获第八届“大地奖”特等奖。2019年作品《雨点釉祥和瓶》荣获首届“百鹤杯”百鹤奖。2019年作品《雨点釉四平八稳》瓶入选第四届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暨首届中国工艺创新展。2019年被授予“中国陶瓷文化传承推广贡献奖”。2021年作品《雨点釉容天下》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现为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馆长,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所长兼艺术总监,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山东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博山区陶琉行业拔尖人才”。

猜你喜欢

博山淄博雨点
博山琉璃研究综述
周袓毅雨点釉艺术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雨点会说话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原乡(外二首)
开箱取宝之博山豆腐箱
雨点落下来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淄博建成轮胎检测第三方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