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丰泽去非洲修水电站:知行合一
2022-06-29钟华江
钟华江
曹丰泽博士去非洲建设水电站了!在网络上,这个消息被广泛传播,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网友纷纷发表看法,不管赞同还是非议,都不得不赞他一句:知行合一。
曹丰泽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平时喜欢在网上发表评论。他常幽默地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五道口?我想要一个浪迹天涯的人生。”在他看来,自己那么努力地学习、考试,原本就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
2020年大学还没毕业,曹丰泽就与中国水利电力集团签订了录用协议,外派到非洲分局坦桑尼亚项目部担任该项目总工程师。现在,他已经在非洲工作了半年,援助建设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水电站,为了当地人也能用上清洁而充沛的电力贡献“毕生所学”。
坦桑尼亚的电力短缺到了什么地步?用曹丰泽的话说,中国人随手开几天空调,就是一个坦桑尼亚人一年的用电量。如果大坝不能顺利建成,千万个坦桑尼亚人,那些住在草棚里没有电灯、没有井,甚至没有玻璃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知道被泡沫涂满全身是什么感觉。
除了恶劣的生活条件,还要面对铺天盖地的琐事。如何安排人把塑料刷干净,怎么清理被堵塞的排水管,谈判桌上有无尽的推诿等着他应对、数不清的账目等着他检查……但既然选择了来到坦桑尼亚,他就要坚持下去。
曹丰泽希望,很多年后,自己清华博士的身份会被忘记,互联网上的那些观点之争都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但坦桑尼亚矗立着的水电站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运转下去,从高处一跃而下的浪花带着电机转动进入电网输送到非洲的每家每户,世世代代用清洁水电的坦桑尼亚人民会记得这个从中国来到异国他乡建设水电站的年轻人。
【速写文段】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从“博士生”到“工程人”,是身份的转变,也是崭新的责任。曹丰泽身体力行地跟着理想去了非洲,在日复一日的艰辛与失败中,不停息地思考如何解决现实中不停涌现的既不酷也不豪邁的问题,这才是理想主义者。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理想主义,就是从现实的泥泞中挣扎着向上,用力擦拭遮挡太阳的灰尘,让那束光照进来。
【适用话题】知行合一;选择;生命的责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