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
2022-06-29任如
任如
立夏时节,草长莺飞,万物繁茂。
“五一”节一过,立夏节就到了。你到地里一看,麦子拔节长高了,一片油绿。你到跟前儿仔细一瞧,就会发现,有的麦苗用几片叶包裹着麦穗儿,一副呼之欲出的姿态;有的已经忍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伸出触角,那一掐一股水儿的麦粒儿还在叶子里藏着,欲露还羞。农谚告诉我们:“立夏三天见麦芒。”快到立夏节气了,说的还真准!坦荡的麦田,一望无际,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那时的童年,是浮在脑海上的一座葱郁的岛。立夏了,山坡上的各种花开了一层又一层,巍峨的群山,披上一层墨绿。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散发着淡淡的甜味;野地里的蒲公英,开得那么细碎而招摇;一丛丛,一束束的山花儿,漫山遍野,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排排整齐的小叶杨,杨柳的叶子如翡翠般闪闪发亮,亮汪汪的叶子兴奋地翻动着,在柔和的春风里飒飒作响,好像在轻声吟唱;在阳光的照射下,调皮的光斑一闪一闪地跳跃,就像水面的波纹一样生动,招人喜爱。
记得十几岁的时候,在立夏节这天,刚吃完晌午饭,一大帮十来岁的孩子聚集在当街的大槐树下面,“孩子王”张二叔肩膀扛着一杆大秤,光木头秤杆就有四尺多长,大铁秤砣挂在秤杆上,在屁股后边嘟噜着,后面跟着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地向大槐树下走去。
大槐树长的树帽儿挺大,树下一大片阴凉。二叔把一根木杠子穿在大称的头毫上,用铁秤钩子勾住一个荆条编的浅筐的绳子,两人抬起来,称体重的人坐在筐里。二蛋是个小胖墩儿,十岁零两月,他盘腿坐在筐里,美滋滋的。二叔把着秤杆儿,说:“你坐好了,抬起了啊!”抬杠子的是两个个子高的大孩子,听二叔一吆喝,筐子就离开了地面儿。二叔一点一点地往外挪动拴秤砣的细绳儿,不错眼珠儿地看着秤花儿,当秤杆呈水平状态时,二叔大声说:“好了,二蛋今年又涨了,五十三斤半啦!”有的孩子等急了,不坐筐里,干脆双手摽紧铁秤钩子,两腿一蜷乎,双脚离了地,把秤的干净利落,立马报出了数目,还省得刨去筐子的重量呢。
这时候,大槐树底下就热闹了,孩子们轮流坐到筐里,看看自己有多沉儿,今年又涨了多少。有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宣贵。”孩子们称体重,把秤杆儿的人一边把看秤花,一边说着吉利话儿:“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儿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不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岁月静好,平平安安。如果是年龄稍大一些的老年人称体重,就会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在此时,秤,掂量着人们,人们掂量着日子。
据说,这立夏秤人的习俗,还真有点儿来历。传说这个习俗与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刘备有关。刘备有个傻儿子,叫阿斗,天生头脑缺电,傻哩吧唧。别看人不济,可生在汉朝皇室,地位那可是老喜鹊窝——高野了,阿斗是刘皇叔的儿子,军师诸葛亮对他是一级保护,就像现在保护大熊猫一样,人为其主嘛。刘备死后,诸葛亮对幼主阿斗实在是放心不下,生怕他自己死之后,阿斗被别人虐待。话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时嘱托孟获,要在每年的立夏这天,到蜀国都城去看望阿斗小主一次。孟获记住了诸葛亮的话,在每年的立夏到来之日,都带兵到都城去看望阿斗,而每次去都要称一称阿斗的体重,看看阿斗是胖了还是瘦了,以验证阿斗的生活情况。如果阿斗的体重每年都比去年沉點儿,就说明别人没慢待他。
阿斗这人没什么本事,但有孟获每年的秤人这把活,使得晋武帝不敢亏待阿斗,让他活得挺滋润。诸葛亮想出的这一招儿,给阿斗带来了福气。后来,人们为了给他们的孩子也带来好运,就把这个做法沿袭下来,渐渐地形成一种习俗,至今还津津乐道。
立夏称人,意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之时。我们不妨要时不时地严肃一点儿,像称体重一样,掂量一下自己,不虚度充满活力的一天。立夏称人的习俗,也是夏日里的一个剪影。
过完立夏日,不要以为立夏就过完了,这其实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