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榜
2022-06-29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剂量需减半?
谣言: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剂量需减半。
真相:包括儿童在内所有年龄段的新冠疫苗剂量和成分都是完全一样的。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统一剂量,这是全球通用办法。
治疗性药物的用药剂量一般会考虑体重或身体表面积,但疫苗发挥作用机制与治疗性药物不同,疫苗里的抗原进到身体之后不是直接“发挥药效”,而是经过免疫系统进行抗原递呈,免疫细胞识别后产生抗体,抗体再发挥阻拦病毒感染或防发病等作用。以上过程跟体表面积、体重没有相关性。而绝大多数疫苗如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肺炎疫苗等的剂量都没有人群上的剂量区别,从机制来说,疫苗进入儿童身体之后产生抗体的机制和成人是完全相同的,没有区别。如果遇到与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或非免疫规划疫苗发生时间上的重叠,一定要确保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14天以上。
新冠抗原检测可以代替核酸检测?
谣言: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抗原检测可以直接代替核酸检测。
真相: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来检测病毒是否入侵人体: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前两者都属于直接检测病毒的方法。
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较低,一般用于感染早期。疫情发生后,多国在公认核酸检测为新冠病毒检测“金标准”的同时,也推广了抗原检测,将之作为一项有效补充。
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选用的抗原检测试剂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说明,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换言之,也就是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根据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应当首选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可以进行抗原检测。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抗原检测,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规范操作。疑似人群抗原阳性及阴性结果均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抗原阳性结果不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疫苗对奥密克戎无效?
谣言:根据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的最新判断,疫苗对奥密克戎,以及新出现的病毒感染无效。
真相:从各国大量的跟踪数据看,疫苗对奥密克戎仍然有作用,即便原始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下降,对重症仍然有不错的保护效果。而接种增强针后,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也有大幅提升。
接种疫苗在奥密克戎疫情中的重要性從最近香港的情况中就可以看出。根据香港最新的死亡病例分析,截至3月18日,这波奥密克戎疫情中的5186例死亡病例,88%未完成两针疫苗接种。80岁以上未接种两针疫苗的人群,感染死亡率高达9.97%。由此可见,认为奥密克戎病情轻微如同感冒,而疫苗接种不再重要是非常荒唐的。
常喝“硬水”容易患肾结石?
谣言:一些地区自来水的水垢较多,常喝这些钙、镁含量很高的“硬水”更容易患肾结石。
真相: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喝硬水会导致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反,如果水喝得少了,人体泌尿系统出现结石的可能性会更大。
水的软硬是根据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来确定的,这两种离子含量越高,水的硬度越高。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毫克/升,相当于1升中含有180毫克钙元素。但是,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通常不超过2升(360毫克钙元素),这样的饮水量对体内的钙离子浓度没有太大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18岁以上人群钙元素的每日参考摄入量为800毫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毫克。
可见,按推荐摄入量的最高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的最大硬度计算,成年人每日的钙摄入量也不会达到钙超标,更不会导致结石。
“过午不食”有助于减肥?
谣言:“过午不食”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延年益寿。
真相:胃部食物4-6小时左右排空一次,正常三餐的间隔一般是4-5小时,这样既不易产生饥饿感,又能保证营养物质对身体各器官的供应。“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会使胃部至少18个小时处于空虚状态,而胃酸却在持续分泌并在夜间分泌量达到高峰。胃内没有食物中和胃酸,就有可能刺激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出现胃灼热、胃部疼痛等症状。
此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盲目“过午不食”,将造成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长期下去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头晕、抵抗力下降、肌肉减少、情绪问题等,严重影响健康。糖尿病患者、胃肠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群尤其不适合“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
目前,确实有些研究认为“间歇性禁食”对健康有益处,如“8∶16间歇性禁食”,即一天8个小时内可以吃东西,其余16小时不吃。但这些方法本质上不同于“过午不食”,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不可盲目自行实施。
想要健康,科学的做法应该是“过午少食”,即将一天的大部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放在早餐和午餐,晚餐少吃、早吃,且保持清淡饮食。
食用金箔是高端添加剂对身体有益?
谣言:金箔食品售价不菲,其中使用的食用金箔是高端添加剂,对身体很有好处。
真相:今年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明确指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箔银箔、金粉银粉类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
金箔对于人体毫无营养价值可言。金本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化学元素,它在日常烹调的环境中很难溶出,也就是说它保持着一个金属固态的形式,不能变成离子,进不到我们的血液当中去。所以吃进去并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服用量过大,还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等一些情况。若金箔的纯度不够,或者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元素,还有可能引起中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症状轻,相当于“大号流感”?
谣言: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肺炎多为无症状或轻症,相当于“大号流感”。
真相: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普通流感要高,并且由于其轻症比例较高,传播隐匿性较强,给传染源的发现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或许对某些个体来说,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肺炎出现重症等情况的概率在下降,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短时间内感染率高,这使得受感染人群的绝对数更大,继而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绝对数就会高。
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去年8月至10月,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做了比较分析,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却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数。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并不是“大号流感”。
植物奶油毒性堪比杀虫剂?
谣言:植物奶油的本质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毒性堪比杀虫剂。
真相:植物奶油中可能部分包含着反式脂肪酸,但植物奶油并不等同于反式脂肪酸。植物奶油又叫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奶油等,常常被作为动物奶油的替代品。植物奶油多是植物油氢化后,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制成的。
若是仔细留意一些植物奶油的成分标签,会发现里面没有丝毫乳脂和胆固醇,但是却有反式脂肪酸。有许多研究证据表明: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
但植物奶油不能和反式脂肪画等号,一些植物奶油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采用新的工艺,例如低温高压、加入新的催化剂,以及完全氢化的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反式脂肪酸的产生,甚至可以少于动物奶油。
当然,不管是人造植物奶油還是天然动物奶油,还是要少吃为宜,毕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摄入过多,一是会导致肥胖,二是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无论是植物奶油还是动物奶油,都是无法避免的。
预制菜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不安全?
谣言:预制菜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因此不能食用。
真相:预制菜与我们平时吃到的食物没什么不同,也没有额外添加防腐剂。因为绝大多数预制菜都需要经过高温烹饪,本身就是杀菌过程;接着使用液氮等速冻技术,通过超低温冷冻完全能抑制微生物繁殖,所以不需要额外添加防腐剂。另一方面,预制菜根据包装标准要求,要将所有原料罗列出来,所以配料表里会出现所用调味料中的相关添加剂,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菜就添加了比堂食菜肴或自制菜肴更多的添加剂。即便是消费者自己购买、烹饪的食物,往往也含有添加剂,如不少酱油中含有谷氨酸钠、山梨酸钾,一些风味调料中含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柠檬酸等。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合理使用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新鲜肉突然跳动是因为有寄生虫?
谣言:如果发现买回的肉类会自发跳动就要当心了,这是肉里有寄生虫的表现。
真相:刚刚屠宰完的肉会跳动,并不是有寄生虫,而是说明肉很新鲜、屠宰时间很短。因为刚宰杀不久,鲜肉的中枢神经虽已死亡,但是在肌肉周边的神经末梢还没完全死亡,肌肉里的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还没耗尽,因此在外界轻微刺激下,肌肉还可以产生跳动,这又叫作“超生反应”。而宰杀一段时间后,肉中的ATP耗尽,肌肉纤维会锁死,也就不会再跳动了。
小伤口用唾液能消毒?
谣言:口水是最好的消毒剂,小的伤口舔一舔就可以消毒啦。
真相:溶菌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抑制外源微生物生长等功能。唾液中虽含有溶菌酶,但由于含量太少,根本无法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另外,口腔是人体寄居微生物密度最高、种类最多的区域之一,唾液中携带了口腔的各种病毒、真菌、细菌,往伤口上抹唾液很有可能是“毒上加毒”。所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伤口,建议用创可贴和碘伏等处理。
干眼症勤滴眼药水就行?
谣言:干眼症就是“眼睛缺水”,所以勤滴眼药水就行了。
真相:出现干眼症状随便用眼药水“补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失明。角膜的保湿靠泪膜,而泪膜最外层覆盖有一层睑板腺分泌的“油”,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这层油就是睑脂。如果腺体分泌不出油脂,就会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而80%以上的干眼患者都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
对于“缺油”型干眼症,一味用眼药水进行“补水”不仅成效甚微,还可能因破坏脂质层而加重病情。同时,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及其他化学物质,也会对眼表角膜、结膜细胞产生损害。目前正规医院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再配合人工泪液,来缓解干眼症的不适症状。
辟谷断食能治病抗衰?
谣言:网传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自己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辟谷断食”可以通过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
真相:这则传闻来源于2016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自噬理论,经过翻新又受到大众关注。获奖的自噬理论是指细胞在供能不足、微环境恶化或者到达预定寿命时,被触发的一种自我分解机制,所以“细胞饥饿”并不等于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饥饿,断食、辟谷也就不等于自噬。
一口西兰花等于吃十条虫?
谣言:网传“一口西兰花,等于吃十条虫”,并称由于它们的水分比较多会吸引许多虫子来吃,再有就是独特的结构,许多虫子藏在里面是看不到的。
真相:西兰花在种植过程中确实容易发生虫害,但是从实践来看,每10千克的新鲜西兰花原料中虫体数在10个以上就属于严重的情况了,所以谣言说法过于夸张。一般浓度2%-3%的盐水浸泡西兰花15分钟左右可以起到一定的驱虫效果(除虫率50%左右)。
羊奶更容易吸收,营养更好?
谣言:网传“羊奶更容易吸收,营养更好,适合新生儿饮用”,并称羊奶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为“奶中之王”。且有专家建议患有过敏症、胃肠疾病、支气管炎症或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婴儿饮用羊奶。
真相:羊奶中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电解质,这些都会加重胃部的负担,新生婴儿的胃部非常脆弱,长期饮用羊奶容易导致高血钠和氮质血症的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对于新生儿来说,除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外,避免喝任何“动物奶”,无论是羊奶还是牛奶。
血橙里的红色是染的?
谣言:网传血橙被无良商家通过注射苏丹红、胭脂红等染色剂仿冒卖高价,且血橙表面的小孔就是打入添加剂时留下的针孔。
真相:如果注入添加剂,血橙切开后颜色会明显偏向色素,且水分和部分细胞被破坏,果实会迅速腐烂,难以运输和保管。一般来讲,血橙里的花青素经过阳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会显示为血红色,这种元素对人体非常有益。但由于成分不稳定,生长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果肉着色也程度不同。大家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