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唤醒成长的力量
2022-06-28金艳鹏
金艳鹏
记者:铁岭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凡河小学一直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请您谈一谈你们学校的办学育人理念?
陳海涛:我校充分发挥雷锋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办校育人上始终突出传承雷锋精神这一主题,把雷锋的“快乐观”融入办校育人全过程,着力打造以“快乐德育、快乐社团、快乐阅读、快乐教学”为特色的“快乐育人”办学理念,以润物无声的快乐德育为核心,以彰显个性的快乐社团为依托,以启迪心智的快乐阅读为积淀,以乐学善思的快乐课堂为根本,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培养乐观向上、至美向善的快乐学生。
记者:学校秉承“快乐育人”办学理念,引领队员从小学雷锋、长大做先锋,你们是如何贯彻这一办学理念的?
陈海涛:学校组织少先队中队结合自身成长实际,系统开展“学习雷锋、崇尚英雄,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德育培育系列活动,通过创建“雷锋中队”“朱瑞中队”“钟南山中队”等54个英雄中队,潜移默化地引导少先队员以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雷锋、敬英雄、当先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双减”新要求,对学校来说道德育人的任务更艰巨。请介绍一下你们学校是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
陈海涛:我们主要抓以下六个方面——
让红色课堂“有味”。学校把升旗仪式作为课程开发,开学初总体规划,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话题,根据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确定国旗下讲话内容;学校国旗护卫队每天7:45准时护送国旗,当国歌响起,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的师生都会面向国旗行注目礼,不断强化师生的爱国情。
让校园文化“说话”。我校把德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小浪花广播、学校公众号、LED电子屏播放学生活动新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布置班级风采栏等方式浓厚班级雷锋文化、英雄文化氛围;开展观看红色电影、大唱英雄赞歌、续写《雷锋日记》等系列文化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我校原创微电影《爱需要关注》获辽宁省中小学微视频小学组一等奖,四·六中队秦语忆同学的《学习雷锋不到站》,获辽宁省“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雷锋精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一等奖。
让学生主动“融入”。我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作品《画自己》荣获2021年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三等奖,学校还积极开展“访红色足迹”活动,很多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铁岭雷锋纪念馆,同学们纷纷当起红色讲解员,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讲述雷锋故事,使红色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让管理强化“润心”。我们通过对校服着装、出入校的红领巾佩戴、课间操和课堂礼仪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严格抓养成,从小事小节开始,让品德修养润物无声地融入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夯实人生的品德基础。
让家庭教育“添翼”。学校定期召开“家校共育 静待花开”家长会,校家委员会成员制作精彩的视频集锦,分享汇报孩子们在假期家庭生活的快乐时光。校领导和班主任引导家长在“双减”政策下,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校、班级的教育重点,开展有效的亲子沟通,通过学校提供的培训学习和交流展示的平台,家长们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为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供了保障。
让社团品牌“更亮”。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号召,研发构建5+2+N的课后服务与托管模式,在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和托管时间的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接触生活、锻炼技能、交流合作、提升素养,充分展现自我的风彩。打造“快乐社团”特色品牌活动,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工作目标,赋能学生成长成才。《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对我校的课后服务快乐社团活动多次进行报道。
减负不减质,减负而提趣。学校通过特色的课程、丰富的校园文化、多彩的实践活动、精细的常规管理、密切的家校协作等多种途径,为孩子的教育赋能添翼,让孩子们能够飞得更高、更远,长大后担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