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教学:目标要适切,教法要恰当

2022-06-28吴忠豪

中国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陆游王老师首诗

吴忠豪

听了王林波老师上的五年级的古诗《示儿》一课,我想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听课体会,那就是“精彩”。我平时很少用“精彩”来评价老师们的课,可是这堂课我觉得确实上得精彩,体现出了一位特级教师、一位名师的教学风采!这一课的教学应该可以作为语文教师研究古诗教学的优秀范例。我主要谈以下幾点体会。

一、正确把握古诗教学的要求

统编版教材中古诗教学篇目大大增加,每个学期至少有两篇课文,包含四到六首古诗词。正确把握古诗教学的目标,吃透年段要求,显得非常重要。这堂课上,王老师对古诗教学的目标把握得非常准确。

第一,重视了朗读,落实了背诵。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古诗都要求能够熟读、背诵,这是教学古诗的基本目标。我统计了一下,这节课一开始学生自读古诗,接下来是指名读、齐读等,第一轮学生就读了八遍之多。第二轮朗读是在学完这首诗以后,学生背诵之前,王老师让学生读,读的形式非常多样,设计非常巧妙,男生读、女生读、分组读、引读、对比读等,多种方法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王老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也非常值得关注,“流畅正确”“有自己的节奏”“非常好”“读得特别好”等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学生朗读积极性的激发很有作用。

古诗要反复朗读,要读熟,要背诵,要做到人人都会背,这是基本要求。这堂课王老师从头到尾都非常关注、重视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方法多样,学生读得津津有味。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朗读至少有二十多遍,所以最后全体学生都能背诵这首诗了。

第二,对诗意只要求大致了解。小学阶段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理解古诗的要求都不宜太高,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古诗,大致了解诗意就可以了。王老师抓住了“元”“王师”“九州”“乃翁”“家祭”等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第三,适当指导了古诗学习的方法。这堂课王老师教了学习古诗的两个方法:一个是根据注释来理解诗意,指导很得法,时间省,效率高;另一个是将两首诗合在一起诵读,相互映照,这样能够有效地理解两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古诗和其他课文一样,教师也承担着字词教学任务,一点儿也不能疏忽。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语,包括要求写的字,教师都应该仔细钻研,认真设计,扎实教学。这堂课上,王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祭”字,让人印象深刻。王老师运用字理教学的方法,首先让学生猜测,初步了解“祭”的意思。然后借助新闻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接着出示家庭祭祀活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中“家祭”的意思。最后,借助板书,王老师很自然地又进行了这个字的书写示范。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自然流畅,不着痕迹。

二、努力提高古诗教学的文化含量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授古诗,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古诗学习的文化含量,王老师在这方面动了很多脑筋,教学设计非常精心。

这节课上,王老师教学《示儿》这首诗花的时间比较多,有二十几分钟。《题临安邸》前后花了七八分钟。这样的处理非常合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教师一节课只教一首诗,王老师教了两首,教学容量提高一倍。不仅如此,王老师还带着学生扩展学习了陆游的另外4首诗,再加上最后的一首词,一节课学了7首诗词。如果再加上课中插入的带有“万”字的诗句扩展,学生背出的和教师课件出示的,涉及的古诗有10来首。仅一节课的时间,教学容量是非常大的,不过王老师整合得十分自然,真令人赞叹。

这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精彩,前后大概不到6分钟,但文化含量极高。一开始王老师通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纸上得来终觉浅”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提示学生补充完整,从而引出了陆游的《游山西村》和《冬夜读书示子聿》两首诗,并通过课件出示,让全体学生进一步朗读、背诵。古诗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经常与古诗见面,不断复习,强化记忆,巩固背诵,这样学生才能读得朗朗上口,背得滚瓜烂熟。

接下来,王老师出示了介绍陆游的资料,让学生明白了陆游是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成就,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借助《游山西村》《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两首诗以及补充的相关资料,王老师巧妙地为学生学习《示儿》这首诗做了充分的情感渗透和背景铺垫。导入环节不长,但王老师紧紧围绕诗人陆游,围绕着《示儿》这首诗展开教学,干货满满,文化含量很高,体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设计艺术。

这堂课王老师紧紧扣住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出示的资料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陆游的生平大事记,上面清晰地呈现出了陆游多少岁时干了什么事情,从这一资料中,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了陆游的爱国之情。王老师还出示了介绍南宋地图和北伐战争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诗意,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宋朝的历史、地理环境。这样的资料对教学很有帮助,是有效的资料。

这堂课学生学的是两首古诗,但是课上涉及的古诗远不止两首。这样的古诗教学,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古诗的积累量,而且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很有帮助。王老师教授古诗,不是在古诗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的深度上拼命挖掘,不是从诗歌写作艺术的角度拼命挖掘,而是将重点放在古诗积累量的扩展上,这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规律和年龄特点。不少语文教师教授古诗,重视的是古诗内容情感的挖掘、意境的分析、诗歌艺术的鉴赏,但受认知水平、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限制,小学生不能与教师的分析产生共鸣,很难产生有意义的理解。背诵是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优势,可以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王老师教授古诗的目标准、方向对,值得肯定。

三、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首古诗28个字,两首加起来56个字,学生读一读,每首诗大概15秒以内。一节课40分钟学两首古诗,除了朗读背诵,教师往往会结合古诗理解添加一些内容,设计与古诗有关的读写练习,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那么,添加哪些内容更符合小学生学习古诗的规律,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很值得讨论。

王老师这节课里添加的内容,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一开始通过名句引出了陆游的两首诗,又补充了抒发诗人爱国情怀的两首诗,最后还出示了一首詞。添加内容与课文学的古诗有密切的联系,显得非常自然。为什么没有从诗人林升这个角度去拓展呢?因为陆游比林升的名气大得多,存世的诗词数量也多得多,扩展空间更大。

另一个拓展是通过“死去元知万事空”的“万”,让学生去搜寻自己熟悉的能够背诵的带有“万”字的诗句。这个环节挑战学生的古诗积累,也考验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所以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有些诗句教师也不一定能背出来,但学生都能背出来,真了不起。学生背了以后,教师也随机出示了几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个“万”字,巧妙地扩展出那么多学生熟悉的诗句,像这样的扩展非常有意思,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我之前看到过两个有关《示儿》的教学设计,大家可以比较比较,想一想怎样添加教学内容才能和古诗学习结合得更加自然,更加紧密。

设计一:(1)边读边想象陆游病危时想到什么,请把他想到的说出来,再用简笔画画出陆游病危时的样子。(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

这两个练习尽管和陆游这首诗有些许联系,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动笔实践机会,但都很牵强,很不自然。让小学生去揣摩古代政治家、诗人临终时的思想,合适吗?从这首诗引发出祖国统一,给台湾小朋友写信,实在有穿靴戴帽之感。

设计二:(1)陆游的儿子站在父亲旁边听了父亲的这首诗,会对父亲说什么?写一段话。(2)扩展阅读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以陆游儿子的身份写话,十来岁的儿童很难体会站在临终父亲身边儿子的那种复杂的心理,实在是为难。岳飞的词表达的也是爱国情怀,但是与课文《示儿》相比,过于深奥,学生理解难度太大。

这两个设计我为什么不很赞同?因为这些练习与所学的古诗不够贴切。当然,以陆游儿子身份想象说话、给台湾小朋友写信也是语文练习,但与古诗学习结合,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才更加符合古诗教学的目标任务,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王老师对古诗教学方法的认识明显高出一筹,添加的内容能够和教授的古诗有机结合。我认为古诗教学添加学习内容,最佳途径是通过学的这首诗去扩展更多的古诗。儿童阶段学古诗,多读一首是一首,多多益善。王老师带出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很多学生几乎可以背下来了。一首带几首,让学生读更多的古诗,使学生古诗积累量最大化,这应该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虽然教的是小学生,但是语文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实在太广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不断精进业务水平。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陆游王老师首诗
奇妙的旅行
《上课没人抢》
有趣的动物
除夜雪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初夏绝句
缘字诀·沈园
子遹不是陆游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