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异及旅游响应

2022-06-27常直杨李俊楼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江苏省文化遗产物质

常直杨,李俊楼

(1.南京晓庄学院 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2.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1)陈炜,杨连娇:《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更是彰现不同区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传承和利用既是理论命题,也需实践破题。然而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的弱化、破坏、消失等问题日益凸显,以至国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也在急剧降低(2)胡娟,陈慕琳,张艺琼,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征研究》,《经济地理》2017年第10期。,如何破解该系列问题成为当前非遗研究关注的焦点。文旅融合的发展,特别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激发其内在价值,扩大受众面,进而带动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则为这一命题的破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国外学者较早开展了非遗保护的研究,前期多集中在非遗的概念和内涵(3)Ahmad Y.. The Scope and Definitions of Heritage: From Tangible to Intangib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6,12(3),pp. 292-300.、非遗的功能和价值评定(4)Barrio D., José M., Devesa M., et al. Evalua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ase of Cultural Festivals.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 2012, 3(4), pp. 235-244.、非遗的保护利用等层面(5)Gonzalez M. V.. Intangible Heritage Tourism and Identity. Tourism Management, 2008, 29(4), pp. 807-810.,近年来在非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即非遗旅游的动力机制、非遗旅游的商品化、非遗旅游影响、非遗立法保护等方面(6)Park H. Y.. Shared National Memory as Intangible Heritage: Re-imagining Two Koreas as One N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2), pp. 520-539.(7)Dimitropoulos K., Tsalakanidou F., Nikolopoulos S., et al. A Multimodal Approach for the Safeguarding and Transmiss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ase of i-Treasure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18,33(6),pp.3-16.(8)Cang V. G.. Defin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Stakeholders:the Case of Jap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 2007,2(1), pp. 58-67.(9)Antons C., Logan W..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ltural Property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ondon:Routledge,2016, pp. 67-88.开展了大量研究。国内非遗旅游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引发愈来愈多学者们的关注,并在非遗旅游研究中发出中国学者之声。研究内容上,聚焦在非遗活化传承(10)李江敏,王青,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体系、测量与检验》,《旅游学刊》2020年第11期。(11)林继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基本遵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非遗资源旅游开发评价及体系构建(12)王萍,刘敏,刘慧娣:《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3期。(13)王纯阳,李文骏:《遗产旅游地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0年第6期。,非遗旅游开发模式(14)陈炜,杨连娇:《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15)江娟丽,杨庆媛,张忠训,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经济地理》2019年第6期。,非遗资源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16)高彩霞,刘家明,高岩:《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年第3期。(17)李萍,袁芳,张健:《京津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年第9期。,非遗原真性与旅游开发(18)戴俊骋,李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地方建构》,《旅游学刊》2019年第5期。(19)何瑛:《建构主义原真性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4期。,非遗的传播和数字化保护(20)谈国新,张立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刍议》,《图书馆》2019年第4期。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应用。

江苏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省份,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苏省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可以为全国提供江苏范式和经验,也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不竭动力之一。目前,对江苏省非遗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具体非遗项目的传承和重构(21)于丽金:《传承与重构:民间文学与中国电影——以江苏省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项目为例》,《学术论坛》2020年第24期。、影像传播(22)陶赋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遗产活化(23)吴必虎,纪凤仪,薛涛:《黄河改道的区域地理效应与故道遗产活化——以黄河故道(江苏段)为例》,《民俗研究》2021年第3期。、文创产品开发(24)江伟,周敏:《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例》,《艺术百家》2020年第5期。、数字化保护(25)曹玲,张丽:《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分析》,《兰台世界》2011年第26期。等内容,也有部分学者开展了江苏省非遗的空间分析(26)赵慧莎,李姝姝:《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成因及开发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然而尚无对非遗空间分布与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及如何借助文旅载体有效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因此研究江苏省非遗的空间分异及与旅游响应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依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http://www.ihchina.cn/#page2)收集国家公布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收集江苏省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去除级别重复、拆分不同地域组合构成的非遗、属性提取等环节,整理出江苏省非遗项目共计782项,其中国家级156项,省级626项。以不同级别非遗项目所在县市及单位作为申报地,通过百度拾取坐标系统获得江苏省非遗项目地理坐标,建立数据库作为空间分析的主要数据。此外,江苏省地市界线矢量数据下载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各地市旅游经济统计数据、A级景区数量来自于《江苏省旅游统计年鉴2019》及各地市政府官方网站。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江苏省不同类型非遗数量和类型结构;通过空间密度分析了解江苏省不同类型非遗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明晰江苏省十三个地市非遗数量和各旅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1) 类型结构分析。目前针对非遗的类型划分尚未有统一标准,本研究主要根据2008年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现有研究中的分类标准,将非遗分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类、曲艺类十大类(27)陈炜,杨连娇:《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28)胡娟,陈慕琳,张艺琼,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征研究》,《经济地理》2017年第10期。,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整理出江苏省不同级别非遗项目的数量、类型结构等。

(2) 空间密度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来测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29)江娟丽,杨庆媛,张忠训,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经济地理》2019年第6期。(30)高彩霞,刘家明,高岩:《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年第3期。(31)李萍,袁芳,张健:《京津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年第9期。。通过对整理的点要素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其密度表面,由此显示出点要素较为集中的地方,直观地展示要素在空间上的分散或积聚特征,其表达式为:

其中,N为观测值个数,xi为观测点值,x为平均值,h表示带宽,k(•)为核函数。

(3) 地理探测器。地理探测器法是用来揭示研究对象背后驱动因子的一种统计学方法(32)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地理学报》2017年第1期。,q统计量可以度量空间分异性、探测解释因子、分析变量间交互关系。计算式为:

(4)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研究的是因变量(目标)和自变量(预测器)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越大,显著正相关,反之。采用SPSS 18.0软件,对国家级、省级非遗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接待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旅游资源丰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表1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型数量分布

2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2.1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分析

根据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型划分标准,江苏省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数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非遗类型数量差异较为显著。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技艺非遗数量最多,表明江苏省独具特色的淮扬菜烹制技艺、洋河酒酿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非遗挖掘较为充分。省级传统美术、传统舞蹈、民间文学等非遗数量分别为76、77、78,数量较多,晋升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空间较大。以建湖杂技等为主的传统体育、扬州传统修脚术等为主的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需要进一步的保护和深度挖掘,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

图1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析

2.2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密度分布特征

(1) 以江苏省国家级和省级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市的地理位置为点状数据,利用ArcGIS 10.3中的核密度估计法,探析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如图1所示。江苏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地域分布层面上形成了以南京、苏州及扬州为主的3个极核区,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为主的1个高密度连片分布区,以徐州、连云港、淮安、南通为主的散状高密度核心区。

(2) 以江苏省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点为数据源,利用核密度估计法探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如图2所示。传统技艺,具有技艺、精神等无形的文化内涵,同时具有实物的载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历史上南京、苏州、扬州都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因而围绕这些城市形成了高密度区。传统美术主要围绕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形成高密度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围绕扬州、镇江、常州及徐州形成高密度区,但分布数量整体较少。传统舞蹈在南京、镇江、常州和无锡形成高密度区;传统戏剧则形成了以淮安、扬州、苏州与无锡为主的三个核心区域;传统医药形成了以南京、扬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多节点城市为核心的高密度区;传统音乐和曲艺空间分布相似,均形成了以扬州为主的核心区域;民间文学和民俗空间分布相似,均形成了以苏州地区为主的核心区域。

图2 江苏省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分析

图3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序空间特征

2.3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的时序特征

江苏省地处“江河湖海”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太湖文化、黄海文化的交融带,历史上这些文化的交融共生,造就了该区域丰富多彩的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的多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3所示)。通过分析,江苏省五批国家级、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序分布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1) 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在南京、扬州、无锡和苏州,以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美术等为主。国家级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在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以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为主。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为主,在南通、泰州、宿迁较多。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宿迁、淮安分布较多,在盐城、南通、连云港分布略少。

(2) 通过标准差椭圆分析(图4A)可知,五批国家级非遗资源呈现由“西北-东南-西北-西北”的转移趋势,第一批至第五批非遗中心分别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市扬中区、扬州市江都区、扬州市高邮市,最大旋转角接近20°。标准差椭圆长半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的趋势,说明国家级非遗经历了“先分散、再集中、然后再分散”的演变过程。

(3) 通过标准差椭圆分析(图4B)可知,四批省级非遗资源呈现由“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的转移趋势,第一批、第二批非遗中心均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第三批、第四批非遗中心均位于扬州市江都区,最大旋转角接近9°。标准差椭圆长半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表明省级非遗经历了“先分散然后集中”的演变过程。

图4 不同批次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差椭圆及中心分布

2.4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成因分析

非遗作为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形成和空间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已有研究揭示出地形地貌、水系分布、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可进入性、民族、文化等是非遗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33)陈炜,杨连娇:《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34)胡娟,陈慕琳,张艺琼,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征研究》,《经济地理》2017年第10期。(35)江娟丽,杨庆媛,张忠训,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经济地理》2019年第6期。(36)高彩霞,刘家明,高岩:《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年第3期。(37)李萍,袁芳,张健:《京津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年第9期。(38)赵慧莎,李姝姝:《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成因及开发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为了探究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受何种因子影响较大,参考前人研究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两大维度构建十大指标体系(表2),其中交通指标采用的是铁路里程和公路里程之和,文化指标采用的是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图书馆数量、艺术表演团体数量、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之和,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进行探测,通过计算不同指标q值大小,表征其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

表2 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因子解释力

通过地理探测器得到q值的大小,可以看出所构建的不同因子对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大小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自然环境影响更为显著。其中经济发展水平(0.832)和文化(0.735)是影响力最强的两个指标,印证了非遗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后,人们追逐更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结论,以及凸显了非遗在保护、传承和利用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

(1) 自然地理要素。非遗的形成往往与自然环境有天然的联系,江苏省地貌平坦,多由平原、低山丘陵构成。平坦开阔的地势有利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江苏省内长江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太湖、洪泽湖位于其中,东部濒临黄海,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网密布,江苏人民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从江苏省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密度图(图1,图2)也可以看出,长江流域与京杭大运河辐射带的交融地市,如苏锡常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且类型丰富,其他区域则较为匮乏。江苏省在气候上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北温度、降雨量之间差异不大。从表2中q值大小也可以看出,河流(0.585)对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地形地貌(0.032)和气候(0.126)对其空间分布则影响较弱。

(2) 社会经济因素。人的社会经济行为会对非遗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对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异影响力的排序为:经济发展水平(0.832)>文化(0.735)>城市化(0.643)>人口(0.413)>交通(0.377)>工业化(0.241)>民族(0.026)。经济发展水平高的苏南地区形成了非遗的极核区及高密度片区,而苏中及苏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低密度区为主。江苏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由于吴文化、江淮文化、中原文化等南北文化间的相互浸润交融,孕育了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吴文化和江淮文化共同孕育了苏锡常地区独具水乡特色的非遗项目(图2),成为江苏非遗项目的高密集区(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民间文学等)。城市化水平反应了地区社会生产力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指出的是江苏省目前有较多的非遗项目是依托博物馆、演艺公司等作为主题进行申报,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效应。人口(0.413)及交通(0.377)对非遗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力,工业化(0.241)及民族(0.026)则对非遗的空间分布影响力较低。

3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关系研究

3.1 江苏省非遗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独特的吸引属性,其传承、保护和利用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在探讨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分别以不同地级市的国家级、省级非遗数量作为因变量,各地市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接待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旅游资源丰度作为自变量,通过SPSS相关分析进行定量探讨。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采用的是江苏省各地级市2019年的旅游统计数据(表3)。

表3 2019年江苏省各地市非遗及旅游相关数据

各旅游统计要素与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之间显著性水平为0(表4,表5),明显小于0.05,表明各旅游要素与各级非遗项目之间系数检验显著。国家级非遗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接待人数、国内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49、0.932、0.993、0.990,省级非遗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接待人数、国内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45、0.924、0.997、0.993,表明江苏省不同地级市非遗项目空间分布数量和与旅游业发展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然而,相对比而言,国家级非遗及省级非遗在与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的回归分析结果中,相关系数值均较低,表明江苏省非遗项目在国际化打造过程中仍有提升的空间。

表4 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与旅游业发展相关分析

表5 江苏省省级非遗与旅游业发展相关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典型的文化资源,旅游景区是旅游呈现的主导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景区之间必定存在联系。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加权模型计算各地级市旅游资源丰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江苏省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93,存在显著正相关。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徐州等地市,这些地级市景区级别高,总量也较多。江苏省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新的突破及江苏省文化强省的打造等均需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景区载体进行融合与传承。

3.2 江苏省非遗旅游发展路径

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江苏省非遗在苏南景区级别高、总量多地区形成了高密度连片,江苏非遗空间分布与旅游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其国际化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文旅融合、文化自信等多重战略的提出及科技的升级发展为江苏省非遗依托文旅载体发展提供了新挑战、新机遇、新要求,在新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进行切入发展。

3.2.1 对接国家战略,打通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宏观战略,采取各种措施拓宽信息流通渠道,加速信息的流通,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开展江苏省非遗的监测与评估,完善数据的挖掘和公开,实现预防性修复和智能保护。通过信息的畅通交流,增进其他区域对江苏省非遗的理解与关注,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串联苏州、无锡、宿迁、淮安等地级市,建设大运河江苏段非遗廊道,打破地域壁垒,建构共同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平台。

3.2.2 借助文旅载体,扶持宜产型产业化发展

以江苏省非遗作为本底资源,评估其可开发利用价值,特别是针对宜产型非遗,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提炼非遗文化符号及要素,发展非遗旅游产品研发等上游经济产业,及线上线下销售等下游经济产业,从而促进江苏省非遗系统化传承和非遗产业链的打造。注重打造非遗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理念的下,倡导在苏南非遗高密度区域与节庆旅游的融合、与文艺表演的融合、与博物馆产品的融合,在徐州、淮安、连云港等非遗低密度区域与公园创新发展的融合等情景体验式的开发模式。此外,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注重提炼非遗的物质和精神基因,有机融入到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中。

3.2.3 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文旅产业的参与度

将江苏省各地级市非遗的文化内涵、传统因素、历史传承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是江苏省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的一个现实考量。一是在旅游经济发达区域将各地市非遗文化作为旅游的体验式目的物进行策划、宣传与内容设计,讲好各地级市非遗故事。二是通过各种方式,使非遗在旅游过程中,尤其是体验式的旅游服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三是在旅游经济发展较弱区域在旅游载体建设上注重城市非遗文化内涵的体现,完善与新建一批非遗文化旅游综合体,提高城市非遗在文旅产业中的参与度与竞争力。

3.2.4 注重创意重构,聚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旅游过程中,随着人们物质追求的不断满足,越来越注重文化要素的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已成为国内外不同区域和国家旅游经济发展的关注点。在江苏省非遗发展过程中,可参照国内外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重构江苏省非遗中的文化元素或文化基因,进而来创意、构建、融合于当代文化产业中,可打造江苏省非遗文创产品、非遗IP、歌曲、舞蹈、吉祥物等。进而推进江苏省非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3.2.5 增强品牌意识,推动多渠道国内外宣传

在促进非遗发展的过程中,江苏省应当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展示江苏省非遗的独特魅力。不应当只是将其保存在博物馆,而是要通过陈列、展览的方式宣传其蕴藏的历史价值,还可以通过为非遗录制专题纪录片、在大型媒体投放宣传广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等方式,激发江苏省非遗新的活力,增强本省居民对江苏省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扩大其在国内及至世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2.6 加强科技优势,达到保护与传承智能化

科技日益革新趋势下,江苏省非遗保护过程中,需加强现代科技的运用,提升非遗调查与探测能力、数据分析和整合能力、修复材料和技艺的研发能力等。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更加智能化的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非遗实施保护与传承。如运用三维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实现以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平台得到充分展示,扩大国内外受众面,进而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4 结论

(1) 江苏省非遗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显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挖掘较为充分,传统美术、传统舞蹈、民间文学等省级非遗发展空间较大,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等非遗需要进一步的保护和深度挖掘。

(2) 江苏省非遗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以南京、苏州及扬州为主的极核区,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为主的1个高密度连片分布区,以徐州、连云港、淮安、南通为主的散状高密度核心区。

(3) 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国家级非遗资源呈现由西北-东南-西北-西北的转移趋势,经历了先分散、然后集中、再分散的演变过程。省级非遗资源呈现由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的转移趋势,经历了先分散然后集中的演变过程。

(4) 自然地理要素及社会经济因素对江苏省非遗的形成具有综合影响。自然地理要素中河流具有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及城市化具有重要影响。

(5) 江苏省非遗与旅游业各要素之间具有相关性,但江苏省非遗项目在国际化打造过程中仍有提升的空间。在江苏省非遗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从对接国家战略,打通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借助文旅载体,扶持宜产型产业化发展;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文旅产业的参与度;注重创意重构,聚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品牌意识,推动多渠道国内外宣传;加强科技优势,达到保护与传承智能化等多维度出发,使得江苏省非遗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进行丰富江苏省文化强省建设的内涵。

猜你喜欢

江苏省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