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及启示

2022-06-27原金彪李后卿

图书馆 2022年6期
关键词:日本信息化素养

原金彪 李后卿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沙 410083)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是国际公认的教育公平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信息素养教育在日本不仅处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更被视为引导日本经济走向强盛的动力。1947年,日本制定了战后教育基本法,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国民的教育水平,还成为该国战后国家发展的原动力。2006年,日本修改确立了新时代的教育基本法,之后又基于该法制定了第一期、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日本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将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到全局重视的高度上。

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日本内阁在2019年的“Society 5.0”会议中认为,人类社会将在经历狩猎社会(Society 1.0)、农耕社会(Society 2.0)、工业社会(Society 3.0)、信息社会(Society 4.0)之后,迎来智能化社会(Society 5.0)[1]。Society 5.0 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高度融合的社会系统,是以人为中心去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型社会形态。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Society 5.0 时代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教育信息化改革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如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制定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这反映了日本从全局战略观上紧盯时代趋势,贴合实际,高度重视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动向。

当前,我国虽已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在保障投入、相关课程标准设计、基础设施及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上相对滞后。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相关部门暂未公布“十四五”教育规划,在此节点分析与探讨日本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况及成功经验等,对促进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

1 日本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概况及主要特征

1.1 紧跟时代要求,加强顶层设计

关于信息素养教育,早在1960年6月日本临时教育委员会就在第一次答复中就指出了其重要性,在1961年4月第二次答复中,该委员会又提出个人主动选择并运用信息方式的能力与读、写、计算并列为基础能力[2]。2008年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答复中指出,“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在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完善ICT等基础设施”[3]。此外,基于2001年实施的《构建先进信息与通信网络社会基本法》,日本制定了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国家战略,如“e-Japan战略”“IT新改革战略”“i-Japan战略2015”等。

2016年6月2日内阁在日本振兴战略——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提出“到2020年,在课堂上利用IT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比例达到100%”,“到2022年,都道府县和市政当局的IT环境改善计划的完成率将达到100%”的目标[4]。

2017年日本内阁在经济财政管理和改革的基本政策中提出通过人才投资提高生产力以推进教育信息化[5],2018年提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Society 5.0目标[6]。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阁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远程化,展开PDCA,加快GIGA学校的构想,拓展教师的ICT运用能力[7],后又在2021年提出与GIGA学校计划相配套的硬件、软件和人才的综合改革计划,实现与数字化时代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促进创新[8]。

2018年未来投资战略——向“Society 5.0”和“数据驱动型社会”转型中指出“2020年起在所有小学有效实施编程教育;到2020年为学生建立必要的ICT设施,例如无线LAN和计算机;掌握人工智能应用的基本素养”[9]。同年,内阁推出第三次教育推进基本计划,提出将采取涉及1 805亿日元的地方财政措施发展完善ICT的基础设施建设[10]。

2019年6月21日,内阁会议决定实施“成长战略施行计划”和“推进成长战略”,并在这些计划中提到以“Society 5.0的实现”为基础,实施完善学校ICT环境、运用数字教科书、编程教育、远程教育等措施[11]。同时在“合并创新战略2019”中,特别提到“所有高中生都要学习关于‘理科、数据科学、AI’的基础素养”等相关知识,学校聘用ICT人才,改善学校ICT环境,完善“信息I”的教材等措施[12]。

同年12月,在以实现“提升未来投资和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后经济活力”等目标而制定的“开拓安心和成长的未来的综合经济对策”中,提及“在中小学教育中,要迅速改善适合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特别要推动学校高速大容量的网络环境(校内LAN)的建设,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施行以在2023年之前实现每人一台终端及配套的ICT环境为目标,政府进行补贴”等财政措施。另外,还提出“推进数字教材等的开发和普及”等,同时调整相关行政机关,设立“教育信息化委员会”等进行指导[13]。

2019年教育委员会公布教育信息化指南,推动信息教育进一步发展。同年,日本通过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法律,目的是通过制定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原则,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制定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计划并确定其他必要事项,系统性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施[14]。

1.2 改革课程设计,提升信息素养

在日本,作为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指导纲领大约每10年修订一次。在日本1989年公布的学习指导纲领中,在中学的“技术·家庭”学科方面,新设了“信息基础”作为选择项目,首次导入了计算机等相关的教育内容[15]。在1998年公布的学习指导纲领中“信息和计算机”成为必修科目,并在高中新设了普通科目“信息”,学生须从“信息A”“信息B”“信息C”中选择1门科目作为必修科目[16]。在2008年颁布的学习指导纲领中也包含了很多与信息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17]。在2017年公布的高中学习指导纲领中,信息运用能力被定位“成为各学科等学习的基础能力”,在总则中与语言能力和问题发现、解决能力并列,同时该纲领指出于2018年在中学、2020年在小学全部进行人工智能教育[18]。

1.2.1 小学编程教育

在2017年公布的高中学习指导纲领中提到,不仅是初中、高中,小学也要推广编程教育[18]。在2020年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小学编程教育指南(第三版)》中,关于小学阶段编程的学习活动分类如表1所示,显示出该指南不局限于学科自身,重视实践活动,其目标主要有:①培养“编程性思维”;②培养信息认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做贡献的实践能力;③具备知识及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以及学习能力、性格等这三大类能力[19]。

表1 文部科学省关于小学阶段程序设计的学习活动的分类

文部科学省在《小学编程教育指导范例集》中提到的东京足立区大八田小学,以佐川急便快递公司分拣包裹的流程为例,让学生了解日本工业信息化的进展[20]。通过展示快递,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到达”和“他们如何到达”。学生在掌握配送系统的基本知识后,教师会带领他们实地参观佐川急便的枢纽中心,了解快递是通过条形码、快递分拣、位置信息服务、电子签名等程序进行自动处理,最后通过分组实践,让学生使用“Scratch”软件尝试编写程序,并进行PPT展示实现分享交流。

1.2.2 初中“技术·家庭”课程之“信息技术”

初中自2002年以来在“技术·家庭”科目中设立了“与信息有关的技术”课程。根据新学习指导方针,该省提出“通过学习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加深对生活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培养积极创造生活的能力和实践态度”。如表2所示,课程主要以小学培养的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从生活和社会中发现与程序相关的问题,并通过编程思维等来解决问题的能力[21]。

表2 文部科学省关于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分类

例如在文部科学省《程序设计教育实践指南》中有一个标题为“让我们创建一个让每个人都开心的自动门程序”的例子[20]。门模型上安装了两个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门的关闭和打开,当检测到人时,信号被发送到附在机器人小车上的传感器上,当接收到信号的机器人小车向前或向后移动时,门被打开和关闭,以此来模拟自动门。这个例子被用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锻炼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从“便利”“安全”“经济”“环境”四个角度讨论并计划相关编程来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针对现实需求,通过反复试验完善程序,进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1.2.3 高中信息科

日本文部科学省对高中公共科目关于信息的内容进行了重大修改,将其分为“信息I”和“信息II”,并以分别于2017年、2018年发布的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指南为依据,促进信息素养教育获得长足发展。自2022年起,表3中从信息科学演变而来的“信息I”成为高中必修课,所有高中学生都需要学习,该课还将于2025年1月被纳入《大学招生通用考试》中,标志着日本在进行信息教育化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22]。此外,新开设的选修课程“信息II”为学生学习信息学科更高深的内容提供了机会,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加深对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技能以及信息社会与人们之间关系的理解。

表3 2022年日本实施的高中学习指导指南中的公共学科信息

例如在爱知县高中,学生学习HTML/CSS和JavaScript等主要用于网站创建的编程语言[23],其中一项随堂内容是创建一个使用迭代处理和JavaScript的数组程序来计算含税的购物总额,让学生通过了解迭代处理的含义及其实际应用,意识到编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减少学习障碍。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日本着重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日常编程开展教学,借此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2 强化创新理念,完善基础设施

2.1 创新GIGA理念

GIGA是“Global and Innovation Gateway for All”的缩写,意思是“面向所有人的全球创新门户”,旨在逐步创设一个教师和孩子可以相互交流的环境,并利用每个终端、高速通信网络、云服务等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服务。GIGA School的理念是基于个体终端和高速通信环境的发展,为生活在Society 5.0时代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力”的服务。

此外,日本政府为融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Society 5.0时代,通过开展编程教育使学生获得信息利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编程教育作为GIGA学校概念的一部分。同时还公布了“加速GIGA学校概念保障学习”的补充公告,并将预算增加到4 610亿日元[24]。

2.2 完善学校ICT基础设施

2.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线云平台

2018年以后,日本学校的ICT环境完善政策着眼于新学习指导纲领,同年8月的《关于学校ICT环境整备应有状态的共同会议最终总结》也是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根据信息化教育指南,学校ICT基础环境主要以大型显示屏(电子黑板等)、投影设备、充电库、教师计算机、学生计算机、网络环境以及学习平台等为基础[25]。通过分配每个终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教材,以便让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解决了集中式授课的弊端,同时还可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在GIGA学校的理念中,学生的观点想法都可以利用信息终端共享,加深交流。

根据2021年10月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有关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情况等的调查结果,如图1—2所示,截至2021年3月,日本大部分地区的学校已经实现人人可用终端和高速通信网络[26]。

图1 各地区ICT设施完成情况

例如日本NEC公司着眼于GIGA理念,开发了教育开放平台(OPE),OPE是一项支持“随时随地学习”的云服务,于2020年4月推出[27],该服务与Nikkei Sales合作提供一站式纸质和数字教材。目前日本全国约有5 000所学校引入了学习云,学生已达到约150万。不仅学生,学校、教师、教育委员会等都可以通过个人ID和密码使用学习平台的数字内容,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减轻学校事务负担。同时平台提供可视化服务,能实时列出学生的学习记录和测试结果,学校可客观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还可以查看教材的使用率,便于学校掌握情况。

2.2.2 加快校务信息化,提质增效校务工作

通过都道府县共同采购、共享使用以及遵循安全信息指南,助力校务信息化的推进,教师可以集中管理和共享所需的信息、学生的情况等。校务信息化必需的ICT设施主要有:为每位教师配备的教务电脑;教职员工办公室和卫生室等有线局域网环境的配置维护;校务服务器;建立综合校务信息系统,完善安全软件。

图4 教师校务电脑配备率

由图3—4可知,截至2021年3月,日本校务系统配完成率已达到72.3%,教师的校务电脑配备率则远高于每人一台,已实现目标[26]。

图3 校务系统完成率

表4显示出引入校务管理系统是减轻学校校务负担、减少教师与教学无关工作的有效途径。校务管理系统包括教务(评分、考勤管理、时间管理等)、健康(体检单、医务室管理等)、学籍(指导记录等)以及校务。通过校务系统,学校可以统一管理信息,确保教师注重教学本身,从而提高教育质量[26]。

表4 引入校务管理系统的效果

如埼玉县红之洲市教育委员会为该市所有中小学教职员工、学生配备了个人电脑[28]。此外,所有教育ICT设施均由微软Azure打造,内田洋子集团负责IC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这是日本首个将学术信息网络SINET与Azure连接的云环境,已于2021年4月投入使用。该系统通过改变校务网络、校外网络、学习网络分离的边界,并基于安全模型实现了教职工PC机的整合。教职员工终端配备最新的处理器,具有安全性和便携性,可极大促进教职员工工作方式的改革。

2.2.3 改革教师工作方式,提升教师ICT教学能力

文部科学省在《培养校内研修带头人的研修指南》中,提出了表5中的“‘校内研修带头人’培养研修示范课程”,以便研修带头人能够“以校内ICT环境为基础,为培养学生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做出贡献”[29]。此外,还通过“在线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开展ICT相关培训,明确要在教学中使用ICT。

表5 研修培养模式课程

在2018年6月15日发布的《第三次教育促进基本计划》中,日本规定了“完善ICT基础设施”的衡量指标和完善教师ICT使用指导书[10]。表6中的教师ICT运用考核标准由文部科学省制定公布,其范围不仅包含授课教学,信息伦理教育和校务办公方面也囊括其中[30]。文部科学省每年会根据考核标准对教师ICT使用能力进行调查,包括在课堂上使用ICT进行教学的能力(见图5)。

表6 教师ICT使用能力检查表

图5 教师ICT使用能力情况表

2021年10月文部科学省发布了教师ICT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分为4大项(A—D)和16小项(A1—D4),并对16个小项目(A1—D4)中的每一项进行“会”“稍微会”“不太会”“完全不会”四个等级的评价,所有教职员工参与了调查。虽然目前疫情状况未见明显好转,但是与往年数据相比,使用水平均有提升[26]。

同时为了推广GIGA学校理念,文部科学省在名为“StuDX Style”的网站上公布了各种使用场景,如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案例和培训手册。StuDX Style包含PC使用、密码管理和在线社区发帖、沟通聊天等培养网络素养的课程,同时也涉及家庭参与培训的相关内容。

此外,联科公司的专用云服务“教师云”已在450个地方政府投入使用,占全国1 718个地方政府的四分之一以上,约1 500所学校也开始使用此服务,该公司每年向全国各地的小学、初中、高中派遣3 000多名ALT(助教)[31]。教师云主要发布教材、技能提升视频、ALT运用实践视频等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中小学教学计划、歌曲视频等视听资料及其他,共计15 000多项内容。技能提升视频包括专家讲座视频和教学演示视频,可作为课程材料。虽然近两年日本线下培训和公开课因疫情而急剧减少,但使用该云端的学校数量在不断增加,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2.3 多方协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2.3.1 服务外包,聘用专业ICT人员

2015年12月日本中央教育委员会在“学校作为一个团队和未来改进措施”的报告中,指出在学习指导方针中使用ICT的重要性。由于大量ICT设备和软件的引入,对ICT人员需求的增加,作为改进措施之一,“国家政府将组织培训ICT管理人员并制定示范计划,以培养具有一定素质能力的ICT管理人员”[32],同时鼓励全国的大学、企业、地方政府等聘用ICT管理人员,并在对其加强培训方面给予相关保障。

在《2020年教育信息化圆桌会议最终总结》中,提出“最好将教师负责的ICT相关工作、ICT设备的供应商等进行外包,对其培训ICT业务知识并安排相应职位”[33]。2019年1月25日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关于为构筑面向新时代教育的可持续学校指导·运营体制的学校劳动方式改革的综合方案(答复)》《关于适应技术进展的教育革新、适应新时代的高等学校改革(第十一次建议)》中,也提及有必要利用外部人才等充实ICT管理人才[34]。

ICT管理人员的工作可分为四种类型:班级管理、校务管理、环境改善和校内培训。文部科学省在2016年度和2017年度开展的调查研究中,确定了ICT人员所需的每项技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技能分为基础层和应用层,提供了与ICT管理人员技能提升有关的培训项目[35]。

ICT促进会宣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会员人数在过去一个月增加了140%,这表明ICT管理人员作为一种支持GIGA学校概念下的职业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加入协会后,ICT管理人员不仅会通过网络培训获取知识,还会在定期会议上分享最新信息,并在会员遇到问题时提供各种咨询。会员在参加网络培训并通过测试后,会获得协会颁发的“ICT支持者网络培训课程结业证书”,这也是地方政府招聘ICT管理人员的条件之一[36]。

2.3.2 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实现合作共赢

在2019年发布的《响应科技进步的教育创新、响应新时代的高中改革(第十一条议案)》中,日本提出要完善特聘教员制度,积极配置和聘用具有利用ICT和先进技术进行教学的管理人员等。具体从构建和维护ICT设备和网络环境,开发数字教材,更新教育网,与学校ICT环境维护相关的技术知识培训,促进包括ICT管理人员在内的人才供应、相关案例创建和实证研究等方面促进合作[37]。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包括优化校务管理系统、引进先进设备、提供编程教材等。例如大冢商会与桃园中学于2020年签署合作协议,由大冢商会建立在线课堂的ICT系统,通过配备应用程序来加强安全措施,如设备管理服务“TayoreruDMS”可实现即使学生丢失iPad也能及时锁定终端并删除数据的功能,从而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而“i-FILTER”能阻止学生访问有害网站[38]。大冢商会为教职员工引入基于云的综合学校信息系统“Azure”,主要用于班级管理、日常校务等。谷歌课堂和“Azure”的使用也产生了显著效果,纸质材料和作业可以在线提交,大大减少了纸张的消耗,同时,学生可以共享和协作处理存储在Google云硬盘中的文档和幻灯片。另外“Azure校园”也有家长网站,可以上传学校的通知,还有学生成绩单下载功能,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即使因疫情无法上学,教师也可以在线教学,如录制课程并上传到Google Drive或者使用视频会议Google Meet进行实时直播。

2.3.3 开放超速网络,促进学术交流

科学信息网络(SINET)作为日本全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信息基础设施,是由国立信息学研究所(NII)构建和运营的信息和通信网络。在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将终端连接到强大的网络云计算是全球趋势。

为了彻底强化通信网络,文部科学省在“支持新时代学习的尖端技术运用推进战略”中,决定将此前仅限于高校和研究机构利用的SINET面向全国中小学开放[39]。通过将各个学校的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与公共网络相结合,直接连接到SINET节点,形成超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网络。同时,与SINET连接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及中小学的合作。

在中小学方面,教师可以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浏览研究文献等,了解前沿研究现状,同时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例如川宿教育学院与北海道留萌市签订首个合作协议——利用ICT教育和职业教育振兴城市[40]。推进评估测试“Learning Mirai PASS”等职业教育计划,将未来社会所需的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独立性、协作能力等)和行为特征进行可视化,提高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引入配备AI(人工智能)的学习教材,利用ICT教材的个性化功能来优化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此外,对于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通过开发课程以及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加快教育学相关研究,例如通过夏令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另外东京学艺大学、冈山县津山市、岩手县山田町等教育委员会与内田洋子、NEC等20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包括学校管理和数字教育的系统,以掌握学生的行为和情况,为其安全提供保障;还开发了可突破时空限制的远程课堂教学ICT系统,以及在线推广和探索PBL的自主学习系统[41]。

3 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1 宏观层面

3.1.1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完善制度保障

日本根据实际情况从国家层面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形成以教育信息化指南为指导方针、以财政投入为保障、以教育信息化法律为督导的三位一体格局。由于我国各地发展不均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从国家层面来看,虽政策更新速度快,但是各地响应速度慢,贫困偏远地区难以跟上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脚步。对此,我国要加快编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系统布局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加强组织管理,设立省市县三级教育信息化的专职行政机构,强化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指导当地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常态化,提升地方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效,同时提供相关法律保障,保护信息安全。

3.1.2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构建多元投入格局

2018年日本制定了“改善教育ICT环境五年计划(2018—2022年度)”,根据该计划,采取在2018—2022年每年投入1 805亿日元的地方财政措施来改善学校ICT环境[42]。国内目前主要以发布指南方针政策为主,尚未有明确的资金安排来进行系统规划性建设,只有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已下拨专项资金进行更新维护。对此,我国要加快调研各地学校的ICT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划,通过下拨地方改革发展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等,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带动市、县财政投入来保障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进而提升各地区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3.2 微观层面

3.2.1 凝聚多方合力,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日本内阁批准第三次教育促进基本计划,其中提到“基于‘2018年后学校ICT环境改善政策’,加快改进地方学校ICT环境,例如计算机、大型演示设备、超高速互联网和无线局域网”[10],根据图2调查结果,其目标已基本完成。虽然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校园的信息化变革”的战略任务,但是国家尚未启动全面的普查性工作,各地实际情况尚不清楚,因此需要加快立项,了解各地实情,同时推动学校网络接入和提速降费,建设多媒体教室,改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加快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等级评估标准[43]。同时我国应提升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并提高办学能力,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促进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图2 每台教育计算机服务的学生数

3.2.2 紧跟时代要求,完善学科指导

2017年日本修改完善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方案[22],开设了编程与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等课程,至此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课程标准、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的无缝连接,实行闭环指导。2017年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4]。同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有“信息技术”专栏,推荐主题包括“趣味编程入门”“程序世界中的多彩花园”“走进程序世界”等,但我国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上稍显滞后,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前还是遵循的2011年公布的指导纲要。目前我国急需充实更新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进而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水平[45]。

3.2.3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日本于2021年11月面向全国学校开放了“MEXCBT”系统,目前主要有四家公司参与建设,如上文的NEC公司提供的OPE平台,目前已接入5 000多所学校,有150多万学生使用该平台资源。该系统主要作为电子门户,供学生以及老师用于线上学习、考试以及全国性评估调查,打通了地区信息壁垒,缩小了数字鸿沟。目前我国同样也开通了中小学网络云平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截至2021年5月28日,云平台累计浏览达26.27亿次,访问达20.09亿次,用户覆盖包括全国所有省(市、区)及全球其他174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支撑[46]。但是目前该平台资源种类较少,且课程设计不符合当前各地教材实际情况,尚未做到全国统一。因此,政府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同时还要加强监管督导。课程内容既要符合中小学生的阶段需求,还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3.2.4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日本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制定了师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日本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以及ICT水平较之前都有较大提升。我国已于2021年开始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截至目前,已举办两次国家级培训,现场参训教师近300名,网络收看超60万人次[47]。就数据来看,培训次数少、范围小,另外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教师研修内容少,也未有相对应的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课程,难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因此我国要加强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同时,完善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服务系统和相关教师专属云平台,搭建实验测试和创编应用系统,为学科师生提供丰富便捷的虚拟实验在线应用环境,推动在线课程的互动交流;另外,可启动师生信息素养测评,掌握我国不同阶段师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情况,从而有力促进各地各校师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

3.2.5 引导多方协同,助力信息素养发展

教育发展事关国家、民族命运,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使命,需要高校、企业等力量的全方位协同参与。如上文提及的日本最新的电子门户学习平台“MEXCBT”以及SINET学术信息网络,均是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案例。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虽已有政府与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中小学开展合作的案例,如上海中学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建设项目[48]、长沙智慧教育示范区[49]等,但是从全局角度来看,未能形成“政—产—学—研”一体的发展路径,缺乏相对统一协调的创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

4 结语

与日本相比,中国幅员辽阔、经济活跃,虽然中国GDP早已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各地区经济、教育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随着我国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加上加强督导,加大素质教育研究投入等举措的施行,可以预见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将会出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日本信息化素养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黄金时代》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