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研究
2022-06-27李旭席志鹏
李旭 席志鹏
【摘要】自2012年全球开启新一轮以工业4.0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改革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诸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随着数据海量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多元化使用,也扩大了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小到个体、大到国家均出现了增强信息安全防护的需求。本文以此为背景,选取人工智能时代计算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研究作为题目,概述了人工智能,剖析了安全风险类型及危害,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系统性防护策略、专业化防护措施两个层面,提出了几点较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8.022
经过2018年“瑞智华胜(872382.OC)数据泄露案”之后,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相关部门披露的数据看,该上市公司涉及非法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数量巨大、非法牟利数额惊人,而且与此案相关的互联网产品,牵连出的互联网公司达到了96家之多。由此,也推进了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全面深化。尤其在当前阶段,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已经初步完成,个体、企业的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安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了保障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增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1.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AI)是外来词汇,英文全称为ArtificialIntelligence。从概念界定看,其研究范畴被限定在计算机科学,涉及到多个研究领域,包括了语言与图像的识别(如语音、人脸识别等)、机器人(如应用于三大产业的各种智能型机械工具)、专家系统等。
从原理方面看,主要是以人类的智能为样板,通过研究——模拟——延伸——扩展等,设计出一套类似于人脑工作机制的智能系统。虽然从当前应用的技术看,人工智能中创造了神经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模糊算法、拓扑理论等各种类型的技术。虽然当前阶段的人工智能仍未克服阅读难关。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由于量子计算机在当前无法实现商用与市场化推广,所以,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并不能从根本上获得解决,而只能依靠对应的防护措施加以预防,降低风险发生率。
2.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而且造成此类风险的攻击类型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包括了“信息收集型攻击”、“假消息型攻击”、“利用型攻击”、“跨站型攻击”等。分述如下:
2.1 以信息收集为主的攻击
首先,该类型的攻击可以通过扫描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发起攻击。具体而言,计算机信息的存储以实体存储、虚拟存储两种类型为准,在前一种存储方式下,U盘、硬盘、内存、SD卡,以及各类关联性设备,均会存储相应的信息,当其进入连网状态后,打开设备扫描功能,存储设备中的信息会被集中收集,从而导致信息安全风险。其次,虽然计算机设备中的体系结构存在差异,网络中的安全防护设置具备多元化特征,可是入侵收集信息攻击方式下,体系结构会受到刺探,并在依赖网络结构的条件下,信息被非法窃取。尤其是在下载资料、安装软件,以及接受其它安装服务、下载服务、链接服务时,容易通过信息服务渠道受到相应的攻击。
2.2 以配置假消息为主的攻击
此类攻击通常被称为“钓鱼攻击”或“垃圾邮件攻击”,当攻击主体要对被攻击对象开展攻击时,通过会以信息收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喜好、经常浏览的资源等,然后制作一些可以“投其所好”的链接,或发送垃圾邮件、或将用户定向到攻击者的主机等,完成以配置假消息为主的攻击。一旦用户点击此类链接、打开邮件时,自身的计算机就会被远程控制。尤其在伪造电子邮件方面,SMTP有个发送者的身份并未受到验证,同时攻击者通常会将木马程序、恶意网站以友好的形式,发送人接收者,一旦完成所为的友情链接,那么就会出现被监控的问题。
2.3 以漏洞利用为主的攻击
此类攻击的目标十分明确,预期通过漏洞攻击达到对用户计算机的直接控制。从攻击方式看,病毒的应用相对较多。例如,在下载软件、安装可疑程序、防火墙设置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安全风险认知情况下,并不会对其中的风险开展调查,并搞清楚其中的基本原理。目前对于此类击的防护经验表明,密码不匹配、木马被安装、缓冲区溢出效果差时,均会产生相应的危害。
2.4 以脚本与Activex跨站攻击
3.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产生的危害
3.1 从宏观层面分析
我国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联合应用方面,已经发展到了移动物联网应用水平,因而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需求也相对较高。虽然现阶段可以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等宏观层面,利用“白客”化解“黑客”造成的攻击,然而由于移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后,各个领域的数据关联十分密切,间接性的病毒攻击也能够实现窃取数据、破坏系统安全的目的。例如,在上海健康保險信息系统于2018年发生系统故障问题后,虽然断开了健康保险局与服务器,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患者无法进行注册时,便会产生恐慌心理。因此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一旦产生,其危害甚至可以达到无远弗届的境地。
3.2 从微观层面分析
对于个体而言,近年来的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从原因看,除了个人使用计算机、上网冲浪时对于个人的信息保护不足之外,最重要的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利用设备中的应用程序窃取、倒卖个人数据。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每个人在网络中浏览过的痕迹进行统计,并以信息产品的形式用于商业谋利等。而且,各种类型的攻击也会导致个人信息安全受损。
4.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防护策略
4.1 系统性防护策略
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来自四面八方,为了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需要从系统性防护的角度出发制定一些综合策略。例如,在认知层面,通过广泛的宣传、推广活动,使个体、企业、国家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安全风险及其发生的原因,增强安全风险防护认知。再如,在技术层面,除了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尽可能降低依赖程度之外,应该让使用者养成一种检查、杀毒、拒绝访问陌生网页、不接收垃圾邮件、不点击不知名链接等。同时,在安装安全软件的同时,应该配套的对防火墙设置进行完善。尤其在登录、浏览具体账户时,应该对自身的密码进行复杂设置,提高安全信息管理水平等。
4.2 专业化防护措施
4.2.1 隐匿IP地址
黑客攻击时需要一定的客体支持才能实现,因而在使用网络时,用户可以借助隐匿IP地址的方式,禁止黑客获取主机信息。例如,当前在接入通讯网络、设置IP地址时,可以应用一些保护措施。同时,在使用WIFI时尽可能设置复杂的密码,预防通过无线网络使自身的IP地址泄漏。
4.2.2 Guest账户管理
外来账户在访问计算机时,虽然会限制预防潜在风险,可是,一些黑客也会利用外来账户摸进用户系统。通常的防护中应该打开防黑软件。并且,在来宾设置方面将密码强度提高,尽可能利用密码验证减少不知名外来户账户的访问。尤其是在查询路径方面,对于一些主要的路径应该进行权限设置,预防其成为黑客入侵的方便之门。
4.2.3 封死“后门”
当前,在计算机系统安全信息防护中,主要是持续更新补丁、杀毒等方式操作。可是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黑客入侵问题。所以,在量子计算机未获得商用之前,多数防护实践中主要使用了封死黑客“后门”的方案。例如,在主动路径方面禁用文件与打印共享,并在使用过程中设置密码。再如,在以太连接的“接受”中禁止建立以太连接,同时,对于不需要、不重要的服务进行禁用设置。例如,在简化管理条件下容易受到攻击,此时就可以在应用服务中进行相应的设置,以便起到管理控制目标。包括关闭远程控制服务、释放不必要的内存、卸载不常用软件等。
4.2.4 IE安全设置
在浏览器的使用中,虽然脚本与控件的功能十分强大,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系统的使用效果。可是,这些控件、代码、脚本,在实际的网页应用中会存在不良代码或局部脚本漏洞,此时,程序重写或更改后网页会自动启动。为了保障IE安全,通常建议在“选项”中进行一些有效安全设置,具体可以根据选择工具——网络选项——安全选线——自定义级别等开展具体的安全设置,以此提高浏览器使用安全。
结束语:总之,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类型多、危害大、防护要求相对较高,因而,在实际制定防护策略与选择防护措施时,一方面应该改变防护理念,将系统性防护与专业化防护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则应该根据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类型,科学的研发、设计一些专业化程度高、抗风险性能较好的防护方案。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可以看出,系统性防护中应该增强防护认知、增加防护技术学习,并制定一些与个体、企业、政府机构等需求相符合的防护方案。而在专业防护措施方面,除了IE安全设置之外,应该从Guest賬户管理、IP地址隐匿、封死黑客“后门”等多个方面开展防护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淑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措施[J].数码世界,2021,14(2):253-254.
[2]许英.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及防护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1,8(13):33-34.
[3]冯士恩.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J].包装世界,2021,15(10):22-23.
[4]顾艳婷.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试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25-26.
[5]张怡冉,刘婷.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5):3.
[6]姜同庆,岳明,高彦钊.探究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J].数字化用户,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