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主计划和综合主进度的装备研制计划制定模式研究

2022-06-26孟祥臣曾相戈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18期
关键词:里程碑研制成果

孟祥臣,路 云,曾相戈,吕 鹃

(1.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00;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00)

计划管理对于我国装备研制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装备研制计划一般包括项目零级网络计划,以及一级网络计划下的二级、三级计划,并由相关部门负责审核、批准、发布、检查、监督与考核。装备研制计划起到了研制过程管理的重要意义,但计划制定仍以经验为主,缺少方法工具指导,导致存在任务量估计不足、计划安排不够科学、风险考虑不充分等问题。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没有将研制程序、工作分解结构等多种项目管理工具进行有机集成。因此,本文研究基于综合主计划/综合主进度(Integrated Master Plan/Integrated Master Schedule,IMP/IMS)的装备研制计划制定模式,将多种项目管理工具关联使用,与计划管理产生直接挂钩,科学合理制定项目计划,发挥更好的管理效果。

1 美军采办中IMP/IMS方法应用

1.1 基本概念

IMP是高层级、事件驱动,是一个计划和规划文档,用来说明支撑项目成功实现的事件、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准则。IMS是低层级、事件驱动,基于日历的计划和规划文档,描述整个项目范围的工作[1-2]。IMP和IMS是美军实施产品与过程综合研制的重要方法和工具,确保工作任务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在美军装备采办管理模式中,IMP/IMS具有重要作用,是承接项目需求、工作分解结构至具体计划的途径,同时是项目追踪和测量的重要手段[3]。IMP/IMS在装备采办管理中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IMP/IMS在装备采办管理中的作用

1.2 构成要素

IMP/IMS是一个树状结构进度计划,IMP分为事件、成果、准则三层,IMS在IMP基础上分解任务[4]。结合我国装备研制管理特点,分别对应里程碑节点、节点标志、阶段工作成果、工作活动。

(1)事件(里程碑节点):项目评估点,重要的检查点或里程碑,以逻辑顺序排列。

(2)成果(节点标志):过渡性活动,必须完成的,成功完成事件满足要求的逻辑顺序。

(3)准则(阶段工作成果):可测量的指示器(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须是可以测量的),提供证据确认成果已经完成。

(4)任务(工作活动):将准则扩展为完成其所需的具体活动。

1.3 方法优势

采用IMP/IMS的方式,打通工作分解机构、网络图和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采用IMP/IMS的方式进行计划编制,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工作分解结构涵盖项目100%工作,由其导出的计划能够涵盖项目所有任务,降低任务漏项的可能性;

(2)明确规定项目每个阶段、每个技术审查点需要完成哪些任务,避免审查准备无处着手的问题;

(3)理顺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形成项目工作任务总表,滚动更新,实时查看项目状态。

1.4 关联关系

IMP/IMS在计划制定与控制过程中,可与工作说明/协议、工作分解结构、研制程序、集成产品团队、挣值管理等多种项目管理工具关联应用。

工作说明/协议作为合同规定的内容,可按其规定界定项目范围编制工作分解结构。按照工作说明和工作分解结构内容,依据研制程序梳理IMP中里程碑节点和节点标识,并将阶段工作成果与工作分解结构中的工作单元进行关联,IMS进一步细化,增加工作分解结构编号、责任团队、任务活动、时间进度等信息,是开展进度风险分析、关键路径分析、挣值管理等的重要工具。

2 基于IMP/IMS的计划制定模式

2.1 IMP/IMS应用考虑

2.1.1 我国装备研制的适用性

针对我国装备研制管理模式,建立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的IMP/IMS应用模式,兼顾IMP/IMS的技术审查、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等功能。

(1)适应性调整。结合我国装备研制两总系统管理模式,在研制生产尚未大规模采用集成产品团队的组织架构基础上,推进IMP/IMS模式。

(2)贯穿性使用。结合我国装备研制管控层级需要,IMP/IMS不仅作为顶层项目控制需要,更作为项目执行计划使用。

(3)易用性推进。结合IMP/IMS承载的管理职能,推进实用化和易用性建设,例如建立技术审查检查单、开展进度风险分析等。

(4)架构性建设。以法规制度和国家军用标准为基础,建立以研制程序为基础的进度计划架构、技术审查体系和交付物体系。

2.1.2 IMP/IMS应用分析

结合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的IMP/IMS应用模式,可开展相关应用。

(1)在装备研制项目初期编制顶层IMP/IMS,包含主要里程碑节点、任务及节点要求,作为研制合同或任务附件。

(2)按照研制合同和任务规定,编制工作分解结构和单元说明,界定项目范围,根据顶层IMP/IMS规定,编制零级网络图。

(3)精简IMP/IMS层级,直接编制执行层IMP/IMS,作为型号项目进度计划基准和执行依据。

(4)以IMP/IMS为工具,开展技术审查检查单、进度风险评估、风险缓解措施等管理活动。

2.2 计划制定基本流程

基于IMP和IMS的计划制定模式,旨在通过IMP/IMS方法,将“以流程为核心”的研制程序和“以产品为核心”的工作分解结构关联使用,与计划管理充分挂钩,从而科学合理制定项目计划,并促进各项管理工具的切实应用。采用IMP/IMS进行计划编制的基本流程如下:

(1)准备工作分解结构与研制程序;

(2)确定里程碑节点、节点标识;

(3)确定阶段工作成果;

(4)确定工作活动。

2.2.1 准备工作分解结构与研制程序

工作分解结构、研制程序是创建IMP层次结构的重要输入。按照GJB 2116A—2015《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规定[5],推荐按照产品结构进行工作分解的思路建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项目早期应根据国家批复的项目安排和项目实际情况,构建型号项目研制程序。

2.2.2 确定里程碑节点、节点标识

里程碑节点一般来源于上级研制程序和项目研制策划,包括转阶段评审、重大质量评审点等。

节点标志是通过或达到重大节点所需完成的主要工作,一般来源于上级研制程序和项目研制策划,1个里程碑节点至少对应2个节点标识。

2.2.3 确定阶段工作成果

以里程碑节点、节点标识作为IMP中的前两层,并将工作分解结构中工作单元对应到IMP第二层节点标识所需的阶段工作成果。工作单元和阶段工作成果可能存在一对多的情况,1个节点标识至少有2个阶段工作成果。工作单元与研制程序活动定义示意如图2所示。

图2 工作单元与研制程序活动定义示意

2.2.4 确定工作活动

定义当期计划详细活动,以工作单元的单元说明为主要依据,将计划期内IMP进行工作分解,增加任务逻辑和任务时间,形成IMS,并将工作活动对应到责任团队或责任人,从而作为可执行的项目计划。非当期计划,可仍按照IMP进行管理。

2.3 计划更新维护

针对已发布的IMS(含当期计划活动与规划活动),根据后续实施反馈进行调整完善。IMS采取滚动计划方式,每个计划周期对当期计划活动和规划活动进行更新。

3 IMP/IMS方法在某大型核电项目中的应用

以某大型核电C项目为例,结合我国装备研制管理模式实际特点,对基于IMP/IMS的计划制定模式进行使用与验证。

3.1 工作分解结构与研制程序

按照核电工程项目通用的研制程序及主要里程碑节点的设置,主要研制程序如图3所示。

图3 C项目研制程序

根据C项目各组织机构的工作范围,将核岛主工艺系统设计项目按照产品结构进行分解,建立合同工作分解结构框架,见表1。

表1 C项目合同工作分解结构框架

3.2 确定里程碑节点、节点标识

将概念设计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等里程碑节点以及重大质量评审点作为IMP中的事件。

结合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承包合同、核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与深度规定等,对初步设计审查中主要节点标志总结如下:

(1)完成可行性研究分析;

(2)完成全厂建、构筑物组成和总平面设计;

(3)提出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书或技术条件;

(4)完成主工艺系统设计和厂房布置。

3.3 确定阶段工作成果

以初步设计审查作为里程碑节点、以完成主工艺系统设计和厂房布置作为节点标识,以工作分解结构中C.1.4.2反应堆主容器超压保护系统及设备设计为例,将C1.4.2中各项工作与研制程序进行对应,梳理初步设计阶段需完成的工作,从而形成IMP,见表2前三层结构(不含时间)。

3.4 确定工作活动

针对阶段工作成果进一步细化为工作活动,并增加逻辑关系、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从而形成IMS。以C.1.4.2工作单元为输入,需开展系统综合设计工作,包括流程图设计、热工分析计算、运行工况分析、管道应力分析等工作,其中初步设计阶段以流程设计、管道分析、管道布置等工作为主,形成IMS(表2)。

表2 C项目IMP/IMS示例

4 结束语

本文将“以流程为核心”的研制程序和“以产品为核心”的工作分解结构关联使用,将工作分解结构规定工作单元按研制程序分解,提出了基于综合主计划和综合主进度的装备研制计划制定模式,该方法能够涵盖项目100%工作,降低了任务漏项的可能性,同时明确了各审查点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一种科学合理制定项目计划的方式,具备在相关型号中推广的意义和条件。

猜你喜欢

里程碑研制成果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2016健康里程碑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里程碑时刻